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广西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61年5月,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国防教育的“大学校”,是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阵地。全园占地面积约2320亩。
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78年,基本陈列为《光辉的历程——中国共产党在广西的革命斗争历程和广西著名英烈的事迹展》,馆藏革命文物和其他珍贵藏品近5000件(套)。展陈方式综合运用文物、雕塑、绘画、场景复原,以及声、光、电等多媒体陈展技术。
烈士公祭广场位于园区东北部,由仿清西陵石牌楼、烈士纪念碑、烈士英名墙、广场等组成。
仿清西陵石牌楼是一座长16米、高36米,造型古朴、简洁厚重、气势恢宏的花岗石牌楼,上方镌刻邓小平同志于1986年9月亲笔题写的园名“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
烈士纪念碑位于广场中央,名为烽火岁月,高29.12.11米,寓意百色起义纪念日。碑体正面雕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八个大字;碑座四周的雕刻分别反映了百色起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平英雄四个主题;碑身浮雕自下而上螺旋上升呈现“暴风骤雨”、“红军之歌”、“抗日忠魂”、“希望之星”四个部分主题内容。
烈士英名墙位于广场后方,以军功章为造型主体,镌刻了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中牺牲的广西籍烈士名字18887名(截至2024年11月30日)。
英烈苑位于园区东北部、烈士公祭广场右后方。截至2024年11月30日,已安葬烈士262名。
邓小平领导百色、龙州起义纪念碑(群雕、广场)
邓小平领导百色、龙州起义纪念群雕建成于2003年11月,位于园区中轴线中心位置(革命纪念馆前方)。整座纪念群雕采用灰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主雕为邓小平同志全身像,高12.11米;左右两组副雕名为《左右江风云》,高9.8米,正面宽39.8米,以红七军军部旧址——百色粤东会馆,中共红七军前委、东兰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东兰魁星楼,起义军民等为主要元素,刻画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军民并肩战斗的感人情景。群雕广场前方八根简洁庄重的方形花岗岩石柱,象征八桂大地,并寓意广西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勇顽强的革命斗争精神。群雕由著名雕塑家、四川美术学院原院长叶毓山创作,生动再现了百色、龙州起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展现了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广西各族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光辉形象。
抗战主题纪念群雕建成于1988年,位于佛子岭北侧山麓。主题为纪念广西军民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由主雕《大刀枪》,副雕《铜墙铁壁》《苦难的母亲》组成。主雕《大刀枪》高12米,为三把抽象化的步枪、大刀在一团燃烧的红焰中耸立,象征着八桂军民在血与火的考验中不屈的革命意志;副雕《铜墙铁壁》高3米,长12米,以花岗岩浮雕刻画了八桂军民不畏牺牲,以身筑墙保卫家园的形象;副雕《苦难的母亲》塑造了一位老母亲用鲜花祭奠牺牲亲人的感人场景。群雕的碑记记载了日军侵略期间广西的损失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斗争等情况。
解放主题纪念群雕建成于1988年,位于佛子岭北侧顶峰。主题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西的历程,群雕呈圆形,以12座石碑题刻环绕为界,中心为一座散点布局的花岗岩群雕,取名《黎明、胜利、永生》,以安详的逝者、悲伤的父亲、坚毅的战士、期盼的少女四个不同人物头像及枪支造型组成,寓意着广西各族人民迎接广西全境解放的斗争历程。石碑上分别记载了解放广西战役和解放战争期间广西11个游击区的斗争情况,以及各游击区领导人的题词。
和平主题纪念群雕建成于1989年,位于佛子岭南侧顶峰。主题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剿匪斗争、抗美援朝、保卫边疆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牺牲的烈士,主雕高9米,主体为一座不锈钢铸造的和平鸽,基座镶嵌四块汉白玉浮雕及碑记,分别刻画和记载广西剿匪、抗美援朝、保卫边疆的斗争情况及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英烈事迹。两侧副雕名为《英雄篇》和《振华篇》,分别塑造了和平时期的工人、农民、士兵、教师、学生等人物形象。
无名英烈纪念群雕共24座,分布于纪念大道两旁,刻画了近代以来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广西剿匪、对越自卫反击、抗洪救灾、守卫边疆等各个革命时期和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英烈形象。
广西公安烈士纪念园建成于2020年9月,由主雕塑、两座小品雕塑和公安烈士纪念墙组成。主雕塑整体高8米,整体造型轮廓为盾牌,底座为梯形体造型,主雕中部是5位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塑,寓意人民警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的坚定决心,展现公安民警冲锋陷阵、无所畏惧、视死如归的形象。主雕塑后方是公安烈士纪念墙,镌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广西公安战线上牺牲的93位烈士名字。在入口处两侧,分别有两座小品雕塑,造型由民警、群众、警犬构成,展现的是人民警察平日里走访群众和执勤执法的日常工作形象。
该建筑第一层始建于1978年,1988年扩建第二层,1989年开设广西革命斗争史和著名烈士事迹展览。1996年7月,自治区民政厅投入资金160万元对馆内进行局部维修和接待大厅的装修,重新布置革命斗争史和著名烈士事迹陈列。2001年,该馆增设了国防教育馆,陈列有战斗机、大炮及各类枪械,进一步完善和充实了革命纪念馆的教育功能。2006年,该馆紧扣“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活动主题,建设了“红军长征过广西”专题展览,进一步提升了纪念馆的对外知名度。
2009年,作为西部重点扶持项目,国家计划投资2640万元对整个纪念馆进行全面改造。改造工程于2010年12月动工,2011年11月竣工交付使用。改造后的广西革命纪念馆,总建筑面积为5600平方米,由序厅、广西革命史展厅、专题展厅三个部分组成,共有21个陈列室。纪念馆陈列和收藏了广西自辛亥革命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史料、文物及烈士事迹等资料,收录和展出的著名烈士总共有351人。
2023年5月,在广西退役军人事务厅、广西文化和旅游厅的指导下,由自治区博物馆、广西革命纪念馆、百色起义纪念馆、南宁昆仑关战役旧址博物馆、湘江战役“三馆”等单位发起的广西革命历史纪念场馆联盟在南宁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