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都市圈

#都市圈# 0 0
上海大都市圈是我国首个以“大”命名的跨省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涵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14个城市,总面积11.4万平方公里,聚集约1.1亿人口,承载全国7.7%的人口和14.5%的经济产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详细介绍 PROFILE +

上海大都市圈是我国首个以“大”命名的跨省都市圈,以上海为核心,涵盖江苏、浙江、安徽三省的14个城市,总面积11.4万平方公里,聚集约1.1亿人口,承载全国7.7%的人口和14.5%的经济产出,是中国乃至全球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之一。

《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上海2035”),提出上海主动融入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构建上海大都市圈,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世界级城市群。

根据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盐城市、泰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湖州市、绍兴市、宁波市、舟山市,安徽省宣城市共14个城市。

《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规划的上海大都市圈包括上海、近沪区域、苏锡常都市圈。

历史沿革

2016年8月22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40)(草案)》(简称“上海2040”)公示,提出上海与苏州、无锡、南通、湖州、宁波、嘉兴、舟山等地区协同发展,形成90分钟交通出行圈,突出同城效应。在交通通勤、产业分工、文化认同等方面与上海关系更加紧密的地区作为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积极推动上海大都市圈同城化发展。

2017年,《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简称“上海2035”)规划明确了上海至2035年并远景展望至2050年的总体目标、发展模式、空间格局、发展任务和主要举措,为上海未来发展描绘了美好蓝图。

2017年12月15日,国务院对《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作出批复,批复称,上海的城市规划、建设与发展,要立足国际国内和本地实际,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重大战略。

2021年9月14日,《差异化培育提升不同类型城市发展新动能》提出将上海打造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

2022年9月28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江苏省人民政府、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编制并印发的《上海大都市圈空间协同规划》公开发布,这是沪苏浙两省一市深入落实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纲领性文件,也是全国首个跨区域、协商性的国土空间规划,规划范围包括上海、无锡、常州、苏州、南通、宁波、湖州、嘉兴、舟山在内的“1+8”市域行政区域。

2023年9月15日,据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方微信公号消息,该局总工程师孙珊日前带领工作组一行前往泰州,共商上海大都市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

2024年12月,上海大都市圈规划研究中心发布《上海大都市圈城市指数排行榜2024》,围绕经济发展竞争力、枢纽网络集聚力、产业科技创新力、文化交流影响力、绿色韧性保障力等5大维度,对上海大都市圈14城的66个城区及县(市)的综合实力进行评价。

设立目标

聚焦重点领域协同推进

为提升上海服务辐射能级,共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下称《方案》)指出,持续深化上海“五个中心”核心功能建设。持续打响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等四大品牌,推进上海大都市圈协同发展和城郊融合型乡村振兴。

《方案》提出要共建协同创新产业体系,集中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推动产学研用联合攻关,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同时,要持续推进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建设,提升制造业产业链水平,围绕长三角共同打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新材料等世界级制造业集群。

2020年1月11日,浙江省政协委员、之江实验室副主任袁继新在答记者问时表示,在科技创新领域,就是要打造长三角区域科技创新的共同体。因为,在推进长三角一体化的高质量发展当中,创新驱动是核心的关键。

关于如何来打造创新共同体,袁继新认为最关键的是要着力完善区域创新的治理体系,要破除制约创新共同体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

他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要推进共同合作:要打破区域壁垒,推进技术共研,探索建立跨区域的政产学研的合作机制,组建跨区域的研发团队,联合开展科技攻关;要推进资源共享,建立科技创新资源开放共享服务的激励机制;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引导科技创新资源;通过开放共享互通,打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将长三角打造成生态加科创的高地。

除此之外,《方案》还提出要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共同提升互联互通水平,加快建设区域轨道交通网络、构建便捷高效的公路网络、提升上海航空枢纽辐射能力、强化国际航运枢纽港功能;推动重点领域智慧应用。聚焦社会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融合等重点领域开展示范应用,发展“互联网+”“智能+”等新业态;提升能源服务保障水平。探索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加快提高能源综合效率和服务水平。

环保、公共服务、对外开放全面推进

在环保方面,《方案》提出多项目标,首先要构建多元共生的生态系统,到2025年,上海市生态用地占陆域面积5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19%以上,湿地总面积保持在46.5万公顷。

其次强化水源地保护和防洪安全保障能力、加大跨界水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力度。到2025年,主要河流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Ⅲ类的比例提升到35%,淀山湖水质达到Ⅳ类(除总氮达到Ⅴ类外)。最后还要深入推进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统筹固废处置设施布局和危废协同监、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到2025年,全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达到33微克/立方米。

为强化政策协同制度衔接,共享公共服务普惠便利,《方案》要求全面实施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管理,促进长三角全域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大致相当。提升异地公共服务便捷度,争取实现全部统筹区和主要医疗机构两个全覆盖,完善异地就医协同监管体制和运行机制。

同时,还要共同营造良好就业创业环境,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加快推进区域养老服务合作、促进体育产业联动发展、提升区域文化协同发展能级、打造世界级高品质旅游目的地、合作提升社会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水平。

围绕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方案》提出,上海将推动上海证券交易所加强服务基地建设,支持优质新型企业在科创板上市。支持依法合规发起设立主要投资于长三角的各类产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完善区域性股权市场。完善专项建设债券、绿色债券、自贸区债券、创新创业债券发行机制,推动区域专项债发行常态化制度化。

安徽省政协委员、中环控股集团董事长余竹云表示,依托资本市场建设,企业企业既要“走出去”,也要“引进来”,应该抓住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机遇,加强创新。

《方案》还提出,上海市将与浙江省共同建设期现一体化油气交易市场,合作建设国际油品交割基地。推动建设长三角产权交易共同市场。培育完善各类产权交易平台,探索水权、排污权、知识产权等初始分配和跨省交易制度,逐步拓展权属交易领域与区域范围。

此外,安徽也是长三角重要组成部分,并被赋予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新兴产业聚集地和绿色发展样板区的战略使命。

安徽省政协委员汪建中认为,要加快安徽与沪苏浙一体化发展,打造新型功能区,破解调动“两头热”的难题,调动主导市县和合作方的积极性。

聚焦重点区域率先突破

《方案》还注重发挥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和虹桥商务区三大重点区域的引领带动作用,并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

为高水平建设示范区,《方案》从打造生态友好型一体化发展样板、创新重点领域一体化发展制度、加强改革举措集成创新等方面做出系列规划。如要求上海与江苏省、浙江省共同制定实施示范区饮用水水源保护法规,共同探索生态友好型高质量发展模式。

在高标准建设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方面,《方案》要求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前沿领域,建立以关键核心技术为突破口的前沿产业集群;扩大电信、保险、证券、科研和技术服务等重点领域的投资自由。

商务部副部长王受文曾经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强调服务和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带动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开放,所以新片区的战略任务也比以往更加丰富。

“由于长三角一体化的效应,长三角一体化试验区已经成为全国基建热土,可以预期在临港新片区,又将引起基建大军的迁徙。”对此,南通建工集团一位监理总监王斌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方案》还要求高品质建设上海虹桥商务区,全力打造国际开放枢纽。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制定“虹桥标准”,大力发展高端会展业和配套专业服务业,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品牌展会活动,打造长三角高端商务活动集聚区,提升上海虹桥商务区对示范区的服务功能。

上海虹桥商务区依托虹综合交通枢纽,是服务长三角地区,服务长江流域的高端商务中心。未来,上海虹桥商务区将形成以总部经济为核心,以高端商务商贸和现代物流为重点,以会展、商业等为特色,其他配套服务业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4569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最发达的十大都市圈 国家级都市圈大盘点
中国有数十个都市圈,基本上每个省会城市或者经济发展不错的城市,都会联合周边城市形成一个都市圈。但真正成熟型的都市圈并不多,这些成熟型的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多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本文盘点了中国最发达的十大都市圈,依次是上海大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北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都市圈 世界级都市圈盘点 世界最发达的都市圈 
都市圈其实在世界各国的概念都有所区别,要素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就连名称也有都市圈、大都市区、城市群等叫法。中国学界比较认可的概念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交通为依托,由核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经济密切联系所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世界上每一个都市圈都拥有其独特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特点,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南京都市圈城市盘点 南京都市圈成员名单 南京都市圈区域划分
南京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南京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包含9个地级市,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6个县,是中国较早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该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占有非常不可估量的作用。南京都市圈主要城市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济南都市圈城市盘点 济南都市圈成员名单 济南都市圈6市25县区
济南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济南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包含济南市全域,淄博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部分区县。作为国家级都市圈,济南都市圈依托济南市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基础,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以及文化旅游等产业,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该都市圈是继其他四个北方都市圈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布局,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广州都市圈城市盘点 广州都市圈成员名单 广州都市圈包括哪些
广州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广州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包含广州市和佛山市全境,肇庆市和清远市部分区县。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影响力,能够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构建紧密的城市群经济体系。通过广州都市圈的一体化建设,能够逐步缩小不同城市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成都都市圈城市盘点 成都都市圈成员名单 成都都市圈区域划分
成都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成都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除了成都市之外,还有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3个城市参与。该都市圈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中心,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系、形成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这一区域内各城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紧密联动的都市区域,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郑州都市圈城市盘点 郑州都市圈成员名单 郑州都市圈1+8城市
郑州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郑州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除了郑州市之外,还有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和济源等城市。郑州都市圈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圈的建设旨在通过区域内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西安都市圈城市盘点 西安都市圈成员名单 西安都市圈4市1区25县
西安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西安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除了西安市之外,还有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杨凌示范区等城市参与。西安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旨在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升级、交通网络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旨在打造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都市区,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武汉都市圈城市盘点 武汉都市圈成员名单 武汉1+8都市圈区划
武汉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除了武汉市之外,还有黄石、咸宁、黄冈、孝感、鄂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城市。武汉城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和周边约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九市构成的城市联合体,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青岛都市圈城市盘点 青岛都市圈成员名单 青岛都市圈4市16县区
青岛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青岛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包含青岛市全域,潍坊市、烟台市、日照市部分区县。青岛都市圈通过整合青岛、潍坊、日照、烟台部分县市等区域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该都市圈最大程度发挥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中国城市之最】中国十大宜居城市_养生城市_幸福城市_创业城市_环境最好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系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数量已增加到600+。那么在中国这么多的城市中,有哪些城市适合宜居?又有哪些城市适合创业生活呢?下面本文的maigoo编辑从城市的居住人口、行政面积、环境、医疗、交通运输、生活物价、社交、教育等方面,综合整理出中国十大城市排行榜。进一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优秀城市的信息,请阅读下文。
世界十大一线城市 世界超级大城市有哪些 世界一线城市排行
世界一线城市不仅看GDP,更主要的是看城市在全球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这是一个综合实力的评价。其中伦敦和纽约独一档,为世界超一线城市,其次是8座世界一线城市,分别有香港、北京市、新加坡、上海市、巴黎、迪拜、东京、悉尼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看看世界超级大城市有哪些吧!
世界十大城市 世界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 世界超级大城市排行
世界级的大城市一定有着全面的综合实力,不仅有着过人的gdp,而且一定有着很高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精英人才,你觉得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都是哪些呢?本文盘点了十大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依次有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新加坡、北京市、上海市、洛杉矶、芝加哥、香港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看看世界超级大城市都有哪些吧!
江苏十大城市排行榜 江苏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江苏十三市最新排名
江苏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庞大,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江苏经济以制造业为基石,尤其是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本文盘点了江苏省十大城市,依次是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扬州市、盐城市、泰州市、镇江市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江苏省各大城市的详细情况吧。
湖南省十大城市排名 湖南省各市实力排行榜 湖南各城市综合排名
湖南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经济较为活跃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地位。农业方面,湖南是粮食、生猪、茶叶、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本文盘点了湖南省十大城市,依次是长沙市、衡阳市、岳阳市、常德市、株洲市、郴州市、湘潭市、邵阳市、怀化市、益阳市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湖南省各大城市的详细情况吧。
世界最热十大城市 哪个地方温度最高 世界上最热的城市排名
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你知道世界上最热的城市有哪些吗?哪个城市温度最高呢?本文盘点了世界最热十大城市,其中伊拉克巴士拉极端高温为58.8℃,排名第一;科威特科威特城最高温度可达55℃,排名第二;第三是苏丹喀土穆,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还有巴格达、吐鲁番、金奈、克拉玛依、亚丁、吉布提市、利雅得等高温城市,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世界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全球著名的旅游城市盘点
在世界各个角落,隐藏着无数令人向往的旅游城市。从东方的京都到西方的巴黎,每一座城市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文化和壮丽的风景吸引着全球的旅行者。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受欢迎旅游城市有那些?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下世界十大旅游城市,分别是伦敦、纽约、巴黎、东京、阿姆斯特丹、北京、内罗毕、威尼斯等等,一起来看看这些全球热门旅游城市吧!
世界摩天高楼最多的十个城市 哪些城市摩天大楼最多 城市摩天楼数量排名
摩天大楼又称为超高层大楼,非常高的多层建筑物,根据目前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规定,300米以上才能列为超高层建筑。你知道哪些城市摩天大楼最多吗?本文盘点了300米以上世界摩天高楼最多的十个城市,其中迪拜有19个300以上的摩天高楼,拥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哈利法塔;深圳17个,其中平安国际金融中心592.5米是深圳最高的高楼;纽约11个、武汉和广州分别有9个、香港7个、上海和芝加哥6个,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世界十大夜景最美城市 全球夜色最漂亮的10个城市 太震撼
夜太美,拥有美丽夜景的城市,真真是能让人醉倒在这夜色之中。赤橙黄绿青蓝紫,那是夜七彩斑斓的皮肤。可以说,世界上拥有美丽夜景的城市不在少数。你知道夜景最美城市有哪些吗?全球最漂亮的夜景城市有哪些呢?本文为大家盘点世界十大夜景最美城市,有纽约、悉尼、香港、巴黎、伦敦、东京、迪拜、维也纳、哥本哈根、奥克兰,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世界面积最大十大首都城市 世界上哪个首都城市的占地面积最大
世界上哪个首都城市的面积最大?世界上共有197个国家,就有197个首都,MAIGOO小编就为你来盘点世界上面积最大的10个首都城市,其中,北京面积16410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首都城市;其次是刚果首都金沙萨,面积为9965平方公里,是非洲面积最大的首都城市;还有阿布贾、内比都、巴西利亚、斯德哥尔摩、渥太华、乌兰巴托、布宜诺斯艾利斯、河内,一起来看看世界首都城市面积排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