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川市第一中学(The No.1 Middle School Of Wuchuan ),简称吴川一中,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区,是一所公立普通中等学校,为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广东省一级中学。
吴川一中创建于1927年,解放前学校曾名为梅录市立中学、梅茂县立中学;解放后曾名吴川县第一中学、化州县第二中学;1966年学校迁到现址(吴川市梅菉街道解放中路);1978年,学校被广东省教育厅定为县级重点中学;1994年,吴川撤县设市,学校更名为吴川市第一中学。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吴川一中高中部有教师523人,其中省高级教师73人,省特级教师1人,参加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骨干教师培训超10人,湛江市中教一级职称评委5人;初中部有教职工220余人。
●班级循环管理责任制
吴川一中实行班级循环管理责任制,每个年级有一名副校长,一至二名中层干部,以及一名级组长,组成管理核心,由起始年级一直带到毕业,然后再回到一年级,如此循环往复。教师能否随级直上进行循环教学,则根据综合考核结果决定。
●足球传统项目
吴川一中以足球教育为学校体育办学特色,该校高中部主张以足球俱乐部为依托,发展学生长期体育能力,以足球运动带动全校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
●校训
立志成才,博学创新
立志成才:要有远大的理想,努力向上,不断进取,争取做一个有为的人,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博学创新:要有渊博的知识,博闻强识,刻苦求知,争取做一个创新的人,将来推动祖国各项事业的发展。
●校徽
吴川一中校徽整体寓意为“屹立在鉴江河畔的一座教育丰碑”,最中间的图形象征数字“1”、汉字“川”、帆和丰碑,有向上之意,环绕“1”的一圈图形为字母“c”、“j”的组合,象征科教,“1”和环绕图形结合起来寓意着一中;中下方的图形为字母y、z、w的组合,形似江河、波涛、打开的书和飞翔的鸟。圆形代表团结,蓝色代表知识的海洋,绿色代表活力、向上;1927是学校始创年号,象征学校历史的积淀,寓意学校全体师生承载学校的历史积淀,乘风破浪,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
●校歌
《吴川一中校歌》创作于1932年,当时梅中(即吴川一中前身)教务主任刘其宣先生写词,梁锡潢先生作曲。
歌词:
新梅录,新梅录
最高学府是梅中
看校舍,巍巍峨峨
荟萃英才尽淘熔
三三制,学科修普通
德智体群美,五育贯西东
我青年,我青年
发挥,光大
一致努力,前程无穷!
令我校誉日隆!
根据2016年5月学校官网显示,吴川一中有星星火文学社、音乐艺术协会、长城政法社、科学技术协会、英语俱乐部、美术协会、摄影记者协会、长河历史学社、苏步青数学社、冲浪社等社团、协会、俱乐部。长城政法社常年举办有政法辩论赛、模拟法庭等活动;音乐社每年都会表演元旦晚会嘉宾节目;美术社常年举办有画画展览、手工制作展等活动;科技社主要举办有校园“飞机大赛”活动。
1927年,梅录各界人士组成校董会,开始筹建市立中学。
1928年至1946年因隶属于梅录市行政管理机构,故学校校名称为“梅录市立中学”。
1947年,国民党行政院决定将梅录行政管理局改置为梅茂县,原“梅录市立中学”相应更名为“梅茂县立中学”。
1952年5月,梅茂县与吴川县合并,梅录成为吴川县治,学校更名为“吴川县第一中学”。
1958年,国务院决定吴川与化州合并,吴川县第一中学则改为“化州县第二中学”。
1961年4月,吴、化两县分而复旧,学校复名为“吴川县第一中学”。
1966年1月,县委决定吴川一中与吴川二中校舍对调,一中便迁到现在校址所在地(解放中路56号)。
1978年,吴川县第一中学被广东省教育厅定为县级重点中学。
1994年5月,国务院批准撤销吴川县,设立吴川市,学校更名为“吴川市第一中学”。
2006年10月,学校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初期督导验收。
2007年,学校入选“广东省一级中学”。
2008年4月,吴川一中以“优秀”等级通过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评估,同时通过广东省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验收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