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师范学院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文脉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郧山书院,前身是改办于1904年的湖北郧阳府师范学堂,历经郧阳师范学校、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郧阳师范专科学校、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汉江师范学院,同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决定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汉江师范学院。学校现有十堰、丹江口两个校区,是湖北省“园林式学校”,荣获全国生态文明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普及先进集体,湖北省文明单位、湖北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二级学院涵盖文、史、理、工、教、法、经、管、艺等学科门类,是湖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拥有“十四五”湖北省高等学校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立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实习实训基地,有市级示范附属幼儿园、附属中小学,被誉为“鄂西北基础教育的脊梁、党政干部的摇篮”。
学校是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湖北省网络素养教育示范基地、湖北省“理论热点面对面”优秀实践基地;校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外国语学院被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多名师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特岗教师”“荆楚楷模”“荆楚好老师”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
郧山书院时期(1904年以前)
汉江师范学院是一所有着悠久历史和光荣治学传统的高等学府,其办学渊源可追溯至明朝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郧阳巡抚于湛在府署东北所建的“郧山书院”(已淹没)。
前师范时期(1904—1954)
光绪三十年(1904年),根据两湖总督通令,郧山书院更名为“郧阳府师范学堂”。
1912年,“郧阳府师范学堂”因而易名“郧山中学”。
1922年,南京临时政府实行新学制,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第十一中学”。
1935年,易名为湖北省立初级中学,设简易师范班,1937年增设中师班。
1938年,全省中学联合,学校更名为“湖北省立联合中学郧阳分校。
1940年3月,郧阳联中一分为三,即省立第八女高、省立郧县初级中学和省立房县乡村师范学校。
1940年9月,郧县原址新组建省立郧县简师。
1943年,省立郧县简师并入,改为八师分部。
1944年,鉴于八师房县本部与郧县分部相距300余里不便管理,宜昌地区已无师范,八师房县本部改名为湖北省第六师范学校。
1944年6月,在郧县的八师分部扩建为湖北省立第八师范学校,属于中师。
1945年,省立八师由三皇庙迁到城内察院街,后又改名省立郧县师范学校。
1950年3月,省教育厅通知郧阳专署,批准成立“湖北省立郧阳联合中学”,郧阳联合中学内设中学部、师范部和师训部,还办有附属小学。师范部即郧阳师范学校的初创阶段。
师范时期(1954-1976)
1954年秋,郧阳联合中学分为郧阳中学和郧阳师范学校,师范部从郧阳联中分出,单独建校,校名为湖北省郧阳师范学校。
1975年,湖北省郧阳师范学校在中文、数学两个专业开设“高师班”。
高专时期(1977-2016)
1977年,郧阳师范学校改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开始招收三年制大专生。
1993年6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郧阳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本科时期(2016——)
2015年9月,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申报新设为汉江师范学院,并接受考察。
2016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致函湖北省人民政府,同意建立汉江师范学院。
2016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下发通知,决定在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建立汉江师范学院。
2023年1月7日,汉江师范学院归国华侨联合会成立。
2024年11月18日,汉江师范学院附属马安中学正式揭牌。
2025年2月10日,“红笔”网络素养教育研究中心揭牌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6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