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北地区常见的10种树    NO.1
华北地区常见的10种树    NO.1
					
					
						 西北地区常见的10种树    NO.2
西北地区常见的10种树    NO.2
					
					
						 世界十大行道树    NO.3
世界十大行道树    NO.3
					
					
						 世界十大开花最香的树    NO.4
世界十大开花最香的树    NO.4
					
					
						 东北地区常见的10种树    NO.18
东北地区常见的10种树    NO.18
					
					
						 十大最好卖的绿化树    NO.1
十大最好卖的绿化树    NO.1
					
					
						 十大最耐寒的绿化树    NO.3
十大最耐寒的绿化树    NO.3
					
					
						 十大最美观的绿化树    NO.3
十大最美观的绿化树    NO.3
					
					
						 最受欢迎十大庭院植物    NO.4
最受欢迎十大庭院植物    NO.4
					
					
						 十大抗污染的绿化树    NO.7
十大抗污染的绿化树    NO.7
					
					
						 十大最贵的绿化树    NO.11
十大最贵的绿化树    NO.11
					
					
				
槐,又名国槐,树型高大,其羽状复叶和刺槐相似。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未开槐花俗称“槐米”,是一种中药。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树种花期不同,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疮毒;木材供建筑用。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皮、枝叶、花蕾、花及种子均可入药。
龙爪槐是国槐的芽变品种,落叶乔木、喜光、稍耐阴、能适应干冷气候。树冠优美,花芳香,是行道树和优良的蜜源植物;花和荚果入药,有清凉收敛、止血降压作用;叶和根皮有清热解毒作用,可治疮毒;木材供建筑用。
五叶槐是槐的变种之一,观赏价值高,宜孤植或丛植于草坪和安静的体息区内,也可用于厂区绿化,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较强的抗性。五叶槐分布于中国北京(景山),耐寒、耐干早、耐烟尘、耐瘠薄、喜阳光,花期7-8月,果期8-10月。
为豆科槐属乔木,为槐的变种。此变种小叶上面多少被柔毛,翼瓣和龙骨瓣紫色,旗瓣白色或先端带有紫红脉纹与原变种不同。我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供观赏。
平安槐,蝶形花科、槐属、落叶乔木。平安槐的枝条不是下垂而是向四周生长,也没有直立生长的枝条,给人以四平八稳的感觉,故取名平安槐。这也是此品种区别于其它国槐品种的主要特征。
槐(原始种),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裂纹。当年生枝绿色,无毛。羽状复叶长达25厘米;叶轴初被疏柔毛,旋即脱净;叶柄基部膨大,包裹着芽;托叶形状多变,有时呈卵形,叶状,有时线形或钻状,早落;小叶4-7对,对生或近互生,纸质,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头,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稍偏斜,下面灰白色,初被疏短柔毛,旋变无毛;小托叶2枚,钻状。
圆锥花序顶生,常呈金字塔形,长达30厘米;花梗比花萼短;小苞片2枚,形似小托叶;花萼浅钟状,长约4毫米,萼齿5,近等大,圆形或钝三角形,被灰白色短柔毛,萼管近无毛;花冠白色或淡黄色,旗瓣近圆形,长和宽约11毫米,具短柄,有紫色脉纹,先端微缺,基部浅心形,翼瓣卵状长圆形,长10毫米,宽4毫米,先端浑圆,基部斜戟形,无皱褶,龙骨瓣阔卵状长圆形,与翼瓣等长,宽达6毫米;雄蕊近分离,宿存;子房近无毛。
荚果串珠状,长2.5-5厘米或稍长,径约10毫米,种子间缢缩不明显,种子排列较紧密,具肉质果皮,成熟后不开裂,具种子1-6粒;种子卵球形,淡黄绿色,干后黑褐色。花期6-7月,果期8-10月。
播种繁殖
1、育苗地选择
国槐育苗地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条件良好,土质肥沃,土层深厚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其对中性、石灰性和微酸性土质均能适应,在轻度盐碱土(含盐量0.15%左右1上电能正常生长,但干旱、瘠薄及低洼积水圃地生长不良。
2、种子处理播种前应采用浸种法或沙藏法加以处理。
(1)浸种法:先用80℃水浸种,不断搅拌,直至水温下降到45℃以下为止,放置24h,将膨胀种子取出。对未膨胀的种子采用上述方法反复2~3次,使其达到膨胀程度。将膨胀种子用湿布或草帘覆盖闷种催芽,经1.5~2d,20%左右种子萌动即可播种。
(2)沙藏法:一般于播种前10~15d对种子进行沙藏。沙藏前,将种子在水中浸泡24h,使沙子含水量达到60%,即手握成团,触之即散。将种子沙子按体积比1:3进行混拌均匀,放入提前挖好的坑内,然后覆盖塑料布。沙藏期间,每天要翻1遍,并保持湿润,有50%种子发芽时即可播种。
3、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采用春播,涿州一般在4月上中旬播种为宜。播种量每亩10~12kg。可采用垄播或作两种方式。垄播时垄距70~80cm,垄底宽40~50cm,面宽30cm左右,攀高15~20cm,播幅10cm,覆士1.5~2cm。也可作,不起垄,行距60~70cm,播幅5cm。播后镇压,使种子与土壤密切结合,有条件时可覆膜。
埋根繁殖
1、备种:槐落叶后即可引进种根,定植前以沙土埋藏保存,掌握好沙土湿度,既不可让根段脱水干枯,又不可湿度太重而霉变腐烂。
2、整地:育苗选择土层深厚、地势平坦、灌排方便、无病虫传染源的沙壤土最好。每667平方米施2500千克畜禽粪肥,或施50千克磷肥和二铵作基肥;用呋喃丹等杀虫剂杀灭地下害虫。地要深翻、整细、耙平,畦宽1米左右。
3、育苗:育苗时间南方3月上中旬,北方3月下旬至4月上旬。选择1~2年生直径5~10毫米无病虫害痕迹的光滑根段,剪成5~7厘米长备用。顺畦开沟,沟距50厘米,深度5厘米,然后将根段以30厘米的株距平放于沟内,覆盖细沙土,浇透定根水,盖好地膜,一个月左右即可出苗。
枝条扦插
1、扦插时间与埋根育苗相同,也可稍早。
2、选取直径8~20毫米木质化硬枝,剪成15厘米长的插条,上切口剪平,距芽包1~2厘米,下切口剪成45度的斜口,距芽包5毫米,分上下端以50根为一捆,用50毫克/千克生根粉液浸泡下端3~4小时后捞出备用。
3、整地要求同前,按20厘米×40厘米的株行距将枝条以45度的倾角插入土内,顺畦覆盖地膜。
定苗
播后一般7~10d开始出苗,10~15d出齐。覆膜地块要在幼苗长出2~3片真叶时揭去地膜。在苗高15cm时分2~3次间苗,定苗株距10~15cm,亩留苗量8000株左右。
移栽
用于绿化苗木,一般3~4年才能出圃,由于苗木顶端枝条芽密,问距短,树干极易弯曲,翌年春季将一年生苗按株距40~50cm、行距70~80cm进行移栽,栽后即可将主干距地面3~5cm处截干。因槐树具萌芽力,截干后易发生大量萌芽,当萌芽嫩枝长到20cm左右时,选留1条直立向上的壮枝作主干,将其余枝条全部抹除。以后随时注意除蘖去侧,对主干上、中、下部的细弱侧枝暂时保留,对防止主干弯曲有利。这样,翌年苗高可达3m以上。
肥水管理
国槐苗浇水要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质地等因素,决定浇水次数。一般情况下,出苗后至雨季前浇2~3水,圃地封冻前浇1次封冻水,遇涝害时及时排水;播种前,育苗地亩施基肥(以有机肥或圈肥为主)3000kg左右,到6月上旬结合浇水可亩追施速效氮肥f如尿素)8~10kg,7~8月份追施尿素(最好掺入适量复混肥12~3次,每次施肥量30kg左右。9月份以后不再浇水施肥,以促进苗木木质化。
整形修剪
根据需要可以整形修剪成自然开心形、杯状形和自然式合轴主干形3种树形。自然开心形即当主干长到3m以上时定干,选留3~4个生长健壮、角度适当的枝条做主枝,将主枝以下侧枝及萌芽及时除去,冬剪时对主枝进行中短截,留50~60cm,促生副梢,以形成小树冠;杯状形即定干后同自然开心形一样留好3大主枝,冬剪时在每个主枝上选留2个侧枝短截,形成6个小枝,夏季时进行摘心,控制生长,翌年冬剪时在小枝上各选2个枝条短剪,形成“3股6权12枝”的杯状造型;自然式合轴主干形是指留好主枝后,以后修剪只要保留强壮顶芽、直立芽,养成健壮的各级分枝,使树冠不断扩大。
槐主要病害有白粉病、溃疡病和腐烂病,可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喷雾防治;主要虫害有槐蚜、槐尺蠖、黏虫、美国白蛾等,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N2000倍液与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2.0%N维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复配剂进行防治;槐圃地除草主要在当年苗地内,可采取人工清除或化学除草剂防除,使用化学除草剂防除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将药剂喷施到树干上。
槐是庭院常的特色树种,其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在中国北方多用作行道树。配植于公园、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区及草坪上,也极相宜。龙爪槐则宜门前对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也可作工矿区绿化之用。夏秋可观花,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槐也是可以选作为混交林的树种。
例如槐与泓森槐混交林,可以充分利用空间和营养面积,能较好地发挥防护效益,可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立地条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光照资源提高林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实现经济利益最大化。
槐叶
清肝泻火;凉血解毒;燥湿杀虫。主小儿惊痫;壮热;肠风;尿血;痔疮;湿疹;疥癣;痈疮疔肿。
槐枝
散瘀止血;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主崩漏;赤白带下;痔疮;阴囊湿痒;心痛;目赤;疥癣。
槐根
散瘀消肿;杀虫。主痔疮;喉痹;蛔虫病。
槐角(果实)
凉血止血;清肝明目。主痔疮出血;肠风下血;血痢;崩漏;血淋;血热吐衄;肝热目赤;头晕目眩。
槐是庭院常用的特色树种,其枝叶茂密,绿荫如盖,适作庭荫树,在中国北方多用作行道树。配植于公园、建筑四周、街坊住宅区及草坪上,也极相宜。龙爪槐则宜门前对植或列植,或孤植于亭台山石旁。也可作工矿区绿化之用。夏秋可观花,并为优良的蜜源植物。花蕾可作染料,果肉能入药,种子可作饲料等。又是防风固沙,用材及经济林兼用的树种,是城乡良好的遮荫树和行道树种,对二氧化硫、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
木材富弹性,耐水湿。可供建筑、船舶、枕木、车辆及雕刻等用。种仁含淀粉,可供酿酒或作糊料、饲料。种子榨油供工业用;槐角的外果皮可提馅糖等。
古代三公宰辅之位的象征:古代汉语中槐官相连。如槐鼎,比喻三公或三公之位,亦泛指执政大臣;槐位,指三公之位;槐卿,指三公九卿;槐兖,喻指三公;槐宸,指皇帝的宫殿;槐掖,指宫廷;槐望,指有声誉的公卿;槐绶,指三公的印绶;槐岳,喻指朝廷高官;槐蝉,指高官显贵。此外,槐府,是指三公的官署或宅第;槐第,是指三公的宅第。
科第吉兆的象征:唐代开始,科举考试关乎读书士子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能借此阶梯而上,博得三公之位,是他们的最高理想。因此,常以槐指代科考,考试的年头称槐秋,举子赴考称踏槐,考试的月份称槐黄。槐象征着三公之位,举仕有望,且“槐”、“魁”相近,企盼子孙后代得魁星神君之佑而登科入仕。
此外,槐树还具有是古代迁民怀祖的寄托、吉祥和祥瑞的象征等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