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博物馆成立于1956年11月14日,是一家集自然、历史、社教为一体的省级综合类博物馆,2010年12月28日更名为安徽博物院,是合肥最著名的博物馆。安徽博物院现为一院两馆运行模式:庐阳馆(老馆)位于合肥安庆路,常设展览有安徽革命史陈列、安徽古生物陈列等;蜀山馆(新馆)位于合肥怀宁路,常设展览有安徽文明史陈列、徽州古建筑等专题。安徽博物院特色藏品包括商周青铜器、汉代画像石、古代陶瓷器、宋元金银器、文房四宝、明清书画、徽州雕刻等。
详细
渡江战役纪念馆于2008年10月26日在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的巢湖之滨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建设规划用地面积约22万平方米,纪念馆主体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规划场地成半岛状突出巢湖,犹如一艘乘风破浪的巨型战舰,纪念馆已于2012年4月份正式开馆。开馆以来,渡江战役纪念馆以其独有的爱国主义教育特色和红色革命题材展览吸引了各级领导、学校、青少年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前来参观。作为安徽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渡江战役纪念馆不仅是合肥市滨湖新区的新地标,也是合肥市乃至安徽省红色旅游的新典范。
详细
安徽省地质博物馆占地面积约80亩,是一座集标本收藏、科学研究、展示体验、科普教育、文化交流、智性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地质、自然科学类博物馆。安徽地质博物馆总建筑面积26495平方米,其中陈列面积16902平方米,设有六个常设展厅,附设中庭休闲区、4D科普影院、多功能学术报告厅、临时展厅及室外景观区,馆藏标本包括不同地质时期各类化石、各类矿物岩石宝玉石等,其中其中巢湖鱼龙化石、皖南恐龙蛋、恐龙骨骼、恐龙足印化石等为馆藏精品。
详细
安徽省古陶瓷博物馆是一家以陶瓷为主题的非国有博物馆。安徽的制瓷业距今已经有7000多年的历史,博物馆以越窑青瓷为主体、以文房雅玩为主题,基本展陈包括汉代原始青瓷、六朝青瓷、唐宋青瓷、影清瓷、安徽瓷和浅绛彩瓷等,系统展示中国古代瓷器和安徽省内古代瓷窑生产的陶瓷器,如寿州窑、繁昌窑、宣州窑、霞涧窑、界首窑等。
安徽省农业博物馆前身为安徽省农业展览馆,建筑面积1289平方米,是集农业考古、农业发展历史资料和实物的收集、整理、承担农业展览的专题性博物馆,博物馆是安徽省农业历史、农业省情和农业科技成就的窗口,也是农科科技成果、传播农业知识的主要场所。博物馆基本陈列有“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展”“古陶器基本陈列”“传统耕作农具”,重要藏品包括野生中华鲟鱼标本、除虫大木梳、汉代陶井沿、长白猪标本(重达1600斤)等。
李鸿章故居陈列馆,由李鸿章故居和李鸿章享堂两部分组成,是江淮地区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晚清名人故居。故居前厅布置了“李鸿章生平展”,通过大量珍贵图片及实物,展示了李鸿章“少年科举,壮年戎马,中年封疆,晚年洋务”的一生。中厅和小姐楼为江淮地区的建筑风格,展示日常起居生活情况。东面的“淮系集团与中国近代化的展览”,则展示晚清最具影响力的集团——淮系集团在李鸿章的领导下,对近代军事、经济、文化以及国防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详细
肥东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肥东自然历史、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是肥东首座博物馆。博物馆占地总面积18995平方米,建筑面积约9986.5平方米,由5个独立展厅,以及序厅、临展厅、裸眼3D影院及公共服务区等部分组成,是合肥十大值得去的博物馆之一。馆内馆藏文物以陶瓷和青铜器为主,包括高度排名全国前三的新石器时期玉琮等珍贵文物,还有详细的解说和互动体验区,是深入地了解肥东的历史与文化的好去处。
详细
安徽省体育博物馆,原先为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安徽省体育局办公用房。博物馆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展陈面积1400平方米,一层为序厅、奥运主题厅·许海峰厅、奥运主题厅·第二展厅;二层为安徽体育发展史展厅;三层为临时展厅。博物馆中藏有许多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等各类金牌。
巢湖市博物馆是在放王岗汉墓的原址上兴建的博物馆,原名为巢湖市汉墓博物馆,始建于1997年。博物馆占地65亩,总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是巢湖市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博物馆设有史前巢湖、古代巢湖、近代巢湖、序厅、巢湖农耕文化、巢湖非物质文化遗产、巢湖名人和临时展厅,基本陈列分为《巢湖汉墓出土文物精品展》和《放王岗汉墓原址展》。
详细
安徽十大博物馆中的合肥昆虫博物馆是安徽首家以昆虫为主题的展览馆,馆内面积3000余平方米,馆内分为以科普研学为主的A馆,和以文娱互动为主的B,设有活体昆虫区、昆虫标本展区、显微镜灯箱墙、手工教室、昆虫主题剧场、活体蚂蚱屋和艺术装置展区。馆内展示着各类昆虫的同时又有沉浸式互动舞台剧,致力打造科普昆虫知识的宣传窗口和研学基地,是买购网小编推荐的认知探索昆虫的亲子好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