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湖塘钨矿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武宁县境内,2012年通过国土资源部备案确认三氧化钨金属量93万吨,2020年保有资源储量达121.38万吨。该矿床包含石英大脉型、蚀变花岗岩型等多种矿化类型,伴生铜、钼、银等金属资源。矿区于2023年10月正式启动总投资100亿元的采选及冶炼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球采选规模最大的现代化钨矿山。截至2025年,其钨金属储量仍保持世界第二位。
矿区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钦杭结合带北侧,属九岭矿集区核心部分。矿体主要赋存于晋宁期与燕山期花岗岩接触带,基岩构造以韧性剪切带和断裂为主,围岩蚀变与含矿花岗岩演化序列密切相关。区内已发现15处钨矿床点,形成细脉浸染型、石英大脉型等多类型矿体组合。
2010年3月至2011年10月,江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916大队和赣西北大队分南北两区开展勘查。初始采用50×40米网度主攻石英大脉型黑钨矿,后调整方案发现隐爆角砾岩型矿体。2012年《资源储量核实报告》通过国土资源部备案,确认南北区合计WO₃资源量93万吨。
截至2023年,武宁县矿产资源规划显示矿区保有WO₃资源量121.38万吨,其中北区矿石量3.48亿吨、WO₃金属量62.25万吨,南区矿石量1.76亿吨、WO₃金属量31.09万吨。伴生铜金属69万吨、银1600吨、钼0.64万吨,但多数伴生元素因品位低未达综合回收标准。
2023年启动的建设项目包含:
北区20000吨/日采选工程
年产2万吨APT(仲钨酸铵)冶炼厂项目采用智能化矿山设计,计划建设周期5年,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100亿元。武宁县规划将其打造为国家级钨矿能源基地,2025年前完成绿色矿山转型。
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利税超1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近2000个。伴生铜金属储量相当于中型铜矿床规模,但因WO₃平均品位仅0.176%-0.179%,需大规模开采才能实现经济效益。矿区开发受国家战略矿产管控政策影响,开采配额及环保要求对实际产能形成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