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龙洞是位于重庆市巴南区与南岸区交界处的天然溶洞景区,主体区域坐落于南岸区南山街道辖区内。该溶洞由碳酸岩层经地质作用形成,具有上、中、下三层相连的喀斯特地貌结构,洞内清泉穿流形成独特的地下河景观。景区因"巫端公斗老龙"民间传说得名,周边群山环绕,春季梨花如雪,秋季瓜果繁茂。
交通路线:可搭乘331、367、383路公交至老龙洞站,或经解放碑-南坪-四公里换乘景区专线
开放时间:08:30-17:30(2019年前运营时段)
景观集群:包含太子殿、会仙桥等步行可达的历史建筑景观群
季节特色:春季梨花盛开,夏季清泉消暑,秋季采摘周边果园瓜果
景区主体位于南岸区南山街道黄桷垭辖区,处于南山至南温泉公路沿线,停车场及主要入口位于南岸区境内,与巴南区相接的溶洞主体延伸至地下区域。距离重庆主城市区约10公里,是距离市中心最近的天然溶洞景观。
溶洞由碳酸盐岩经长期地下水溶蚀形成,具有典型喀斯特地貌特征:
上层洞:高7米、宽6米,顶部可见钟乳石群
中层洞:高1米、宽2米,为地下暗河通道
下层洞:高3米、宽4米,泉水自此奔涌而出形成地表径流洞内常年保持18℃恒温,已开发游览段长约1600米,包含"庄子说书"钟乳石群、"栈道飞瀑"流石地貌等景观。
景区名称源于两项民间传说:
1.巫端公斗龙:相传明代巫端公入洞降伏作恶老龙,使其蛰伏洞中
2.大禹治水:传说东海龙王曾助大禹治水后栖息于此洞内现存"八仙台""会仙桥"等景点命名均与神话传说相关。
1998年老龙洞旅游有限公司启动系统开发,累计投入1200万元建设游览栈道、照明系统等基础设施。2001年12月成为南岸区首个国家2A级旅游景区,形成集溶洞观光、餐饮住宿于一体的综合服务体系。2019年10月因经营问题被取消2A级资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