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堂镇位于浙江省金衢盆地义乌江畔,历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淵薮,集商埠文化、建筑文化、佛教文化、义乌兵文化与一身,被誉为“千年古镇、清风商埠、佛教圣地、休闲胜地”,历史上曾有“小兰溪”之称,为浙东四大古镇之一。 相传在南朝梁普通元年,印度高僧达摩到东方来传教授业,当来到位于义乌的双林寺时,恰巧赶到天降大雨,洪水泛滥,江水漫过堤坝。为了解救被洪水围困的百姓,达摩便投身义乌江,众生得以解救。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舍已为人的高僧,于是便将此地更名为佛堂,历经1500年沿用至今。
古镇沿江两岸最精华之区一江(义乌江)两岸(东岸、西岸)三桥(万善桥、伏虎桥、渡磬桥)。佛堂明清时期便是义乌、东阳、武义、永康主要通商口岸,是邻近县市农副产品的集散地,沿江帆船泊岸如蚁附,沿岸有分工明确的九大码头,如浮桥头码头、盐埠头码头、新码头等等,浮桥码头是最重要的停靠点。古镇伏虎廊桥和万善浮桥相映成趣,夜晚的灯光秀成了网红打卡地。其中万善浮桥被誉为“爱情码头”,据《义乌地理志》记载,经常停泊在江面上的船只最多时达500艘以上,浮桥和码头都见证了古镇最繁华的年代。
古镇内有一大批清末和民国初期的建筑,近2公里的老街是古镇的灵魂,直街、商会街、盐埠头横街、浮桥头横街和东西两条副街,组成了古镇最核心的部分。老街俗称“直街”,位于佛堂镇的“新市基”,长2000多米,是一条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商贸老街。老街受徽派建筑的影响,高高跃起的马头墙古色古香,白墙青瓦,有着精湛的砖雕木刻和纯朴深厚的明清风格。尤其是培德堂、吴茂记、留轩小学、毛家大院、潘园、植槐堂等都保存相当得好,因此古镇被国内著名专家学者誉为“雕刻艺术的博物馆”。
境内双林寺始建于公元520年,由嵩头陀达摩勘基、傅大士创建、梁武帝敕建。有陈、隋两代帝王及大臣数百人为双林寺护持,文、炀两帝及明太祖作书宣敕慰问,更因双林始祖傅大士倡导儒释道三家圆融,历代高僧辈出,文化传播日本、韩国、越南等邻邦而使其名声大震,在中国佛教史、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到了五代时号称“天下第三,江浙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