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 2022中国高被引学者完整榜单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名人短讯 上传提供 评论 发布 纠错/删除 版权声明 0
科睿唯安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出炉,遴选全球高校、研究机构和商业组织中对所在研究领域具有重大和广泛影响的顶尖科学人才。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6938名科学家入选2022年度名单,他们在过去十年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单个或多个学科产生了重要的学术影响力。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榜单详情吧!
2022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解读
美食

2022年度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单显示,共有来自全球69个国家和地区的6938名科学家入选。

美国共有2764人次入选,占名单总数的38.3%,但相比较2018年减少了5%。中国内地今年排名第二,共有1169人次入选,占比从2018年的7.9%增加到2022年的16.2%。英国有579人次入选,位居第三,占比8.0%。德国以369人次入选超过澳大利亚排名第四,澳大利亚以337人次排名第五。

从机构来看,哈佛大学共有233人次上榜,再度成为拥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最多的机构。中国科学院排名第二(228人次),缩小了与哈佛大学的差距,其次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113人次)和德国马普学会(67人次)。

2022十大全球高被引科学家人数最多机构
排名 高被引科学家所在机构及国家 高被引科学家人次
1 哈佛大学,美国 233
2 中国科学院,中国 228
3 斯坦福大学,美国 126
4 国立卫生研究院,美国 113
5 清华大学,中国 73
6 麻省理工学院,美国 71
7 马普学会,德国 67
8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美国 66
9 牛津大学,英国 63
10 宾夕法尼亚大学,美国 62
2022年中国高被引科学家榜单
序号 姓名 学校名称 学科
1 陈全胜 集美大学 农业科学
2 丁爱军 南京大学 地球科学
3 陈伟 西安科技大学 农业科学
4 成军虎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科学
5 雷爱文 武汉大学 化学
6 代蕾 青岛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
7 潘安 华中科技大学 临床医学
8 丁甜 浙江大学 农业科学
9 扶雄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科学
10 Anket Sharma 浙江农林大学 交叉学科
11 高彦祥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
12 潘安练 湖南大学 交叉学科
13 Hassan Karimi-Maleh 电子科技大学 农业科学
14 李华斌 中山大学 农业科学
15 李莎 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科学
16 赵斌 清华大学 交叉学科
17 刘东红 浙江大学 农业科学
18 杨柏 吉林大学 交叉学科
19 刘俊 扬州大学 农业科学
20 黄柏标 山东大学 交叉学科
21 罗煜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
22 毛立科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
23 夏宝玉 华中科技大学 化学
24 聂少平 南昌大学 农业科学
25 李宝华 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
26 潘根兴 南京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
27 陈宝梁 浙江大学 交叉学科
28 蒲洪彬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科学
29 王宝山 武汉大学 交叉学科
30 沈其荣 南京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
31 张保勇 南京理工大学 交叉学科
32 孙翠霞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
33 程蓓 武汉理工大学 化学
34 唐传核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科学
35 程蓓 武汉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
36 王海龙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 农业科学
37 谢建华 南昌大学 农业科学
38 谢明勇 南昌大学 农业科学
39 杨晓泉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科学
40 唐本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化学
41 叶兴乾 浙江大学 农业科学
42 唐本忠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材料科学
43 尹寿伟 华南理工大学 农业科学
44 张福锁 中国农业大学 农业科学
45 宋彪 湖南大学 交叉学科
46 张国文 南昌大学 农业科学
47 朱必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交叉学科
48 张慜 江南大学 农业科学
49 胡斌 兰州大学 交叉学科
50 陈兴 中国矿业大学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51 沈彬 南京医科大学 交叉学科
52 Bin Zhang 暨南大学 交叉学科
53 高歌 北京大学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54 张兵 天津大学 化学
55 陈兵 青岛大学 交叉学科
56 鲁兵安 湖南大学 交叉学科
57 杜博 武汉大学 地球科学
58 赖波 四川大学 工程学
59 唐波 山东师范大学 交叉学科
60 颜宁 清华大学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61 田播 北京邮电大学 交叉学科
62 王博 北京理工大学 交叉学科
63 郑博 清华大学 地球科学
64 包伯成 常州大学 交叉学科
65 邹权 电子科技大学 生物学与生物化学
66 杨博涵 华中科技大学 交叉学科
67 陈晨 清华大学 化学
68 林伯强 厦门大学 经济与商业
69 陈军 南开大学 化学
70 陳俊龍 华南理工大学 计算机科学
71 陳俊龍 华南理工大学 工程学
72 陈文星 北京理工大学 化学
73 陈小明 中山大学 化学
74 周彩存 同济大学 临床医学
75 董帆 电子科技大学 化学
76 官操 西北工业大学 交叉学科
77 南策文 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
78 窦世学 上海理工大学 化学
79 于畅 大连理工大学 交叉学科
80 樊春海 上海交通大学 化学
81 张长 湖南大学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82 樊江莉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
83 李长河 青岛理工大学 工程学
84 王长洪 天津大学 交叉学科
85 巩金龙 天津大学 化学
86 李常品 上海大学 数学
87 郭少军 北京大学 化学
88 孙长银 东南大学 交叉学科
89 吴长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交叉学科
90 李昌治 浙江大学 交叉学科
91 邓超 苏州大学 交叉学科
92 黄飞 华南理工大学 化学
93 高超 浙江大学 交叉学科
94 黄飞鹤 浙江大学 化学
95 梁超 苏州大学 交叉学科
96 黄洪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化学
97 黄佳琦 北京理工大学 化学
98 汪超 苏州大学 材料科学
99 黄维 南京工业大学 化学
100 左超 南京理工大学 交叉学科
101 江海龙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102 黄超伯 南京林业大学 交叉学科
103 陈朝吉 武汉大学 材料科学
104 Hassan Karimi-Maleh 电子科技大学 化学
105 兰亚乾 华南师范大学 化学
106 彭晨 上海大学 工程学
107 钟澄 天津大学 交叉学科
108 李华明 江苏大学 化学
109 李建荣 北京工业大学 化学
110 颜成钢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交叉学科
111 李隽 清华大学 化学
112 杨成浩 华南理工大学 交叉学科
113 李亚栋 清华大学 化学
114 李亚飞 南京师范大学 化学
115 杨辰光 华南理工大学 工程学
116 李彦光 苏州大学 化学
117 胡陈果 重庆大学 交叉学科
118 李永舫 苏州大学 化学
119 夏承遗 天津理工大学 交叉学科
120 李有勇 苏州大学 化学
121 苏成勇 中山大学 化学
122 梁永晔 南方科技大学 化学
123 朱成周 华中师范大学 化学
124 林岳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125 刘庄 苏州大学 化学
126 陆良秋 华中师范大学 化学
127 张晨虹 上海交通大学 交叉学科
128 罗俊 电子科技大学 化学
129 赵辰孜 清华大学 交叉学科
130 马丁 北京大学 化学
131 彭卿 清华大学 化学
132 苏志伟 青岛大学 交叉学科
133 彭孝军 大连理工大学 化学
134 林崇 青岛大学 计算机科学
135 钱国栋 浙江大学 化学
136 闫崇 北京理工大学 交叉学科
137 王崇臣 北京建筑大学 交叉学科
138 黄创霞 长沙理工大学 数学
139 闫创业 清华大学 交叉学科
140 张传科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交叉学科
141 孙晓明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
142 杨楚罗 深圳大学 交叉学科
143 孙永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144 李淳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交叉学科
145 田春贵 黑龙江大学 交叉学科
146 谭蔚泓 湖南大学 化学
147 唐点平 福州大学 化学
148 王春华 湖南大学 数学
149 田禾 华东理工大学 化学
150 童叶翔 中山大学 化学
151 由春香 山东农业大学 交叉学科
152 姜春晓 清华大学 交叉学科
153 王定胜 清华大学 化学
154 王双印 湖南大学 化学
155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 交叉学科
156 王心晨 福州大学 化学
157 王野 厦门大学 化学
158 李聪聪 西南交通大学 交叉学科
159 韦世强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160 吴浩斌 浙江大学 化学
161 关大波 清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162 吴宇恩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163 匡代彬 中山大学 交叉学科
164 同丹 清华大学 地球科学
165 向全军 电子科技大学 化学
166 项生昌 福建师范大学 化学
167 肖海 清华大学 化学
168 肖文精 华中师范大学 化学
169 谢毅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170 熊仁根 东南大学 化学
171 许晖 江苏大学 化学
172 李道季 华东师范大学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173 徐强 南方科技大学 化学
174 曹达鹏 北京化工大学 交叉学科
175 徐艺军 福州大学 化学
176 David O'Connor 清华大学 交叉学科
177 颜徐州 上海交通大学 化学
178 杨晓锋 清华大学 化学
179 张大永 西南财经大学 经济与商业
180 姚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181 何德彪 武汉大学 计算机科学
182 喻国灿 清华大学 化学
183 张登松 上海大学 交叉学科
184 余家国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化学
185 于乐 北京化工大学 化学
186 周德群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交叉学科
187 俞书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化学
188 臧双全 郑州大学 化学
189 侯德义 清华大学 环境科学与生态学
加载更多
推荐阅读
网站提醒和声明
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非“MAIGOO编辑”、“MAIGOO榜单研究员”、“MAIGOO文章编辑员”上传提供的文章/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不代表本站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虚假信息、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 申请删除>> 纠错>> 投诉侵权>> 网页上相关信息的知识产权归网站方所有(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著作权、商标权、为用户提供的商业信息等),非经许可不得抄袭或使用。
提交说明: 快速提交发布>> 提交资讯帮助>> 注册登录>>
最新评论
相关推荐
2023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奖名单 第25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得主公布
2023年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成就奖获得者名单正式公布,入选的5名女性科学家在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研究中对社会作出了重要贡献。据了解,该奖项有女性诺贝尔科学奖之称,是世界上唯一 一个在全球范围内奖励科学女性的项目。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名单及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2024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得主公布 第26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名单
第26届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获奖名单正式公布,颜宁、罗斯·勒克、阿莉西亚·科瓦洛托夫斯基、纳达·贾巴多、吉纳维芙·阿尔穆兹尼这五位科学家获颁2024年度奖项。其中,深圳医学科学院院长颜宁是该奖项创办以来第八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她的卓越研究推进了癫痫和心律失常等多种疾病的相关研究,并指导了疼痛综合征的治疗。本篇文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4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获奖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自然》十大人物揭晓 2023自然年度科学人物名单 ChatGPT上榜
2023年《自然》年度十大人物正式揭晓,除了从全球重大科学事件中评选出的10位人物外,还有1位非人类上榜——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布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自然2023年度十大科学人物名单,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2023世界顶尖科学家排行榜top100
美国斯坦福大学发布了2023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该榜单主要分为“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两个榜单。终身榜单中,中科院院士王中林教授排名第二,是前十名中唯一的华人科学家。本篇文章,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上述两个榜单的前100名科学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人工智能全球最具影响力学者榜单 2023年AI2000全球人工智能学者名单
202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工智能学者——AI 2000榜单发布,该榜单旨在表彰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领域进步和创新的杰出学者。AI 2000榜单中的排名为每年在每个领域中选出前10名学者为“最具影响力学者”。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3年全球最具影响力人工智能学者名单,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