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

#科学家# 0 0
屠呦呦,女,药学家。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在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学习。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毕业后曾接受中医培训两年半,并一直在中国中医研究院(2005年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工作,期间前后晋升为硕士生导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首席科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药学家,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 中文名: 屠呦呦
  • 外文名: Tu Youyou
  • 出生日期: 1930年12月30日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出生地: 浙江省宁波市
  • 职业职位: 药学家
  • 主要成就: 创制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主要经历

早年经历

1930年12月30日,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是家里5个孩子中惟一的女孩。“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

1935年,5岁的屠呦呦被父母送入幼儿园,1年后,进入宁波私立崇德小学初小,成为一名小学生。11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西小学高小,13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器贞中学初中,15岁起就读于宁波私立甬江女中初中;

1946年,16岁的屠呦呦不幸染上了肺结核,被迫终止了学业。

1948年2月,休学两年病情好转后,屠呦呦以同等学力的身份进入宁波私立效实中学高中就读;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屠呦呦考入北京大学,在北大医学院药学系学习,专业是生药学;在大学4年期间,屠呦呦努力学习,取得了优良的成绩。在专业课程中,她尤其对植物化学、本草学和植物分类学有着极大的兴趣。

研究经历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1956年,全国掀起防治血吸虫病的高潮,她对有效药物半边莲(Lobelia chinensis Lour.)进行了生药学研究;后来,又完成了品种比较复杂的中药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nia L.var.lanceolata Bge.)的生药学研究。这两项成果被相继收入《中药志》。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系统地学习了中医药知识,深入药材公司,向老药工学习中药鉴别及炮制技术,并参加北京市的炮制经验总结,从而对药材的品种真伪和道地质量,以及炮制技术有了进一步的感性认识。后屠呦呦参加了卫生部下达的中药炮制研究工作,是《中药炮炙经验集成》一书的主要编著者之一。

发现青蒿素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任科技组组长。

1969年1月开始,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一种熔点为156℃~157℃的活性成份,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实验结果。

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以证实其羟(基)氢氧基族的化学结构,但当时她却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

1977年3月,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1977年第3期)。

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按中药用药习惯,将中药青蒿抗疟成分定名为青蒿素。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0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

1981年10月,在北京召开了由世界卫生组织等主办的国际青蒿素会议上,屠呦呦以首席发言人的身份作《青蒿素的化学研究》的报告,获得高度评价,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仅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将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方向”。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号)和 “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2 年,针对青蒿素成本高、对疟疾难以根治等缺点,发明出双氢青蒿素(抗疟疗效为前者10倍的“升级版”)。

1995年出席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由国务院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同年以“中国政府代表团”代表的身份出席“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并再次出席全国科学技术大会;

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出版。

2011年11月15日,中国中医科学院在京举行“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会上授予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奖励屠呦呦青蒿素研究团100万元人民币。

2016年1月,新晋诺奖得主、中国中医科学院屠呦呦研究员在青蒿素抗疟研究之后,研究该药治疗新适应症——红斑狼疮开展临床试验的审批有了巨大进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领导的支持下,按照新药审批的有关办法,扩大适应症申请已获得了北京市申请号,并报送食品药品监管总局药品审评中心。

获得诺奖

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与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理由为她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2015年12月7日下午,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用中文发表《青蒿素的发现: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的主题演讲。

感动中国

2016年2月14日,获“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

华人大奖

2016年3月,屠呦呦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2017年1月9日,国务院授予屠呦呦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优秀代表”。

2019年1月14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发起“20世纪最具标志性人物”票选活动公布的“科学家篇”名单中,中国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屠呦呦成功进入候选人名单。

贡献影响

医药研究

1969年,中国中医研究院接受抗疟药研究任务,屠呦呦领导课题组从系统收集整理历代医籍、本草、民间方药入手,在收集2000余方药基础上,编写了640种药物为主的《抗疟单验方集》,对其中的200多种中药开展实验研究,历经380多次失败,利用现代医学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不断改进提取方法,终于在1971年获得青蒿抗疟发掘成功。

1972年,从该有效部分中分离得到抗疟有效单体,命名为青蒿素。青蒿素为一具有“高效、速效、低毒”优点的新结构类型抗疟药,对各型疟疾特别是抗性疟有特效。

1973年,为确证青蒿素结构中的羰基,合成了双氢青蒿素。又经构效关系研究,明确在青蒿素结构中过氧是主要抗疟活性基团,在保留过氧的前提下,羰基还原为羟基可以增效,为国内外开展青蒿素衍生物研究打开局面。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6年,“青蒿素”获得了一类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2年,“双氢青蒿素及其片剂”获一类新药证书(92卫药证字X-66、67号)。

2003年,“双氢青蒿素栓剂”、青蒿素制成口服片剂获得《新药证书》,分别为国药证字H20030341和H20030144。

在北医有关部门支持下,已将双氢青蒿素用于治疗红斑狼疮和光敏性疾病。已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药物临床研究批件”(2004L02089)和中国发明专利(专利号:ZL 99103346.9)。经临床100例疗效初步观察,总有效率94%,显效率44%。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4月21日,入选《时代周刊》公布的2016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人物”。

人才培养

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已培养硕士毕业生4名,博士毕业生1名(王满元)。

获奖记录

个人

▪ 2018-12-18    改革先锋     (获奖)    

▪ 2018-11    100名改革开放杰出贡献对象   (提名)    

▪ 2017-01-09    201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奖)    

▪ 2016-03-25    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获奖)    

▪ 2016-02-14    感动中国2015年度人物年度人物    (获奖)    

▪ 2016-01    2015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获奖)    

▪ 2016-01    2015中国科学年度特别新闻人物     (获奖)    

▪ 2016-01    2015年度中国中医药新闻人物   (获奖)    

▪ 2015-10    诺贝尔医学奖    (获奖)    

▪ 2015-06    沃伦·阿尔珀特奖    (获奖)    

▪ 2012    全国三八红旗手    (获奖)    

▪ 2011    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    (获奖)    

▪ 2009    第三届    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获奖)    

▪ 2004    泰国玛希顿皇家医学贡献奖    (获奖)    

▪ 2003    第十四届    全国发明展览会金牌    (获奖)    

▪ 2002    首届新世纪巾帼发明家    (获奖)    

▪ 1995    全国先进工作者    (获奖)    

▪ 1994    中央国家机关十杰妇女    (获奖)    

▪ 1987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    (获奖)    

▪ 1979    发明奖章    (获奖)    

▪ 1979    全国三八红旗手    (获奖)    

▪ 1958    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获奖)    

人物评价

以屠呦呦研究员为代表的一代代中医人才,辛勤耕耘,屡建功勋,为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评)

以屠呦呦为代表的杰出科研人员不仅是中医药界的骄傲,而且是整个科技界的骄傲。(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评)  

屠呦呦的研发对人类的生命健康贡献突出。她的研究跟所有其他科研成果都不同,为科研人员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窗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让·安德森评价)

屠呦呦不论是从学术上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作为获奖人,她的经历是独一无二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委会秘书长沃尔本·林达勒评价)

屠呦呦为青蒿素治疗人类疟疾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得到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大力推广,挽救了全球范围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数以百万计疟疾患者的生命,为人类治疗和控制这一重大寄生虫类传染病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也成为用科学方法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并走向世界最辉煌的范例。陈竺表示,屠教授荣获诺贝尔奖极大增强了我国科技界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屠呦呦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药学家,她和团队成员所有的工作都是在国内完成的。屠呦呦获奖是我国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个举世公认的标志性成果,和国家的和平发展和人类的和平发展的事业紧密相连。屠呦呦获诺奖是空前的,但也一定不是绝后的,随着民族复兴中国梦的逐步实现,相信今后会有更多中国科学家的优秀成果得到国际学术界的认可和尊重。

陈竺谈到,科学成果如何评价,论文只是一种方式,和健康相关的成果,必须写在人民群众的健康上,写在祖国大地上,写在人类的史册上。学术带头人、领衔科学家,尤其是在核心位置的领衔科学家发挥的领导作用,对于突破口的选择和重大的技术方案的确定,起到最为重要的作用,屠呦呦是这个群体的最为杰出代表。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和2011年拉斯克奖委员会做出最后的决定完全是基于科学、客观的事实基础。(全国人大副委员长陈竺评)  

屠呦呦几十年来致力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疟疾的防治研究,从中医药这一伟大宝库中寻找创新源泉,从浩瀚的古代医籍中汲取创新灵感,从现代科学技术中汲取创新手段,与她领导的研究团队坚持不懈,克服困难,联合攻关,成功地从中草药青蒿中提取出青蒿素,并研制出系列青蒿素类药品,这一成就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在世界抗疟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贺信中表示)

屠呦呦老师多年艰苦奋斗、执著地进行科学研究,围绕国家需求,克服困难、一丝不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

春草鹿呦呦:青蒿一握,水二升,浸渍了千多年,直到你出现。为了一个使命,执着于千百次实验。萃取出古老文化的精华,深深植入当代世界,帮人类渡过一劫。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今有嘉宾,德音孔昭。(感动中国颁奖)

屠呦呦致力于中医研究实践,带领团队攻坚克难,研究发现了青蒿素,为人类带来了一种全新结构的抗疟新药,解决了长期困扰的抗疟治疗失效难题,标志着人类抗疟步入新纪元。以双氢青蒿素、青蒿琥酯等衍生物为基础的联合用药疗法(ACT)是国际抗疟第一用药,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中医药科技创新和人类健康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文坛那些人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宁波十大著名艺术家 宁波艺术家排行榜 你认识几位呢
宁波最有名的艺术家,有虞世南、范钦、潘天寿、舒适、周少麟、黄永生……其中,虞世南(558年-638年7月11日),字伯施,汉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鸣鹤场)人。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书法家、文学家、诗人、政治家。本文为大家盘点宁波十大著名艺术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宁波十大作家排行榜 宁波著名作家有哪些 第一与张爱玲齐名
宁波最有名的作家,有苏青、萧珊、余秋雨、董乐山、赵长天 、唐弢……其中,苏青(1914年-1982年),女,原名冯和议,字允庄,1914年苏青出生于浙江宁波,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结婚十年》,中篇小说《歧途佳人》,散文集《浣锦集》《饮食男女》等。本文为大家盘点宁波十大著名作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十大科学家排行榜 世界十大著名科学家 科学家十大代表人物盘点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的发展少不了科技的推动。无数伟大科学家利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不懈努力,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求知探索,拓展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边界,更推动了技术创新和社会进步。本篇文章,MAIGOO小编精心整理了十大科学家排行榜,为你细数著名科学家有哪些。
十大著名中国科学家 中国最伟大的科学家 中国科技之父
科学家是指对真实自然及未知生命、环境、现象及其相关现象统一性的客观数字化重现与认识、探索、实践的一群人,他们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你知道的中国的科学家有哪些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十大著名科学家,如杨振宁、邓稼先、袁隆平、吴健雄、钱学森、叶企孙、李政道等,一起来看看吧。
世界10位最伟大科学家 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 世界著名科学家排行榜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类历史的发展少不了科技的推动。无数伟大科学家利用他们聪明的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像是大家所熟知的爱因斯坦、牛顿、伽利略等。那么,在世界上享誉盛名的科学家都有哪些呢?MAIGOO名人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世界十大著名科学家,一起来看看都有谁吧!
盘点世界历史十大发明家 世界最伟大的发明家
发明家是指创造、拥有新装置、新设计或新方法者能更好地提高和影响人类生活水平、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有着巨大帮助,在人类发明史上作出伟大奉献或在发明界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本文将盘点世界历史十大发明家,有蔡伦、达·芬奇、詹姆斯·瓦特、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毕昇、莱特兄弟、安东尼奥·梅乌奇等。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历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人名单
国家最高科技奖于2000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设立,授予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科学技术工作者,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等35位杰出科学工作者获此荣誉。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历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一起来看看吧!
二十世纪十大科学家 20世纪十大最具影响力的科学家 20世纪科学家排行
在《时代》杂志发布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中,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计算机科学之父”、“人工智能之父”图灵,“DNA之父”沃森,“原子能之父”费米、“星系天文学之父”哈勃,“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等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纷纷入选,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除了他们以外,最具影响力二十世纪十大科学家还有哪些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20世纪科学家排行名单,下面一起来看!
中国十大物理学家排名 国内十大最伟大的物理学家都有谁
物理学家,是指探索、研究世界的组成与运行规律的科学家,也意为以探索物质的组成和物质世界的运行规律(即物理学)为目的的科学家。那么中国十大物理学家都有谁呢?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盘点,他们有吴有训、饶毓泰、叶企孙、严济慈、吴大猷、王淦昌、钱学森、钱三强、黄昆、杨振宁、邓稼先、周光召。
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发明家 中国古代有哪些伟大的发明家
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中国古代人智慧超群,远远超过其他同时代的民族。中国古人的智慧远远不止火药、造纸、印刷和指南针。本文将盘点中国古代十大著名发明家,有鲁班、蔡伦、诸葛亮、马钧、僧一行、毕升等。其中,蔡伦的造纸术被列为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人类文化的传播和世界文明的进步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千百年来备受人们的尊崇。被纸工奉为造纸鼻祖、“纸神”。以下是详细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太空探索的十大贡献者 世界著名天文学家有哪些
世界著名天文学家有哪些?说到天文学,对于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个遥远的存在,天文学家更是神秘莫测,那你知道世界著名天文学家有哪些呢?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太空探索的十大贡献者,其中包括:尼古拉·哥白尼、威廉·赫歇尔、约翰尼斯·开普勒等等,一起来了解下这些世界闻名的天文学家吧。
美国十大科学家 美国最牛的科学家 美国著名发明家有哪些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推进剂,是整个世界文明进步的阶梯。无数伟大科学家利用他们聪明的才智和不懈的努力,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那么美国有哪些著名科学家呢?像世界发明大王爱迪生、发明了飞机的莱特兄弟 、发明避雷针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等科学家均是来自美国。除此之外美国最顶尖科学家还有谁?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美国十大杰出科学家,一起来看看吧!
十大经典科学家的故事 著名科学家的励志故事精选
科学探索如同一场永无终点的接力赛,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纵观世界各国历史,有不少世界著名的科学家,他们为人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这些科学家身上,也发生了不少励志的故事。如爱迪生发明电灯、居里夫人发现放射性元素、钱学森航天成就、诺贝尔研究火药、贝尔发明电话等。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十大经典科学家的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现代十大发明家 中国现代有哪些著名发明家
在中国古代就有非常多的有名的发明家,他们的发明提高和影响了人类的生活水平。那么中国现代又有哪些著名的发明家呢?本文将盘点中国现代十大发明家,有侯德榜、袁隆平、王大珩、华罗庚、刘大力、王永民等。其中,侯德榜发明的“侯氏制碱法”使合成氨和制碱两大生产体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人类化学工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学术界也获得了相当高的评价。
二十世纪十大发明家有谁 20世纪十大最具影响力的发明家 20世纪最著名的发明家
在《时代》杂志发布的“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100个人物”中,狭义相对论、广义相对论创立者爱因斯坦,飞机发明者莱特兄弟,晶体管发明者之一威廉·肖克利,塑料发明者列奥·贝克兰,万维网发明者蒂姆·伯纳斯·李,电视发明者之一费罗·法恩斯沃斯,液体火箭发明者罗伯特·戈达德,脊髓灰质炎疫苗研发者乔纳斯·索尔克等20世纪最著名的发明家纷纷入选,成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发明家,除了他们以外,你还知道哪些20世纪世界级发明家呢?小编为你整理了一份相关名单,下面一起来看最有影响力二十世纪十大发明家有谁吧!
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人 盘点拥有最多专利的发明家
专利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家的区域性组织根据申请而颁发的一种文件,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在一般情况下他人只有经专利权人许可才能予以实施。那么世界上发明专利最多的人有哪些?有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尼古拉·特斯拉、迪恩·卡门、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史蒂夫·乔布斯、侯圣春、中松义郎等等。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十大著名数学家 美国最伟大的数学家 美国数学家有哪些著名人物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数学家推动了知识的边界,发明了思考世界、理解世界的新方法。那么在美国有哪些知名的数学家呢?像博弈论之父约翰·冯·诺依曼、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等均是来自美国。除此之外美国最有名的数学家还有谁?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美国十大著名数学家,一起来看看吧!
诺贝尔奖获奖人名单 历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名单一览表
诺贝尔奖(The Nobel Prize)是以瑞典著名化学家、硝化甘油炸药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作为基金在1900年创立的,奖项分设物理、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六个奖项。那么2019诺贝尔奖获奖者都有哪些呢?从1901年诺贝尔奖开始颁发至今,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有哪些?哪个国家获得诺贝尔奖最多?诺贝尔奖奖金有多少呢?下面就跟着Maigoo君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航空航天专家 中国著名航天科学家有哪些 中国航天事业人物事迹
中国航天事业起始于1956年,在我们逐梦星辰大海的数十年间,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航天人前赴后继,为中华民族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奉献出自己的青春和岁月。回望中国航天史,钱学森、孙家栋、任新民、黄纬禄、屠守锷、王希季等科学家为中国航天事业立下了不朽功勋。下面MAIGOO名人小编整理了中国航空航天领域十大专家榜单,一起来了解看看他们默默坚守、勇攀高峰的航天精神!
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 历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
中国科学院院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的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为终身荣誉,是中国大陆最优秀的科学精英和学术权威群体。原称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1993年10月改为现名,1994年开始增选外籍院士。中科院两年一度增选院士,下面为您介绍中科院院士名单大全,历年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