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葛拉特大教堂和格拉特修道院于1994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v)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巴葛拉特大教堂的建筑因袭了巴葛拉特三世的英名,他是格鲁吉亚联邦的第一代君主,在位时间为10世纪晚期至11世纪初叶。1691年,教堂的一部分受到了土耳其人的损毁,至今该部分的遗迹还保留在库塔伊西中部。格拉特修道院的主要建筑物曾经于12世纪至17世纪期间盛及一时,它的建筑以及大量的马赛克画和壁画被完好地保存下来。
巴格拉特大教堂与格拉特修道院,这两处历史遗迹坐落于格鲁吉亚西部的库塔伊西,距离首都第比利斯西北部大约190千米。
巴格拉特大教堂,矗立在乌克梅里奥尼山的峰巅,其雄伟的建筑形态使得库塔伊西城尽收眼底。这座壮观的教堂,是巴格拉特三世在公元11世纪初的杰作,由三个半圆形的宏大建筑巧妙相连。中央那高耸的大圆顶,巧妙地由四根独立的高柱与相互交织的拱门共同承托,其纵深更是达到了惊人的50米。教堂内部以精致的马赛克为装饰,而外壁则布满了细腻的浮雕,其中花朵与动物的图案栩栩如生,令人叹为观止。
格拉特修道院是在大卫四世的时代兴建的。公元1130年,位于库塔伊西东北约12公里的伊梅列吉亚山丘上,举行了盛大的创立仪式,标志着修道院及其附属的王立学校正式落成。尽管大卫四世未能亲自出席这一仪式,但他在遗言中郑重嘱咐,希望自己能安息于此。同样,修道院内的圣玛利亚教堂也是在这一时期修建的。教堂以精巧的方式在大小石块上层层搭砌而成,中央部分上部则矗立着一个圆锥形屋顶,墙壁则采用石块砌筑,正面仅以简约的拱形为饰,内部空间显得宽敞而庄重。教堂内的壁画以璀璨夺目的金色为背景,生动描绘着天使环绕的圣母形象。而位于圣玛利亚教堂东侧的奥鲁基乌斯教堂和西侧的圣怪科拉乌教堂,则是在13世纪时由大卫四世的后继者们相继修建的。
在德姆特利奥继承王位后,他下令制作了一幅名为“查狄利的圣母”的画像,其中融入了丰富的景泰蓝和宝石元素,这一杰作使得格拉特修道院声名远扬。直至公元14世纪,该修道院依旧是国家教育的中心,其附属的王立学校汇聚了一流的学者。这里的绘画作品享誉盛名,同时,精美的金银手工艺品也备受赞誉。
巴巴格拉特大教堂,为纪念格鲁吉亚统一后的首位君主巴格拉特三世,于10世纪末开始兴建,历经数年,终于在11世纪初落成。然而,在1691年,这座教堂的部分建筑不幸遭受土耳其人的破坏,但幸运的是,其遗迹至今仍矗立在库塔伊西市中心,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格拉特修道院的主建筑群则是在随后的12世纪至17世纪间陆续建成,如今依然保存完好,其精湛的镶嵌工艺与精美的壁画共同展现了中世纪格鲁吉亚建筑的辉煌。大教堂与修道院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更是格鲁吉亚中世纪建筑艺术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