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十大佛教寺院 NO.1
河北十大寺庙 NO.3
十大最美观音像 NO.3
中国十大千年古槐树景区 NO.4
中国十大大悲楼阁殿 NO.4
中国十大千手观音像 NO.5
中国十大四大天王景点 NO.5
中国十大释迦殿 NO.6
中国十大木建筑 NO.6
石家庄十大之最汇总 NO.6
十大毗卢遮那佛景点 NO.8
河北十大之最汇总 NO.8
石家庄十大赏花胜地 NO.9
中国十大最高观音圣像 NO.12
中国十大最大的寺庙宫堡 NO.13
中国十大阿弥陀佛景点 NO.13
中国十大弥勒菩萨道场-佛像 NO.16
中国十大千年古柏景区 NO.17
河北十大最值得去的景点 NO.11
隆兴寺,位于河北正定县城东门里街。隆兴寺是中国现存时代较早、布局较为完整的大型寺院,原来是十六国时期后燕慕容熙的龙腾苑,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年)在苑内改建寺院,初名龙藏寺。宋初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敕命扩建,改名为龙兴寺。清康熙、乾隆年间两次增建,并改名为隆兴寺,因寺内供奉着一尊巨大的铜铸菩萨,因此又俗称大佛寺,河北民间有“沧州狮子定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萨”之说。
寺院占地约5万平方米,平面呈长方形,布局和建筑保留了宋代的建筑风格,主体建筑都分布在南北中轴线及其两侧,依次为天王殿、大觉六师殿(今存遗址)、摩尼殿、戒坛、慈氏阁、转轮藏阁、御碑亭、大悲阁、弥陀殿等。隆兴寺因为创建年代久远,寺内碑碣林立,最珍贵的一件当推龙藏寺碑,为隋开皇六年(586年)恒州刺史王孝ト敖敝菽谑渴,万余人修建龙藏寺后所立,书法强劲有力,上承南北朝书法艺术的遗风,下开盛唐诸家书法之先河,在中国书法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清末著名学者康有为称赞曰;“此六朝集成之碑,非独为隋碑第一也。”
戒坛是一座亭台式建筑,现存木结构部分为清代重建。从外面看去,戒坛三层四面,第一层每一面有六根廊柱,廊柱之上是斗拱结构,支撑着整个戒坛的大屋檐,戒坛屋顶为攒尖式屋顶,四条屋脊,每条屋脊上有六只神兽,说明戒坛的等级还是很高的。
大悲阁是隆兴寺的主体建筑,坐落在中轴线后部。阁高33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为五重檐三层楼阁。旧名“佛香阁”、”天宁观音阁”。据记载,该阁始建于宋初开宝年间。大悲阁内矗立着一尊高大的铜铸大菩萨,称“大悲菩萨”,高19.2米,立于2.2米高的须弥石台上,是中国保存最好、最高的铜铸观音菩萨像。
隆兴寺没有山门,前面仅有一座高大的琉璃照壁。绕过照壁,自三路单孔石桥向北,迎面是寺院的第一座建筑天王殿,单檐歇山式,七檀中柱式建筑,中有圆拱形大门,门上部横嵌着康熙皇帝亲书的“敕建隆兴寺”金字匾额,兼有山门作用。
天王殿门上悬有康熙皇帝手书“敕建隆兴寺”金字牌匾。在天王殿左右围墙上,有琉璃砖雕刻的“富贵牡丹”。正对天王殿南面,是一座宏伟壮观的双龙照壁。照壁东西长22.9米,高6.8米,厚1.2米。壁顶及两侧用绿色琉璃瓦镶嵌。盖帽、起脊处有飞禽走兽装饰。照壁的前后心均为菱形,中间为绿琉璃浮雕二龙戏珠图案,烘托浮雕的整面壁墙为大红色彩。
穿过大觉六师殿遗址北行就是摩尼殿,摩尼殿是该寺主要建筑之一,坐落在中轴线前部,始建于公元1052年(宋仁宗皇祐四年),总面积为1400平方米。大殿结构属抬梁式木结构,平面呈十字形。殿内的粱架结构均与宋《营造法式》相符,大木八架椽屋,前后乳栿四柱结构形式。摩尼是梵语,意为珠、宝。佛经上说:“摩尼珠,投入浊水,水即清。”摩尼殿取此名,取其去浊取清、脱离尘垢、证得清静之意。摩尼殿内供释迦牟尼,平面布局为十字形,面阔七间、近深六间。长33.32米,宽27.08米,重檐歇山屋顶,绿琉璃瓦覆顶。与一般重檐建筑不同处是把外墙砌到副阶檐下,另在副阶四面正中各加一座山面向外的歇山顶抱厦,宋代称“龟头屋”。
转轮藏阁始建于北宋,梁架结构十分特殊,楼阁下层由于转轮藏的安置,柱网布局突破了常规,采用了移柱造的做法,而檐柱则采用了插柱造法,这在中国古建筑中极为罕见。阁内的木制转轮藏是一个能够转动的大书架,直径7米,整体分为藏座、藏身、藏顶三部分,中间设一根10.8米的木轴上下贯穿。整个转轮藏的重量由底部藏针承受。转轮藏建造于北宋,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体量较大的一个。
成人票:50元
学生/老人/宗教人士/本地人:25元
公交车:
从石家庄市区坐快177路到大佛寺站下车。
出租车:
石家庄市内打的直接到隆兴寺。
自驾车:
自驾车沿107国道一路向北,107国道旁有景区引导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