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帝国
#王朝# 0 0
大英帝国,由其领土、自治领、殖民地、托管地及其他由英国管理统治的地区组成,被国际社会及历史学界视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殖民帝国,其统治面积达到约3400万平方公里。作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大英帝国与新兴的德意志帝国的矛盾无法调和,1914年英国参与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一战结束后的1922年,根据巴黎和会夺取德国殖民地而达到领土面积最大时期,覆盖了地球上四分之一的土地和四分之一的人口,成为了世界历史上跨度最广的国家。
详细介绍 PROFILE +

称号来源

“大英帝国”一词的最早使用者相信是伊丽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师兼数学家约翰·迪伊(JohnDee)。不过事实上英国一直没有放弃王国(Kingdom)的称号,因此大英帝国只能算是对鼎盛时期英国的一个“非正式帝国”称呼,只能形容英国本土加上其海外殖民地整体,不能单独指英王国本身。

历史沿革

殖民背景

对不列颠岛屿与法国的扩张

自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一世征服了英格兰之后,加上欧洲中世纪的政教关系,英格兰在几百年的时间里一直被卷入欧洲大陆的事务。由于诺曼王朝和安茹王朝的君主都来自法国,因此国王们把相当多的精力放在其法国领土上。到14世纪末,从对欧洲的羊毛贸易发展出来的对外贸易已经成为英格兰最重要的国家政策。

这段时间是英格兰对外征服的开始,包括1169年对爱尔兰的征服,以及1282年对威尔士的扩张。1296年英格兰对苏格兰的短暂控制在1314年中断,两个地区的真正统一要等到1603年通过英国王位继承法来和平实现。虽然1204年英格兰君主丧失诺曼底的领土,但通过联婚与继承英格兰的统治者还是拥有法国大片的土地,直到1453年打输英法百年战争最后才丧失法国土地。从此之后一直到1558年英格兰君主只拥有法国北部的战略要港加来,但是自那之后就连加来港也丧失了。

海外帝国的成长

海外的大英帝国,这里指的是英国人的海上探险以及在不列颠岛以及欧洲大陆以外地区的移民或殖民。其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所采取的积极的海洋政策。

在理查三世所建立起来的羊毛贸易的基础上,亨利七世创建近代英国海洋商贸体系,并发展英国的造船工业与导航技术。这套体系也为日后的贸易机构的建立创造条件,而像马萨诸塞湾公司和英国东印度公司之类的贸易企业为大英帝国海外的扩张做出重要的贡献。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朴次茅斯建造英国的第一个干船坞,加强建设当时还规模很小的英国皇家海军。

1587年沃尔特·雷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在罗阿诺克岛(Roanoke Island,今北卡罗来纳州境内)宣布弗吉尼亚为英格兰殖民地。但这块殖民地十分短命,由于食物缺乏、恶劣的天气、海难以及当地原住民的反抗,英格兰很快就不得不放弃这片殖民地。

斯图亚特王朝时期

1588年,正值都铎王朝的伊丽莎白一世期间对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大获全胜,正式确立英格兰王国作为海上霸权的地位,虽然之后1590年代几次与西班牙战事的失败暂时挫败英格兰野心勃勃的海外殖民计划。1604年斯图亚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终于与西班牙签订《伦敦条约》,正式结束两国的敌对状态。

但击败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并不代表英国取代了西班牙的霸权,此时,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地位依然不如第一殖民大国西班牙、欧陆最强国法国、以及神圣罗马帝国的控制者奥地利三国。

1607年英格兰在弗吉尼亚的詹姆斯镇建立第一块永久的海外殖民地。在之后的三个世纪中英格兰不断地在海外扩张势力范围并巩固国内的政治发展。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的议会在伦敦合并,组成大不列颠议会。

殖民美澳

大英帝国的雏形成于17世纪中期,此时英格兰已经在美洲建立多片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包括今后的美利坚合众国的十三州、加拿大大西洋和太平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岛屿,例如牙买加、巴巴多斯及巴哈马等。

盛产甘蔗的加勒比地区高度依赖奴隶的工作,它是英格兰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图的殖民地。北美大陆南部的殖民地则为英格兰提供烟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则出产毛皮;它们从经济角度上讲没有像加勒比岛屿一样对英格兰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种土地吸引众多英格兰移民者。

英格兰的美洲帝国正通过战争与殖民逐步扩大,例如通过英荷战争的胜利英格兰获得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纽约)。不断发展的美洲殖民地不断向西探索,寻求更多的可耕种土地。七年战争中英格兰击溃法国,并在1760年占领新法兰西的全部地区,使得英国获得北美更大地区的控制权。

随后,澳大利亚(1788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最早是英国犯人的流放地)和新西兰(1840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成为英国移民们的另一目的地,而同时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土著人口也因战争与疾病使人口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内锐减60%至70%。这些殖民地之后都实现自治,并是羊毛和黄金的出口地。

自由贸易

原本的英国殖民体系在18世纪开始变化。在辉格党人长期控制国内政治权力的时期(1714年至1762年),帝国对英国而言变得不那么重要,直到一连串试图扭转这种对殖民地忽视的措施(主要包括从殖民地征收更多的税收)引发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国丧失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英属北美十三州。

这段时期有时候被称为“第一英帝国”,即17至18世纪英国在美洲的扩张。18世纪开始英国在亚洲和非洲的扩张则被称为“第二英帝国”。英国对美国控制权的丧失表明,对殖民地的政治统治并不一定对英国的经济获利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英国在放弃对美洲殖民地的防务与行政管理之后,很快恢复对美国贸易的支配作用。

重商主义是经济学的理论,指的是国与国之间对财富的争夺,它是英国第一次海外殖民扩张的特色。但是在“第二英帝国”时期,重商主义很快就让位于亚当·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的经济自由主义。

英国从北美殖民地独立这一事件中学到的经验是,即使是在不拥有殖民统治权的情况下贸易依然能够带来经济繁荣。这就是为什么在1840至1850年代英国愿意授予像诸如英属加拿大和英属澳大利亚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领地位的原因,因为这些国家的白人们被视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国”人民而已。而英属爱尔兰则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它于1801年被并入全称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的英国。

在这一时期,英国也宣布废除奴隶贸易(1807年),并很快将这一禁令强加到别国身上。到19世纪中英国已经基本在全球范围内消灭奴隶贸易。奴隶制本身于1834年在英国的殖民地被废止,情况直到1920年左右才有形成稳定状态。

旧有的殖民与奴隶制度的终结是与自由贸易一同实施的,自由贸易原则在1840年左右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其标志是英国撤销《玉米法》和《航海条例》。自由贸易完全地开放英国市场,也促使其他国家在19世纪中叶开放他们的市场。

一些人会认为,自由贸易的兴起仅反应英国的经济地位,而与任何的哲学观点无关。确实,英国对迫使他国执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对自己施行同样政策更为热衷。虽然英国丧失13个美洲殖民地,1815年欧洲大陆上拿破仑的最终战败确立英国的世界霸权地位。在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无可争辩的经济强权之时,皇家海军则主宰着海洋。始终与欧洲大陆事务保持距离的英国也得以施行旨在扩大其经济和政治影响力的扩张计划,这种海外扩张即通过自由贸易和战略优势建立一个“非正式帝国”。例如中国和波斯(也就是以前的伊朗))正是被包括在“非正式帝国”中,在英国的武力威胁下,这些国家的政府被迫开放市场,并不得不无条件给予英国特权。帝国与“非正式帝国”的扩张为英国获取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提供便利,并以此制造更多商品运至世界各地。

从1815年的维也纳会议到1870年的普法战争,英国是全球唯一的工业化强权,是全球30%工业产品的生产地(1870年)。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能够如此有效、大量地生产工业品,以至其在国内生产的产品在运输到外国后其价格依然比外国当地所生产的产品更具竞争力。只要其海外市场的政局稳定,即使没有实施正式的殖民统治,英国依然能够从自由贸易中获益。

新帝主义

1870年代到1914年一战爆发这段时期内,欧洲殖民扩张的政策与意识形态被称作“新帝国主义”。这段时期内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各欧洲强权“为帝国而帝国”,在海外竞相争夺并巩固其殖民地。

在这一时期,欧洲强权在海外的殖民地总面积达到2300万平方公里。非洲直到1880年代还很少有欧洲人踏足,但在这一时期内非洲成为帝国主义者们主要的目标。但是扩张在其他地区也十分频繁,特别是在东南亚和东亚沿海地区:在这些地区美国和日本也加入到争夺殖民地的行列之中。

1875年被认为是英国进入新帝国主义时代的分水岭,这一年本杰明·迪斯雷利领导的英国政府从负债累累的埃及统治者伊斯梅尔(Ismail)手中买入苏伊士运河的股份。英国从此巩固这条对英国和印度贸易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运河的控制权。1882年,英法两国对埃及领土的争夺最终以英国人的胜利告终。

对俄罗斯帝国1828年起逐渐向南扩张以至威胁英国在印度殖民统治的担心也影响了英国的政策:1878年英国控制塞浦路斯,将其作为保护奥斯曼帝国的据点;在此之前英国还参与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并入侵阿富汗。所有这一切举动都是为了阻止俄罗斯进一步向南扩张。英国发动三场阿富汗战争,1842年的第一次英阿战争是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所遭受的最惨痛的军事失败,整个英国军队被由俄罗斯所支持的阿富汗普什图族(Pashtun)人击溃。1880年第二次英阿战争,英军在坎大哈被击溃、在喀布尔被包围,最后撤退到印度。1919年第三次英阿战争引起阿富汗部族的起义。

与此同时,在英国的许多有影响力的政治家和商人都将正式的帝国视为极其重要,特别是对在世界市场上份额正在下降的英国商品而言。1890年代英国全心全意地采取新的政策,很快成为热带非洲殖民地的重要抢夺者。

在1899-1902年发生的南非战争是英国新帝国主义时期的典型例子,虽然英军很快占领德兰士瓦,但为了镇压布尔人的抵抗,40万名帝国士兵被卷入战争,同时耗费2.5亿英镑。国内舆论开始倾向于怀疑海外扩张的必要性,从此英国开始战略收缩。有人认为政府受到以塞西尔·罗兹为首的在德兰士瓦有黄金矿产的大矿主的影响,所以才会进行这一场战争。这也为之后盛行的“帝国主义”就是“资本主义”的观点提供证明。

英国采取新帝国主义政策的诱因可能是为了为英国产品和投资寻求更大的海外市场,或者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战略性的先发制人举措,为的是防止现有的贸易通道被别的强权破坏,或防止别国在日趋封闭的国际贸易形势发展下获取更多的出口市场。无论如何,一切都是为了在其他列强兴起的国际环境下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1900年初约瑟夫·张伯伦试图对英国的贸易壁垒法案进行修改却遭到很大的反对并最终被迫放弃,显示即使在英国的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下,英国人还是多么地支持自由贸易的原则。也有些历史学家认为,英国采取新帝国主义政策其实是其影响力下降的表现,而非其影响力上升的结果。

在印度的殖民主义的演变过程足以警示我们,不应将新帝国主义时代之前西方资本主义强权间经济上的竞争视为英国加强殖民地管制的唯一原因。印度正式成为英国的组成部分是在1858年,目的是巩固英国对印度的统治,也是对1857年印度兵变的直接反应,而起义的缘由之一也是印度国内的传统势力反对英国在印度次大陆的许多现代政策所导致。

入侵亚洲

1757年普拉西战役的胜利让英国东印度公司获得印度孟加拉国邦的统治权,虽然1770年因对该邦过度征税而恶化的饥荒引起英国国内的争议。19世纪中期,东印度公司已经几乎控制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起义之后该公司管辖的领土被移交给英国政府直接管理。维多利亚女王于1876年被宣布为印度女皇。

锡兰(今天的斯里兰卡)、缅甸和马来亚也被纳入英国在亚洲的势力范围。1842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从中国人手里夺得香港。

英国对中国的兴趣源自18世纪末,当时英国成为中国茶叶的进口国。茶叶进口导致英国方面巨大的贸易逆差,因此英国希望通过从印度向中国出口鸦片来平衡开支,虽然这么做违背中国的禁令。由此引起的第一次鸦片战争以英国的胜利告终。之后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国与法国联手再度胜利,英国进一步获取在华特权。

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与中国保持一种复杂的关系。虽然英国获得香港但是英中贸易主要还是通过几个开放的中国港口进行。中国人口过多,领土也不小,英国很难占领中国,因此英国希望看到的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因为中国的崩溃意味着其他西方列强就可能与英国一起瓜分中国,而使得英国所拥有的特权地位受到挑战。

同时,英国也不希望看到一个过于强大的中国,因为这就意味着中国将取消或要求重新协商一些原本签订的条约。这种态度解释了看似矛盾的英国对华政策:一方面协助清廷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另一方面却和法国联手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非洲掠夺

1875年,欧洲国家在非洲两块最主要的殖民地只有阿尔及利亚和开普殖民地;但到了1914年除了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外其他所有的非洲国家都成为欧洲国家的殖民地。从原先只在经济控制殖民地的“非正式帝国”转变到直接管制。

当法国、比利时和葡萄牙在刚果河下游地区进行殖民活动时,他们其实已经威胁到英国向热带非洲的深入。1884至1885年的柏林会议就曾试图调解强权之间的矛盾,该会议提出以“实际占领”为确定各国殖民地归属的评判标准,而该标准的采纳意味着欧洲国家更加袭击当地的部落和人民以获得更大面积的“实际占领”地。

英国1882年对埃及的军事占领(最直接的起因是为了保护苏伊士运河)同时也起到确立英国对尼罗河地区的控制。这又进一步导致1896至1898年英国对苏丹的征服,以及1898年9月涉及英法两国的法绍达事件。

1899年,英国全面占领南非,这项军事行动最早始于1795年对开普的并吞。在侵犯原本是南非荷兰人所统治的金矿产区德兰士瓦以及邻近的奥兰治自由邦后,负责南非事务的不列颠南非公司进一步向北深入,并以开普富商赛西尔·罗得斯爵士的名字将其所占领的地区称作罗德西亚(Rhodesia)。

英国在南非和东非的胜利促使罗得斯爵士和英国驻南非大使阿尔佛莱德·米尔纳(Alfred Milner)提出在非洲建立一个“从开普到开罗”的英国殖民帝国。他们希望通过建造连接苏伊士运河和南非矿区的铁路来实现。但是由于德国对坦噶尼喀的殖民将英国在非洲的殖民地切成两半,因此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非洲殖民地之间只有电报线路畅通,而铁路则无法建造。

虽然是自由贸易最积极的鼓吹者,英国人在1914年不仅成为最大的海外帝国,更是掠夺非洲的最大受益人。1885年至1914年之间英国将大约30%的非洲人口置于其统治之下,而同一时期法国只统治15%的非洲人、德国9%、比利时7%以及意大利1%。英国的尼日利亚一个殖民地就拥有1500万人,是整个法属西非和所有德国殖民地人口的总和。

全盛时期

1837年,年仅十八岁的肯特郡主维多利亚登基为英国女王,直到她在1901年逝世,被称为维多利亚女王。在维多利亚女王在位的六十多年中,经过多位首相的努力,英国控制了全球海权,主宰了世界贸易,其广阔的殖民地遍布各大洲,“日不落帝国”俨然“可以与世界抗衡”。在维多利亚时期,英国涌现出牛顿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麦克斯韦,莎士比亚以来最杰出的文学家狄更斯,自由主义政策的先锋格莱斯顿和大名鼎鼎的外交家帕默斯顿,可谓人才济济。

英国首相帕默斯顿在1865年留下的遗言:“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谷仓;芝加哥和敖德萨是我们的矿区;加拿大和北欧半岛为我们种树;澳大利亚为我们牧羊;还有阿根廷为我们养牛;秘鲁送来白银,南非进贡黄金;印度人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地中海是我们的果园;至于我们的棉花种植园正在从美国南部向地球一切温暖的地方扩展。

危机产生

作为第一个工业化的国家,英国曾经能够将整个世界作为其原材料的来源国和工业品的出口市场。但是随着其他国家的工业化,在19世纪这种情况开始逐渐改变,越来越多国家寻求保护其原材料的供应和出口市场。到1870年代,英国的工业产品面临来自其他国家的强有力竞争。

工业化在德国和美国迅速进行,使它们迅速赶超英国和法国这两个强大的欧洲西方国家。比如,到1870年德国的纺织和金属工业在组织结构和技术效率上已经超越英国,并且在德国国内市场上已经击败英国同类产品。到19世纪末,德国甚至开始成为当时的世界工厂生产这些产品。

虽然无形出口品(如银行服务、保险和船运)让英国不至于出现贸易逆差,其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比例从1880年的四分之一下降到1913年的六分之一。英国不仅只在工业化国家市场的竞争中落败,其产品在欠发达国家的市场上也没有占优势。英国甚至正在丧失它曾经所拥有的,对印度、中国、拉丁美洲(也就是中南美洲)和非洲内陆跟海岸等地区贸易上的主导地位。

英国的商业困境因1873至1896年的经济萧条而雪上加霜。因商业衰退所导致的通货紧缩更进一步给各国政府增加压力,迫使它们鼓励扶植国内工业,从而最终导致欧洲强权逐渐抛弃自由贸易的原则(德国于1879年、法国于1881年先后放弃自由贸易、英国也在这段时间放弃自由贸易、美国早在1860年代也就是南北战争时期就放弃自由贸易)。

这么一来的结果是国内和出口市场的双重萎缩。欧洲和之后北美洲的加拿大跟美国的政府与企业领袖们因此开始将海外的殖民地作为他们新的市场:这些海外殖民地将成为宗主国的出口市场,而他们则被安置在贸易壁垒的保护之下,使得其他国家商品无从与宗主国产品竞争。同时它们还依然是廉价的原材料供应地。英国虽然直到1932年以前都秉持自由贸易原则,却一边和其它工业化国家争夺海外殖民地,以防原本在其势力范围的地区落入他国之手。之后英国依旧对来自其殖民地和自治领的商品实行贸易优惠制度,至英国于1973年加入欧共体后方才停止这些对外贸易优惠政策,转而对原殖民地商品实行贸易壁垒。

帝国解体

白人殖民地的自治

随着加拿大(1867年)、澳大利亚(1901年)、新西兰(1907年)、纽芬兰(1907)和南非联邦(1910年)相继取得自治领地位,大英帝国已经开始从帝国到英联邦的转变。这些新国家的领袖们与英国政治家们一起出席1887年起定期举行的殖民地会议(1907年后被称作帝国会议)。

自治领之间的外交关系主要由英国的外交部负责,而加拿大虽然在1909年设立外交部,其与帝国内其他国家的关系依然通过帝国派在加拿大的总督、自治领驻伦敦的高级专员(加拿大于1880年首次任命自己的高级专员,澳大利亚则在1910年效仿)和英国在海外的外交使节们维系着。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是代表帝国内所有的自治领政府宣布参战的。

各自治领在外交政策确实上享有很大的自由度,只要其政策不明显违反英国本身的利益:加拿大的自由党政府在1911年与美国签署一项双边自由贸易的互惠协议,最后却因英国的反对而没有获得批准。

国防方面,原本将自治领的防务纳入一个单一的帝国军事框架在1900年以后被证明已经很难维系,因为英国此时开始在欧洲大陆的防务问题上开始承担更大的责任,同时还必须面对德国海军崛起的威胁。1909年大英帝国决定各自治领应拥有其自己的海军,这是对1887年英国承诺澳大利亚以向英国海军输出人力以换取英国在太平洋地区舰队驻扎这一协议的违背。

虽然英国政府允许上述地区自治,但英国政府依旧可以干涉自治领内政,直到1931年威斯敏斯特法案通过以后,英国政府才无法继续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但仍具影响力。

一战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大英帝国完成最后一次的大规模海外扩张。英国经国际联盟的批准对原本属于奥斯曼帝国的巴勒斯坦和伊拉克进行委任统治,而前德国殖民地-坦噶尼喀、喀麦隆部分地区、西南非洲(即今天的纳米比亚)和新几内亚也被划入英帝国的版图(其实西南非洲被归由南非管理,而新几内亚则由澳大利亚统治)。不过一战之后英国在莱因兰和二战之后在西德的占领区就不被认为是帝国的一部分。

虽然英国赢得战争,并从战争中获得新的殖民地,战争的巨大开销使得英国无法继续承担维系一个帝国所需要的庞大财政支出。英国有数百万人死亡,无数资产被毁,其结果是债台高筑、资本市场的混乱以及在海外殖民地英国籍官员人数的缺乏。与此同时,民族主义情绪在新老殖民地都在高涨,而帝国的参战以及非白人士兵在战争中所感受到的强烈的种族歧视都更加助长这种民族主义情绪。

1920年代是自治领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虽然自治领在一战爆发时还无权选择是否参战,1919年结束一战的《凡尔赛条约》,却是由英国和其自治领分别签署的。1922年自治领不再愿意支持英国对土耳其的军事行动,迫使英国寻求一个和平的妥协方案。

自治领的完全独立经由1926年的《贝尔福宣言》和1931年的《威斯敏斯特法案》得到最终确立:所有自治领取得与英国的同等地位,英国的立法机构不再有权干涉自治领内部事务,自治领也将享有自主外交政策的自由。1907年在殖民部内设立的一个主管自治领事务的部门也在1925年从殖民部分离出来成立独立的自治领部,并在1930年拥有首位部门大臣。

加拿大在1923年成为第一个独自签署外交条约的自治领,1927年加拿大向美国华盛顿派遣第一位永久性的外交官;1940年澳大利亚也派出首位驻外大使。

爱尔兰自由邦在一场反抗英国统治的血腥战争后于1921年取得自治领地位;1937年爱尔兰与英国断绝正式的宪法关系,并在1949年正式成为完全独立于英联邦之外的爱尔兰共和国。原本就独立、直到1922年才被英国掌控的埃及也在1936年断绝与英国在宪法上的特殊关系。在1922年成为英国保护国的伊拉克也在10年之后的1932年完全独立。

二战后的去殖民化

20世纪初,民族主义情绪高涨,加上美苏两国的影响,导致大英帝国体系越来越难以维持。同时,宗主国越来越关心本土和周边国家的事务,特别是在二战以后这种趋势更加明显。英国最终被迫接受这一新的形势,将帝国体制转变为松散的英联邦,而英国也由当时的全球性大国变为今日的地区性大国。

1947年的经济危机迫使克莱门特·艾德礼的工党政府放弃继续维护英国作为世界一流强国,接受美国的崛起。英国也必须处理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关系,但英国和欧洲大陆之间扭曲的关系至今没有完全解决。

1939年9月英国对德国的宣战只代表它自己和澳大利亚(当时澳大利亚还未正式接受《威斯敏斯特法案》),而除了爱尔兰(该国在1年前要求英国军队离开其国土,并选择在战争中保持中立)以外其他的自治领则都分别对德宣战。

二战最终摧毁英国原已开始减弱的经济与财政领导能力,并突显自治领与美国在军事上对英国进行协助的必要性。1942年澳大利亚总理约翰·柯廷(John Curtin)史无前例地下令将驻扎在英属缅甸的澳大利亚士兵调回参加保卫澳大利亚的战斗。

战争结束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于1951年加入美国主导的澳新美安全条约,使得美国取代英国成为在太平洋地区新的军事主导力量。而英国本身也从1961年起就试图加入欧洲共同体,并在1973年如愿以偿,削弱英国与其自治领之间原本存在的特殊经济关系,自治领的产品在进入英国市场时从此不再享受特殊优惠待遇,英国在各自治领的经济影响力被削弱。

在加勒比、非洲、亚洲和太平洋地区,战后的非殖民化运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实现,而英国几乎从未试图抵制这股浪潮。

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这是印度国大党长达40年反抗殖民主义斗争的胜利。但是印度的独立是以分割印度和巴基斯坦为代价的,为的是避免穆斯林和印度教徒之间互相的内斗,印度独立后世界范围内掀起去殖民化浪潮,大英帝国开始瓦解。而英国为了让印度加入英联邦,从而允许新成员国不必效忠英国君主。印度独立后的1948年,当时的英国国王乔治六世放弃印度皇帝头衔。

1948年缅甸也获得独立,并选择不加入英联邦;之后又有斯里兰卡(1948年)和马来亚(1957年)的独立。1948年英国结束在巴勒斯坦地区的委任统治,以色列建国,此后的几十年间这里一直持续着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血腥暴力争端。在地中海地区,说希腊语的塞浦路斯人一直通过游击战的形式希望将塞浦路斯保留在希腊的版图内,与居于岛内、占人口三分之一的土耳其人发生冲突,1960年塞浦路斯还是最终获得独立,但英国在塞浦路斯岛保留两块主权基地。1964年英国位于地中海的殖民地马耳他独立,至此英国在欧洲的殖民地仅剩位于伊比利亚半岛南端的直布罗陀。

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中,英法两国在美国的反对和苏联的威慑下被迫从埃及撤军。苏伊士运河危机直接导致英国安东尼·艾登政府垮台,其后上台的英国首相哈罗德·麦克米伦则加快了去殖民化的脚步,英国势力自此彻底退出苏伊士运河区。该事件代表着美国正式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霸主。

大英帝国在非洲统治的结束往往过分迅速,以至新独立的国家无法独立面对独立后的挑战:1957年加纳在10年的民族主义运动后终于独立,之后尼日利亚(1960年)、塞拉利昂和坦噶尼喀(1961年)、乌干达(1961年)、肯尼亚和桑给巴尔(1963年)、冈比亚(1965年)、博茨瓦纳和莱索托(1966年)以及斯威士兰(1968年)也相继独立。

由于英国国力衰退,在1966年联合国区域集团重新划分后由英国主导的英联邦国家组被取消,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四国被划入西欧及其他组,而其余英联邦国家则被划分到相应的地区组,这标志着英国丧失超级大国地位。

英国从南部和东部非洲的撤军对当地的白人居民有着很大影响:肯尼亚独立后发生的茅茅运动表明,白人土地主对权力的占有已经引起非洲土著居民的不满。南非白人政权的存在就显示了当地白人想要压制土著黑人的想法,南非白人政权也因种族隔离政策于1961年退出英联邦,这种残酷的种族主义统治手段一直持续到1991年时任南非总统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废除种族隔离政策后才得以终结,而南非共和国直到1994年曼德拉出任总统后才重返英联邦。

虽然由白人占多数的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联邦随着1964年马拉维和赞比亚的分别独立已经分裂,南罗得西亚的白人(他们自1923年起就一直是一个自治的殖民地)宣布独立,拒绝接受一个非洲人政府的管辖。在南非白人政府的支持下这个罗得西亚政权一直持续到1979年,直到双方达成协议成立一个多数共治的津巴布韦共和国,至此英国结束了其在非洲大陆的殖民统治。

阿根廷试图夺去英国控制下的福克兰群岛,最终在1982年引发马岛战争,但最后阿根廷战败,并未能控制福克兰群岛。而英国最后一块人口超过百万的殖民地英属香港,则于1997年7月1日移交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部分历史学者和威尔士亲王查尔斯都认为香港回归标志着大英帝国的终结。

英国议会虽然于1931年通过威斯敏斯特法案给予自治领自治的权利,但英国还是掌握着这些地区的案件终审权和修宪权,如加拿大在1949年和1982年分别收回终审权和修宪权,澳大利亚在1986年收回案件终审权和修宪权,而新西兰的终审权则要等到2004年1月才由位于伦敦的英国枢密院司法委员会移交至新西兰高等法院。加拿大在威斯敏斯特法案通过16年后的1947年才开始签发加拿大护照以取代英国护照,澳大利亚则在1949年开始签发澳大利亚护照。

在短命的西印度联邦(1958年至1962年)的失败后,大多数英国的加勒比殖民地选择分而治之:1962年的牙买加和特立尼达和多巴哥、1966年的巴巴多斯以及其他的东加勒比海岛国都相继独立。英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殖民地在之后的岁月里也相继经历类似的非殖民化过程。

英国至今仍然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欧盟成员国,在欧洲乃至国际事务上都拥有一定的话语权,但早已比不上19世纪时英国的在国际事务上的话语权。目前英国在海外还有14块英属海外领地,并且还有16个国家以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作为其国家元首,这些地区统称英联邦王国,但英国政府已不能对这些地区的内部事务和外交事务进行干涉。

统治方式

殖民地统治方式是一种松散的统治形式,而非中央集权。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之后的殖民政策则与之相反,采取“间接统治”的方式,设法令殖民地在政治上与经济上达到自立。在非洲和印度,英国仍保留了许多原有的土邦国(如印度的海得拉巴国、克什米尔国,非洲的布干达王国、巴苏陀兰王国、桑给巴尔苏丹国,中东及东南亚的一些酋长国和苏丹国)。在被划为英皇直辖殖民地的地区,也保留了原有的部落、乡村等行政机构(比较极端的例子是,英国征服德兰士瓦和奥兰治自由邦之后,保留了两国原来实行的种族隔离制度,以作为对两国原来的布尔人统治集团的让步),并任用当地人为次级地方官员。当地的语言和文化也得以保留和传授。

有观点认为,与法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国的统治方式相比,英国的统治方法无疑更加有利于长久保持对殖民地的控制,并使其在独立之后仍愿意与英国保持政治和经济上的联系。

版图疆域

疆域面积

大英帝国(BritishEmpire)在20世纪初达到鼎盛,境内大约有4.13亿人口,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领土约3550万平方公里,占世界陆地总面积的四分之一。成为人类有史以来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和最大的环球殖民帝国。其领土数据得到了国际史学界和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的承认。

殖民版图

在1921年,其达到领土扩张的顶峰,大英帝国的版图如下:

欧洲

英国:大英帝国的主体;1535年,英格兰王国以《联合法案公章》合并威尔士公国,再以《1707年联合法案》合并苏格兰王国成为大不列颠王国,再以《1800年联合法案》合并爱尔兰王国成为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1922年,爱尔兰自由邦脱离联合王国,但北爱尔兰留下。1937年,爱尔兰共和国成立,英国国名改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爱尔兰:英国于1921年12月6日在伦敦签署的爱尔兰自由邦协定规定的从英国分裂出来。英国继续控有北爱尔兰。1937年12月29日,爱尔兰采用新的爱尔兰宪法,将国名正式定为“爱尔兰”。1949年4月1日通过的爱尔兰共和国法案最终废除君主制,将国王职权全部交予作为虚位元首的爱尔兰总统,爱尔兰成为议会制共和国。

直布罗陀:1704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爆发,英军同年攻占西班牙南端的直布罗陀,至1713年,列强签定乌德勒支和约结束战争,和约中西班牙将直布罗陀割让予英国,自此英国占有直布罗陀至今。而西班牙至今一直要求英国归还直布罗陀。

马耳他:1798年,法国派拿破仑领兵远征埃及,法军途经马耳他,将统治当地两百多年的圣约翰骑士团赶走,马耳他一度成为法国领土。1800年,英军击溃马耳他的法军,占领马耳他,马耳他人也主动要求英国管治。1814年英国正式宣布马耳他成为英国殖民地。1964年马耳他脱离英国独立。2004年加入欧盟。

塞浦路斯:自十五世纪成为奥斯曼帝国属地,1878年柏林会议决议将塞浦路斯的管治权交予英国,而主权名义上仍属奥斯曼帝国。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奥斯曼帝国与英国开战,英国正式终止塞浦路斯与奥斯曼的从属关系,至1925年,英国正式宣布塞浦路斯成为英国殖民地。1960年塞浦路斯脱离英国独立。英国继续设军事基地至今。2004年加入欧盟。

亚洲

亚丁:1839年不列颠东印度公司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得该港口,1858年东印度公司将统治权交给英国政府,成为英属印度殖民政府的管辖范围。1936年亚丁与其内陆地区成为一个单独的殖民地亚丁保护地。1963年亚丁加入南阿拉伯联邦,后者于1967年独立为南也门,1990年南北也门统一后亚丁依然是也门的一个港口城市。

巴林:1820年,英国政府与巴林埃米尔签署协议,将其变为保护国,1971年巴林宣布独立。

不丹:1864年英国通过战争占领不丹的边境地区,1911年不丹与英国签署条约,不丹的外交政策交由英国执行,内部事务则保持自治,对不丹进行间接的殖民统治;1947年印度独立后英国也结束对不丹的控制。

英属新几内亚(现巴布亚新几内亚):1884年英国在此建立保护地,1906年转由澳大利亚管理并更名巴布亚,1949年巴布亚与其余的新几内亚合并并独立为巴布亚新几内亚。

文莱:1888年英国宣布文莱为其保护国,1942年至1945年间曾被日本占领,1983年文莱脱离英国的保护完全独立。

缅甸:英国经过1824年、1852年和1885年的三次战争后占领缅甸全境,并将其置于印度殖民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直到1937年。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占领过缅甸,1948年缅甸独立。

英属锡兰(今斯里兰卡):1796年东印度公司从荷兰手中夺得该岛的沿海地区,1802年交由英国政府管理,1815年英国废黜锡兰的国王,将锡兰全岛置于英国统治之下,1948年锡兰取得独立,1972年更改国名为斯里兰卡。

英属香港(今中国香港):1841年鸦片战争胜利后与清朝签订南京条约,英国取得香港岛;1860年英国在英法联军之役后与清廷签订中英北京条约又获得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向大清国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将广东省新安县深圳河以南、九龙界限街以北的地方及附近若干岛屿置于位处维多利亚城的香港政府管理之下,租期99年,这一个地方被英国命名为新界(New Territories)。1984年英国在中英联合声明同意在新界租期届满后将全香港主权转移到中国政府,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中国,香港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个特别行政区。

英属印度(今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国):1609年起东印度公司在印度沿海建立起移民据点,1757年开始向内陆扩张领土,多数印度邦保持内部事务的自治,但是就必须服从东印度公司的绝对权威。1858年英国政府正式接管印度的统治,印度也逐渐成为英国在全球最重要的殖民地之一,被称作“王冠上的明珠”。1876年起英国君主也被授予“印度皇帝”或“印度女皇”的称号。1947年印度分裂为两个国家——印度和巴基斯坦后独立;1972年孟加拉国又从巴基斯坦分裂出来。

伊拉克:英国在一战期间占领原属土耳其的伊拉克,1920年开始对伊拉克进行国际联盟授权下的委任统治,1922年伊拉克实行自治,1932年独立。1941年至1945年间英国曾重新占领过伊拉克。

科威特:1899年起科威特埃米尔就与英国签订一系列的保护条约,丧失部分主权。1961年科威特完全独立。

马来亚联合邦(今马来西亚):1874年至1930年间英国与马来亚半岛上的多个苏丹签订一系列的保护条约;1896年部分州组成马来联邦,1942年至1945年间马来亚全境被日本占领,1946年除新加坡外的马来亚组成马来亚联邦,1948年组成马来亚联合邦,包括1896年没有加入马来联邦的州,1957年完全独立。1963年与新加坡(后独立)、北婆罗洲和沙捞越共同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新加坡1965年退出,宣布独立。

马尔代夫群岛:1887年被纳为英国的保护国,1965年独立。

英属巴勒斯坦:1918年一战期间英国占领原属土耳其的巴勒斯坦领土,1920年英国开始对其进行委任统治,1948年英国放弃委任统治,之后发生几十年的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武装冲突。今天巴勒斯坦的大部分领土被以色列占领。

尼泊尔:1814年英国与尼泊尔王国战争,英军胜利后从1816年起在尼泊尔宫廷派驻特别代表,对尼泊尔进行间接的殖民统治,1947年印度独立后尼泊尔也随即获得独立。

英属北婆罗洲(今马来西亚的州之一):今东马来西亚的沙巴。1881年,文莱苏丹将该地区割让给英国北婆罗洲公司,1906年起英国政府对其进行直接管理,1942年至1945年间曾被日本占领,1963年更名沙巴并加入马来西亚。

阿曼:英国自19世纪初开始就控制着阿曼繁荣的贸易,1891年阿曼正式沦为英国的保护国,1971年独立。

卡塔尔:1916年起英国就与卡塔尔的统治者协定,将卡塔尔置于英国的保护之下,1971年独立。

英属砂拉越(今马来西亚的州之一):1841年文莱苏丹同意任命一位英国人詹姆斯·布鲁克担任该地区的总督,1861年至1905年间砂拉越的领土不断扩大;1942年至1945年日本曾占领该地区,1946年英国政府正式取代布鲁克家族对沙拉越进行统治,1963年加入马来西亚。

海峡殖民地(即今天的马六甲、槟城和新加坡):1826年这三个重要的港口城市被联合组成海峡殖民地,由不列颠东印度公司管辖,1858年起由印度政府管理,1867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交由英国政府直接管理。二战中这三个城市都曾被日本占领。1948年马六甲和槟城加入马来亚,1957年独立。新加坡则单独继续保留在大英帝国的版图内,1959年才允许其自治。1963年新加坡加入马来西亚,1965年退出,宣布独立。

外约旦(今约旦):1918年英国占领曾经是土耳其约旦省中一部分的外约旦,1920年起对其进行委任统治,1921年外约旦与巴勒斯坦分离,1923年英国允许约旦王国成立,但直到1946年才让其完全独立于英国。

特鲁西尔酋长国(今阿联酋):1887年起,英国与当地的阿拉伯统治者们签订保护条约,将该地区置于英国的“保护范围”之下。1971年获得独立。

威海卫(今中国山东省威海市):1898年英国向清政府租借该港,1930年归还,刘公岛为大英帝国海军续租十年,至1940年归还。

非洲

巴苏陀兰(今莱索托):1868年英国吞并该地区,1871年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辖,1884年英国恢复对其的直接管辖。1966年独立。

贝专纳(今博茨瓦纳):1884年英国远征军到达该地,1885年宣布其为英国的保护国,1895年贝专纳部分地区交由好望角殖民政府管辖,其余部分继续直接隶属于英国的管辖之下。1966年独立。

英属多哥:原为德国殖民地,一战后被分为法属多哥和英属多哥。战后英国对该地区进行委任统治,1919年被并入黄金海岸,加纳独立后成为其领土的一部分。

英属喀麦隆:原为德国殖民地,一战后英国对其部分地区进行委任统治,1961年英属与法属喀麦隆合并并宣布独立。

冈比亚:自1661年起该国就是英国商人的要塞,1821年被并入塞拉利昂,1888年成为独立的英国殖民地,1894年部分内陆地区也被宣布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65年获得独立。

英属黄金海岸(今加纳):自1631年起英国商人就开始在此聚居,1821年至1874年是英属塞拉利昂的下设行政区,其中1828年至1843年曾由商人控制。1830年起其领土开始向内陆扩张,1874年英国设立黄金海岸殖民地,1904年其边界最终被确定。1919年将英属多哥并入,1957年独立。

埃及:1882年埃及被英国占领,1914年至1922年期间是英国的保护国,1922年获得独立,但对英国履行必要的条约义务,英国军队在该国持续驻军直到1954年。

肯尼亚:1886年英国与德国瓜分东非后获得肯尼亚,1888年将其并入不列颠东非公司管辖,1895年由英国政府取代东非公司直接管理。1920年成立肯尼亚殖民地,1963年获独立。

毛里求斯:1814年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毛里求斯,1968年获独立。

尼日利亚:1851年在该国建领事馆,1861年吞并部分地区,1885年成立尼日尔地区保护地,1886年交由皇家尼日尔公司管理,1892年至1898年间英国继续占领尼日利亚的剩余领土,1900年英国政府开始直接对尼日利亚施行统治。1914年南北尼日利亚合并,1919年将英属喀麦隆并入尼日利亚,1960年获独立。

北罗得西亚(今赞比亚):1891年起划归英属南非公司统治,1924年英国政府开始直接统治该地,1953年北罗得西亚与尼亚萨兰和南罗得西亚成立中非联邦,1964年获独立。

尼亚萨兰(今马拉维):1875年起就有传教士在次建立据点,1891年英国在此建立中非保护地,1907年被命名为尼亚萨兰,1953年与南北罗得西亚合并成立中非联邦,1964年获独立。

塞拉利昂:自1787年起塞拉利昂就是英国公司进行黑奴贸易的重要据点,1807年成为英国殖民地,1896年其内陆地区被宣布为英国的保护国,1961年获独立。

南罗得西亚(今津巴布韦):1893年英国从非洲部落手中夺得南罗得西亚,并由英属南非公司管理,1923年成立责任政府,由英国政府管理,1953年至1964年间与北罗得西亚和尼亚萨兰组成中非联邦,1965年该国的白人少数政府自行宣布独立,只获得南非等少数国家承认。1980年白人政权与黑人族群达成共治协议,更名津巴布韦,成为获广泛承认的主权国家。

英属索马里兰:1884年成为亚丁的保护国,1897年划定边界,1905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1940年至1941年间曾被意大利短暂占领,1960年并入索马里后独立。

南非:1795年和1806年英国从荷兰人手中两次夺得好望角的部分领土,1814年全面吞并好望角,1872年起受英国直接管辖。英国占领这个原属荷兰的殖民地后,众多荷兰裔白人开始向奥兰治自由邦和德兰士瓦移民,但英国在1900年布尔战争后吞并这两个地区。纳塔尔则于1843年被英国吞并并成为其殖民地。1910年由上述殖民地合并组成南非联邦,成为一个自治领。

西南非洲(今纳米比亚):1878年纳米比亚的鲸湾港被宣布为英国领地,1884年被并入好望角殖民地,1915年英国吞并该港周围的德国殖民地,于1919年成立南非委任统治地。1990年独立。

斯威士兰:1890年英国与德兰士瓦对斯威士兰统治者进行联合保护,1906年英国单独对其保护,1968年独立。

苏丹:原是埃及的殖民地,后在1880年代埃及统治被马赫迪推翻;1898年英国以埃及的名义重新占领苏丹,并与埃及共同对苏丹进行统治。1956年苏丹独立。

坦噶尼喀:原为德国在东非的殖民地,1919年英国开始对其进行委任统治,1961年独立,1964年与桑给巴尔组成坦桑尼亚。

桑给巴尔:1841年英国在该岛建立领事馆,1890年宣布其为英国的保护国,1963年独立,次年与坦噶尼喀合并组成坦桑尼亚。

乌干达:1890年不列颠东非公司与布干达王国签订条约,1894年布干达正式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896年其他几个地区陆续加入保护国,1905年成立乌干达殖民地,1962年独立。

北美洲与大西洋

阿森松岛:1815年,拿破仑被囚禁于圣赫勒拿岛后,英国为防止法国人控制该岛在此驻军,1922年起由圣赫勒拿岛对其进行行政上的管辖。

英属圭亚那(今圭亚那):英国于1796年和1803年分两次夺得原属于荷兰的三块殖民地:伯比斯、德梅拉拉和埃塞奎博。1831年3块殖民地被合并组成英属圭亚那殖民地,1966年独立。

英属洪都拉斯(今伯利兹):1636年起就有英国的洋苏木砍伐者在该国沿岸定居,之后西班牙与英国展开对该地控制权的争夺,直到1786年英国取得完全的控制权。1862年至1884年该地由牙买加管辖,1884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1981年独立。

加拿大:法属加拿大在1760年被英国占领,1763年成立英属魁北克殖民地,1791年加拿大被分为上下加拿大两个独立的殖民地,之后下加拿大被重新命名为东加拿大,上加拿大被称作西加拿大,东西加拿大又分别是后来魁北克省与安大略省的核心部分,他们与新不伦瑞克和新斯科舍于1867年合并组成加拿大自治领,之后英属哥伦比亚、爱德华王子岛、西北地区和纽芬兰岛又陆续加入加拿大自治领。1931年取得自治权,1982年取得修宪权后获得完全独立。

福克兰群岛:1765年,英国首次占领福克兰群岛,之后在西班牙的抗议下于1774年撤出,1833年又重新占领,1841年开始进行殖民统治。1982年阿根廷宣布福克兰群岛归其所有引发马岛战争,英国在战争胜利后重新取得该岛的主权。目前,阿根廷与英国仍然对此岛屿的主权存有争议。

纽芬兰自治领:15世纪后期起英国的船只就在该地区海域捕鱼,1583年汉弗莱·吉尔伯特爵士登陆纽芬兰并宣布其为英国领土,1713年英国政府开始对其进行直接的殖民统治,1855年纽芬兰成立责任政府,但1934年英国又恢复对其殖民统治,1949年加入加拿大自治领。

安圭拉岛:1650年部分圣克里斯托弗移民到此,1663年该岛被宣布为英国领土,1882年至1967年它与圣克里斯托弗由一个联合政府共同管理,1967年退出,1969年英国恢复对该岛的统治。

安提瓜圣克里斯托弗:于1632年对其进行殖民统治,1663年被置于英国的管辖之下,1981年独立为安提瓜和巴布达。

巴哈马群岛:1717年开始被英国统治,1973年独立。

巴巴多斯:1625年起开始有人在该岛上居住,1663年归英国政府统治,1966年独立。

百慕大群岛:1612年一家伦敦公司开始管理百慕大,1684年起由英国政府直接管辖。

英属维尔京群岛:1666年起就有人在此居住,1713年起成为英国殖民地。

开曼群岛:1670年西班牙割让该群岛,行政上一直属牙买加殖民政府管理,直到1959年成为独立的殖民地。

多米尼克:1761年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该岛,1778年法国重夺多米尼加,英国则于1783年再度占领;1978年独立。

格林纳达:1762年英国从法国手中获得该岛,1779年法国重夺格林纳达,英国则于1783年再度占领;1974年独立。

牙买加:1655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得该岛,1962年独立。

蒙塞拉特岛:1632年起岛上开始有人居住,1663年成为英国殖民地,法国曾在1664~1768年和1782~1784年两度统治该岛。

圣克里斯托弗和尼维斯:1623年圣克里斯托弗成为英国在加勒比海地区的第一块殖民地,1663年起由英国政府直接统治,1782至1783年间曾被法国短暂占领。1882年圣克里斯托弗与尼维斯岛组成联合政府,1983年独立,称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1778年英国从法国手中夺得该岛,1783年又归还法国,1796年和1803年英国又分别两次重新占领,1814年英国吞并圣卢西亚,1979年独立。

圣文森特:英国于1762年占领该岛,1779年~1783年法国曾占领该岛,1979年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独立。

特立尼达岛:1797年英国从西班牙手中获得该岛,1888年与多巴哥成立联合政府,1962年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独立。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1678年起有居民居住在此,1766年英国吞并该群岛,之后曾先后由牙买加和巴哈马的殖民政府管辖,1973年成为单独的殖民地。

圣赫勒拿岛:1651年英国吞并该岛,1661年起东印度公司对其进行管理,1834年英国政府开始对其进行直接管辖。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为防范1815年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而由英国皇家海军于1816年占领该岛,1938年起成为隶属于圣赫勒拿岛行政管辖的英国殖民地。

大洋洲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是英国在澳大利亚最早的一个殖民地,1770年詹姆斯·库克就提出对澳大利亚东部沿海进行开发,1788年第一批英国犯人被移民到此拓荒,1855年新南威尔士成立责任政府。1824年昆士兰成为英国在摩顿湾所建的第一个殖民地,一开始隶属于新南威尔士殖民政府,1859年脱离,成立独立的责任政府。1834年英国议会决定在澳大利亚成立新的殖民地,1836年第一批英国殖民者到达南澳大利亚,1855年南澳大利亚成立责任政府。塔斯马尼亚则早在1803年就被欧洲人殖民,最早被称作范迪门兰,是新南威尔士殖民政府下的一个行政区。1825年脱离新南威尔士成为独立的英国殖民地,1856年成立责任政府。1834年,来自塔斯马尼亚的英国人又到菲利浦港殖民,1851年维多利亚殖民地成立,4年后成立责任政府。西澳大利亚则从1826年开始就被殖民,但直到1890年才成立责任政府。1901年由新南威尔士、昆士兰、南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维多利亚和西澳大利亚合并组成澳大利亚联邦,后取得自治领地位。1986年取得完全的终审权,至此完全独立。

埃利斯群岛(今图瓦卢):1892年该群岛被英国宣布为其保护国,1916年埃利斯群岛与吉尔伯特群岛组成殖民地,1978年独立。

吉尔伯特群岛(今基里巴斯):1892年与埃利斯群岛一同成为英国的保护国,1916年与埃利斯群岛组成殖民地,1979年独立。

斐济:1835年起就有传教士和殖民者在斐济定居,1874年应斐济酋长的要求,英国将斐济置于其保护之下,1970年独立。

瑙鲁:原属德属新几内亚,一战结束后澳大利亚开始对其进行委任统治,一直持续到1968年瑙鲁独立。

新西兰:詹姆斯·库克分别于1769年和1770年对新西兰北岛和南岛提出主权要求,1840年英国与当地毛利人签订条约,英国开始统治新西兰,1856年新西兰成立责任政府,后取得自治领地位。1986年取得完全的终审权,至此完全独立。

皮特凯恩群岛:1790年,英国军舰邦蒂号发生军变,9名水手逃亡该岛,并在此定居,1838年英国将其纳入帝国版图。

所罗门群岛:1893年起成为英国保护地,二战期间曾被日本占领,1978年独立。

汤加:1879年汤加统治者与英国签订友好条约,1900年起受英国保护,1970年独立。

新赫布里底群岛(今瓦努阿图):原为英国和法国的共属殖民地,1980年独立。

南极洲

英属南极领地:1819年英国对该地区声明主权,英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对南极洲领土声明主权的国家。1908年和1917年英国分两次声明南极洲的部分领土主权。1959年《南极条约》制订,规定南纬60°以上的土地不属于任何国家,也禁止在南极洲其他地区拥有领土的国家在此移民或从事其他与科学研究无关的活动,于是英国将其军事存在撤回了南纬60°以北。

领土丧失

于1921年前丧失的领土

英属北美13殖民地,即后来的美利坚合众国:

特拉华

马里兰

新泽西

弗吉尼亚(包括后来的弗吉尼亚州和西弗吉尼亚州)

马萨诸塞(包括后来的马萨诸塞州和缅因州)

纽约(包括后来的纽约州和佛蒙特州)

新罕布什尔

罗德岛

佐治亚

北卡罗来纳州

南卡罗来纳州

康涅狄格

宾夕法尼亚

对于英属北美十三殖民地与密西西比河之间的领土归属,各殖民地都存在争议,这些地区成为现在美国的阿拉巴马州、密西西比州、田纳西州、肯塔基州、俄亥俄州、伊利诺州、印第安那州、密歇根州和部分的威斯康辛州及部分的路易斯安那州。

中世纪在法国的部分领土,英法百年战争后,全部割让给法国。

赫尔戈兰岛在1807年被英国占领,1890年割让给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军再次占领,后于1952年归还联邦德国。

汉诺威,自1714年乔治一世登基后一直是英国领土;1837年,英国和汉诺威的共主邦联中止,因为威廉四世在英国的继承人是维多利亚女王,而汉诺威法律规定只能由男性继承王位。故由威廉的弟弟恩斯特·奥古斯特一世继承汉诺威国王。而后,汉诺威王国一直延续到1866年,被普鲁士王国吞并,德意志统一后为德国的一部分。

佛罗里达州,后割让给西班牙,之后又加入美国;

1843年2月25日英国夺得夏威夷群岛,同年11月28日夏威夷宣布独立,1898年7月7日美国占领夏威夷;

爱奥尼亚群岛于1809年被英国占领,1864年割让给希腊;

1708年英国占领梅诺卡岛,后割让给西班牙;

蚊子海岸在1655年至1850年间曾是英国的保护地;

1922年之后独立于大英帝国的主权国家

爱尔兰

马耳他

印度

巴基斯坦

莱索托

博茨瓦纳

南非

冈比亚

加纳

埃及

肯尼亚

毛里求斯

喀麦隆

尼日利亚

赞比亚

马拉维

塞拉利昂

津巴布韦

索马里兰(实际上从索马里独立,惟未被国际承认)

斯威士兰

苏丹

南苏丹(从苏丹独立)

坦桑尼亚

乌干达

圭亚那

伯利兹(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加拿大(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安提瓜和巴布达(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格林纳达(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圣卢西亚(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巴巴多斯(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巴哈马(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多米尼克

牙买加(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圣基茨和尼维斯(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巴林

南也门(并入也门共和国)

巴布亚新几内亚(从澳大利亚独立,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新西兰(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纽埃(与新西兰自由联合)

库克群岛(与新西兰自由联合)

斐济

图瓦卢(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缅甸

斯里兰卡

伊拉克

科威特

阿联酋

马来西亚

新加坡(从马来西亚独立)

马尔代夫

巴勒斯坦

以色列

阿曼

卡塔尔

约旦

塞浦路斯

澳大利亚(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瑙鲁

所罗门群岛(现为英联邦王国之一)

汤加

基里巴斯

瓦努阿图

海外领地

至今英国仍拥有的海外领地

王冠属地

根西岛

泽西岛

马恩岛

英国海外领土

英属南极领地(未获国际普遍承认)

英国现存的海外领地

英国现存的海外领地

福克兰群岛(与阿根廷有主权争议)

南乔治亚岛和南桑威奇群岛(与阿根廷有主权争议)

皮特凯恩群岛

安圭拉

百慕大

英属印度洋领地

英属维尔京群岛

开曼群岛

直布罗陀(与西班牙有主权争议)

蒙特塞拉特

圣赫勒拿和阿森松和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圣赫勒拿

阿森松岛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英国特殊属地

阿克罗蒂里和德凯利亚

历史意义

大英帝国的形成是300多年来贸易、移民与武力征服的结果,期间也有和平的商业和外交活动,是一个时代特定群体、文化、国际政治、贸易的总称。帝国在全世界范围内协助传播了英国的技术、商业、语言和管理模式,帝国霸权帮助英国实现了惊人的经济成长并使其在国际政治中拥有更大的发言权。英国殖民地人民无法决定其自己的命运,英国本土的资本主义却在继续发展。

从殖民地的角度来看大英帝国,可以说是毁誉参半。殖民地从英国那里获得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投资,促进经济的发展与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获得英国的法律框架与国际性的语言英语。在殖民地脱离帝国独立之前英国都会试图将它的议会民主制留给殖民地人民,结果并没有全部成功。独立后的英殖民地大部分都选择留在英联邦之中。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静好经验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您还未登录,依《网络安全法》相关要求,请您登录账户后再提交发布信息。点击登录>>如您还未注册,可点击注册>>,感谢您的理解及支持!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前十排名 最长的朝代有多少年历史
在中国历史悠久的岁月长河中,朝代更是零星纷繁。那你知道最长的朝代有多少年历史?最长的便是周朝了,有近800年的历史,是历史上统治时间最长的朝...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历史十大 古代
16万+
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帝国 世界历史帝国国土面积排行
判断一个国家是否齐强大,领土面积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判标准。本文将盘点世界上十大国土面积最大的帝国,有大英帝国、蒙古帝国、西班牙帝国、俄罗斯...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地域面积 王室宫廷
1.4万+
世界统治时间最长的十大王朝 世界上存在最久的朝代盘点
自秦以降,中国朝代更迭不断,鲜有如周如此长久的王朝了。那么世界上存在最久的朝代有哪些呢?本文盘点世界统治时间最长的十大王朝,其中包括菊花王朝...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王室宫廷 世界十大
2.9万+
世界历史十大超级帝国 历史最强帝国有哪些 大英帝国第一
在世界历史洪流中,无数国家来来回回,但真正撼动世界的超级帝国并不多,你觉得历史最强帝国有哪些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历史十大超级...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世界十大 王室宫廷
2.4万+
盘点世界十大最古老的王朝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帝国
世界历史最早诞生文明的国家是埃及,最古老的国家也是埃及。那么除了埃及还有哪些古老的王朝?比如有阿卡德帝国、乌尔第三王朝、夏朝、古巴比伦王朝、...
世界十大神秘消失的古国 世界史上神秘古国排名 世界最神秘的古国盘点
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中,诞生过很多大大小小的古国和高度发达的文明,其中更是有许多辉煌一时的国度神秘消失,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十大神...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世界十大 古代
2046
中国历史上十大神秘古国盘点 中国古代神秘消失的古国有哪些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很多神秘的存在,而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当然也出现过许多神秘的古国,甚至在书本上只留下“凭空消失”的评价,MAIgoo小编...
西域十大古国排名 西域古代有哪些王国 西域36国名称大全
西域古国,是古丝绸之路上的璀璨明珠,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与文化。这些古国地处西域,地理位置独特,曾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例如于阗国、龟兹国、楼...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世界国家 古代
22
五胡十六国是指哪十六国 北方十六国先后顺序一览
五胡十六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标志着西晋的灭亡和北方多个政权的相继建立。在此时期,汉地北部和西南部则先后建立了二十多个国家,只有十...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北方地区
32
五代十国先后顺序 五代是哪五个朝代 十国是哪十国
五代十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分裂时期,标志着唐朝的灭亡和宋朝的建立之间的过渡。五代十国的形成是由于唐末藩镇割据、政治动荡、军事力量的崛起与割据...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亚洲
23
塞北三朝是哪三朝 塞北三朝实力排名 塞北三朝顺序
塞北三朝,是中国历史上位于塞北地区的三个重要政权,也是由中国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这三个政权的建立与发展,均经过长期的民族融合与斗争,形成了各...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古代 塞北地区
18
盘点蒙古四大汗国 蒙古四大汗国指的是哪些
蒙古四大汗国指什么?1260年到1264年,阿里不哥与忽必烈相互争夺蒙古帝国汗位,双方爆发了激烈的战争,蒙古帝国也分裂成了几个主要汗国,其中...
盘点世界上现存九大著名王室 当今还保留有皇室的国家
目前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与现存的皇室,有日本皇室、西班牙王室、英国王室、挪威王室、丹麦王室、荷兰王室、泰国王室、沙特阿拉伯王室、比利时王室...
MAIGOO原创 王室宫廷 世界国家 世界十大
1.3万+
世界十大著名的皇室珠宝 这些华丽的珠宝首饰 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说到王室,大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英国王室吧,英国王室是全球最著名的的王室,皇室成员在加冕时用的王冠圣爱德华王冠,是所有英国王冠中最重的。你知道...
拨开那些历史疑云 细数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宫廷政变
中国历代封建王朝中,外戚专权的事情频繁出现,而随之而来的往往就是一场场的血腥宫廷政变。那么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宫廷政变呢?以下是中国十大著名宫...
MAIGOO原创 中国 奇闻趣事 历史文化
1366
中国宫廷十大贡酒 古代皇宫中的美酒有哪些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酒文化历史渊远悠长,每个朝代皇帝最青睐的酒会被当作皇室贡酒,并一直流传下去,这是古代酿酒之人最大的荣誉。那么中国古代...
MAIGOO原创 历史文化 王室宫廷 古代
5121
中国宫廷十大名菜 盘点古代皇室喜爱的美食
元明以来,宫廷菜主要是指北京宫廷菜,有一部分菜品因其美味而名满天下,流传至今。不过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宫廷菜,主要还是以清朝宫廷菜为主。下面小编...
MAIGOO原创 特色名菜 历史文化 中国十大
1.3万+
全球最富有十大王室 世界王室财富排行榜 世界上最有钱的王室盘点
在王室与民主可以共存的今天,全世界幸存的王室有数十个,他们的历史意义举足轻重,但论其财富实力,世界上最富有的王室是哪个?本文盘点了一份全球王...
MAIGOO原创 王室宫廷 富豪人物 经济财富
5.1万+
中国宫廷十大补品 古代皇帝妃子们的补品有哪些
古代皇帝都曾做过长生不老的美梦,并找寻各种“灵丹妙药”来健补身体。有些并没有益处,还危害身体,有的则确有良效,并流传至今。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
MAIGOO原创 药食药膳 保健品 历史文化
2180
世界十大最会穿衣的王室名人 最会穿搭的王室成员 衣品最好的王妃公主
王室成员的穿搭一直以来都是老百姓们关注的焦点,衣品好的王室名人们也总会给人更好的印象,你觉得最会穿搭的王室成员是哪位呢?Maigoo小编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