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范敏感期是几岁 社会规范敏感期的表现及应对方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生活小当家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摘要:孩子在上幼儿园之前,基本上都是和爸爸妈妈待在一起,因此在父母面前会表现得比较依赖;但是当孩子成长到一定阶段之后,就会变得喜欢结交朋友,爱和同龄好友一起玩耍活动,其实这就是孩子的社会规范敏感期的到来。宝宝社会规范敏感期的表现都有哪些呢?家长该如何应对?下面就来一起了解下。

社会规范敏感期是几岁

约两岁半左右至六岁是幼儿社会规范敏感期,孩子从依赖父母、自我中心的状态,逐渐学会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这就说明孩子进入了社会规范的敏感期。

社会规范敏感期的表现

进入社会规范敏感期的宝宝们会开始喜欢结交朋友,喜欢参与群体活动,特别喜欢与大孩子一起相处,开始学习与他人分工合作的方法与经验。由于语言的发展还不成熟,所以经常会以肢体语言代替表达,就会出现推搡小朋友,打小朋友和抢小朋友东西的行为。

这个时期家长如果能够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可有助于孩子学会遵守社会规则、生活规范,以及日常礼节,抓住时机教养,有利于将来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和他人轻松交往。

怎么应对孩子社会规范敏感期

1、及时捕捉孩子的社会敏感期

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时间并不完全相同,因此父母只有细心地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性特质,才能有的针对地实施教育。对于两岁半左右的孩子,家长要特别关注孩子的社会性行为,如以往孩子对父母的要求不理解、不采纳,但到了两岁半,孩子逐渐理解并遵循父母的要求做事情,这说明孩子在逐渐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周围环境的规则相适应。在社会性交往方面也是如此,1岁的孩子,自我中心意识很强,但在一岁半以后,开始关注同伴的行为,出现了模仿、简单交流、交往困难或是有交往愿望时,这都说明孩子的社会敏感期真的来到了,家长要给予相应的关注。

2、创设丰富而适宜的社会性环境

社会交往知识的获得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完成的。然而,在当今独生子女家庭中,孩子缺少玩伴,缺乏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因此,要求家长有意识地创设丰富而适宜的环境,如带幼儿到社区,或去亲戚朋友家与更多的小朋友交往,满足孩子交往的需求,让孩子在与同龄伙伴的交往中,学习协商、谦让、合作等多种社会性技能。家长还要带幼儿参加社会性活动,如聚会、参观、演出等,在众多社会性活动中,给孩子建立明确的生活规范、日常礼节,使其日后能遵守社会规范,拥有自律的生活。

3、发展幼儿的社会能力

孩子社会能力的形成过程,是幼儿自我心智与社会规范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根据理解、接纳社会规则而不断进行自我调适的过程。所以在社会行为中,会有许多矛盾冲突的事件发生,如孩子与好朋友争抢玩具、因为找不到好朋友而沮丧、因为小鱼死去而伤心落泪、由于保护自己的好朋友将另一个小朋友打伤了等等,这些偶发事件都说明了孩子有社会发展的需求。但由于孩子的能力尚在发展中,不能恰当地理解和使用规则而倍感困扰。这时,家长一定不要盲目替孩子把问题解决掉,而应和孩子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最好策略,帮助孩子理解、接纳、确立适宜的社会规范,学会解决社会规范性问题的能力,获得移情、利他等社会性技能。

4、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在具体事件的处理中,父母还要为孩子提供宽松、民主的生活环境,首先让孩子自己做,不要过多干预,并适时予以协助、指导。因为社会性行为需要孩子在具体的社会性事件中亲自体验、自我调整,自我建构社会性经验,所以,孩子处于社会性发展的敏感期中,家长应该做到适时协助而不干预。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幼儿儿歌可以唱什么 幼儿儿歌怎么教学
为什么要进行儿童音乐启蒙教育?其一,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发展宝宝的听力和记忆力。其二,儿童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情商。其三,儿童音乐教育有利于提高宝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其四,儿童音乐启蒙教育有利于幼儿德育的发展。那么幼儿儿歌可以唱什么以及幼儿儿歌怎么教学呢?一起到文中来看看吧!
怎么培养孩子学音乐 宝宝学音乐的方法
很多家长都期盼着自己的孩子以后能成为一个歌手、歌唱家、音乐家,从小就会培养孩子的音乐天赋,让宝宝接触并喜爱音乐。在这个阶段,很多家长可能会因为急于求成,最后结果适得其反。那么怎么培养孩子学音乐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孩子不懂得分享怎么办 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
在养育中,“孩子不懂得分享”是父母们提到的一个高频“问题”。导致孩子不会分享的原因是什么?这要从孩子的物权意识敏感期说起,在物权意识敏感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把自己喜欢的东西看得很紧,认为自己的东西就是自己的,不能给别人。这时候家长该如何正确引导呢?下面,来看看吧!
育儿 婴幼童
1915 23
认识方向口诀儿歌 如何认识东西南北
如何分辨方向?在晴朗的白天,把一根直杆垂直插在地上,直杆影子面向太阳的那方是南方,相反的方向则是北方;利用手表,时数折半对太阳,12指的是北方;树轮向南一侧的年轮较为稀疏,树轮向北一侧的年轮较为紧密。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呢?一起来看看吧!
宝宝独立性什么时候培养 宝宝独立意识培养方法
 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习惯于凡事都为孩子考虑的周全细致,认为宝宝永远都需要自己悉心照顾。但是在孩子3岁以后,孩子会经常要求“自己来”,并拒绝家长的帮助,这对于孩子来讲并非坏事。从心理发展的角度讲,“自己来”标志着宝宝自我意识及独立意识的萌发和增强;从教育的角度讲,“自己来”有益于宝宝独立自理的培养及自信心的培养。那么,如何因势利导把宝宝的意向“自己来”变成正向的力量促其更好地成长发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