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罗伦萨学院美术馆成立于1562年,隶属于欧洲较早的艺术教育机构——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其前身是美第奇家族支持下建立的迪亚诺学院,1784年正式确立为教学与收藏并重的艺术机构。该馆以收藏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原作闻名,同时保存四座《奴隶》雕塑、两座《圣母哀子像》等文艺复兴时期杰作。
作为世界最古老美术学院的教学延伸,美术馆不仅陈列15世纪佛罗伦萨画派作品,还收藏13至16世纪的宗教画作、金色祭坛画和哥特式晚期艺术品。2025年举办了"光、能量与无限——王衍成个展",通过当代艺术与文艺复兴经典对话,延续其学术影响力。
核心藏品包含:
雕塑:米开朗基罗1501-1504年创作的大理石雕塑《大卫》(高3.96米),四座为教皇陵墓设计的《奴隶》系列未完成雕塑,以及两版《圣母哀子像》
绘画:波提切利的《圣母和圣婴》、提香未完成的《圣母哀痛耶稣画像》、吉兰代奥创作的宗教题材壁画
工艺美术:14世纪金色祭坛画、哥特式晚期木雕、15至16世纪佛罗伦萨画派油画
1562年由艺术史家瓦萨里在科西莫一世大公支持下创立,初始定位为培养艺术家的教学机构。1784年托斯卡纳大公利奥波德将美术学校与艺术收藏整合,正式确立为学术美术馆,首批藏品用于学生临摹研究。1873年为纪念米开朗基罗诞辰400周年,将原放置于领主广场的《大卫》雕塑迁入馆内保护,并筹建"米开朗基罗博物馆"专项展区。
延续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教育体系,保留传统教学设施:
石膏像临摹室陈列古典雕塑复制品
巨像厅(2013年增设)用于展示大型艺术品研究
乐器馆收藏文艺复兴时期古乐器供艺术史研究
2025年6月举办"光、能量与无限——王衍成个展",展出20件融合东西方艺术语汇的新作,与米开朗基罗作品形成跨时空对话。该展览作为中意建交55周年文化交流项目,强化了美术馆连接传统与当代的学术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