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薄膜蒸发器的种类有哪些
薄膜蒸发器依据物料在设备中的流动方向和成膜机制的不同,可细分为升膜蒸发器、降膜蒸发器、升降膜蒸发器及刮膜蒸发器四种类型。各类蒸发器因其独特的设计,分别适用于不同的物料特性及蒸发需求。
1、升膜蒸发器,其物料自下而上流动,依靠加热产生的蒸汽动力形成薄膜,适用于稀溶液、热敏性及易起泡的物料。
2、降膜蒸发器则让物料自上而下流动,依靠重力作用形成薄膜,适用于浓度较高、粘度适中的物料,但对于易结晶结垢的溶液则不适用。
3、升降膜蒸发器则结合了前两者的特点,物料先在设备内上升形成薄膜,再下降进行蒸发,适用于粘度变化大、水分蒸发量适中的物料。
4、刮膜蒸发器则通过旋转刮片的作用,使物料在蒸发器内壁上形成薄膜,特别适用于高粘度、热敏性、易结晶或结垢的物料。
在选择薄膜蒸发器时,需综合考虑生产能力、操作参数、产品特性、操作介质、制造材料、现场条件以及法规要求等因素,以确保所选设备能够满足生产需求,并达到预期的蒸发效果。
二、薄膜蒸发器和短程蒸发器的区别
薄膜蒸发器和短程蒸发器都适用于处理热敏性物料,并且都具有较高的蒸发效率。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同点,以下是薄膜蒸发器和短程蒸发器的不同之处:
1、结构区别
(1)内置冷凝器
短程蒸发器严格意义上讲是一个具有内置冷凝器的薄膜蒸发器。
薄膜蒸发器其内部没有冷凝器,冷凝器是外置式的,与薄膜蒸发器的气相出口相连接。
(2)气相出口位置
薄膜蒸发器的气相出口通常在蒸发器的顶部,因为轻组分的蒸汽是自下向上流动的。
短程蒸发器的气相出口在蒸发器的底部,这是因为在短程蒸发器内蒸发的轻组分要充分地在内置冷凝器上进行冷凝,成为液态从底部排出。
(3)刮膜转子设计
由于短程蒸发器有内置冷凝器,刮膜转子无法加底部轴承,是从顶部自由悬下来的,这限制了其处理高粘度物料的能力。
而薄膜蒸发器的中心是空的,刮膜转子可以加底部轴承,转子的扭矩更大,稳定性更好,能处理从低粘度到高粘度的广泛物料。
2、操作压力
由于短程蒸发器的内置冷凝器冷凝了绝大部分的气态轻组分至液态,能迅速地消除气态轻组分所产生的蒸汽压,因此短程蒸发器可以达到极低的操作压力,可达0.001mbar(0.1Pa)。
薄膜蒸发器的气相要经过一个气相管口进入外冷器,在气相管口处会产生较大的压力降,所以薄膜蒸发器内的蒸汽压力会较高,可达到1mbar(100Pa)。
3、物料粘度区别
短程蒸发器更加适合热敏性物料或高沸点物料的蒸馏,可以大大降低组分的沸点。但由于刮膜转子的设计限制,它主要适用于处理粘度较低的物料。
薄膜蒸发器则能处理更广泛的物料粘度范围。
4、应用领域区别
两者都广泛应用于化工、食品、医药等领域。
短程蒸发器在对高沸点物质、热稳定性差的化学品和高余量固体残留的处理中有优势。同时,它还可以用于纯化脱色、溶剂回收、精馏分离等多种领域。
薄膜蒸发器则因其高效节能、操作简便等特点,在化工原料的回收和再利用、果汁酸奶等食品的蒸发浓缩、中药提取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三、薄膜蒸发器的代替产品
薄膜蒸发器的代替产品包括以下几种:
1、多效蒸发器:多效蒸发器是一种高效的蒸发设备,通过多级蒸发来实现更高的蒸发效率。相比于薄膜蒸发器,多效蒸发器可以更好地处理高浓度溶液,节约能源和减少废水排放。
2、旋转蒸发器:旋转蒸发器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设备,通过旋转瓶内的溶液,利用真空和加热来蒸发溶剂。它可以用于溶剂的快速蒸发和浓缩,适用于小规模的实验室工作。
3、汽提蒸发器:汽提蒸发器是一种利用气体的汽提作用来蒸发液体的设备。它通过将气体与液体接触,使液体中的挥发性成分蒸发出来,从而实现液体的浓缩和分离。
4、冷凝器:冷凝器是一种将蒸汽或气体冷却并转化为液体的设备。它可以用于蒸发器的后续处理,将蒸发出的物质重新凝结为液体,以便进一步利用。
这些代替产品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可以替代薄膜蒸发器,根据具体的需求和工艺要求选择适合的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