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公办普通高职院校,位于愚公故里、济水之源的全国文明城市——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学校始建于1993年,前身是济源中等工业学校,2001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2015年与郑州轻工业大学联办应用型本科教育。建校以来,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秉承愚公移山精神,依托区域产业发展,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
办学理念先进,职教特色鲜明。学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探索了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课程设置对接岗位能力、实践教学对接企业生产、教育服务对接社会需求的“四对接”办学模式, 形成了“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课堂教学车间化、实习实训生产化,校企办学双主体、合作育人全过程”的人才培养特色,打造了“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济职样板”,形成了产教融合、盟院合作、愚公移山精神育人等职教品牌,办学特色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河南日报》等主流媒体对学校改革发展进行了纪实报道。
办学条件优良,截至2023年,学校现有沁园、高新两个校区,占地面积880亩,在建新校区占地1626亩,总投资38.7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亿元,拥有国家一级图书馆和省内一流的职业技能实训中心,馆藏图书110.99万册,实践教学场所总面积近10万余平方米,校内实验实训室280余个。
1993年,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济源市人民政府创办的济源中等工业学校成立。
1994年,济源中等工业学校开始招生。
1998年,济源中等工业学校被评为省(部)级重点中专;8月,河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济源工作站并入,并更名为电视大学济源分校,而后又更名为济源广播电视大学。
2000年8月,济源市职业中专并入,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国家重点中专。
2001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济源中等工业学校升格并更名为济源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学院被确定为河南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3年5月,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5年5月,经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与郑州轻工业学院开展联办本科教育。
2017年,被教育部确定为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被河南省教育厅立项为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
2019年8月,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9年10月,通过教育部现代学徒制第二批试点单位验收。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