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伟人

本文章由 MAIGOO榜单研究员773号 上传提供 ★★★ 发布 反馈 版权声明 0
孔子 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人,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详细
秦始皇嬴政 统一六国 被称为千古一帝
秦始皇嬴政(前259年—前210年),秦庄襄王和赵姬之子,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修筑万里长城。秦始皇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详细
屈原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人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屈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家,其作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大雅歌唱到浪漫独创的新时代。详细
汉武帝:刘彻 大汉天子 创造了六个“第一”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文学家,被称为大汉天子。汉武帝创造了六个“第一”,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思想、创立太学培养人才、大力拓展中国疆土、开通西域、用皇帝年号来纪元、用罪己诏形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每一个都影响重大。详细
隋炀帝:杨广 开创建立了科举制度
隋文帝杨坚,(541年7月21日—604年8月13日),弘农郡华阴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隋朝开国皇帝。隋文帝即位后,在政治、经济等制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修定刑律和制度,使适合于南北统一后的中国;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巩固中央集权;多次减税,减轻人民负担;开创建立了在中国历史上留存长达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详细
唐太宗李世民 开创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1月23日—649年7月10日),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在位初期,听取群臣意见,虚心纳谏,实现休养生息、国泰民安,开创“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和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与北方地区各民族融洽相处,获得尊号“天可汗”,为唐朝后来一百多年的盛世局面奠定重要基础。详细
武则天(武周) 中国唯一的正统女皇帝
武则天(624年-705年12月16日),并州文水(今山西省文水县)人,唐朝至武周时期政治家,武周开国君主,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即位年龄最大及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她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稳定了边疆形势,推动了汉文化的继续繁荣。作为女皇帝,她对中国传统男尊女卑的社会造成了巨大的打击,被后世称为绝代女皇。详细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9月23日-1294年2月18日),蒙古尊号“薛禅汗”,大蒙古国第五任可汗及元朝开国皇帝,成吉思汗铁木真之孙。忽必烈完成了全国的大统一,是少数能够重视汉文化,推崇儒术的蒙古统治者之一,在位期间建立包括行省制在内的各项制度,加强对边地的控制,注重农桑,倡办学校,使社会经济得以恢复、发展。详细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 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康熙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面对严峻局势,他坚持大规模用兵,以实现国土完整和统一,他标榜仁政、注意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详细
蔡伦 改进了造纸术
蔡伦(61年/63年—121年),字敬仲,东汉桂阳郡人,总结以往人们的造纸经验革新造纸工艺,改进了造纸术,制成了“蔡侯纸”。蔡伦改进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在麦克·哈特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名第7位。详细

中国古代十大伟人,MAIGOO名人小编主要通过检索相关网络平台查找出中国古代杰出人物,并综合考量他们取得的成就、知名度、影响力等因素得出。名单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在末尾评论/批评指正。

本榜单仅供参考使用,如果对于该榜单您有更好的建议,请推荐入榜/提交>>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版权声明>> 纠错>> 申请删除>>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