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

本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314号 上传提供 ★★★ 发布 反馈 版权声明 0
格萨(斯)尔是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地区的地方传统民间文学,也是西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格萨(斯)尔是关于藏族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以口耳相传的方式讲述了格萨尔王降临下界后降妖除魔、抑强扶弱、统一各部,最后回归天国的英雄业绩。格萨(斯)尔史诗熔铸了神话、传统民歌、格言俚语,具有雄浑壮丽、多姿多彩的艺术风格。史诗全面反映了藏族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藏族等族群普通民众共享的精神财富。2006年格萨(斯)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详细
藏戏是戴着面具、以歌舞演故事的藏族戏剧,流传于青藏高原,被誉为藏文化的“活化石”,也是西藏著名的传统戏剧之一。藏戏起源于8世纪藏族的宗教艺术,17世纪从宗教仪式中分离出来,逐渐形成以唱为主,唱、诵、舞、表、白、技等基本程式相结合的生活化的表演。西藏藏戏流派众多,主要分为蓝面具藏戏和白面具派藏戏,流派有尼木塔荣藏戏、雅隆扎西雪巴藏戏、江嘎尔藏戏、湘巴藏戏、迥巴藏戏、拉萨觉木隆藏戏、山南门巴藏戏、昌都藏戏等,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迥巴藏戏是西藏蓝面具藏戏典型代表,而藏戏雅隆扎西雪巴是西藏白面具藏戏的杰出代表。西藏藏戏与青海黄南藏戏、甘肃甘南藏戏、四川色达藏戏等一道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唐卡也称“唐嘎”、“唐喀”,是一种刺绣或绘制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具有浓郁的藏民族特色和浓郁的宗教色彩及独特的艺术风格,也是西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唐卡被誉为中国民族绘画艺术的珍品,被称为藏族的“百科全书”,是中华民族民间艺术中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族唐卡流派众多,主要分为勉唐画派、昌都嘎玛嘎赤画派、墨竹工卡直孔刺绣唐卡、钦泽画派、勉萨画派、齐吾岗派、拉萨堆绣唐卡、康勉萨唐卡等,都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勉唐画派是15世纪以后影响最大的藏族唐卡绘画流派,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详细
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民族医药的重要代表,是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藏医药在学术上分为南、北两派,其中,拉萨北派藏医药是藏医药的主要流派之一,“水银洗炼法”、“仁青常觉配伍技艺”是独具特色的药物加工技法,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索瓦日巴藏药浴、山南藏医药浴法、藏药珊瑚七十味丸配伍技艺、藏药七十味珍珠丸配伍技艺、藏药炮制技艺、藏医尿诊法、藏医外治法、藏医脉泻杂炯疗法等藏医药技艺也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作为世界四大古医药之一的中国藏医药,于2018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我国第40个入选《非遗公约》名录的遗产项目。详细
藏族的毛织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制品以围裙和地毯最为著名,而藏毯与波斯地毯、东方艺术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是西藏著名传统工艺品特产。藏毯的编织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形式独特、色彩艳丽、民族风格浓厚、地域特色鲜明而闻名遐迩,以工艺精湛、美观大方而享誉世界,是琳琅满目的藏族民间工艺美术中最亮丽的一颗明珠。西藏地毯以江孜地毯最负盛名,而江孜“卡垫”反映了一千多年间藏族织造技艺发展的历史,其图案、纺线、染色、织造、剪毯等方面都非常出色,具有织造技艺独特、色泽鲜艳和谐、毯面柔软的特点,艺术价值极高。藏族邦典、卡垫织造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藏族金属锻造技艺所生产的产品种类很多,主要有佛像、各种法器(如转轮、密宗金刚杵)、香炉等,而尤以藏族刀具最为著名也最为常见。而藏刀,又称藏腰刀,不仅是西藏人民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用具,而且由于它的形状、工艺等都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是西藏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藏刀不仅是实用性很强的用具,同时还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其中,刀鞘颇为讲究,雕有姓氏或各种动物、花卉等图案,有的甚至镶嵌宝石、玛瑙等珍贵物品。如今,藏刀就是非常紧俏的旅游商品和馈赠礼品,深受人们的喜爱。藏族金属锻造技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锅庄舞 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家非遗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锅庄分为用于大型宗教祭祀活动的“大锅庄”、用于民间传统节日的“中锅庄”和用于亲朋聚会的“小锅庄”等几种,规模和功能各有不同。也有将之区分成“群众锅庄”和“喇嘛锅庄”、城镇锅庄和农牧区锅庄的。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详细
藏纸产生于公元7世纪中叶,是西藏特有的文化产品,是以瑞香狼毒、沉香、山茱萸科的灯台树、杜鹃科的野茶花树为主要原料,根据原料品质的差异,可以制成各种不同用途和等级的藏纸。藏族造纸技艺一般都有去皮、划捣、蒸煮、沤制、漂洗、捣料、打浆、抄造等环节。西藏造纸技艺形成了多种类共同发展的格局,藏东地区盛产康纸,藏南盛产金东纸、塔布纸、工布纸、波堆纸、门纸(珞巴、门巴地区的纸),卫藏地区盛产尼纸、藏纸、聂纸(聂拉木纸)、猛噶纸、灰纸及阿里纸等。藏族造纸技艺于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藏香系公元7世纪时由松赞干布的大臣吞米•桑布扎所创,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传统的藏香制作技艺采用柏树干、麝香、白檀香等几十种香料为原材料,制作时先把柏树干锯成若干小段,去皮,再用水车磨成柏树木泥,和各种香料一起搓揉,然后把混合各种香料的柏树木泥放入牛角内压挤成型,再经过两到三天的晾晒,即制成藏香。藏香制作技艺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甲米水磨坊约建于公元17世纪,磨坊显现了中国藏族人民机械制造和谷物加工的杰出才能,它充分利用天然泉水,以节能、无污染的方式磨制糌粑。但由于水磨效率不高、产量低,所以甲米水磨坊受到了电动磨面工具的冲击,发展前景不甚乐观,亟待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标准,甲米水磨坊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应包括水磨坊机械制作技艺以及糌粑加工技艺两部分。2006年05月20日,拉萨甲米水磨坊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详细
藏族服饰主要流行于西藏自治区和青海省一带的藏族聚居地区。西藏藏族服饰主要包括措美县扎扎服饰、林芝工布藏族服饰、科迦妇女服饰、藏北安多服饰、巴扎藏族服饰、华热服饰等类型,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藏族服饰是藏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凝聚着藏族人民的智慧,具有独特的藏学、社会学、民族学、民俗学、少数民族服装史和历史文化研究价值。MAIgoo小编推荐西藏其他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风筝制作技艺(拉萨风筝)、雪顿节、珞巴族服饰、山南昌果卓舞、热巴舞、昌都嘎玛银器工艺等等。详细

西藏十大著名国家非遗名录榜单是Maigoo小编主要依据西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传承情况以及在西藏地区的影响力等因素进行选择,并综合参考互联网相关排行榜/榜单进行推荐,名单仅供参考,帮助您了解西藏著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交流指正。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推荐入榜/提交>>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版权声明>> 纠错>> 申请删除>>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