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微生物肥料的作用是什么
微生物肥料是一种以活的有益微生物为核心功能成分的生物制品,主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改良土壤结构
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菌能够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改善土壤通气性、保水性和保肥能力。某些微生物(如放线菌)还能分泌胶质物质,增强土壤颗粒之间的结合力。
2、提高土壤肥力
固氮作用:某些微生物(如根瘤菌、自生固氮菌)可以将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植物可利用的氮素化合物,增加土壤氮素含量。
解磷作用:一些微生物(如解磷细菌)能将土壤中难溶性磷转化为植物可吸收的有效磷。
解钾作用:特定微生物(如硅酸盐细菌)可释放土壤矿物中的钾元素,供植物吸收利用。
3、促进植物生长
微生物代谢产物(如激素、维生素等)可以刺激植物生长发育,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某些微生物还能促进植物根系发育,增强根系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
4、抑制病害,增强抗性
微生物肥料中的有益菌可以在植物根际形成优势菌群,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减少土传病害的发生。某些微生物还能诱导植物产生系统抗性,增强植物对病虫害和逆境的抵抗力。
5、降解有害物质
微生物肥料中的功能菌能够分解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净化土壤环境,这对于修复污染土壤具有重要意义。
6、节约化肥使用
微生物肥料通过提高土壤养分利用率,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减少因过量施肥造成的环境污染。
7、改善农产品品质
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可以提高作物的营养成分含量(如糖分、维生素等),改善口感和外观,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微生物肥料使用方法
1、选择适当的时机
微生物肥料最好在播种前或与基肥同时使用,这样可以使微生物有足够的时间在土壤中繁殖和活动,从而更好地改善土壤环境。
2、确定用量与比例
微生物肥料的用量应根据作物需求、土壤状况以及肥料的种类来确定。一般来说,可以按照产品说明书或农资专家的建议进行配比。
3、与常规肥料结合使用
微生物肥料可以与传统化肥或有机肥结合使用,以提高肥效。但需注意,微生物肥料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肥料,而是作为一种补充和优化土壤环境的手段。
4、正确的施肥方法
微生物肥料可以通过撒施、沟施或穴施等方式施入土壤。在施肥过程中,应避免肥料暴露在阳光下过长时间,以免影响微生物的活性。
5、浇水与覆土
施肥后,应适当浇水以帮助微生物在土壤中扩散,并用土壤覆盖肥料,减少养分的流失。
三、微生物肥料使用注意事项
1、在有效期内选用质量有保证的产品。微生物肥料种类繁多,可分成根瘤菌肥料、固氮菌肥料、磷细菌肥料、钾细菌肥料、复合微生物肥料等五类。在选用这些肥料时,一是要注意产品是否有严格的检测登记程序,是否有农业部颁发的生产许可证。二是最好选用当年生产的产品。产品中有效微生物数量是随保存时间、保存条件的变化逐步减少的。若数量过少,则会失效。特别是霉变或超过保存期的产品更不能选用。
2、妥善贮存。微生物肥料要避免阳光直晒,防止紫外线杀死肥料中的微生物。微生物肥料贮存的环境温度以15-28℃为最佳。
3、巧妙搭配有机肥等肥料。微生物肥料与有机肥混合沤制(严格控制高温),能起到增效作用。配合使用复合肥、叶面肥、CO2气肥,这样能更有效控制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
4、配合使用农业技术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条件对微生物的活动和繁殖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土壤要采取深耕翻措施,搞好中耕,作好排涝防旱工作。还要抓好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措施,始终保持耕作层的碳源充足和疏松、湿润环境,从而发挥微生物肥增产增效的肥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