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双版纳总佛寺,是西双版纳最早修建的寺庙之一,至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西双版纳最高等级的佛寺,也是西双版纳最热门的佛寺景点。其占地面积有3000多平方米,寺院里面共有很多佛像,尤其是有7臂神佛。总佛寺是西双版纳佛教信徒拜佛的中心,建筑大气雄伟、梁柱雕刻精美,主要包括维罕大殿、福顺楼、钟鼓楼、佛学院教学楼等建筑。
勐泐大佛寺,是在古代傣王朝的皇家寺院“景飘佛寺”的原址上恢复重建的,现如今是西双版纳十大著名寺庙之一。寺院依山而建,落差达122.8米,呈坐佛形,鲜明的建筑风格、庄严隆重的仪轨,为国内外所独有。大佛寺景区以佛祖释迦牟尼的生平及佛寺活动为主线,巧妙融入到景观及建筑群体中,充分展示南传佛教的历史与传统文化色彩。
详细
大金塔寺鲜明的傣族建筑艺术风格和东南亚佛教造型艺术特征,成为西双版纳最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大金塔高度超过60米,是告庄西双景最最高的建筑物。大金塔的里里外外都很有特色,从外形上看,佛寺的每个角落各有一具人面兽身的坐骑,这些雕塑都有特定的寓意。在大金塔寺的山门之间有一个寓意吉祥如意的金钟,很有建筑的艺术美,是西双版纳最美的寺庙之一。
西双版纳般若寺,是云南省知名佛塔之一,也是西双版纳十大著名寺庙之一。般若寺建寺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820年,到目前建寺历史也超过一千两百年,原塔塔底埋有释迦摩尼发丝及座前金童玉女金身像。该寺不同于以往的寺庙,一改以往红墙绿瓦的形象,通体都是白色的佛塔,远观犹如一颗洁白的珍珠,十分庄严神圣。
详细
曼景兰大佛寺位于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是一个具有本地特色的佛教寺庙,它体现了南传佛教的文化和建筑风格,装饰华丽且雕刻精美。寺庙的建筑风格受到了东南亚尤其是泰国和缅甸佛寺的影响,展现了梯级叠落檐的形式,屋顶采用挂瓦装饰。主殿中供奉着释迦牟尼佛像,周围环境宁静,适合进行冥想和参拜。寺庙门口设有石狮守卫,增添了几分庄严气氛。曼景兰大佛寺占地面积相对较小,但它的存在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静谧的宗教和文化旅游地点。
曼听佛寺坐落于傣族园景区尾端的曼听村委会旁,该寺建于公园538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该寺1982年由当地信众筹资重修,2005年对大殿重新改建。曼听佛塔寺是南传上座部佛教止观禅修禅林,是云南省佛教学会,西双版纳州佛教学会,西双版纳总佛寺止观禅法修学禅林。曼听佛塔寺整体拥有浓郁的傣族风情,是西双版纳出名的佛教寺庙。
曼春满佛寺始建于公元583年,距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是当地有名的佛寺之一,传说是佛教传入西双版纳后修建的第一座佛寺。这里的香火旺盛,佛寺、佛塔、飘渺的香火和小和尚的诵经声,增添了幽静和神秘。屹立于中央的大殿是建筑群的主体,占地490平方米,大殿长23.5米,宽21米,呈长方形;屋脊端有吉祥鸟卧立,中间是若干陶饰品,室内佛殿高大宽阔,显得金碧辉煌。
详细
曼阁佛寺,是景洪市最古老的佛寺建筑,四周被一幢幢傣家竹楼和菩提、芒果、槟榔等高大阔叶树所环绕,为典型的南传小乘佛教寺院,是西双版纳十大著名古寺之一。寺院始建于1477年,整个建筑长41.5米,宽31.5,总面积约为1307平方米。一进入佛寺,首先看到的是门亭及门亭两侧高大苍翠的油棕树,穿过走廊便进到佛殿,这是佛寺的主体建筑,它长11米,宽10米,面积为110平方米,是一座无柱式重檐三坡面建筑。
详细
曼短佛寺,据说最早始建于公元950年,现今的曼短佛寺,重建于傣历1104年,也就是清乾隆六年。曼短佛寺大殿长18米左右、宽10米左右,建筑面积约200平方米。佛寺整体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八角亭等建筑群组成。主体建筑大殿阔4间,宽约10米,深8间,长约18米。其平面布局不用檐柱,四面偏厦是墙抬梁,墙体与檐口间设有斜撑。殿内外的构件上均有龙、凤花卉等图案的雕刻装饰,形象逼真,原始古朴。
详细
景洪曼飞龙佛寺,是西双版纳十大佛寺之一,除了寺庙外,这里最著名的是飞龙佛塔,主塔高16.29米,四周环抱着8个小塔,分布8角,每座小塔高9.1米,塔身为多层葫芦形。寺内一座母塔,8座子塔,乍看起来很像是一丛刚劲挺拔的大竹,又像是拔地而起的粗壮竹笋,雄伟壮观,塔上各种各样的彩绘、雕塑、秀丽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