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融生-中国著名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介绍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佛系少女 上传提供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相关品牌:
曾融生
曾融生,生于1924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福清县,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1958年开始在青海、甘肃首先发现地震记录图中大角度反射地震波,并应用面波相速度来研究地壳构造,提出了地壳的分区。著有《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一书。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9年10月22日,曾融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人物名片

  • 中文名 曾融生
  • 性别
  • 国籍 中国
  • 民族 汉族
  • 祖籍 福建平潭
  • 出生地 福建福清
  • 出生日期 1924-08-16
  • 逝世日期 2019-10-22
  • 毕业院校 厦门大学
  • 代表作品 《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
  • 主要成就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人物履历

1924年8月16日,出生于福建福清。

1942年,以优异的成绩被保送到厦门大学数理系学习。

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系,由于学习成绩突出,拿过两年陈嘉庚奖学金,同年留校做数理系助教。

1947年,曾融生进入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做地球物理学家顾功叙教授助手。

1949年,顾功叙和曾融生联名发表了题为《中国境内208处重力加速度测点之海陆均衡变差》的论文。

1950年,南京建立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曾融生在该所傅承义和顾功叙领导下从事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1953年,曾融生主要从事电阻率仪器的改进实验研究。经过反复实验研究,获得成功,并发表了题为《真空管的电阻率探矿仪》的论文。

1953年—1954年,协助傅承义创办北京地质学院地球物理勘探教研室,举办物探短训班,主要负责实验室建设工作。

1954年,在《地球物理学报》杂志发表《真空管地电阻探矿仪》论文,阐述了电阻探矿仪的技术改进,这是曾融生以第一作者发表的第一篇论文。

同年,与戴爱云结婚,戴爱云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后成为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学家。与曾融生一同列入《中华当代文化名人大辞典》。

1956年,曾融生随傅承义到北京大学组建固体地球物理教研室,并讲授地球物理勘探课程。

1957年,武汉大学地球物理专业的学生全部转入北京大学学习。同年,曾融生升任副研究员。

1958年,地球物理研究所通过了由曾融生主持的柴达木勘探地壳构造研究的计划。在石油工业部的支持下,柴达木盆地的低频地震测深试验拉开序幕。

1960年,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组建地壳物理研究室,顾功叙副所长兼室主任,曾融生主持室内常务工作。

1965年—1966年,曾融生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讲授地壳物理课程。

1965年,地球物理研究所在昆明成立工作站,曾融生随研究室迁往昆明。半年后,地球物理研究所昆明工作站改为昆明地球物理研究所,他担任第一研究室(地震研究室)主任和第三研究室(地壳物理研究室)主任。

1978年,国家根据地震事业发展的需要,将原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分成两部分,与地震有关的研究室划归国家地震局。曾融生担任中国国家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深部构造研究室的室主任,从事深部构造和地球动力学领域的科学研究。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2年,成立曾融生任组长的“深地震测深技术协调小组”。在随后的十几年时间里,协调小组转战南北,在华北、西北、西南、东南等地完成了近4万公里深地震测深剖面的探测。

1984年,出版《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系统论述了地球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概念。和合作者根据华北地震测深的资料,发现地幔顶部另有一个界面,它和莫霍界面同为高速薄层。深入研究唐山和华北盆地及唐山震源区的深部构造,提出张性盆地和盆地内震源的统一动力学模式。承担中美合作的青藏高原深部探测任务,提出印度—欧亚大陆碰撞过程及青藏高原物质向东流动的新模式。

2004年8月15日,地球所3楼报告厅,举行了曾融生80寿辰庆贺活动暨中国大陆地震学与地球内部物理学研究进展学术研讨会。陈运泰、胡聿贤等院士到场向曾融生表示祝贺。

2019年10月22日14时,我国著名固体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曾融生先生,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荣誉成就

2000    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一等奖    青藏高原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印度―欧亚碰撞过程的研究    (获奖)    

2000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进步一等奖    (获奖)    

1999    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    (获奖)    

1997    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一等奖    唐山震区的岩石圈构造及伸张盆地的动力学过程    (获奖)    

1989    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二等奖    固体地球物理学导论    (获奖)    

1978    全国科技大会奖    柴达木盆地的地震波传播    (获奖)    

社会任职

曾融生先后担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二、三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第二、三届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理事。

曾当选为国际岩石圈计划岩石圈构造和组成委员会委员,可控源地震学国际委员会委员,国际地幔软流圈研究组成员,荷兰《地球动力学》(JournalofGeodynamics)杂志编委等。

标签: 科学家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查看提交帮助>> 注册登录>>
相关推荐
谭天伟-北京化工大学校长介绍
谭天伟,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化工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化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长,长期从事生物基化学品、生物能源和生物材料等方面...
韩德民-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介绍
韩德民,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北京同仁医院院长,现任北京同仁医院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教授...
医院 科学家
1.1万+ 98
何雅玲-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
何雅玲,工程热物理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热流科学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多年来,主要从事热能高效传递、转换...
大学 科学家
5864 51
申长雨-中国科学院院士介绍
申长雨,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材料成型及模具技术专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长期从事高分子及其复合材料...
丁烈云-中国工程院院士介绍
丁烈云,博士毕业于同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学会第十四届理事会常务理事,曾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东北大学党委常委、校长,华中科技大...
科学家 院士
4537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