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蜀山古南街位于江苏省无锡市宜兴市东坡东路与丁山大街交叉口,总长1000余米,总面积约4.6公顷,目前保存较为完好的街道长370余米,2016年1月29日入选江苏省第一批历史文化街区,2024年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杰出项目奖”“可持续发展特别表彰奖”两大奖项。
据买购网小编了解,古南街形成于宋代之前,随着明代匠户制的解体,陶瓷产业得到迅速发展。由于蜀山临水且与矿源地黄龙山相距不远,山体坡度适宜建造龙窑,蜀山龙窑开始逐步出现,大小窑户应运而生。街区两旁,窑户民居大都为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后屋为制陶作坊,临街前屋摆放货架设店经营,为“前店后坊”形式,楼上空间用于生活居住。
作为重要的紫砂文化发源地和传承地,古南街是众多紫砂大师的“摇篮”。顾景舟、徐秀棠、徐汉棠、毛顺兴等大师均曾在此生活创业。土生土长的徐秀棠大师曾在《中国紫砂》一书中写道,“蜀山南街是前清到1957年间紫砂陶的窑户集中烧造、销售的基地,街上的南北杂货店、药房、粮行、陶货店密集,是蜀山一带居民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做小买卖的地方。窑户多在南街有自己的门市,在这里收坯、加工,然后在蜀山南坡的龙窑烧造,再由木船经蠡河,驶入太湖运往全国各地”。
古南街现今仍云集了大量名人故居、商铺和作坊类的历史建筑,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地,其物质空间本身即一部展现紫砂发展历程的浓缩历史。经过50年代的集体化改造,丁蜀镇成立蜀山陶业生产合作社,开始工厂化生产紫砂制品。80年代至今,随着紫砂收藏热的兴起,古南街及其周边出现了大批个体紫砂作坊,紫砂器的制作又恢复了当初个体经营的模式,古南街重新成为生产与生活的双重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