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斯瓦涅季位于格鲁吉亚萨梅格列罗-上斯瓦涅季亚州迈斯提亚地区的高加索山脉什哈拉山南麓,距首都第比利斯西北约260公里,是以中世纪村落群和塔状防御性民居为特征的山地景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该地区主要由查扎西村、乌树故里等村落组成,保存有200余座兼具居住与防御功能的石构塔楼,其中部分建于9世纪。乌树故里被认为是欧洲海拔最高的永久居民点之一,海拔介于2060米至2200米。
当地塔楼多为3至5层石砌建筑,底层设壁炉及人畜共居区,二层通过圆木梯连接防御塔楼,顶层雉堞用于投石防御。冬季封山期长达七八个月的地理封闭性,使得9世纪以来的教堂群及12-14世纪浮雕装饰得以完整保存。该区域作为中世纪山地聚落形态的典型代表,展现了高加索山区独特的历史文化景观。
上斯瓦涅季位于格鲁吉亚萨梅格列罗-上斯瓦涅季亚州的迈斯提亚地区,距首都第比利斯西北约260公里。上斯瓦涅季地处高加索山脉什哈拉山南麓因古里河上游流域,海拔很高,达2,060米(6,760英尺)至2,200米(7,200英尺),约有70户200位居民,被认为是欧洲有居民的最高处。上斯瓦涅季地区一年中有七八个月是隆冬季节,这样的气候要求建筑必须防寒。上斯瓦涅季的房屋面积体会30平方米到130平方米不等,全是两层建筑,一层是带有壁炉的大房间,由木隔扇将人居住的地方与牲畜圈栏分开。为防御敌人的偷袭,居民们在房屋上筑起3~5层的防卫高塔。塔与房屋的第二层相连,二层以上通过圆木梯子上下。塔的最上层设有雉堞,以便向敌人投石或者放箭。冬季时,上斯瓦涅季通往外界的道路会因冰雪封闭而难以通行,自古鲜有外人进入,因此能保存著自8世纪以来的各种建筑物与遗迹,特别是随处可见的瞭望塔楼、古老的教堂与壁画。上斯瓦涅季的教堂用石块砌成,规模都不大。有些教堂的正面饰有浮雕,其中建于公元12世纪的伊普利亚教堂、建于公元14世纪的莱米加教堂浮雕保存较为完好。
斯瓦涅季位于高加索山脉中部,在黑海和里海中间,若无斯凡人的陪同,没有人敢冒险进入斯瓦涅季。从格鲁吉亚首都第比利斯到这些边远的山谷至少有三天的车程,跨越全程250公里的危险地带。这一地区地势险恶,民风粗犷,旅行者有被匪徒袭击的危险,因此夜间行车是不智之举。
遗产名称:上斯瓦涅季
Upper Svaneti
入选时间:1996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v)(v)
地理位置:N42 54 59 E43 00 41
遗产编号:709
上斯瓦涅季地处高加索山脉什哈拉山南麓因古里河上游流域,海拔很高,达2,060米(6,760英尺)至2,200米(7,200英尺),约有70户200位居民,被认为是欧洲有居民的最高处。
1996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依据标准C(iv)(v),上斯瓦涅季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处高加索的上斯瓦涅季是格鲁吉亚独特的建在中世纪乡村又保持塔楼的民居风景区,由于长期与世隔绝而得以完善保存。查泽夏村(Chazhashi)仍保存有200多幢这样古朴原始的民宅,这些房屋曾起着村民居住和用来抵御外敌入侵的防卫哨所及要塞的双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