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羲台遗址 伏羲台
伏羲台景区
0
赞数:
伏羲台是国务院2013年5月发布的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河北省新乐市区北郊2公里处的何家庄村之东隅,是新石器时代三皇之首伏羲氏寓此繁衍生息发展壮大的地方,伏羲台、金水河、葫芦头、剌孩草是伏羲时代留下的遗物和遗迹。帝喾时期开始在伏羲台上祭祀人祖伏羲氏,据史料记载:“帝喾巡游此土,见伏羲之圣迹,集四方之民而化导养育之故。而筑台修庙以祀之”。在伏羲台出土的石斧、石镰、骨刀等文物及伏羲台的地层、地貌都证明了伏羲台是新石器时期的遗址。
伏羲台景区基本信息
  • 旅游景区级别: 3A
  • 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5月国家第七批(商、周、汉)
  • 所在地/隶属: 河北省 石家庄市 新乐市 北郊何家庄村

地理位置

伏羲台位于新乐市何家庄村东侧,东经114°71′,北纬38°38′,海拔高度56.4米。位于河北省西南

部,太行山东麓,东与定州相连,西与行唐为邻,北接曲阳,南靠藁城、正定,距省会石家庄35公里,107国道、京广铁路、京深高速公路贯穿境内。

伏羲台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山前平原地带,所在地沉积大量的砂岩、砂质岩,土壤为沙质潮土,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气候,冷热变化剧烈,气温日差较大,年平均气温12.2℃。其北侧1.5公里处有大沙河由东北流向西南贯穿全市,南侧3公里处有木刀沟由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市,这两条河流均属于大清河系。年平均降水量428.9毫米。植被主要为草本植物。伏羲台周

围方圆两千多米之中植满多种名贵花草树木,两千多米之外是农田。伏羲台位于何家庄、吴家庄两村东北夹角之处,其西侧的何家庄村有1,150户,5,033人,其南侧的吴家庄村有1,235户,4,748人,均以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花生、棉花等。养植业以猪、鸡、牛等动物为主。其它产业有建材厂、化工厂、电热毯厂等。通往伏羲台的专程公路伏羲大道直通新乐市区。107国道、高速公路贯穿新乐境内距伏羲台仅1公里,交通便利。伏羲台、人祖庙规模宏大,台殿参差,祭祀始祖香烟燎绕,磬盂声祥。伏羲台周边地区环境优良,未遭受任何污染。现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为人祖庙会。

历史沿革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十七年王出九门为野台(野台即伏羲台)以窥齐中山之境。”《辞源》羊部有:“义台即古野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新乐县西南部,战国时赵武灵王……。见史记赵世家、读史方与纪要真定府新乐县。”

《魏书·地形志》载:“中山郡领县七……新市(二汉、晋属,有蔺相如冢,羲台城,新市城。”“皇始二年(公元397年)道武与慕容麟战于义台坞(义台即古伏羲台)大败之)。”

在伏羲台出土的石斧、石镰、骨刀等文物及伏羲台的地层、地貌都证明了伏羲台是新石器时期的遗址。

根据伏羲台周围裸露大量的商周时期的砖瓦等建筑构件,经河北省文物专家考证,伏羲台龙师殿、寝宫、六佐殿始建于商周。元大德五年(1301年)对六佐殿进行了维修。

隋大业中,新乐籍著作佐郎郎余令归里省亲,为新乐敬题《羲皇圣里》。

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伏羲台庙已有很大规模。台高约五丈,正殿五间,寝宫三间,山门三间,司香火大小十五间,台庙所占香火地总约五十三亩。

明万历年间,羲台城废,留下遗址。台上保留羲皇古庙。《新乐县志》万历本载:“羲台,在县西南十五里,碑字剥落,不可睹视,有城见《魏书》,今城废,遗址屹然,其台高一丈八尺,东西阔十五丈有余,南北长二十五丈,上有羲皇古庙。”

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重修三司圣母殿使殿宇三间焕然一新。

明万历十三年(1585年)开始动工,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竣工。历时八年对伏羲台、庙进行了维修,将一个“台庙就圯”的古台破庙修成为台象八卦屹屹然,庙成具瞻巍巍然,廊祠门垣罔不翼翼秩秩然。

明天启五年(1625年)重修浴池亭。

清顺治二十七(1660年)重修伏羲台庙宇。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对伏羲台、伏羲庙进行了维修。修复了浴儿池。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伏羲庙诸庙已倾,对关帝、龙王、药王、马王、伏羲后宫以及娘娘、太尉等殿共七处进行修葺。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重修伏羲庙。

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对伏羲庙进行了小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对伏羲台庙进行了维修。

清代中后期伏羲台庙产已达到二百多亩,庙宇一十五座,一百多间。

解放前后伏羲台配庙全部拆完。建国后至文革期间由人武部、商业、林业占其庙产。文革后期将龙师殿、寝宫拆除。

一九八五年新乐县文物管理所成立后,开始对伏羲台进行保护和管理。

一九九0年河北省文物局拨款由省古建研究所对六佐殿(原十王殿)进行了落架重修。

一九九四年河北省文物局组织历史、古建专家通过论证,批准复建了龙师殿、寝宫仿明制式的古代建筑。

一九九五年建成伏羲女娲业绩展室颂羲堂。对伏羲画卦台进行了加固和维修。根据原样重新制安了汉白玉石栏板。伏羲台北侧浴儿池、葫芦头、浴池亭修复一新。

一九九六年为有利于保护,在伏羲台周围修建了4800米长的保护围墙和与人祖庙格调一致的三个仿古出入门。

二00二年复建钟、鼓亭,修建了伏羲台管理办公用房。

二00二年新乐市委、市政府决定加强对伏羲台文物古迹保护和利用。以伏羲台、人祖庙为核心,着手兴建伏羲文化园,由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做出全面规划,并通过国家级文物、历史、旅游专家组的论证。

二00四年复建华胥殿(俗称老娘殿)。

为加强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和利用,一九九三年新乐市委、市政府决定以伏羲台为核心兴建伏羲文化城。经过几年的恢复建设伏羲台、人祖庙已初具规模,二00二年开始对外开放。几年来由伏羲台的门票业务收入,应用于全市文物工作,给新乐文物建设事业带来新的生机。

遗址

伏羲台位于新乐市北郊2公里处的何家庄村东,吴家庄村北,地处东经114°43′40″,北纬38°23′30″,海拔103.5米~51.8米。遗址范围以伏羲台为中心,东至同义庄以西,南至岗头村以北,西至黄家庄以东,北至中同村以南。遗址总面积1600平方米。

伏羲台由上下三层用当地夹沙好土罗叠堆集而成, 总高度9.206米。最底层的第一层台高2.898米,南北长102.58米,东西宽87.42米;第二层台高2.118米,南北长89.43米,东西宽 64.6米;最上边的第三层台高4.19米,南北长53.68米,东西最宽处23.8米,最窄处17.9米,呈不等边八角形,名八卦台,又称伏羲画卦台。

伏羲台古遗址文物遗存丰厚,有新石器、商周、战汉三种文化层次。1994年修复龙师殿、寝宫时在其基址之下,有三个庙殿基础遗存,经考证,分别为汉代、唐代、明代。

50年代初期伏羲台周围还存有人工夯土城墙高4米,上宽3米,下宽8米,城墙长1,200米。城墙南边有影背高4米,上厚1.5米,下厚4米,长15米。至今伏羲台北侧还留有夯土层遗迹。

伏羲台台基周围及周边地带1米多浅表地层到处都有商周、战国、汉代早期灰陶、夹沙灰陶、粗细绳纹、云纹、回纹等纹式瓦当等建筑构件和早期陶制生活器具残片,以及元明清时期的瓷器生活器具残片。

1985年文物所进行文物普查时征集到在伏羲台葫芦头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的石斧1件及商周战国时期的陶器6件,在中同村村南300米处出土的两件青铜器一鼎一簋。

1980 年、1985年曾在伏羲台西北1,400米处的中同村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先后挖掘了三个墓葬,均为战国初期墓葬。共出土文物54件青铜器,4件陶器。其中:1980年挖掘时出土文物30件均为青铜器,现存省博物馆。1985年出土文物28件。青铜器24件,陶器4件。其中青铜器中一级文物2件,镶红铜鸟兽纹壶2个,口12.8厘米,高40厘米,底15厘米。二级文物3件,窃曲纹铜甗1件,口36.3厘米,高44.5厘米,底36.5厘米。错金云纹带钩1 件长6.3厘米。错金云纹圆首剑1件通长35.9厘米,刃长21.8厘米,宽3厘米。三级文物11件。素面高把铜豆、素面平底匜、扁茎剑、带柄双翼镞、三穿戈等。这些文物的发掘出土,说明了战国初期中山国虽已受到中原华夏族文化的强烈影响,但仍保留了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特征,反映了民族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文化交流。

1995 年、2001年为了配合伏羲文化城的建设和绿化美化工作,新乐市文物所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先后出土了新石器时期石器5件:石刀1件,柳叶形,通体磨光,两侧出刃,稍弯曲;石锛1件石质粗糙,通体磨光,长方形,刃平,稍倾斜;石轮1件,通体磨光,直径5.2厘米,厚0.8厘米;石铲1件,通体磨光,长16.7厘米,宽7.7厘米,厚1.9厘米。骨器1件,长方形,长18厘米,宽2.3厘米,厚0.2厘米。这6件石器、骨器都具有新石器时代的典型特征。陶器可分辨器形残片73件,不能分辨器形的有500多件,大多是商周、战国、汉代早期灰陶、夹沙灰陶,粗、细绳纹筒瓦、板瓦、方砖、大砖等建筑构件和残片,以及商周、战国、汉代的早期灰陶、夹沙灰陶、红陶,粗、细绳纹、轮纹的罐、鬲、豆、瓮、盆、渗水井管等器具及残片。元明清时期的瓷器可分辨器形残片10件,有白瓷、褐色瓷、青瓷及黑釉瓷的盘、碗、酒盅、罐等。从这两次考古发掘出土文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瓦当、脊饰构件及梯形砖、方砖等来看,它反映了伏羲台古建筑各个时代的特征,进一步证实了伏羲台的发展演变过程。

通过多年来的文物征集和几次考古发掘。伏羲台周围出土的文物共170件,其中一、二、三级文物17件,其余是一般文物。

2013年5月,伏羲台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建筑

伏羲台上主体建筑坐北朝南,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该庙中轴线上的所有建筑均建在高5 米的夯土台上,并在台上筑台逐层增高,形成高低错落重点突出的平面布局,从南至北依次为山门、六佐殿、龙师殿、寝宫。六佐殿为元代建筑,龙师殿和寝宫只留有基址,为1994年复原建筑,东西配房、厢房等建筑已毁。中轴线东西两侧建有华胥庙(俗称老娘殿)、雷公庙、东西朝房和钟鼓二亭。据传该庙是为祭祀人祖伏羲、女娲而建造,在庙后还存有浴儿池、刺孩草金水河等遗址。

根据史料记载,六佐殿(原名十王殿)始建于商周,元大德五年曾进行大规模维修,现存梁架大部分是元代或元代以前的遗物。六佐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青布瓦顶建筑,通面阔12.84 米,通进深8.76米,通高6.5米,梁架结构为两柱七檩七架梁,各脊饰构件齐全,其独特之处在于正脊的花饰突破了北方建筑特色,其表现手法既非官方之作,又有民间古朴大方之气质,实乃罕见。六佐殿梁架大木为自然材,不加斧凿,保持了元代以前的制式和风格。墙身下碱淌白丝缝,五花山墙,施圆形木窗,前后置板门,六佐殿四根金檐柱用当地黄山之石,斧凿为粗面不等边八角形状,显示出其坚固耐久、古朴壮观之形象。

龙师殿,1994 年经河北省文物局批准在其原址进行复建,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四周有八角回廊,重檐歇山绿琉璃瓦顶建筑,通面阔18.45米,通进深15.5米,通高13 米。第一层平面呈不等边八角形,对应于伏羲氏发明的先天八卦。殿身柱顶石式样有三种:一是前檐明间两块为莲瓣式,正面莲瓣下刻有圆狮子滚绣球;次间两块柱顶石为小花瓣式样;其余墙体内不露明的柱顶石均为素平石。梁架结构为七架梁前后双步梁,下檐廊步呈八卦形,用单步梁和双步梁直接插入殿身柱内。一层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栱,承托不等边八角形殿顶;上檐施单翘双昂七踩斗栱,承托殿顶,斗栱的分布:明、次间均用四攒平身科斗栱,一层廊步用三攒平身科斗栱,山面前后两间各用三攒平身科斗栱。收山一檩径多即400毫米,正脊中间置宝顶,各脊均有雕饰花样和吻兽。殿身前明、次间及后檐明间为四扇五抹隔扇,心屉为斜方格,中槛以上施斜方格横坡窗及走马板。油饰彩画仿明小点金作法,檐椽头部及天花彩绘太极和先天八卦图形,以与建筑的性质相谐调。

寝宫,1994 年由河北省文物局批准进行复建,与龙师殿高台相连,寝宫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建筑,通面阔12.98米,通进深8.18米,通高 7.76米。梁架结构为两柱七檩七架梁。檐下施单昂三踩斗栱,斗栱布置:前后檐明间用四攒平身科斗栱,次间用三攒平身科斗栱;两山面前后间均用两攒平身科斗栱。前檐明间施六扇五抹格扇,两次间为四扇槛窗,心屉为斜方格,后檐及两山墙用大青砖做丝缝下碱,墙上身外饰红麻刀灰,油饰、彩画格调与龙师殿相同。

华胥庙,在河北省文物局及其古建专家的指导下,于2003 年进行复建(华胥乃传说中伏羲氏的母亲,在雷泽履大人迹而孕生伏羲,又传雷公乃伏羲父,当地老百姓称华胥庙为老娘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通面阔13 米,通进深6.9米,通高7.55米,歇山青布瓦顶建筑,前檐明间施五抹隔扇,东西两次间施槛窗。华胥庙台基用九级台阶提高了整体高度,与第三层台上的寝宫和待复建的东西朝房呈高低错落有序,整体协调美观之状。

距伏羲台北侧240米处的葫芦头、浴儿池、剌孩草和我国最早的人工灌渠之一的金水河是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在葫芦头上保存有明代碑刻一通,原有浴池亭一座。

近几年根据省文物局及古建专家的指示,我们复建了钟鼓亭,兴建了山门、颂羲堂、办公用房等仿古建筑,使伏羲台进一步扩大了规模,与伏羲台上的主体建筑成为一体,高低错落有序。

石碑

伏羲台上保存九通明清时期重修伏羲台庙碑,这些碑刻分布在二层台上六佐殿北侧,八卦台南十八级台阶两侧。一通明代重修伏羲台浴池亭记碑,存放在葫芦头上。二通清代新乐八景碑,存放在六佐殿内。

《伏羲浴儿池重建新亭记》碑,明天启五年(1625年)。白色大理石,通高170厘米,宽73厘米。长方形碑身,抹角碑首,束腰碑座,保存状况一般。碑文记载了明代天启五年重修浴池亭之情景和浴儿池、剌孩草所在之地是伏羲、女娲生人之处,及三月十八日伏羲诞辰庙会祭祖,观看浴池流红,草映赤光之奇观。

《伏羲台庙碑》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白色大理石,通高326厘米,宽90厘米。二龙戏珠碑首,长方形碑身,龟趺碑座,保存完好。碑文“所谓伏羲台庙者,厥台高约丈五,周一百九十五丈,厥庙殿五间,寝殿三间,司香火者,大小一十五间,厥庭厥阶,厥墀几物,台庙所占香火地总约五十三亩,不知肇之。”描述了明嘉靖二十五年维修伏羲台的简要情况和伏羲台部分建制及人文之祖的丰功伟绩。

《重修三司圣母殿宇记》碑,明万历十一年(1585年)。白色大理石,通高 205厘米,宽 84厘米。方首抹角长方形碑身,束腰碑座,保存完好,碑文记录了伏羲台是太昊伏羲氏之遗迹,并着重描述始于万历九年,成于万历十一年维修伏羲台配庙三司圣母殿之情形和对三司圣母的描述。

《重修新乐县伏羲庙记》碑,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 年)。白色大理石,通高232厘米,宽92厘米。长方形碑身,束腰碑座,碑首已丢失,保存状况一般,碑文记录了三月十八日帝(伏羲氏)诞辰,四方民众以香火至者踵接肩摩。自万历十三年(1585年)开始维修到万历十九年(1591年)、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的两次维修,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立石。

《新乐县重修伏羲庙碑》,清顺治十七年(1660 年)。白色大理石,通高295厘米,宽87厘米。二龙戏珠深浮雕圆碑首,长方形碑身,龟趺碑座,保存完好。碑文记录清代“有牧人亭午而惫,寝于台之侧,梦庙之神告曰:惟上帝鉴尔侯之诚,为尔等请命,今岁不遗水患冰雹来尔土,尔等有秋,其鼎新我庙宇,醒而告于众。是岁秋果大熟。众于是始有修庙之举。”

新乐古迹八景碑,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二通。青色大理石,长165厘米,宽40厘米。长方形,由新乐知县鲁起撰书并刻制,保存完好。碑文记载了新乐八景:羲台晓日,羲台芳草,浴河流红,中同涌泉,方池瑞莲,沙河晚渡,长亭烟柳,壁里书院。

《建立重修伏羲庙碑》,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白色大理石,通高230厘米,宽80厘米。长方形碑身,龟趺碑座,碑首已丢失,保存状况一般。碑文记录了乾隆十二年(1747年)有道人饶清景和功德主刘长筹资维修伏羲台的情形。

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重修伏羲台碑。白色大理石,通高210厘米,宽86厘米。长方形碑身,龟趺碑座,保存状况一般。碑文记录了修葺伏羲后宫及娘娘殿等七殿的情况。

《重修伏羲庙记》碑,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 年)。青色大理石,通高217厘米,宽64厘米。长方形碑身,方形抹角碑首,束腰碑座,保存完好。碑文记录了人文之祖伏羲氏改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知母而不知有父,察五行之性,明阴阳之理,制嫁娶,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从而走向人类文明,□材鸠工次弟从以事,前后越六寒暑,而工始告竣。在伏羲台诸多古碑刻中,唯有此碑篆额用词“俎豆不祧”简而明了的说明伏羲氏是帝王家中祖先的神主。中华民族的人文之祖,应世代祭祀。

《重修伏羲台碑记》,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白色大理石,通高270厘米。宽64厘米。二龙戏珠碑首,长方形碑身,束腰莲花碑座,保存状况一般。碑文记录了道光二十一年岁次辛丑荷月立碑进行小修伏羲庙之情形。

《重修伏羲台碑记》,清同治十二年(1873 年)。白色大理石,通高159厘米,宽68厘米。长方形碑身,束腰碑座,碑首丢失,保存状况一般。碑文记录了清代同治九年开始维修伏羲台人祖庙之情形,并着重描述“羲皇值洪荒之未辟际混沌之初启,天造草昧,人禽无几,攸分彝伦于焉未叙,而茹毛饮血服皮衣羽。伏羲仰观俯察,泄阴阳之秘奥,配干支,作甲子,制嫁娶,正姓氏,开天明道,继天立极,岁之有春,万古文明始基于此。”“伏羲氏生于成纪,长于新市,兹固生人之处焉。故浴河有流红之瑞,儿池记芳草之祥,载在史志,故为立庙以祀之,报功德也。”

伏羲台现存碑刻,有寸楷小字,行草,隶篆等。是很有价值的书法珍品,又是石刻艺术之瑰宝。

四、近年完善配制的匾额及楹联。

龙师殿明间一层檐下的《亘古一人》黑底贴金横匾由中国书法家学会会长启功先生所书。

龙师殿前檐柱楹联 “一皇始祖万年仰 八卦神图千古迷”由河北省书法学会副会长陶然撰并书。明间前金柱楹联“八卦初排阐天地无穷奥理 六爻互动启稚耆永敏灵机”由美国夏威夷大学罗锦堂教授撰,安国市齐书琴书写。

山门前门楹联“华裔思源漂洋过海朝羲圣 国人念祖越岭翻山拜娲皇”由河北省楹联学会会长张月中撰,河北省书法家学会会长陶佛锡书写。

伏羲台牌匾、楹联还有好多块副,仅举以上几例。这些名家、教授为伏羲台题词、题字和书写增添了明家效应,使古老的伏羲台增加了知名度。

价值评估

科学价值

伏羲台与葫芦头、浴儿池、金水河是新乐古代八景之景观内容,并有羲台晓日、浴河流红、羲台芳草(剌孩草)之美誉。它们分别表示,伏羲氏曾寓此繁衍生息、发展壮大我中华民族的文物见证。金水河是在伏羲氏在世时期的新石器时代开挖的我国最早的人工灌渠之一,在那个时期就开始改水患变水利,开挖四十余里的人工灌渠,改旱田为水浇地,是我国水利史上和农业史上的一大创举。伏羲氏“仰观俯察,泄阴阳之秘奥,配干支,作甲子,观河洛,制八卦,而万古文明始基于此。”在那个时代就开始制作历法,是一特大贡献。“古者庖羲氏之王天下也。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纹,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伏羲氏发明先天八卦被后人研究利用,现在全世界好多国家将八卦运用到很多领域。新乐伏羲台又称伏羲画卦台,是伏羲氏发明八卦的地方。清代,顺治十四年(1657年)任新乐知县升广东琼州府万州知府的林华皖,为伏羲台题记“新乐邑南五里许,有碑作隶古字云:羲皇圣里,由碑以北(西)行十里,丘陵四起,周遭若城,城中有台级以六十四方,以八为伏羲画卦台。”

历史价值

伏羲台的历史价值就在于“而新(新乐)何以有台,盖帝喾巡游此土,集四方之民,而化导养育之故。”就是说“伏羲生于成纪,长于新市(古时新乐称新市),兹固生人之处焉。”

《史记》卷四十三赵世家第十三“王出九门为野台(野台即伏羲台)以望齐中山之境。”

《魏书》百衲本、明代的南本、北本、汲本、殿本、局本中的地形志载:“中山郡领县七……新市(二汉、晋属),有蔺相茹冢,羲台城,新市城。”“皇始二年(397年)道武与慕容麟战于义台坞(义台坞即古伏羲台)大败之。”

《括地志》“野台又名羲台,在县西南十五里,旧有伏羲城,上有羲皇古庙,其北有洗儿池。”当地流传着不少关于伏羲、女娲寓此生人,繁衍人类的故事。

在伏羲台周围和台附近的何家庄、中同村、吴家庄村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期的石斧、石铲、骨刀、骨镰,商周和春秋时期的土灶、粗、细绳纹陶器,青铜器及汉代瓦当,这些文物代表着伏羲台各个时期的历史象征。

羲黄文化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燕杰高度评价“伏羲播下了文化种子,女娲播下了育人种子。伏羲是双文明领袖。”我国夏商周断代将中华可信史向前推进一千多年。现今又启动了“华夏文明探源工程”如果新乐伏羲台在探源工程中能证实中华民族的一段历史,能将中国可信史向前追溯到七、八千年,在和世界其它国比,我们的祖国占在四大文明古国之首那就更好了。

黑格尔指出:世界历史的地理路线顺着太阳—光明—从东方升起,亚洲是起点,欧洲是终点;亚洲是一个正舞台。据黑格尔研究,中国的历史追溯到极古,是以生存在基督前第二十九世纪的唐尧以前的伏羲氏为文化的散播者,开化中国的鼻祖为起点的。

艺术价值

伏羲台的艺术价值,其一是选址:伏羲台以北有黄山环抱,又有龙王庙发祥之地的“中同涌泉”之水通过我国最早的人工灌渠《金水河》绕其东南潺湲而过。历史上浴河流红,长亭烟柳,芳池瑞莲,千秋葫芦头,百亩芦苇荡等景观分布于此,湖光山色,真乃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看来,我们的始祖伏羲氏,不仅创作八卦,就连居住也根据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天垂象、地势坤来应用于人道。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而致中和、万物育焉”的境地。其二,还是为突出伏羲创制先天八卦,供奉人文之祖的八卦台(又称画卦台),伏羲龙师殿形似八角,正对八方,就连天花、椽头都体现出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由六十四爻而派生出人世间的万事、万物。

伏羲台现存历代碑刻十多通,有寸楷小字、有行书、行草、隶篆等。是很有价值的书法珍品,又是石刻艺术之瑰宝。

附近有 2 个景点: 河北省新乐市文化馆(6km)    神树湾(6km)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76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石家庄5a景区有哪些 石家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完整名录
石家庄5a景区有哪些?石家庄有哪些好玩的国家级5a景区?作为河北省省会城市的石家庄,地处河北省西南部,境内的西柏坡被誉为“新中国的摇篮”。本文就为你整理了石家庄国家级5a景区名单,其中就包含了石家庄市西柏坡景区,西柏坡为我国革命圣地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又是5A级景区。想了解更多的石家庄5a景区,就赶紧收藏好这份石家庄5a景区名录吧。
石家庄a级景区 石家庄国家a景区有哪些 石家庄国家a级景区名单大全
石家庄a级景区有哪些?石家庄国家A级景区有哪些好玩呢?国家a级景区按等级可划分为国家5a景区、4a景区、3a景区等等,本文就为你整理了石家庄国家a级景区名单大全,包含了石家庄5a景区、石家庄4a景区、石家庄3a景区及2a景区等等,其中,石家庄市西柏坡景区、苍岩山风景名胜区、黑山大峡谷景区 、赵州桥景区、隆兴寺景区、平山温泉、嶂石岩风景名胜区是石家庄著名国家a级景区,这份石家庄A级景区名录值得好好收藏噢!
石家庄4a景区 石家庄国家级4a景区有哪些 石家庄国家4a级旅游景点名单大全
石家庄是河北省省会,自古地处中原地带,可谓历史文化深厚,那么,石家庄4a景区有哪些呢?石家庄国家级4a景区有哪些呢?石家庄有哪些4a级旅游景区呢?本文就为你整理了石家庄国家4a级旅游景点名单大全,这份石家庄4a级景区名录要收藏好噢!
石家庄十大国家级旅游风景区 石家庄国家级旅游景点
石家庄市为河北省省会,位于河北省西南部,古代称“常山、真定”,历史上曾与北京、保定并称“北方三雄镇”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丰富。著名的旅游景点就有白鹿温泉、驼梁、沕沕水、苍鹭峰景区、西柏坡纪念馆等。那么在石家庄众多的旅游景点中,石家庄都有哪些国家级景区景点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了石家庄所有的国家级旅游风景区,告诉你石家庄哪里最好玩?石家庄著名景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石家庄3a景区 石家庄国家级3a景区有哪些 石家庄国家3a级旅游景点名单大全
石家庄地处河北省中南部,是河北省省会,那么,去石家庄旅游有什么好的景点呢?除了著名的5a、4a景点外,石家庄国家级3a景区有哪些呢?石家庄3a级旅游景区有哪些呢?本文就为你整理了石家庄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名单大全,这份石家庄国家级3a景区完整名录要收藏好哦!
石家庄风景名胜区有哪些 石家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盘点 石家庄风景名胜区完整名录
石家庄风景名胜区有哪些呢?石家庄哪些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按等级可划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省级风景名胜区,本文就为你整理了石家庄风景名胜区名单大全,其中包含西柏坡―天桂山风景名胜区、嶂石岩风景名胜区、苍岩山风景名胜区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还包含赵州桥—柏林禅寺、棋盘山景区 、黑山大峡谷景区等省级风景名胜区,这份石家庄风景名胜区名录值得好好收藏噢!
中国重点文物景点类型 国家重点文物有哪些 各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汇总
中国许多景点都是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文物,而文物保护单位为中国大陆对确定纳入保护对象的不可移动文物的统称,并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周围一定范围实施重点保护的区域。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国家文物局在省级、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中,选择具有重大历史、艺术、科学价值者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或者直接确定,并报国务院核定公布。下面MAIGOO小编为大家介绍了中国十大重点文物类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等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山东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山东省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山东境内考古发现的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遗址,都表明了山东悠久的历史文化。众所周知,山东的文化遗迹众多,那么山东省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山东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有哪些呢?下面本文为大家盘点了山东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让大家对山东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个大概的了解,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甘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甘肃是一个拥有45个民族、234万少数民族人口的多民族省份,裕固、东乡、保安和白马藏族等少数民族,有着奇特的民族风俗、民族服饰和民族用品,因而甘肃的民族文物独具特色,有一定的优势。那么在甘肃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甘肃有多少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整理甘肃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内蒙古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内蒙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物保护单位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文物保护单位都是古代科学技术信息的媒体,对于科技史和科学技术研究有着重要意义。那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呢?下面本文为大家整理了内蒙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告诉大家内蒙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有哪些。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内蒙古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吧!
云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云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在云南现有的著名的历史遗迹就有元谋人、白沙壁画 、滇越铁路、茶马古道、沧源崖画、陆军讲武堂 、爨龙颜碑等。那么在这些遗迹中有哪些是属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云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了云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让大家对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河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河北地区历史悠久,在河北全省各地,遍布着早期人类的遗址,远在200多万年以前,就繁衍、生息着古老的人类,河北地区经历了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诸阶段。那么在河北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河北有多少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整理河北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山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山西省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西侯度遗址”证明,远在一百万年前,华夏民族的祖先就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山西的文物古迹丰富,那么山西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山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让大家清楚的了解山西有哪些国家级的文物古迹,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四川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四川历史悠久,地大物博,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有人类活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万年以前。考古遗存和遗迹的发现,就是对四川悠久的历史文化最好的证明。那么在四川省境内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呢?四川省的文物保护单位有多少个呢?下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了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让大家对四川的文物保护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江西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江西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历史悠久,赣鄱大地每年都有许多重大的考古新发现。这些新发现充分展现了江西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与丰富内涵,以及江西人对人类文明的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那么在江西省境内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呢?下面本文为大家整理了江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让大家对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个了解,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份江西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吧!
湖南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湖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湖南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西汉古墓、三国吴简、里耶秦简、南方长城等考古发现,极大地丰富了湖南的历史文化遗存宝库,那么湖南有哪些文物保护单位可以体现出湖南悠久的文化历史呢?湖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呢?湖南有多少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湖南所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辽宁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辽宁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辽宁省历史悠久,古文化源远流长。约在7000年前,辽宁地区开始进入新石器时代,沈阳新乐遗址和出土的大量器物,显示了辽宁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繁荣景象。那么你知道辽宁如今都有哪些全国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表明辽宁悠久的历史呢?辽宁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有哪些呢?下面本文为大家整理了辽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辽宁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录吧!
宁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宁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宁夏是中华远古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宁夏灵武市水洞沟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的遗址和遗物表明,早在3 万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那么宁夏还有哪些文化遗址表明宁夏悠久的历史呢?宁夏文物保护单位又有哪些呢?下面本文为大家整理宁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告诉大家宁夏回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安徽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安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物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那么在安徽有哪些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安徽省有多少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整理安徽所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告诉你安徽省文物保护单位到底有哪些!
江苏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江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好文物,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那么江苏历史悠久又作为中国吴越文化的发祥地,江苏又有哪些文物呢?江苏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哪些呢?江苏有多少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呢?接下来本文就为大家整理了江苏省所有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