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都市圈

#都市圈# 0 0
深圳都市圈由广东省政府规划并推动建设,以深圳市为核心,联动周边城市形成的城市群区域,主要包括深圳市(包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等地区。深圳都市圈致力于打造高效一体的经济圈、功能互补的都市连绵区,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协同发展、生态环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式,提升整体竞争力与区域影响力。这一区域是中国经济最活跃、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
详细介绍 PROFILE +

深圳都市圈(英文:Shenzhen metropolitan area),范围包括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东莞市,惠州市全域。

2020年6月5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提出了推动建设深圳都市圈的发展规划。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推动建设广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西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

2022年常住人口约为3415万人,土地面积约为16273平方公里。

2023年深圳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深圳市34606.40亿元;东莞市11438.13亿元;惠州市5639.68亿元,合计地区生产总值51684.21亿元。

历史沿革

2009年2月至2011年4月深圳、东莞、惠州三市先后五次召开三市党政主要领导联席会议,推进深莞惠一体化。

2009年4月,国务院批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正式确定将深圳、东莞和惠州三地,作为深莞惠经济圈和珠三角一体化的重点区域。

2014年,汕尾、河源先后加入打造深莞惠(3+2)经济圈。

2015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三个新型都市区建设。

2017年,《广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构建“广佛肇+清远、云浮、韶关”“深莞惠+河源、汕尾”“珠中江+阳江”三大新型都市区。

2018年,广东省政府在《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对构建都市区再次给予明确。

2020年4月28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9年工作总结和2020年工作计划》中明确指出推进深圳都市圈规划编制,原深莞惠扩容增加河源、汕尾两市,共同建立深圳都市圈,助力河源、汕尾两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2020年5月8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广东省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若干措施》同时指出建立深圳都市圈,城乡一体化发展。

2020年5月15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写出版的《国家新型城镇化报告2019》多次“点名”广州、深圳都市圈,还提及惠州、东莞、佛山等大湾区城市,并推广广州等都市圈的典型案例。

2020年6月5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提出,推动广州都市圈(包括广州、佛山、肇庆、清远、云浮和韶关)、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东莞、惠州、河源和汕尾)、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深度融合。

2020年12月31日,中共深圳市委关制定《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加快建设深圳都市圈,加密都市圈交通网络建设,规划建设1000公里地铁、1000公里轻轨和城际铁路、1000公里高快速路。以深圳、东莞、惠州为都市圈主中心;河源都市区、汕尾都市区、深汕特别合作区为都市圈副中心。

2021年4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规划中明确提出培育壮大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

2023年12月20日,广东省政府网站发布通知,广东省政府印发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汕潮揭、湛茂五大都市圈发展规划,深圳都市圈范围包括深圳、东莞、惠州全域和深汕特别合作区。

2024年初,“深圳都市圈规划技术联盟”发起成立。

2025年,深圳、东莞、惠州三市生态环境部门联合印发《深圳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25—2030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广东省首个都市圈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规划,也是深圳都市圈“1+N”规划政策体系中的首个专项规划,为深圳都市圈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明确了“路线图”,对粤港澳大湾区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具有示范引领作用。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20年6月5日,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的《广东省开发区总体发展规划(2020—2035年)》明确指出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河源市和汕尾市。

2021年4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明确指出深圳都市圈包括包括深圳市、东莞市、惠州市全域和河源市、汕尾市等两市的都市区部分。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中明确指出深圳都市圈包括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东莞市全域,以及惠州市的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区划详情

根据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深圳都市圈包含范围为:深圳市(含深汕特别合作区)、东莞市、惠州市(惠城区、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

自然环境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维育“两山一水一农带”的生态格局。以莲花山脉南支、莲花山脉北支、东江、滨东江农业区组成的“两山一水一农带”作为深圳都市圈发展的自然格局框架,顺应茅洲河流域、巍峨山、石马河谷、淡水河谷、大亚湾等自然单元构建区域连通的生态网络。贯通深莞惠交界地区的蓝绿廊道,缝合联系两山间重要的生态资源。在东江滨水等水源充分、土壤肥沃地区集中集约建设高质量耕地。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建立全域覆盖、分类管理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重点建设“一河一山一谷一径一湾一源”,打造“一河一山一谷一径一湾一源”生态产品。“一河”即茅洲河碧道,加强茅洲河与周边镇街衔接,建设涵盖松山湖连海步道工程、长安绿道之城、滨海湾片区山海径等的茅洲河碧道。“一山”即环巍峨山科学家森林公园,推动生态屏障协同治理、加强环山平台连接、提供高品质的休闲徒步、自然教育和森林康养功能。“一谷”即石马河谷,加强石马河流域水环境治理,与区域碧道建设结合共建饮水思源径,通过河流上游的水系上溯,维育联通山-水库-河流-城镇的自然生态框架。“一湾”即大亚湾,保护海龟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海洋生态园、珊瑚群、沙滩等重要生态资源,协同发展帆船基地、港口、石化区等产业平台,推进考洲洋等海湾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分类梯次推进大埕湾等美丽海湾保护与建设。“一径”即淡水河-西枝江饮水思源径,打造东江饮水思源径碧道南线,依托淡水河,以炳坑水库、大山陂水库、铜锣径水库为起点,串联龙岗区、坪山区、惠阳区经西枝江至东江干流,重点打造深圳现代都市示范碧道、东江饮水思源生态长廊、岭南田园水乡碧道(东岸段)、环湾滨海碧道等省级骨干特色碧道。“一源”即东江水源,切实保护东江水资源,优化东江流域水资源配置格局,加快推进深汕特别合作区明溪水库工程建设,谋划推进深圳市东江取水口上移工程和东江流域水安全保障提升工程。

人口数量

截至2022年,深圳都市圈常住人口约为3415万人

区域经济

生产总值

深圳都市圈各市生产总值

年份 深圳市 东莞市 惠州市

2023年 34606.4 11438.13 5639.68

2022年 32480.71 11200.32 5400.27

2021年 30820.1 10931.69 5033.06

2020年 27759.02 9756.77 4283.72

2019年 26992.33 9474.43 4192.93

2018年 25266.08 8818.11 4003.33

2017年 23280.27 8079.2 3745.75

2016年 20685.74 7260.92 3359.52

产业领域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构建深圳都市圈多中心现代服务体系。以深莞惠中心区为核心,构建多中心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对接香港北部都会区发展策略,充分发挥深圳、香港金融服务和专业产业服务优势,以深圳前海、福田、罗湖、南山为主中心,东莞和惠州主城为副中心,形成金融服务、生产性服务、商业商务等现代服务业体系,持续推动制造业集群、科技创新平台和现代服务中心深化合作,通过区域协同、分工明确的产业体系布局促进价值链整体跃升。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沿走廊培育深圳都市圈跨市域的产城融合节点。依托四大交通走廊与轴辐式枢纽体系(深圳会展海洋城-东莞滨海湾新区、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塘厦-平湖街道北/坂雪岗-大运新城、坪山-惠阳-大亚湾),构建湾区级产业科技创新功能节点,沿深圳-东莞和深圳-惠州边界,自西向东构建湾区科创头部企业与现代服务业节点、国家综合性科学创新中心节点、湾区制造总部技术转换节点与湾区先进制造产城融合节点。广东省政府2023年年底出台《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明确将惠州作为副中心全域纳入都市圈范围,提出共建龙岗-坪山-大亚湾-惠阳高端制造产业组团和坪地-清溪-新圩绿色低碳产业组团。而在深圳都市圈发展中,将全域建设世界级汽车制造城的深汕特别合作区,已经成为比亚迪中高端车型的重要生产基地。

交通运输

综述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围绕深圳都市圈多中心分布式的空间结构,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快线的复合交通走廊为骨架,形成“三横四纵”的网络综合交通格局。

“三横”

第一圈层以深圳地铁2号线、深圳地铁5号线所形成的环线与深珠通道-南坪快速路-盐排高速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为一横,是串联深圳都会核心区核心功能与疏解过境交通的主要通道。第二圈层以深圳地铁18号线(快线)与深圳外环高速公路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为二横,是串联深圳外围5个新城与重点平台的主要交通通道。第三圈层则以中南虎城际铁路(规划)与常虎高速公路延长线-莞佛高速公路形成的综合交通走廊,是串联东莞南部九镇的主要交通通道。

“四纵”

自西向东分别是西部沿海走廊、中部隧洞走廊、东部谷地走廊和东部盆地走廊。其中,西部沿海走廊是以深圳地铁20号线(市域快线)和穗莞深城际铁路为支撑,结合原有的莞太路、广深高速公路、广深沿江高速公路形成复合交通走廊,串联深圳中心区-宝安-滨海湾新区。中部隧洞走廊由于山脉宽度的影响,该地区传统的道路通道较少,基本形成以南光高速公路-龙大高速公路、深圳地铁13号线(市域快线)、深莞增城际铁路(规划)的复合走廊,串联深圳中心区-光明区-松山湖。中部谷地走廊是结合石马河谷地形,利用现状广九铁路、东深公路,叠加常龙城际铁路(规划)和深圳地铁22号线形成的复合走廊,串联深圳中心区-龙华区-东莞东南板块。东部盆地走廊由于莲花山脉两支形成长度超过10公里的山脉阻隔,轨道通道有限,依托深汕高速公路、深汕高铁、深圳地铁14号线形成的渡河交通走廊,串联深圳中心区-龙岗区-惠阳区。

公路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统筹跨界主次干道,推动建设时序、道路等级、设计标准等衔接,重点梳理东莞南部九镇、惠州惠阳与深圳宝安、光明、龙华、龙岗、坪山五区的交通对接,形成合理、便捷高效的边界综合交通网络。

铁路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强化协作分工的“轴辐式”枢纽格局,构建与分布式区域发展结构匹配的轴辐式铁路枢纽格局。深莞惠中心区布局9个轨道主枢纽,发挥主城区人流集散的功能。其中,深圳布局5个,分别为深圳北站、深圳站、西丽站、深圳机场站以及坪山站;东莞布局2个,分别为东莞东站、东莞第二高铁站;惠州布局2个,惠州站、惠城南站。在人口与经济活跃的东莞、惠州和深圳相邻地区,通过设置虎门站、滨海湾站、塘厦站、光明城站、平湖站、惠州南站6个临界次级枢纽,与主枢纽形成高效的轴辐式结构分担主枢纽压力,支撑东莞滨海湾、深圳会展海洋新城、东莞松山湖、深圳光明科学城、塘厦、平湖北、大运新城、惠阳以及大亚湾等关键分布式节点。其余地区结合松山湖、常平、龙岗、平湖等轨道交汇地区形成11个次一级铁路枢纽。

航空航运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加快深圳都市圈重大海空交通设施协同建设,强化深莞惠海空枢纽资源整合,提升面向“一带一路”倡议等国家战略的服务能力。构建以深圳港为国际航运枢纽,东莞港、惠州港共同支撑的都市圈港口群,以深圳西部港区、盐田港区为龙头,以深圳平湖、东莞、惠州等内陆港为补充的,以平湖南站-盐田港区专用铁路为通道的组合港体系。以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为主枢纽,联动惠州机场的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协同打造深圳都市圈高品质创新型国际门户枢纽。近期加快完善深圳机场面向亚太、辐射全球、衔接“一带一路”国家航线网络,拓展国际全货机航线,形成适应国际航空枢纽建设要求、与都市圈门户机场相协调的国际航线、航班时刻和国际航权配置;加快惠州平潭机场改扩建工程,预留机场扩容空间,建设惠州千万级干线机场。

社会事业

公共服务体系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构建“1+2+N”的深圳都市圈公共服务体系。包括1个都市圈级公服主中心:由深圳主城区构成,协调联动香港北部都会区提供区域与都市圈级的公共服务功能,是国际交往与区域高等级公共服务集聚地区。2个都市圈级副中心:由东莞中心区和惠州中心区构成,提供地区性公共服务功能,是东莞、惠州两市文化、医疗、教育、体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N个重点平台与区县公服中心:由原深圳特区外的宝安、光明、龙岗、大运、龙岗等城市重点平台,东莞滨海湾、松山湖、东南板块和惠州惠阳、大亚湾、仲恺构成,是区域经济发展最活跃、人口集聚最为集中地区,也是深圳都市圈公共服务体系短板最明显地区。规划重点建设培育共建共享的N个公共服务中心,扭转当前相对错配的梯度格局。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2022年7月20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的《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指出:深圳都市圈要补齐深莞惠边界地区公服短板,结合边界地区发展特点,提出特色公共服务和基础公共服务两种共建共享策略。一是在海洋会展城-滨海湾新区和松山湖科学城-光明科学城等地区,深圳、东莞均已各自谋划市级服务核心,可借助茅洲河生态廊道、中部隧洞走廊建设、黄江城市更新等契机,共同谋划特色公共服务设施,强强联合。二是在凤岗-平湖、大运和坪山-惠阳地区,尚未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服务中心,可充分借用深圳优质公共服务资源,通过东莞、惠州提供土地资源与硬件配套、深圳提供技术平台与人才团队的模式,探索教育、医疗、体育等基础公共服务设施跨界深度合作,共同打造边界地区高标准的公共服务协同示范区。

历史文化

广府文化

深圳的广府人自宋元之交迁入深圳,主要居住在罗湖、福田、南山、宝安等地区,唐安史之乱后,纷扰随之而来,每逢战争,岭南就成了“避风港”。这个过程中,广东南雄珠玑巷成了南迁的重要中转站,而广府人落户平湖也正是历史必然。广府文化作为清朝以前深圳文化的主流文化。以户籍来划分,族群等级的第一级,是“土籍”居民,即广府原居民。“土籍”的意思按现在的说法相当于“本地户口”。广府原居民来新安县较早,较大的宗族例如邓氏、文氏、黄氏、郑氏等在宋代迁入,其他则大部分在元代、明代迁入,时间比较久远,人丁繁盛,取得功名者与任官职者较多,因而田产积累亦较多。深圳墟是新安县(即今深圳市与香港特区的前身)土籍(广府)居民在“深圳”(布吉河)东南建立的一个墟市。深圳市得名于深圳镇。而深圳镇,则是得名于300多年前清初建立的“深圳墟”。

广府建筑

凤凰古村就是文天祥族人后裔建立的广府古村落,是深圳市古建筑数量最多、面积最大、保存最为完好的典型广府民居建筑群之一。曾氏大宗祠是深圳建筑规模最大、建筑艺术水平最高的广府祠堂。江氏大宗祠是典型的广府宗祠建筑,迄今为止已有600多年历史。龙岗区坪地街道的广府民居的特色是高耸的镬耳墙形似官帽。

客家文化

深圳最早的客家人始于何时?目前尚无翔实可证的资料,但大批量客家人进入深圳,则是在“迁界事件”发生之后的清康熙乾隆年间。新安县自康熙复界之后,从赣、闽和广东本省的惠州府、潮州府、嘉应州府引入大量客家人,到来填补因迁界造成的人员流失以及开垦因迁界造成的田地荒芜。而此类客家人被定为“客籍”,按现在的说法叫“外地户口”。客籍在国民待遇上与“本地户口”的土籍有一定差别。土籍拥有全部国民待遇,既可参加科举,可任各行各业,也可置买田地。而客籍,可任各行各业,可置买田地,唯独不可参加科举。按康熙时法例,客籍科举必须回原籍参加。

客家围屋

吉坑世居于清道光甲申年(1824年)完工,是典型的龙岗客家围屋。鹤湖新居,又称鹤湖围,被誉为“客家第一围”,是深圳“新客家之都”的标志性建筑,也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

山歌

客家山歌是岭南文化的活态瑰宝,大鹏山歌融合粤语、客家话、北方话的“大鹏军语”,吸纳渔歌、咸水歌元素;龙岗皆歌以“金牡丹哪”“牡丹花,一对鸳鸯赛红花啰咧”的固定衬词形成欢快韵律;石岩山歌凭借“假嗓+本嗓”切换唱法成为省级非遗……这些扎根深圳土壤的声韵,长期未被集中梳理,甚至市内的一些客家山歌研讨会、客家文化活动中未见或少见本土客家山歌,被省专家误认为深圳无本土山歌。2018年,在深圳龙华举办客家文化艺术节“阳台山全国山歌邀请赛”,黄婉秋应邀莅会指导,与丈夫何有才以及女儿、外甥女“三代刘三姐”登台献艺。

三山国王信仰

最早信仰三山国王的主体是广东粤东地区的百越土著居民,后来逐渐成为畲族、福佬、客家在内的粤东民众的共同保护神,三山国王庙在惠州惠东县、东莞、新安县(包括香港)等县也有分布。

客家凉帽

深圳客家凉帽的制作始于清朝嘉庆年间,距今约有200年历史,它不仅能遮阳挡雨,而且还可以配上装饰实用而精美,深受深圳沿海地区客家妇女的喜爱,甘坑客家凉帽制作技艺成为广东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疍家文化

除了土籍与客籍,新安县和广东其他沿海地区还有一类居民——疍民,又称“疍籍”、“疍家人”,他们是福建闽越的遗民。他们无国民待遇,既不能参加科举,也不能置买田产,甚至连上陆地居住都不允许,终身只能在水中漂泊。新中国成立后,疍民才陆续上岸定居。

渔歌

惠东渔歌俗称“后船歌”,主要分布在惠州市惠东县沿海的港口、巽寮、稔山、盐洲等地的渔村。据《惠东县志》记载,惠东渔民的远祖又称“后船疍民”,宋代从福建、潮州一带迁入。渔歌也随疍民迁徙而来,并逐渐衍变为具有独特的曲调、风格和表演形式的惠东渔歌。惠东渔歌是使用潮州方言的无伴奏清唱。

深圳大鹏东山渔歌的语言不仅有本地客家话,还有潮州话、闽南话,演唱形式上有独唱、合唱、对唱、领唱与齐唱,有问答,有斗歌,丰富多样;大鹏东山渔歌的内容丰富多彩,几乎涵盖了渔民生活的全部,除了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传统歌词外,还有相当多的即兴演唱。有反映渔业生产的,有日常生活的,有爱情婚姻的,有热爱海洋、热爱大自然的,有崇敬天后的等等。

疍民过年习俗

深圳市龙岗区南澳街道传统上是疍家渔民生活的地方,仍流传着疍民舞草龙祭拜妈祖过年的习俗。南澳渔民因长年生活在船上,以捕鱼为生,与大海为伴,为求四季平安,每逢初一、十五便在船上架起香火祭拜妈祖。当地传说,妈祖曾托梦给南澳一位老人,正月初二晚上以舞龙的方式来压制龙飓风,可保风调雨顺,当地疍家渔民上山割野草扎成草龙舞动,后逐渐演变为当地疍民过年习俗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民俗活动。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4564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中国最发达的十大都市圈 国家级都市圈大盘点
中国有数十个都市圈,基本上每个省会城市或者经济发展不错的城市,都会联合周边城市形成一个都市圈。但真正成熟型的都市圈并不多,这些成熟型的都市圈整体经济水平领先,多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本文盘点了中国最发达的十大都市圈,依次是上海大都市圈、深圳都市圈、北京都市圈、南京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广州都市圈、杭州都市圈、武汉都市圈、成都都市圈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全球最著名的十大都市圈 世界级都市圈盘点 世界最发达的都市圈 
都市圈其实在世界各国的概念都有所区别,要素也没有统一的规定,就连名称也有都市圈、大都市区、城市群等叫法。中国学界比较认可的概念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以发达的交通为依托,由核心城市与周围城市经济密切联系所构成的城市功能地域。世界上每一个都市圈都拥有其独特的文化、经济和社会特点,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南京都市圈城市盘点 南京都市圈成员名单 南京都市圈区域划分
南京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南京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包含9个地级市,33个市辖区,11个县级市,16个县,是中国较早规划建设的跨省都市圈。该都市圈连南接北、承东启西,位于长江中下游沿江城市地带核心地区,在国家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中占有非常不可估量的作用。南京都市圈主要城市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淮安、马鞍山、滁州、芜湖、宣城和常州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济南都市圈城市盘点 济南都市圈成员名单 济南都市圈6市25县区
济南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济南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包含济南市全域,淄博市、泰安市、德州市、聊城市、滨州市部分区县。作为国家级都市圈,济南都市圈依托济南市的资源优势和经济发展基础,大力发展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以及文化旅游等产业,同时注重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该都市圈是继其他四个北方都市圈之后的又一重要战略布局,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广州都市圈城市盘点 广州都市圈成员名单 广州都市圈包括哪些
广州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广州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包含广州市和佛山市全境,肇庆市和清远市部分区县。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其强大的经济、科技和文化影响力,能够带动周边城市共同发展,构建紧密的城市群经济体系。通过广州都市圈的一体化建设,能够逐步缩小不同城市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成都都市圈城市盘点 成都都市圈成员名单 成都都市圈区域划分
成都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成都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除了成都市之外,还有德阳市、眉山市、资阳市3个城市参与。该都市圈以四川省成都市为中心,与周边地区紧密联系、形成高度一体化的城市群体,这一区域内各城市通过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公共服务共享、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协同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形成一个功能互补、紧密联动的都市区域,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郑州都市圈城市盘点 郑州都市圈成员名单 郑州都市圈1+8城市
郑州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郑州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除了郑州市之外,还有开封、洛阳、平顶山、新乡、焦作、许昌、漯河和济源等城市。郑州都市圈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国家中部崛起战略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市圈的建设旨在通过区域内的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利益共赢,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西安都市圈城市盘点 西安都市圈成员名单 西安都市圈4市1区25县
西安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西安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除了西安市之外,还有咸阳市、渭南市、铜川市、杨凌示范区等城市参与。西安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旨在促进区域内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升级、交通网络一体化、生态环境共保共治以及公共服务设施共享,旨在打造一个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作用的现代化都市区,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武汉都市圈城市盘点 武汉都市圈成员名单 武汉1+8都市圈区划
武汉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武汉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除了武汉市之外,还有黄石、咸宁、黄冈、孝感、鄂州、仙桃、天门、潜江等城市。武汉城市圈又称武汉“1+8”城市圈,是以中国中部最大城市武汉为中心,由武汉和周边约100公里半径范围内的九市构成的城市联合体,是湖北产业和生产要素最为密集、最具活力的地区,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青岛都市圈城市盘点 青岛都市圈成员名单 青岛都市圈4市16县区
青岛都市圈顾名思义,就是以青岛市为中心的经济区域带,包含青岛市全域,潍坊市、烟台市、日照市部分区县。青岛都市圈通过整合青岛、潍坊、日照、烟台部分县市等区域资源,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条。该都市圈最大程度发挥青岛作为沿海开放城市和自由贸易试验区的优势,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详细情况吧。
【中国城市之最】中国十大宜居城市_养生城市_幸福城市_创业城市_环境最好的城市
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地区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络系统。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城市数量已增加到600+。那么在中国这么多的城市中,有哪些城市适合宜居?又有哪些城市适合创业生活呢?下面本文的maigoo编辑从城市的居住人口、行政面积、环境、医疗、交通运输、生活物价、社交、教育等方面,综合整理出中国十大城市排行榜。进一步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优秀城市的信息,请阅读下文。
世界十大一线城市 世界超级大城市有哪些 世界一线城市排行
世界一线城市不仅看GDP,更主要的是看城市在全球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这是一个综合实力的评价。其中伦敦和纽约独一档,为世界超一线城市,其次是8座世界一线城市,分别有香港、北京市、新加坡、上海市、巴黎、迪拜、东京、悉尼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看看世界超级大城市有哪些吧!
世界十大城市 世界城市综合实力排行榜 世界超级大城市排行
世界级的大城市一定有着全面的综合实力,不仅有着过人的gdp,而且一定有着很高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全球精英人才,你觉得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都是哪些呢?本文盘点了十大全球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依次有纽约、伦敦、巴黎、东京、新加坡、北京市、上海市、洛杉矶、芝加哥、香港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看看世界超级大城市都有哪些吧!
江苏十大城市排行榜 江苏城市综合实力排名 江苏十三市最新排名
江苏省是中国东部沿海的经济大省,经济总量庞大,产业结构优化,创新能力强。江苏经济以制造业为基石,尤其是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高技术产业蓬勃发展,同时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和农产品生产基地。本文盘点了江苏省十大城市,依次是苏州市、南京市、无锡市、常州市、南通市、徐州市、扬州市、盐城市、泰州市、镇江市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江苏省各大城市的详细情况吧。
湖南省十大城市排名 湖南省各市实力排行榜 湖南各城市综合排名
湖南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全国经济较为活跃的省份,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枢纽地位。农业方面,湖南是粮食、生猪、茶叶、油料等主要农产品的生产大省,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本文盘点了湖南省十大城市,依次是长沙市、衡阳市、岳阳市、常德市、株洲市、郴州市、湘潭市、邵阳市、怀化市、益阳市等,下面跟随MAIGOO编辑一起来了解一下湖南省各大城市的详细情况吧。
世界最热十大城市 哪个地方温度最高 世界上最热的城市排名
夏天的天气热得像个蒸笼,热得使人喘不过气来。你知道世界上最热的城市有哪些吗?哪个城市温度最高呢?本文盘点了世界最热十大城市,其中伊拉克巴士拉极端高温为58.8℃,排名第一;科威特科威特城最高温度可达55℃,排名第二;第三是苏丹喀土穆,最高气温可达50℃以上,还有巴格达、吐鲁番、金奈、克拉玛依、亚丁、吉布提市、利雅得等高温城市,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世界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全球著名的旅游城市盘点
在世界各个角落,隐藏着无数令人向往的旅游城市。从东方的京都到西方的巴黎,每一座城市都以其独特的魅力、丰富的文化和壮丽的风景吸引着全球的旅行者。那你知道世界上最受欢迎旅游城市有那些?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推荐一下世界十大旅游城市,分别是伦敦、纽约、巴黎、东京、阿姆斯特丹、北京、内罗毕、威尼斯等等,一起来看看这些全球热门旅游城市吧!
世界摩天高楼最多的十个城市 哪些城市摩天大楼最多 城市摩天楼数量排名
摩天大楼又称为超高层大楼,非常高的多层建筑物,根据目前世界超高层建筑学会的新标准规定,300米以上才能列为超高层建筑。你知道哪些城市摩天大楼最多吗?本文盘点了300米以上世界摩天高楼最多的十个城市,其中迪拜有19个300以上的摩天高楼,拥有世界上最高的人工建筑哈利法塔;深圳17个,其中平安国际金融中心592.5米是深圳最高的高楼;纽约11个、武汉和广州分别有9个、香港7个、上海和芝加哥6个,下面请看详细介绍。
世界十大夜景最美城市 全球夜色最漂亮的10个城市 太震撼
夜太美,拥有美丽夜景的城市,真真是能让人醉倒在这夜色之中。赤橙黄绿青蓝紫,那是夜七彩斑斓的皮肤。可以说,世界上拥有美丽夜景的城市不在少数。你知道夜景最美城市有哪些吗?全球最漂亮的夜景城市有哪些呢?本文为大家盘点世界十大夜景最美城市,有纽约、悉尼、香港、巴黎、伦敦、东京、迪拜、维也纳、哥本哈根、奥克兰,下面请看详细内容。
世界面积最大十大首都城市 世界上哪个首都城市的占地面积最大
世界上哪个首都城市的面积最大?世界上共有197个国家,就有197个首都,MAIGOO小编就为你来盘点世界上面积最大的10个首都城市,其中,北京面积16410平方公里,是世界面积最大的首都城市;其次是刚果首都金沙萨,面积为9965平方公里,是非洲面积最大的首都城市;还有阿布贾、内比都、巴西利亚、斯德哥尔摩、渥太华、乌兰巴托、布宜诺斯艾利斯、河内,一起来看看世界首都城市面积排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