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证机构的人员有哪些
认证机构最重要的资源是认证人员,这些人员主要包括认证管理人员和认证评价人员,具体可细分为以下几类:
1、认证申请评审人员:核查认证申请及相关信息的充分性、准确性,并评审其个性化特征;确认认证机构满足认证要求的能力(人员能力、业务范围、时间等);解决认证机构与申请组织之间的理解差异,为建立审核方案提供输入。
2、认证/审核方案管理人员:基于申请评审过程的输出,制订认证/审核方案;对整个认证周期评价活动(产品检测、工厂检查、审核、监督、再认证)作出安排;组织评价活动的准备和实施,并在方案实施过程中根据变化和需要进行调整。
3、认证评定人员:对认证评价活动的结果进行复核,并作出认证授予或拒绝认证、扩157大或缩小认证范围、暂停或恢复认证、撤销认证或更新认证的决定。
4、认证人员专业能力评价人员:在参与认证活动之前的初始能力评价或在人员履职的连续评价中,依据认证人员能力准则对认证人员的专业能力进行评价的人员。
5、培训指导与管理人员:在认证人员能力保持和提升活动(培训、技术研究、认证技术知识管理等)进行策划、指导和监督的管理人员。
6、管理职能人员(管理层和行政人员):认证机构管理层负有重要的职责,如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公正性管理、财务监督、认证业务开拓、认证流程管理、对投诉和申述回应、认证决定、合同安排及资源提供等。行政人员负责管理层职责的执行和综合事务的管理。
7、认证评价人员(检查员、审核员、审查员):承担具体认证项目的评价工作,如产品认证的管理体系评审、管理体系认证的文件审核和现场审核、服务认证的现场评审和服务特性测评等。
8、技术专家:在认证评价活动中,对认证评价人员的评价工作给予技术上的培训、指导和咨询等支持性工作,以确保认证评价工作的专业性及有效性。
二、认证机构可以自行制定认证标志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五条的规定,认证机构可以自行制定认证标志,但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行制定的认证标志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不得与国家推行的认证标志相同或近似,也不能妨碍社会管理或损害社会道德风尚。认证机构需确保标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避免误导公众或产生混淆。
三、认证机构风险等级划分
认证机构风险等级通常可以根据技术领域和特定管理体系领域的特点,对具体的认证业务范围进行风险分级,表现方式可以是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或者一级风险、二级风险、三级风险、有限风险、特殊风险等。
1、高风险:这类风险通常与认证业务中涉及的高技术难度、高复杂性或高影响力相关。例如,在涉及生命安全、环境保护或重大经济利益的领域,认证机构可能面临更高的风险。高风险业务需要认证机构具备更高的专业能力和更严格的质量控制措施。
2、中风险:中风险业务通常涉及一些较为常见的认证领域,如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等。这些领域虽然不如高风险领域那样敏感,但仍然需要认证机构保持一定的专业性和严谨性。中风险业务要求认证机构具备相应的技术能力和管理经验。
3、低风险:低风险业务通常涉及一些较为简单的认证领域,如产品认证、服务认证等。这些领域的认证标准相对明确,技术难度较低,因此风险也相对较低。然而,即使在低风险领域,认证机构仍需保持一定的专业性和公正性,以确保认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有一些特殊风险,如涉及新技术、新领域的认证业务,由于缺乏足够的历史数据和经验,认证机构可能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和风险。对于这类业务,认证机构需要特别谨慎,加强技术研发和风险管理,以确保认证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