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普庙是老挝著名佛教古刹,位于占巴塞省占巴塞镇东北8公里的甫告山山腰(海拔1200米),老挝语意为“石庙”。其建筑群沿山腰延伸数百米,全部采用雕刻图案的石块砌成,属7-12世纪高棉风格遗迹,与柬埔寨吴哥窟并称印度支那两大胜迹,2001年作为占巴塞文化景观核心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主体佛殿位于“圣屋之顶”巨石下的平坡,石壁雕刻哈努曼奋战群妖、吉斯纳撕龙王等神话场景,殿内供奉多尊佛像及建造者占巴塞王披耶卡马塔石像。遗址区保留两座石宫基址、散落石人石兽及300米×200米的圣湖,湖心水榭与西岸殿堂废墟相连。该庙相传始建于7世纪,现存遗迹多为10世纪高棉王朝鼎盛期遗存。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举行瓦普节,开展宗教仪式及赛象、斗牛等活动。
较完整的佛殿建在一块被称为“圣屋之顶”的巨石下两个石洞之间的平坡上面,佛殿内外的石壁上都雕刻着美丽的图案。这些图案的内容有根据民间神话而描绘的哈努曼奋战群妖的场面,有吉斯纳神力撕龙王等故事的片断,刻工精致瑰丽,造像细腻生动。佛殿内供奉着很多佛像,其中有一尊佛像特别高大。瓦普庙的建造者占巴塞王披耶卡马塔的石雕像供奉在佛殿内第3层石级之上。在佛殿下面不远处,原有两座石宫,虽已倒塌,但从遗迹规模可以想见其当年气势崔巍。瓦普庙院内有很多石人石兽,多数已残缺不全,散落在院中各处。在石宫遗迹正南有一个东西长300米、南北宽200米的小湖,人们称它为“圣湖”。在湖心偏西的地方建有一座水榭,有小桥与湖西岸连通。湖西岸还有3座殿堂的废墟依稀可见。老挝人民为了纪念瓦普庙的修建和披耶卡马塔王的功德,每年1月下旬至2月上旬都在瓦普庙举行盛大庙会,即老挝传统节日之一的瓦普节。节日期间,除举行各种隆重的宗教仪式外,还有很多民间娱乐活动的场面,如赛象、赛马、斗牛、斗鸡等,热闹非凡。此外,占巴塞古都的遗址也在瓦普庙附近,所以来此旅游观光的人络绎不绝。
一种认为是7世纪所建,一种认为是11世纪所建,还有一种认为是13世纪的建筑。相传占巴塞披耶卡马塔王兴建瓦普庙的时候,泰国的那空拍罗女王正在建筑帕侬塔,两人比赛谁先建成,结果帕侬塔先于瓦普庙建成,占巴塞王因输给女王而被气死,瓦普庙建筑工程也因此而中辍。所以瓦普庙由于建造时就未全部竣工,后来又年久失修,如今只有一座佛殿较为完整,其余都成为断壁残垣,仅存有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