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磷酸一铵
磷酸一铵,又称磷酸二氢铵,化学式为NH₄H₂PO₄,是一种由铵根离子(NH₄⁺)与磷酸二氢根离子(H₂PO₄⁻)组成的无机化合物。它是一种白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pH约4.5~5.5),是农业中常用的高效磷氮复合肥,同时也广泛应用于工业阻燃、食品添加剂等领域。
二、磷酸一铵和二铵的区别
1、化学组成与结构
磷酸一铵:由1个铵根离子与1个磷酸二氢根离子结合而成,化学式为NH₄H₂PO₄,氮(N)含量约10%~12%,磷(以 P₂O₅计)含量约44%~46%。
磷酸二铵:由2个铵根离子与1个磷酸氢根离子结合而成,化学式为(NH₄)₂HPO₄,氮含量约17%~18%,磷(P₂O₅)含量约46%~48%。
2、物理化学性质
溶解性与pH值:磷酸一铵易溶于水,水溶液呈弱酸性,适用于调节酸性土壤的磷素供给。磷酸二铵溶于水后呈弱碱性(pH约7.5~8.0),在碱性条件下更稳定,适合中性或偏碱性土壤。
稳定性:磷酸一铵在高温下易分解,释放氨气,而磷酸二铵热稳定性稍强,但长期储存仍需避免高温高湿环境。
3、农业应用差异
养分侧重:磷酸一铵含磷高、含氮低,主要用于补充磷素,尤其适合缺磷但氮素相对充足的土壤。磷酸二铵含氮量较高,兼顾氮磷供应,适用于氮磷均需补充的作物(如水稻、玉米、小麦等)。
土壤适应性:磷酸一铵的酸性溶液可与土壤中的铁、铝等阳离子结合,减少磷的固定,在酸性红壤、黄壤中效果更佳。磷酸二铵的碱性溶液在石灰性土壤(高pH值)中更易释放磷,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土壤pH值升高。
作物吸收:两者溶解后均能释放植物可吸收的H₂PO₄⁻和HPO₄²⁻离子,但磷酸一铵的磷形态更易被根系直接吸收,尤其在根系分泌酸性物质的作物(如油菜、果树)中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