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仙楼背后所纪念的历史人物,是为1700多年前的道士、炼丹家、医药学家葛洪,他虽然不是出生在葛店,但中年以后长期隐居在今葛店境内,寄寓山中、结庐炼丹、著书立说、为民治病,受到百姓爱戴。也是因此,葛洪的名声在当地传诵千年,传说他得道后升天成仙,百姓为纪念他,将附近的地名、山名都改成了他的名字。
几百年前葛店就叫神山乡、葛仙镇等,神和仙指的是葛洪。葛洪在上街村和黄矶山练丹,上街村有他练丹和住处的斗牛观,黄矶叫作白鹿山,葛洪座骑是白鹿,据传葛洪骑着白鹿飞升。
葛店镇位于湖北省会武汉市东郊,西距武汉市中心22公里,东至鄂州城区38公里,与武汉东湖高新区紧密相连,北依长江,南枕武黄高速公路,武九铁路和316国道自西向东穿境面过。
镇中有一条大街,名为“葛洪路”。它们的得名,都与曾在这里采药炼丹的“葛仙人”葛洪有关。葛洪字稚川,道号抱朴子,丹阳句容人(今江苏省句容县),是东晋著名的道士、炼丹术士。葛洪曾两次来鄂州,足迹踏遍纵横百里的山山水水。他发现这里不仅风景绝佳,而且野生动植物资源非常丰富,还富藏许多稀有矿物,于是先后多年旅居这里,采药炼丹。葛洪又是个著名的医药学家,有着非常丰富的药物知识以及医学临床实践经验。他传给后世的《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等著作,对我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流寓鄂州的几年里,他经常还为穷苦百姓治病,深受当地群众的爱戴。在鄂州,葛洪遗留的丰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在后世得到传承。自葛洪得道成仙之后1600余年,又一个传奇人物从这个小镇走出来,成为中国近代武术教育家,并赢得“武林奇”、“民间神医”、“伤科圣手”的美名。他就是万籁声。他的名字像葛洪一样令人敬仰。万籁声博采众家之长,深谙医术,在当地留下了许多救死扶伤的佳话,还留下了100多本行医手稿和秘方。
葛仙楼所在的广场占地面积辽阔,为了充分营造阁楼之境的静谧来,周围还配套挖掘了一座湖泊和人工河流,形成水色潋滟境况。从不远处的东湖路上观葛仙楼,可以看到独楼成景,有五层高度40多米,非常显眼;走近之后,楼体和广场处在一条轴线上,前面宽阔敞亮,平整地势绵延向前。广场中间树立有葛洪的雕像,依此上前,再登阶梯就是葛仙楼的台面,阶梯不高,四周地势很低,还有背面的湖泊蔚然成景。葛仙楼分几个入口,红柱、大门、窗棂连为一体,看着极为有气势,仰视角往上看,楼梯精美新颖,又带着古色古香。
整体来看,葛仙楼的风格与武汉市区的黄鹤楼风格有几分类似,比如它们都是古典园林式建筑,楼呈多面,屋檐顶阁,充满传统元素。从楼体本身来看,虽然是复制典籍中的样品,但因为原本受众范围有限,实际建设出来的颜值还是很受期待和追捧。从周边配套来看,古楼和广场,湖泊和绿化区也是相互依托,成为重要点缀物,让楼区升级为公共景点,并逐渐引为地标建筑。只是相对来说,葛仙楼没有黄鹤楼那种丰富的人文境况,比较低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