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锡恩
#历史人物# 0 0
谈锡恩,又名谈君讷,湖北兴山县人,曾任教育部佥事、视学,两湖优级师范博物专修学堂堂长,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校长,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湖北省政府顾问。抗日战争胜利后,谈锡恩不愿受国民党当权派的侮辱,愤然辞职回到家乡兴山,后以桑梓教育为重,又出任兴山简师校长和县中学校长等职。
  • 中文名: 谈锡恩
  • 出生日期: 1874年
  • 性别:
  • 出生地: 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
  • 生肖:
  • 去世日期: 1951年
  • 职业职位: 校长,馆长,政府顾问
  • 主要成就: 西迁十万藏书
详细介绍 PROFILE +

人物简介

谈锡恩,又名谈君讷,湖北兴山县人,肄业于湖北经心、两湖书院,后留学日本弘文书院,习语言及普通学科两年,毕业于东京高等师范学院。回国后,曾任教育部佥事、视学,两湖优级师范博物专修学堂堂长,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武汉大学前身)校长,湖北省立图书馆馆长,湖北省政府顾问。抗日战争胜利后,不愿受国民党当权派的侮辱,愤然辞职回到家乡兴山,后以桑梓教育为重,又出任兴山简师校长和县中学校长等职。

主要经历

谈锡恩(1874~1951年),字君讷。湖北兴山人。谈出生于书香世家,其父谈钺是前清拔贡。为清末湖北农务学堂堂长,省咨议局议员。光绪十五年(1889年),经府试名列拔贡,被选入武昌经心书院就读。1901年转入两湖书院。次年以官费留学日本,入东京弘文书院速成普通班。越二年,考入东京高等师范博物专科。1908年毕业回国,历任两湖优级师范博物专修科堂长、湖北学务处咨议。宣统元年(1909年)调京,任学部编辑局编辑员、北京优级师范学堂生物教员等职。1912年,任教育部佥事、视学。1918年被教育部委任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校长。11月,与黄炎培、袁希涛、杨若坤等组成欧美教育考察团,出国访问。于1920年6月归国,回武昌高师任原职。

五四运动兴起,武汉方面以武昌高师学生为首,群起响应。当学生游行示威之日,谈督令厨工送饭菜、茶水。1921年春,该校学生创办刊物,发表《废孝》一文,当局怒而停拨该校经费。谈始则奔走告贷维持,继而资助学生代表进京请愿,多方呼吁,历时年余经费问题才得以解决。至此,谈已心力交瘁,恳请辞职,重回教育部任视学兼北平大学博物学讲师,后改任北平大学文牍。

1931年8月,调任湖北省图书馆馆长。任内重视藏书建设,选购图书严于取舍,并向社会征集书刊和动员捐赠,接管原崇文书局图籍万余卷、版片7万多块;省府转外交部赠送《大清会典》3箱;购买杨守敬藏书及其遗稿共?6000?多册。还建议政府查禁外来书商巧取豪夺、贩运先贤手泽及民间私藏珍本古籍的劣行。为了充分发挥近代图书馆的社会利用价值,亲手编成书本式《湖北省图书馆图书目录》,收辛亥革命以后出版物约9000余种,《湖北省立图书馆旧籍目录》收线装古籍6200多种,84000余册。还编制了《古文图书目录》和《日文图书目录》两部工程浩大的目录。新籍目录用美国杜威图书馆分类法,线装古籍目录,沿用四库分类法。并于蛇山南麓新建馆舍,同时创设图书馆流动书库,被读者誉为“读书快事,民众福音”。

1934年筹建新馆舍,组成建筑委员会,李书诚为主任委员,谈为委员会委员之一。新馆于1936年落成,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可藏书40万册。阅览室座位300个。从筹建、设计、募款直至建成,谈付出极大精力。

1938年6月日军逼近武汉,谈精心筹划省图书馆西迁,指导图籍的依类包扎,分别装箱(计重45万公斤)。因运输车船紧张,经费短缺,启运后沿途转折,先由轮船运达宜昌,再转木船运至秭归新滩。为避日机频繁空袭,确保图籍、版片的安全,遂选择兴山游家河岩洞保藏。谈不顾年迈体弱,亲自住洞守护。直到1941年3月,古籍珍本及版片才全部运到恩施。抗日战争胜利后,谈退休还乡。

谈一生肩负启迪民智,培育人才之重任,晚年为家乡教育事业献出余热,其朴实作风和奉献精神值得后世景仰。谈于1951年冬月因病逝世,享年77岁。

人物评价

对于西迁十万藏书,严立三评:“接诵4月21日来牍,备悉图书庋藏得所,并于潮湿虫害等措施施以保护,具见忠于职守,措置安详,至为佩慰”。

其他信息

轶事典故

1938年夏,日寇深入,逼近武汉,敌机空袭加剧,当时的湖北省国民政府准备西迁恩施。省立图书馆也急需西迁。时任馆长谈锡恩,湖北兴山人,已65岁。馆藏图书近十五万册,有宋、元、明、清各代精刻本,清代禁书原刻本,以及各种拓本、抄本、殿本等珍贵图书三百余种。崇文书局版片九千余片,这些版片雕刻工艺精美,近代罕见。馆藏杨守敬藏书及其遗稿,更是国家的珍贵文化遗产。

眼看图书即将遭受战火的洗劫,谈老心急如焚,多次向省教育厅陈言图书的重要,恳请从宽拨款并在交通上给予便利,争取迅速安全转移。教育厅长陈剑修、省政府秘书长柳克述等,都对战时保存图书文献看得十分冷淡,借口军事第一,交通困难,百般推诿。怎么办?一个人的力量有限,谈馆长又请其他政界好友帮忙进言。在严立三、石瑛、张难先诸老的支持下,1938年8月,省政府才将图书馆列入先行计划:先将大部分图书转移至安全地带保存,图书馆随带部分图书分两步转移,形势许可,在宜昌开馆,实在不行再转到恩施去。

得到转移的许可,谈馆长高兴得年轻许多,不顾年近70高龄,日夜带领18名职员将馆藏中外书籍择要装成170余大箱,总计98000万多册。除了搬迁图书,9540块崇文书局版片也在转移之列,总计重达45000公斤。为了做好图书转移工作,谈老首先教育职员必须做到爱惜图书。他说:“我省的图书库藏丰富,不仅在数量上全国闻名,而且很多有价值的历史文献是国家的珍贵财富。我们的责任,就是要保管好这些文献资料,让它发挥更大作用。如果我们不珍惜每本书、每张纸,那就是严重失职犯罪啊!”他不仅自己爱惜图书,对子女的要求也十分严格。一天,他的一个儿子把书弄掉在地上,他便严厉训斥,儿子反认为没关系。谈老气愤地说:“你晓得个屁,书比什么都重要,没有书啥事都干不成!”还一气之下打了儿子一耳光。

图书在装箱打捆后,谈馆长还亲临现场逐件检查,不符合要求的都要求重新返工,毫不马虎,直到他认为满意为止。此时,很多单位都随省政府走了,直到教育厅最后一班船,才通知图书馆启运。

等图书馆人上船一看,才发现搭乘的单位太多,船上拥挤不堪,原指定的方位已堆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图书很难上船。谈馆长又赶快多方求援,最后在船尾寻得一点地方,堆书的难题方才解决。书多人杂,谈馆长马上安排职员打地铺围睡在书箱旁,日夜照看。每到晚上,谈馆长还亲自巡查两三遍。

船到宜昌,堆放图书成了大问题。宜昌市区虽然不小,可西迁的机关、职员、师生候船都聚集在这里,人满为患。谈馆长通过熟人关系,好不容易才租借到一间行栈的房子存放图书。此时,宜昌也成了日机轰炸的重灾区,在宜昌开馆根本不可能,省图书馆还得踏上西迁恩施之路。

1938年11月,因“军事紧张,轮船汽车均感缺乏”,“加以峡江水势正恶,入施道路崎岖”,大宗图书搬运不便,西迁图书中重要图书只好由木船运至秭归新滩收藏。事后,谈老在呈教育厅厅长的公函中描述:“正拟移设新滩,经雇大木船三艘,将所有运宜图书装运至滩,适值江水暴涨,危险堪虞!”一到新滩,馆员立即投入到开箱翻晒的工作之中。对所有图书都要开箱翻晒,发现水湿受潮或虫蛀破损,都要仔细粘补复原。每箱图书都要编制图书目录一式六份,除一份随箱装订外,其余五份都要分别装订成册分别保管,便于日后查找。图书晒好装箱时,每放一层图书,都要放一些防蛀药物,以防虫蛀。在整个翻晒过程中,谈馆长多次现场督查,使得这一工作顺利进行。

当时,省女子职业学校、省立高中两所学校西迁也路过新滩。图书翻晒完成之后,谈馆长坚持不忘发挥图书的作用,他动员职员们说:“图书馆是大众的学校,是大众的知识泉源,是抗战文化的宝库,是开发鄂西文化的基元,是抗战建国的基础,是革命文化的先锋。”就这样,战时图书馆在新滩杜家祠对外开放,陈列了一些中外新闻、杂志、中等专业适用工具书、文学科技等图书,每天接待读者一百多人,长达一年多时间。在新滩的日子,大家每天惟一的菜肴就是“懒豆腐”,不免让人感到生活单调,就经常凑些钱加一个炒鸡蛋打平伙。谈老知道后,笑着开导大家:“懒豆腐吃不惯吧!我倒是觉得很好吃,这是鄂西的特产。离开家乡若干年来,就从来没有吃到过。记得山区的人是很贫穷的,只有来了贵客的时候,才打一点懒豆腐招待客人,在平时是吃不上的……”打这以后,大家再也不凑钱加菜吃了。新滩的士绅特别好客,一一宴请西迁的过往官员,茶余饭后,打上几圈麻将,以资助兴是常有的事情。谈老则不善此道,从来不参与,饭后与主人稍作交谈即告辞而归,勤于书法、阅读。

原以为可以继续停留,无奈秭归新滩“地滨大江,敌机土匪,不时出没,藏书于此,殊为危险”,谈馆长遵从国民党元老、时任湖北省政府代主席严立三嘱托,又迅速在秭归与兴山交界处,觅得“敌机土匪不到,且无潮湿之岩洞”——游家河岩洞,用运送山货的小船——侥摆子,行程六十里,将中外古籍书和西文书转运收藏,专人看守。谈馆长上恩施时几次到洞里查看图书保管情况。岩洞虽大,但光线较暗、潮湿,稍一马虎书就会霉烂虫蛀。为了保藏好图书,谈馆长和儿子在岩洞里睡了两夜,还教育两名看守人员说:“书贵赤金,没有书社会文明就难于发展”,嘱托他们定期翻箱,并给了几块银元作翻箱工钱。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知识小玲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宜昌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宜昌最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
宜昌历史上出了哪些名人?宜昌是世界文化名人屈原、绝代佳人王昭君、中华民族之母嫘祖的故里。除此之外,从宜昌走出去的古今名人,还有霍峻、霍弋、杨...
MAIGOO原创 历史人物 宜昌市 湖北省
1.7万+
【历史人物】古代名人_诗人_文化名人_思想家_教育家_各省市历史名人
自人类诞生以来,已经度过了几百万年,在这几百万年里,历史人物数不胜数,他们对历史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中国历史名人包括万世师表孔子、道教创始人...
MAIGOO原创 历史人物 人物榜 名人榜
2.3万+
世界十大圣人 揭秘影响世界发展的10个历史人物
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了许许多多改变世界的人物,它们改变了未来,引领世界的格局,影响着人类的发展。你知道世界有哪些圣人吗?本文整理了影响世界的...
山西十大历史名人 山西著名历史人物 每一位都家喻户晓
在中国历史上,山西大地上涌现的各种优秀人物,若群星璀璨。那么你知道山西有哪些历史名人吗?尧、大禹、晋文公、介子推、卫青、霍去病、关羽、貂蝉…...
湖南最著名的十大历史人物 出生在湖南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湖南自古享有“惟楚有才,于斯为盛”之誉,湖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中国的近现代史上,湖南有过毛泽东、彭德怀等名人。而湖南的名人不仅仅...
MAIGOO原创 湖南名人 湖南省 历史人物
8.9万+
四川十大著名历史人物 四川出了哪些历史名人 李白排在第一位
四川历史名人有哪些?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四川十大历史人物,他们有李白、落下闳、扬雄、苏轼、司马相如、卓文君、王褒、谯周、陈寿……其中,李白,字太...
MAIGOO原创 四川省 四川名人 历史人物
5万+
河南十大历史名人 河南历史上的著名人物 看看你都认得几位
河南历史名人巨多,在历史的舞台上,处处都有河南杰出人才的身影。那么你知道河南有哪些出名的历史人物吗?黄帝、仓颉、姜子牙、老子、庄子、范蠡……...
河北十大历史人物排行榜 河北历史上的名人有哪些
河北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河北古为燕赵之地,正如那句话所说,燕赵之地多英豪。所以,河北的历史名人还是有很多的。河北的历史名人中,最为大家所熟知...
山东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山东历史人物有哪些 孔子排在第一位
山东出过哪些历史名人?被称为齐鲁大地的山东,自古人才辈出。早在公元前,这些山东名人,有如孔子、孟子、孙武、扁鹊、吴起、孟尝君就凭依各自成就、...
东汉十大著名将领 东汉名将排名 东汉第一名将是谁
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继西汉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王朝,由西汉宗室刘秀建立,在文化、科技、军事、佛教等方面成就突出。就军事方面而言,出现了冯异、耿弇、马...
浙江十大历史名人 浙江历史人物介绍 越王勾践位居第一
作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浙江孕育出了许许多多的历史名人。那么你知道浙江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吗?勾践、西施、孙权、沈括、王守仁、鲁迅、钱三强...
江苏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江苏著名历史人物有哪些
江苏历史上出过哪些名人?素有“山水江南,鱼米之乡”之称的江苏,历来是中国人文荟萃之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现如今,江苏更成为中国综合发...
湖北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大人物 从湖北走出的历史名人有哪些
湖北历史名人有哪些?湖北,位于长江中游,洞庭湖以北,所以称为湖北,西周时期,湖北境内就有很多诸侯小国,到春秋战国时候,湖北属于楚国政权的管辖...
唐朝十大名臣 盘点唐代有名的大臣 大唐第一名臣
唐朝是我国五千年历史中最辉煌壮阔的时代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之一,历经二百八十九年,在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等方面达到鼎盛。唐朝盛...
唐朝十大名将 唐朝名将排名 大唐名将谁最厉害
唐朝著名将领有哪些?唐朝是中国最强盛的王朝之一,在二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中,名将辈出、灿烂如星。他们运筹帷幄、所向披靡,一次又一次击溃敌人,安邦...
陕西十大历史人物有哪些 出生在陕西的历史名人盘点
自古名人出陕西,那么你知道历史上陕西出了哪些名人吗?陕西是中华民族及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上古时为雍州、梁州所在。西周初年,周成王以陕原...
明朝十大著名将领 明朝武将排名 明朝最厉害的武将是谁
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郑成功,抗倭十多年、抵御蒙古族入侵的戚继光,传奇女将军秦良玉......你觉得明朝第一猛将是谁呢?明朝是一个名将辈...
福建十大历史人物 福建历史名人排行榜 你可曾听说过几位
福建出了多少历史名人?福建人杰地灵,涌现出了很多历史名人,有林默、朱熹、林则徐、宋慈、柳永、蔡襄……其中,妈祖林默,以中国东南沿海为中心的海...
中国大器晚成的十大历史名人排行榜 大器晚成的中国历史名人有哪些
大器晚成的中国名人有哪些?中国大器晚成的名人,有姜子牙、屈原、刘邦、重耳、黄忠、吴承恩……其中,姜子牙,亦作姜尚,中国著名历史人物,商末周初...
元朝十大著名将领 元朝有哪些大将 成吉思汗第一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首次由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疆域超越历代。军事强大,是元朝疆域得以扩大的关键因素之一。而军事上的强大,往往离不开一马当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