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产传感器质量现状
性能提升:在常见工业生产场景中,国产传感器能满足需求,如确保物料搬运、加工过程中的力与重量测量精准无误,在性能与成本间找到了平衡点。例如在物流行业,货物搬运设备的力监测中,国产传感器能够快速准确获取数据,保障物流流程高效运转。
技术突破:部分国产传感器在特定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如某国产品牌的光谱共焦位移传感器具有分辨率高、测量角度大、背景干扰小、规格覆盖广、稳定性好可靠性高等优势,且不受国外出口管制,分辨率不阉割。
市场认可:国产传感器在性价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物流仓储、普通制造业等对成本敏感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市场份额逐渐扩大。

二、国产传感器质量的不足
高端领域差距:在追求极致精度的顶尖应用中,如航空航天、高端科研实验室等领域,国产传感器与进口头部品牌相比还有差距。在航空航天领域,飞行器零部件制造对力的精准测量要求极高,国产传感器难以完全满足需求。
稳定性可靠性问题:国产传感器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与进口传感器存在一定差距,通常国产传感器可靠性指标比国外同类产品低1~2个数量级。例如,电力部门采用国外传感器产品三年不需检修,而采用国内产品每季度检修一次;石化部门重要生产线几乎全部采用国外传感器,鲜少使用国内产品。
品种规格系列不全:国内传感器产品往往形不成系列,系列中比较易生产的某些规格尚能生产,系列两端的产品往往不能生产,多需依赖进口。例如,在工业自动化仪表中广为应用的、高精度、高稳定的低微差压传感器(量程≤1KPa),高差压、高静压传感器(量程≥3MPa、静压≥60MPa),国内尚不能稳定、批量供货,基本靠国外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