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展鸿图》是揽佬、刘夫阳创作并演唱的说唱歌曲,由Jacking、Beatlab_Studio编曲,伴奏采样自粤剧《帝女花》,收录在揽佬于2024年8月20日发行的专辑《八方来财》中。
《大展鸿图》通过改编粤剧《帝女花》旋律,以“帝女凋零”隐喻个体在资本洪流中的无力感,孟菲斯风格的碎拍鼓机与粤剧锣鼓点碰撞,制造出“摇,又不太摇”的听觉张力。揽佬将闽粤在地生活场景和文化习俗融入说唱节奏,创造出一种独特的“土得很潮”的听觉体验。
2025年,该曲在短视频社交平台掀起一股改编二创热潮,“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等歌词也火出圈。
别墅里面唱k
水池里面银龙鱼
我送阿叔茶具
他研墨下笔直接给我四个字
大展鸿图大师亲手提笔字
大展鸿图搬来放在办公室
大展鸿图关公都点头
鸿运不能总是当头因为
他说要玩就要玩的大
贼船越大老鼠才坐的下
得罪小人没关系
得罪君子我看不起
世上君子不贪杯
等于得罪了道
黑灰蓝白道亦有道
……
《大展鸿图》歌词内容灵感是来自揽佬初中同学的家庭环境,那种“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的场景,是广东富豪独有的“炫富”方式,而非传统意义上的豪车名表。此外,歌词中“大师亲手提字”的情节,则源于揽佬童年时期父辈对“意头”(好兆头)的执着和风水信仰,以及当时人们以“求字”作为一种特殊社交方式的记忆。该曲采样自粤剧《帝女花》的电影版。揽佬的采样思路是将采样源作为副武器,人声作为主武器,而电影版那种略微带点失真、听感肮脏的感觉正是他想寻求的效果。
职能 人员/团队
词曲作者 揽佬、刘夫阳
编曲 Jacking、Beatlab_Studio
制作人 揽佬
录音制作者权人
《大展鸿图》通过改编粤剧《帝女花》旋律,以“帝女凋零”隐喻个体在资本洪流中的无力感,孟菲斯风格的碎拍鼓机与粤剧锣鼓点碰撞,制造出“摇,又不太摇”的听觉张力,暗合歌词中进退维谷的生存状态。由此可见,揽佬对经典旋律的采样重构,绝非简单的拼贴游戏,而是深谙“创造性转化”之道。
《大展鸿图》的歌词设计有些莫名的禅意,歌词第一次唱到“鸿运不能总是当头,因为……”之后接的是“他说要玩就要玩得大”,似乎点明了某种关于命运的确信阐释,但之后歌曲中再也不曾出现这个原因,只剩下不断重复的“鸿运不能总是当头,因为……”因为什么,再也不为人所知,只剩下无限流转的命运无常。
《大展鸿图》的官方MV于2025年6月24日发布。为了纪念粤剧《帝女花》首演68周年,揽佬追随着演员的步伐来到香港。没有银龙鱼、阿叔茶具、大师亲手提笔的字画,团队选择赛马场与具有百年历史的“莲香楼”进行拍摄,甚至邀请香港赛马史上最多胜的骑师潘顿入镜,蕴含着“马到成功成”的吉祥寓意,以及永不服输的奋斗精神。
职能 人员/团队
制作团队 iCREW
导演 Sydney
制片 Oda
摄像 Aidan
剪辑 Sydney、刘夫阳
调色 SLman
灯光 Rabbit Team
造型 海岛
化妆 Daiz
助理 Cici
英文字幕 英国小哥KalexWilzy中国团队
揽佬团队 Howytry、海岛、Deezy
版权信息
发行日期 歌曲名称 发行厂牌 收录专辑
2024年8月20日《大展鸿图》秀动发行《八方来财》
社会影响
《大展鸿图》自2025年初起在互联网上发酵,以其洗脑的旋律和强劲的节奏,迅速成为抖音、TikTok、Instagram Reels等短视频社交平台的热门背景音乐。许多短视频创作者(包括艺人歌手和普通网友)通过各种舞蹈挑战、口型模仿、生活情境搭配等二次创作,使得该曲在短时间内迅速走红并掀起热潮。除了常见的舞蹈挑战外,歌曲也激发了多样化的翻唱形式。不齐舞团改编的舞蹈便是其中代表。揽佬还联手哔哩哔哩官方发起二创挑战。此外,“别墅里面唱K,水池里面银龙鱼”等充满岭南特色的歌词也火出圈。
在台湾省,《大展鸿图》更是成为街头夜市、毕业典礼的热门曲目。台湾社交媒体上,也有众多短视频创作者、艺人歌手通过各种舞蹈挑战、口型模仿、生活情境搭配等二次创作,让“《大展鸿图》热”在短时间内持续升温。《大展鸿图》的流行不仅席卷了台湾,还带动了大陆流行文化对台湾年轻人的影响。这种超越形式的共鸣,正是两岸青年与生俱来的中华文化本能。
2025年7月7日,该曲帮助揽佬登顶Spotify华语歌手月听众数第一名。
《大展鸿图》的走红并非偶然现象,而是近年来中国文化海外传播持续成功的一个生动注脚。从“科目三”、《大展鸿图》等歌舞,到《哪吒之魔童闹海》《藏海传》等影视作品,再到《黑神话:悟空》《解限机》等热门游戏,抑或泡泡玛特这样全球圈粉的潮玩,中国大众文化日益受到全球受众广泛欢迎,成为一种不可忽视的现象。和过往的文化走出去不同,近年来文化“出海”尤其体现了中国文化在不同艺术领域、不同产品类型中的多元创造力,传播广度前所未有,深受普通受众特别是年轻受众的喜爱,传播持续性上也表现突出,从偶发的“亮点”转化为连续的“线”、广阔的“面”,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让海外受众看到了一个鲜活、感性的中国,看到中国文化的生动魅力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