品牌分类   知识分类      发布    
移动端
  • 买购网APP
  • 手机版Maigoo
   查排行
用买购APP

肇庆十大旅游景点 肇庆旅游最值得去的地方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天行健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肇庆市位于中国广东省,属珠江三角洲,西靠桂东南,珠江主干流西江穿境而过,北回归线横贯其中。背枕北岭,面临西江,上控苍梧,下制南海,为粤西咽喉之地。东南部端州区、鼎湖区、高要市、四会市和肇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列入珠江三角洲,西北部广宁、德庆、封开、怀集四县属山区。下面为你盘点肇庆十大旅游景点。

庆十大旅游景点 肇庆旅游最值得去的地方

1.肇庆七星岩

肇庆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景区由五湖、六岗、七岩、八洞组成,面积8.23平方公里,湖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河,景在城中不见城,美如人间仙景。七星岩以喀斯特溶岩地貌的岩峰、湖泊景观为主要特色,七座排列如北斗七星的石灰岩岩峰巧布在面积达6.3平方公里的湖面上,20余公里长的湖堤把湖面分割成五大湖,风光旖旎。被誉为"人间仙境""岭南第一奇观"。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七星岩摩崖石刻是南中国保存得最多最集中的摩崖石刻群,所以取名为七星岩。

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波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七星岩历史悠久

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元帅于一九0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借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天柱岩最高,海拔117米;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五湖:中心湖、仙女湖、里湖、波海湖、青莲湖

六岗:石牌岗、狮岗、象岗、万松岗、黄茅岗、荫梓岗、佛仔岗

七岩: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

八洞:石室洞、莲花洞、碧霞洞、鹿骨洞、双源洞、金津玉液洞、旋螺洞、出米洞

交通信息

公交

市内乘坐公交车在【七星岩西门】站下车即到。

其他

风景区内有公共汽车、环湖旅游专线车、出租小汽车和交通船可乘坐。

景区信息

门票:60元(景点需另外收费)

开放时间:8:00-19:00

2.鼎湖山

鼎湖山是岭南四大名山之首,距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位于北纬23°10’,东经112°31’。因地球上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大都是沙漠或干草原,所以鼎湖山又被中外学者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 。 1956年,鼎湖山成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1979年又成为我国第一批加-合国科教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保护区,建立了“人与生物圈”研究中心,成为国际性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基地。

鼎湖山面积1133公顷,最高处的鸡笼山顶高1000.3米,从山麓到山顶依次分布着沟谷雨林、常绿阔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等森林类型。而保存较好的南亚热带森林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是有400多年历史的原始森林。鼎湖山因其特殊的研究价值闻名海内外,被眷为华南生物种类的“基因储存库”和“活的自然博物馆”。

这里有野生高等植物1843种,栽培植物534种,其中珍稀濒危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3种;以鼎湖山命名的植物有30种。鼎湖山多样的生态和丰富的植物为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源和良好的栖息环境。因此这里的动物种类和数量也很多,有鸟类178种,兽类38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15种,199812月,经中南林学院森林旅游研究中心测定,鼎湖山的负离子含量最高达到105600个/立方厘米,为目前国内所测定的最高的负离子含量区。

鼎湖山自唐代以来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和旅游胜地。公元676年,惠能高僧的弟子智常禅师在鼎湖山西南之顶老鼎建白云寺,此后,高僧云集这里,环山建起三十六招提,前来朝拜、游览的香客、游人越来越多。明崇祯年间,即公元1633年,和尚在莲花峰建起莲花庵,第二年又迎来高僧栖壑和尚入山奉为主持,重建山门,改莲花庵为庆云寺,到了清代,庆云寺规模越来越大,成为岭南四大名刹之首。鼎湖山因为覆盖着茂密的森林而蕴藏着丰富的泉水,从而造就了千姿百态的流泉飞瀑。幽深的自然景观,东西两溪流形成两大景区:天溪景区、老鼎景区。九十年代新开发的鼎湖山新景区叫”新鼎景区”。

鼎湖与七星岩一起于1982年组成星湖风景名胜区,成为国家首批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于1998年七月又评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示范点。如今,鼎湖山又建起了国际学生旅馆,以低廉的价格接待海内外学生。

星湖在肇庆市北郊。原是北岭山前沼泽地,1955年冬始辟成湖。面积约6平方公里。湖中修有20余公里的长堤,将湖分为波海湖、中心湖、东湖、湖光湖、青莲湖和里湖等六部分。湖滨有7座石灰岩山,称七星岩。以湖岩石洞取胜,在山崖湖堤间建有亭台楼阁40余座,各湖之间有堤桥相连。银湖黛峰,林荫覆道,碧水波光,垂虹弄影,景色优美,有“桂林之山,杭州之水”的美誉。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湖区错落散布着七座徒立峻峭的石飞岩山峰,形如天空中的七斗星,因此称为七星岩,其名称是:闽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石掌岩,阿坡岩。

湖光山影交相辉映,多姿多彩。有岩就有洞,星湖吸引游人的就是它有着绚丽,奇特的岩峰和岩洞。有人将星湖风景区的景点提炼为星湖二十景,名为:牌坊览胜,平湖幽堤,酿风夕照,,玉屏叠翠,石林峭骨,虹桥雪浪,水月岩云,松台揽月,石室藏奇,千年诗廊,碧霞映玉,天柱摘星,阿波泉涌,桂轩留醉,杯峰浮绿,敞天石洞,月魄松涛,仙掌秋风。二十景中,最有特色的是石室藏奇和水月岩云。

3.星湖

广东肇庆市的星湖风景名胜区,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旅游胜地。很多游人对它评价很高,认为它兼有杭州西湖和广西桂林的胜景。星湖位于肇庆市北郊4公里处,湖面约8000亩,大小和西湖相近。整个湖面被蜿蜒交错的湖堤划分为五个湖:东湖、青莲湖、中心湖、波海湖、里湖。湖堤总长20余公里,堤上杨柳、凤凰木成行,宛如几条绿色带子飘落在碧澄的水面上。

绚丽、奇特的岩峰和岩洞:

湖区错落散布着七座陡立峻峭的石灰岩山峰,形如天空中的七斗星,因此称为七星岩,其名称是: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石掌岩、阿坡岩。湖光山影交相辉映、娇娆多姿。有岩就有洞,星湖吸引游人的就是它有着绚丽、奇特的岩峰和岩洞。有人将星湖风景区的景点提炼为“星湖二十景”,名为:牌坊览胜、平湖幽堤、阆风夕照、玉屏叠翠、石林峭骨、虹桥雪浪、水月岩云、崧台揽月、石室藏奇、千年诗廊、碧霞映玉、天柱摘星、莲湖泛舫、阿波泉涌、桂轩留醉、杯峰浮绿、敞天石洞、月魄松涛、仙掌秋风、波海朝晖。二十景中,最有特色的是“石室藏奇”和“水月岩云”。

“石室藏奇”和“水月岩云”:

“石室藏奇”即石室洞,这是七星岩诸洞中开辟最早的一个,洞中景物很多。唐朝李邕写的《端州石室记》,就具体描述了他进入石室洞后的神奇感受。石室洞口高2米,洞内穹窿宽广,顶高30余米,水洞为石室主洞,游人可以乘舟游览观赏洞内奇景。洞内有石景20多处,石景270多幅。石室洞南口左侧,一座依山面水的宫殿式建筑,名曰水月宫,水月宫旁湖面上有一组作放射式排列、玲珑剔透的水亭,中间一座八角重檐,四旁各一座四角单檐,曲栏相接,连成一体,又以一道长桥连接湖滨,与水月宫合成一个整体。在亭上环视周围景色,水、月、岩、云人间天上浑然一体,便是水月岩云。亭的以,多被人们选作星湖的标志。鼎湖山在肇庆东北18公里处,山上森林茂密,植物繁盛。

唐朝李邕写的《端州石室记》,就具体描述了他进入石室洞后的神奇感受。石室洞口高2米,洞内穹窿宽广,顶高30余米,水洞为石室主洞,游人可以乘舟游览观赏洞内奇景。洞内有石景20多处,石景270多幅。石室洞南口左侧,一座依山面水的宫殿式建筑,名曰水月宫,水月宫旁湖面上有一组作放射式排列、玲珑剔透的水亭,中间一座八角重檐,四旁各一座四单檐,曲栏相接,连成一体,又以一道长桥连接湖滨,与水月宫合成一个整体。在亭上环视周围景色,水、月、岩、云人间天上浑然一体,便是水月岩云。亭的以,多被人们选作星湖的标志。

这里最佳旅游季节为七、八、九月和春节期间,最高日达4万人次。

4.盘龙峡

盘龙峡原始生态旅游区内峡谷漫长,罕见的瀑布群共有大大小小100多个,是首个得到广东省旅游局认可有10级以上瀑布群的旅游区,被誉为“亚洲罕见、广东第一”瀑布群。

2005年获中国最高权威旅游杂志《中国国家地理》评为“广东最美丽的地方”。盘龙峡景区是一个原始自然生态旅游区和中国龙文化与传说的圣境。景区内古木葱茏,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植物活化石”黑桫椤遍布其间,是广东省摄影家协会拍摄基地。峡谷空气负离子含量达每立方米12.5亿个,是南中国最大的天然大氧库。有“中国勇士第一漂”之称的盘龙峡漂流,于2002年在全国首创冬季漂流,成为国内唯一可以开展四季漂流活动的景区,在广东省内众多的漂流景区当中一枝独秀,享有极高的知名度。盘龙峡内,由近100个大小瀑布汇集而成分东西两部分。东侧瀑布群密集,最壮观处在不到200米的距离就有四五个落差达60多米的瀑布。盘龙峡腾龙瀑布位于西瀑布群,落差达90多米,其雄伟可见一斑。

整个瀑布群落差近300多米,水流长达5.3公里,形成范围100多公顷的瀑布群。盘龙峡瀑布不仅瀑布密集,水量大,而且整体感好,立体观强。在盘龙峡可畅游奇峰怪石之仙境,耳闻如狮声吼,看飞瀑激起千堆雪。有三大天然瀑景不可不玩。沿着盘龙峡瀑布群下山,怀着期待的心情等待那片紫色的海洋在拐角处的出现,在山麓处终于发现了深紫色的田野。这种原产地中海地区的“香水植物”有着馥郁的紫色小花,成株时可高达1米,覆盖着星形细毛的花朵形如小麦穗。每当轻风吹过,一整片的薰衣草田宛如深紫色的波浪层层叠叠地上下起伏,非常美丽。

交通信息‍‍‍‍

盘龙峡←→德庆交通:盘龙峡生态旅游区与德庆汽运总站每天有四班旅游专线对开,发车时间为8:3010:3013:3015:30

德庆←→肇庆交通:德庆汽车站与肇庆端州路地区总站、德庆汽运总站与肇庆端州路地区总站每天6:5018:00有班车对开,发车时间为每2030分钟一班。

德庆→广州交通:德庆汽车站往广州窖口客运站班车,发车时间为7:108:009:3010:5512:1013:1014:3015:30

广州←→德庆自驾车旅游线路:西出广州上广三高速,在三水上321国道,经肇庆西行梧州方向抵德庆,约需2小时;德庆北行18公里到金林水乡及盘龙峡,交通十分方便。

5.罗董镇

坐落在封开县罗董镇,距县城江口镇28公里。是一个明清文化遗产地,被称为“岭南第一村”。 杨池古村里的居民全部姓叶,就像一个叶氏族落。在叶氏祠堂前面有一眼池水,常年碧绿,清澈见底;池边上有纤细杨柳,和风依依。池上的柳树,柳影倒印池中。故此称为“杨池村”。

杨池古村坐落在封开县罗董镇,距县城江口镇28公里。是一个明清文化遗产地,被称为“岭南第一村”。

杨池古村里的居民全部姓叶,就像一个叶氏族落。在叶氏祠堂前面有一眼池水,常年碧绿,清澈见底;池边上有纤细杨柳,和风依依。池上的柳树,柳影倒印池中。故此称为“杨池村”。

环境

从远眺望,整个杨池村古屋环拱相接,庄严肃穆,是古香古色的古代建筑群,体现着明清时期独特的建筑风味,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曲径通幽。从外面看,小村像一个世外桃源,而置身其中,又仿佛进入了一条时光倒流的隧道。这里四处环山,林深树茂,空气清新,环境深邃,风景旖旎,走进杨池古村,就像身处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而有“不辞长作杨池人”之感。杨池古村,建于曲径通幽,山环水抱的山坡上,整个村寨都顺着山势而建,高低错落有致,不仅立体感强,而且通风、取光、排水理想,对人群的居住极之有利。村寨共有60多间砖木结构的硬山顶或歇山顶体现明清建筑风格的两进或三进房屋,其中有五间是书院(学宫),一间古代钱庄。杨池古村里的居民全部姓叶,就像一个叶氏族落。在叶氏祠堂前面有一眼池水,常年碧绿,清澈见底;池边上有纤细杨柳,和风依依。池上的柳树,柳影倒印池中。故此称为“杨池村”。从远眺望,整个杨池村古屋环拱相接,庄严肃穆,是古香古色的古代建筑群,体现着明清时期独特的建筑风味,青山环抱,绿水萦绕,曲径通幽。从外面看,小村像一个世外桃源,而置身其中,又仿佛进入了一条时光倒流的隧道。这里四处环山,林深树茂,空气清新,环境深邃,风景旖旎,走进杨池古村,就像身处世外桃源,令人流连忘返而有“不辞长作杨池人”之感。

特色

杨池古村整座村子都是由青砖建造,目前有60多间砖木结构古屋。硬山顶或歇山顶房屋,昭示着明显的明清风格。建筑物均用经过人工精心雕琢的大块长方形花岗石垫砌底角,起到了很好的防潮、防蛀、防塌作用,无其它古屋那种青苔横生的痕迹。整个建筑结构严密、匀称,造型美观、精致,门窗造型奇特。走进屋内,先后有大门、屏风等,有的甚至有连环小门相叩;抬头向上望,屋脊翘起,瓦脊上和正门上方雕镂有花鸟虫鱼、龙凤麒麟等民间工艺品,手工精巧,惟妙惟肖,并有书法、摹描、图画图案等,真是图文并茂。杨池古村房屋的底层均用花岗岩石条砌筑(据说这样可以起到防潮、防蛀的作用),上层则用青砖。因此,杨池村的古屋均没有其它地方古屋常见的青苔横生的现象。

杨池古村原貌依然,由于杨池村处于大山深处,因此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民风,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形容最为确切。走进杨池村就如同走进古代的广信,抬头就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恩贡”的古代牌匾。杨池古村淳朴的民风,优美的景色,使得它更美,更迷人。

杨池古村的“叶氏大宗祠”是杨池古民居的建筑精华,无论是木雕还是灰塑、壁画,都是岭南古建筑中非常罕见的装饰。“叶氏大宗祠”的3间厅房内,8根木制顶梁柱通体散发古木香味,上面镌刻着工整的对联。据说,这8根梁柱是由8根杉木打造而成的,自明朝年间修建“叶氏大宗祠”时就一直留存到现在,虽历经400年风雨沧桑依旧屹立不倒。广州市文物保护部门有关专家指出,岭南地方古建筑的特色之—,就是支撑主体古建筑的“檐柱”,其整体均由一块石料打凿而成。而“檐柱”由木制成则是北方古建筑特色,在“叶氏大宗祠”出现用杉木作“檐柱”,这在岭南古建筑中是十分罕见的。

小村民风淳朴,热情好客,知书达理。村民出门不用关闭家门。并且他们显然懂得这些古居的价值,十分注意保持村子的建筑风格,即便是现在生活富裕了,家里盖起了小洋楼,依然不忘将古居按原样保留,使远道而来的客人有幸一睹明清古居的迷人风姿。

原貌

杨池古村原貌依然,由于杨池村处于大山深处,因此至今仍保留着古朴的民风,用“夜不闭户、路不拾遗”来形容最为确切。走进杨池村就如同走进古代的广信,抬头就可以看到门楣上悬挂着“恩贡”的古代牌匾。杨池古村淳朴的民风,优美的景色,使得它更美,更迷人。

杨池古村的“叶氏大宗祠”是杨池古民居的建筑精华,无论是木雕还是灰塑、壁画,都是岭南古建筑中非常罕见的装饰。“叶氏大宗祠”的3间厅房内,8根木制顶梁柱通体散发古木香味,上面镌刻着工整的对联。据说,这8根梁柱是由8根杉木打造而成的,自明朝年间修建“叶氏大宗祠”时就一直留存到现在,虽历经400年风雨沧桑依旧屹立不倒。广州市文物保护部门有关专家指出,岭南地方古建筑的特色之—,就是支撑主体古建筑的“檐柱”,其整体均由一块石料打凿而成。而“檐柱”由木制成则是北方古建筑特色,在“叶氏大宗祠”出现用杉木作“檐柱”,这在岭南古建筑中是十分罕见的。

6.学宫

学宫是用于供奉圣贤孔子和小孩读书的地方,大成殿是学官的主体建筑,面宽、进深各五开间,殿顶为重檐歇灰瓦顶,四柱不到殿顶,其建筑艺术国内首创。整座建筑融宋元时代风格与岭南地方特色于一体,为我国宋元木构建筑珍品,是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木结构建筑。

德庆学宫,座落在广东省西江之滨的德庆县城。始建于宋朝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元朝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重建。由石栏、棂星门、泮池、大成门、杏坛、东西庑、大成殿、名宦乡贤祠、崇圣殿、尊经阁和尊圣义祠等组成,是一组庄严、雄伟的古代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成殿是学宫的主要建筑,气势雄伟。为重檐灰瓦歇山顶,平面呈正方形,面宽、进深各五间。殿内面积三百多平方米,殿高十九点四米。它在建筑上别具一格,与“八柱撑空”的一般古代厅堂不同,明间四根金柱不到屋顶,在柱顶上横架座斗枋,安放12朵类仿溜金斗,承托压槽枋和井口天花板,形成“四柱不顶”的独物结构,与广西容县“四柱不地”的真武阁,一东一西,一文一武,一天一地,遥遥相对,被称之为我国南方古代木构建筑的“一对明珠”。是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木结构建筑,被誉为“国之瑰宝”。

学宫者,顾名思义,乃学子上课之地也。在中国,未有现代之小学、中学、大学之前,学宫成了当地培育人才之重要场所。学宫,又称作孔庙,盖中国历史上曾“独尊儒术”,而儒家之创始人乃孔子。孔庙,无论规模大小,庙内都设有大成殿。殿内用以安放孔子塑像。

在南中国众多的孔庙大成殿中,论建筑规模之大,结构之巧,气势之雄,应首推德庆学宫大成殿。这座大成殿始建于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建后曾倒塌,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是广东省唯一现存的宋元两代砖木结构古建筑。

德庆学宫原有建筑群占地390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大成殿居正中,前有文明门、石栏、泮池,后有崇圣殿、尊经阁、明伦堂,还有东西两原殿。德庆学宫大成殿设计者,独辟蹊径,打破了传统厅堂那种“八柱撑空”的木梁架结构而采用“四柱不顶”的独特形式以满足建筑物防灾的要求。所谓“四柱不顶”就是:在殿梁架不砌上露明藻,左右次间各减了两根内檐柱,明间正中只竖四根不到顶的圆林金柱,柱顶上横架座斗枋,安放四朵类似溜金的斗拱,以承托着压槽枋和井口天花板,天花板上再立圆柱以支撑正梁;在山墙上和前后檐柱的柱头上。承托着下檐的重叠起来的斗拱。殿身的梁架则用大鹿结构法。

这是古代建筑师为使厅堂免受雷击,采用消除电学上称为“跨步电压”危险的一种独特设计;那四根上不到顶的圆木柱,称作“雷公柱”。从外观艺术看,大成殿气势宏伟,殿面宽阔。加上用高台基、高柱础,前檐用花岗石柱,左、右、后三面围以高墙,使全殿采光良好,光线均匀,又可防洪、防蛀。

大成殿外,正面通花门;重檐歇山墙;屋顶坡度缓,上有雕饰物,正中红日起,两边鲤翘首。两对雕龙各据一方,昂首天外。这些艺术造型,反映了兴建成孔庙的宗旨:“圣人之道,如日中天。鲤跃龙门,聿开文运。”

德庆学宫大成殿,无论外部造型还是内部结构,都有很高的建筑艺术,是古代典型的岭南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建筑佳品,因此受到我国古建筑学家的高度评价,认为这座大成殿是祖国科学文化的结晶,在当时处于世界建筑领先地位,被誉为"国之瑰宝"

德庆学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东 肇庆市德城镇朝阳路,始建于宋祥符四年(1011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这座庄严的古建筑群由大成殿、崇圣殿、尊经阁、乡贤祠、杏坛等建筑组成,占地面积八千多平方米,是我国元代木构建筑的瑰宝。

大成殿是学宫的主体建筑,面积300多平方米,殿高19.4米、气势雄伟,它的建筑特点是四柱不顶、两侧减柱、斗拱特长。其殿檐的衔接之没用一钉一铆,全靠榫头接驳,角度分厘不差,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工艺水平。大成殿于1971年重修,现为县博物馆。

德庆学宫是南国古建筑的一颗明珠,国际建筑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建筑系教授吴良镛先生誉之为“国之瑰宝”;国家建设部总工程师章世清教授也称它是“凝固的历史,无声的音乐”。 1962年,德庆学宫被广东省列为第一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7.九龙湖景区

九龙湖景区位于肇庆市鼎湖区凤凰镇内,景区内自然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有森林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农业生态系统等,可谓自然生态大观园。

“一湖碧水,十溪汇流,百鸟争呜,千顷森林,万亩水面”正是对九龙湖景区的全面写照。

九龙湖景区分为两大部分:中心景区,凤凰湿地森林公园。

九龙湖景区是一个综合型景区,在景区内除可游览沟谷雨林、湖泊、客家生态自然村、湿地森林公园等景点、景观外,还提供餐饮、住宿会议、户外拓展培训等服务,是您观光、度假、会议、培训、郊游的好地方。

中心景区内设有:户外攀岩、天神溪降、荒岛求生、湖面下索、牛归栏溯溪、穿越生死线、自助越野、盲人摸象、一起走过的日子等一系列的训练项目。

九龙湖的山水,还养育出鼎湖地域的众多英才,如曾任两湖总督的苏廷魁、物理之父吴大猷、港澳名人苏耀祖和谢肇鸿等。

不同的季节形成了九龙湖四大景观:春天彩绿抒怀、夏天冰爽山泉、秋天山岭胜景、冬天飞雾奇观。春天,各种植物焕发生机,出现不同颜色的绿,在各种山花的衬托下,形成了彩绿的九龙湖,激起游人美好的情怀,浪漫的情感;夏天,清澈的山泉会显得更冰凉爽快,在溪流中戏水,在天然的潭水中浸浴、畅泳,倍感超级冰爽;秋天,秋高气爽,登上望龙岭或天神峰,可见九条山脉盘绕着九龙湖,在九龙湖水面的衬托下,仿佛九龙戏水,蔚为壮观;冬天,太阳日出时,湖水在太阳温暖的呼唤下,湖面形成一束束不同形态的白雾在舞动,仿若人间仙境。

8.庆云寺

肇庆鼎湖山庆云寺,位于鼎湖山中部偏东的山谷中,座西面东,具有浓重的东方建筑艺术特色,是广东四大名刹之一, 因为山顶雾霭常绕,故称庆云寺。

庆云寺始建于明崇帧九年(1636年),与韶关南华寺、潮州开光寺、广州光孝寺并称为岭南四大名刹。

光绪十九年(1893年),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时敕赐“万寿庆云寺”匾和“龙藏经”,并对寺进行修葺。寺院颇具规模,占地面积1700O平方米,有殿堂房舍100多间,建筑面积达9000平方米。寺庙建在山上,依山势分成七级,l-2级为花园,寺院建筑群则分布于3-7级。寺内现存舍利子、佛经、题匾、法座椅、大铜钟等文物,还有菩提、木樨、古梅、红棉等古树名木,鼎湖十景中的“菩提花雨”、“方池印月”、“塔殿香风”诸景均在寺内。

庆云寺是在莲花庵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明崇祯六年(1633年),在犄和尚来到莲花峰,视若佛地,于是结草为庵,取名莲花庵。两年后,栖壑大师应邀到莲花庵当住待,并随即大兴土木,把缓坡削成七级,倚山势构筑五层殿宇,计有大小殿堂100多间,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可见规模之宏大。

庆云寺按中轴线对称布局,自下而上依次为:第一层韦陀殿,内设知客堂、云房,南有客堂、鼓楼;北有斋堂、钟楼;第二层大雄宝殿,内设东土祖师殿、伽蓝殿,三殿合而为一;第三层中正堂;第四层毗卢殿,南有藏经楼、七佛楼,北有睡佛楼、佛母楼;第五层塔殿,即原建之莲花庵。寺宇建成后,栖壑大师见周围雾霭袅袅,加之山顶有湖,“天将雨,湖先出云”,遂将莲花庵易名为 庆云寺。

庆云古刹,质朴而宽宏,庄严而典雅,雄伟而肃穆,以其独特的东方建筑艺术风格而闻名中外。寺内,文物古迹甚丰,如舍利子、千人镬、大铜钟、白茶花树、平南王0座、《碛砂藏经》、百梅诗碑、梅花图碑刻,慈禧太后的“敕赐万寿庆云寺”牌匾等,都以其神奇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

庆云寺环境优雅。寺前第一级,是宽阔的平台,放置有吉祥缸和塔式香炉;第二级以下,是一个百花争艳斗丽的大花园,有桂花圩,菩提花雨、兰苑花圃、方池印月。寺后,三宝峰俨如天然屏障,其余脉蜿蜒起伏,犹如行龙高昂峻秀,把庆云寺衬托得愈发庄严典雅,雄伟肃穆。庆云寺已被列为中国142个重点对外开放寺庙之一。

交通

庆云寺位于肇庆城区东北18公里的鼎湖山上,可从肇庆市区座公交车到鼎湖山,或打的士到鼎湖山.就可到达庆云寺

美食

鼎湖上素是肇庆鼎湖山庆云寺特有的名菜,色、香、味、形俱全,始创于明朝永历初年(1647--1650年)。 鼎湖上素的泡制,先是选取上好的冬菇、草菇、蘑菇(以上为三菇)、雪耳、木耳、榆耳、云耳、砂耳、桂花耳(以上为六耳),以及发菜、笋干、虾米、腐竹、粉丝、黄花菜等,然后用清水将其浸发、洗净,逐一煨制,再加上配料,用猛火共炆之,泡制时,要边炆边加入大量的清水,而鼎湖山之水纯属清泉水,甘冽清甜,所以庆云寺的鼎湖上素是其它寺庙之素菜所无法比拟的。

鼎湖上素的特点是:色泽鲜艳,芳香扑鼻,令人有甘香脆口、爽滑鲜甜之感。

9.广新农业生态园

广新农业生态园始建于1999 4 月,占地面积5000 多亩,离肇庆七星岩、鼎湖山18公里,生态园积极打造土地开发整理、环境教育、农业观光、科普教育等基地品牌。 相继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场”称号;“广东省环境教育基地”;“补充耕地易地开发示范基地”;“广东省农业现代化示范区”; “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全省大禹杯优胜奖”;“广东省旅游新亮点”;“全国首批农业旅游示范点”、2005年成为“2005年亚洲小姐竞选(中国赛区)指定外景拍摄基地”也是广东省最大的农林果自然生态景区,是集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首选地方。也是广东省最大的农林果自然生态景区,是集土地整理示范、农业生态示范、环境教育、农业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于一体的理想之园。

生态园建设以静态为主,其原貌是一片由于不合理的肓目开发而遭受严重破坏,被当地农民称为“晴天张牙舞爪,雨天头破血流”荒坡烂地,地表裸露贫瘠,水土流失严重。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重点突出环保、自然、生态,将昔日一片水土流失严重的荒芜地,通过土地整理和合理开发,运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立体种养模式和坚持资源再利用,形成良性生态循环,营造了人与自然协调和谐的生态环境。

生态园的建设实行开发与保护并举,运用生态学原理,实施立体养殖,形成资源再利用和良性生态循环。同时,坚持以教促乐,以乐促教,使游乐、教育内容相互渗透,互为促进的主题,突出“自然生态、环保教育、农业科技”三大特色进行建设,形成了 “桑基鱼塘”、“果基鱼塘”等立体种养农业生态模式。该园列入正在规划建设中的高要农业科技园核心区,目前已有省农科果树研究所、植保研究所、生物研究所、中山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科研单位进园从事科研工作。

在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同时,生态园完善了一系列的娱乐休闲、素质教育、商务会议等基础配套设施,形成别具特色的集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素质教育、商务会议等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场所。在经营管理上,坚持“以人为本,以科技为本”,围绕“一切服务服从经营,一切经营服从效益”的中心,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及员工的业务素质,建立一个“科学化、程序化”的管理模式,从而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

2000 5 月开业以来,成功承办“全国首届自然生态与全民健身强力运动邀请赛”、“第四届全国醒狮锦标赛”、“绿色经济研讨会”、“生态农业科技为先”、“高要工业产品订货会”、“肇庆市农产品博览会”、“ 2003 年高要市对外经贸洽谈会”“第八届全国大-会定向越野比赛”等多项大型赛事及活动,推动了当地交通、信息传递、商品流通等的进一步发展;发挥了农业综合开发的示范作用,促进了全市农业产业化发展;打响了高要生态环境的品牌,为高要市对外联系发挥了重要的窗口和纽带作用。

10.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

封开黑石顶自然保护区总面积4200公顷,位于粤西封开县境内,在北回归线上,被誉为“北回归线上的绿洲”。位于热带与亚热带间的过渡带,属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主要保护对象为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珍稀动植物。八十年代中期,在国家教委的支持下,封开黑石顶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实验站建成并投入服务。保护区内有高等植物1685种,已知蓝藻植物126种,真菌138种,脊椎动物200多种,鸟类110多种,昆虫988种。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有35种,如云豹、蟒蛇、穿山甲、白鹇、苏门羚、福建柏、伯乐树、巴戟等。区内古树参天,瀑布飞舞,溪水潺潺,鸟语花香。

这里植物种类繁多,林相整齐。有高等植物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和富经济价值的树种2000多种。这里有封开山练、参叶莲子藤、广东叶下珠、金毛半枫荷、线叶称。特别是一片叶子面积达1平方米的封开蒲葵,更是当今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珍品。 据专家考证,黑石顶自然保护区盛产多种兰花,是广东兰的主要产地。几乎中国所有的兰花品种,这里都有。这里不仅是植物宝库,而且是动物的乐园。计有雉鸡等100多种鸟类、20多种蛇类和多种兽类。山牛、野猪、南方鹿、穿山甲、金钱龟、鹰嘴龟等在林溪山涧中时有所见。此外,还有无数的昆虫。国家教委委托中山大学生物系在此设立“热带、亚热带森林生态实验站”。黑石顶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生物宝库”,“活的自然博物馆”、“北回归线上的绿宝石”也在情理之中。

这里不仅是科研重地,而且是旅游胜地。黑石顶高1100余米,林木葱笼四季常绿;异花奇果,满山遍野。从山脚仰望,浓雾缭绕,峰顶若隐若现。登临绝顶,云雾层层,变幻无常,时而迎面而来,时而绕身而过,犹如置身仙景。在寒冬季节,若逢寒潮南侵,峰腰以上,则会出现银装素裹的冰雪奇景,往日郁郁葱葱的-顿时变成粉砌玉雕的银色世界。树上的冰块通透玲珑,树的树针挂江了沉甸甸的冰条,象一朵朵雪白的玻璃花;新长的嫩叶,仿佛一把把排列有序的明晃晃的利刀;倒伏地上的枯枝,就像银龙巨爪。极目远外,一盏盏炽烈的宫灯、一串串透明的葡萄、一颗颗晶莹的珍珠、一束束漂浮的银珊瑚……。好一派冰的海洋、冰的世界。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