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光银叶树湿地园位于深圳市东部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的北端,园区被核坝路贯穿,分为南北两个大区域,北区包括古银叶树林、盐灶古村和周边基围鱼塘,南区包括盐灶水库和水库周边林地,面积96公顷。园内有管理楼2栋(建筑面积714㎡)、后勤保障用房2栋(建筑面积1400㎡)、客家记忆馆1栋(建筑面积200㎡)、科普展馆1栋(建筑面积400㎡)、客家古村107栋总计建筑面积20,000㎡的建筑物,室外游客活动道路及硬质铺装区域面积为47,000㎡,池塘水域面积45,000㎡,绿地面积233,000㎡。项目总投资为2.48亿元,规划建设了多功能一体的原生态湿地园,深圳高端生态会客厅,包含文化景观、休闲娱乐、湿地生态、森林原野四个不同主题的体验区域。
(一)银叶古树群落。园内的银叶树保护区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保存完整、树龄较大的天然古银叶树群落,平均树龄在百岁左右。超过500年树龄的银叶树1棵,树龄200年以上的近30棵。园区生长着秋茄、白骨壤、桐花树、海漆、木榄等红树,常年栖息着50多种野生鸟类。园区通过多年的重建和保护,初见成效,植物种类也有增加趋势,目前共有植物433种,隶属于113科350属,其中禾本科、菊科和大戟科植物比较多,分别有37属43种、21属24种和18属25种。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5种,分别为广东蔷薇、土沉香、水蕨、金毛狗、花榈木。
(二)盐灶古村。园内有承载客家记忆300年前古村落——盐灶古村,保留近90余栋,其中33间做博物馆使用,生动展示客家文化和红树科普知识。修缮后古村落白墙褐瓦,村头巷尾摆放着各种客家民俗雕塑,仿佛正在讲述着古村的往事。
(三)潮间带文化活动。在湿地园1.5公里海岸科普线上,兼具沙滩、红色石滩、红石海蚀平台、黑色海蚀地貌等奇特的海岸线地貌,生长着海葵、藤壶、龟足、石莼等潮间带生物,白骨壤、秋茄、桐花树、木榄等9种深圳本地红树均有分布。自2020年以来,湿地园内陆续推出海岸潮间带科普线,开展了红树宝宝认养课、“探访儿童友好海岸穿越线”、潮间带生态系统教育课堂等活动,成为大鹏新区生态教育宣传的一张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