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寺
五台山清凉寺
0
赞数:
清凉寺,位于山西省五台山中台南瓦厂村的清凉谷,为汉传佛教寺院。此寺建于北魏孝文帝延兴二年(472年)。唐朝,不空法师曾在此作密宗道场。清乾隆、民国年间重建,后彻底毁于文化大革命时期。其后仍存有清凉石,为清凉寺镇寺之宝,20世纪90年代后期,由香港黄惠卿女士等筹资、山西省文物局工艺美术大师胡银玉设计施工重建。
五台山清凉寺基本信息

五台山清凉寺怎么样

清凉寺位于台怀镇西南上瓦厂村东北的清凉谷中,海拔1800米,距台怀镇15公里,是五台山著名的古刹。(传说中的清朝顺治皇帝出家的地方)寺内因有著名的文殊圣迹“清凉石”而得名,佛教传说,文殊菩萨曾于清凉石上讲经说法,因此也称曼殊床。

五台山清凉寺景区介绍

清凉寺坐东朝西,中轴线上有五重殿宇,禅堂、配殿左右对称,清凉石置于寺中,布局严谨,主次分明。从山门开始,依次是天王殿、大雄宝殿、三大士殿、观音殿、五方文殊殿。清凉寺部分殿宇还在施工,相信不久之后,她将重现曾经的盛况。

山门未建,设计建卷棚垂花门,目前天王殿即山门。天王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门上悬挂蓝底金字“清凉寺”,留有两个拱券式窗户,目前窗户位置砖头垒砌。天王殿两侧有旁门可进入寺院。

天王殿内,两侧供四大天王,正面为弥勒佛,背后韦陀。这六尊佛像均是从缅甸请来的汉白玉像。天王殿两侧是钟鼓二楼,钟鼓楼为上下两层,高11.5米。下层为砖砌窑洞,上层为木构建筑,十字歇山顶,飞檐斗拱,颇有气势。

天王殿之后是香港黄惠卿女士募捐人民币140万元新建的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八架椽,重檐歇山顶,檐下斗拱密布,装木隔扇门,四壁无窗,坚固墩实。殿内佛坛上,横列着三个束腰须弥座,供横三世佛——娑婆世界释迦牟尼佛、东方琉璃世界药师佛、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均是汉白玉雕刻,高约3米。三世佛背后背光华丽。释迦牟尼佛两旁侍立阿难与迦叶两大弟子,阿难眉清目秀,年轻俊美,迦叶满脸皱纹,老成持重。

院的北面有客堂五间,南面为卧佛殿。卧佛殿内有汉白玉雕刻的卧佛一尊,佛像通长6米,头部高2.5米,是五台山最大的卧佛。佛像呈侧卧姿势,螺髻,嵌有宝石、玻璃。面相椭圆,两耳垂肩,右手弯曲扶头,腋下垫有头枕,左手贴身伸直,右腿平直,左腿微曲,身披袈裟,侧卧于石板之上,显得非常安祥。

穿过大雄宝殿,进入第二个院落。院内放着清凉石。正面是三大士殿,面阔五间,硬山顶,建于1996年。殿内佛坛上,横置三座高大华丽的束腰须弥座,座上又置莲花台。中间文殊菩萨,手执如意,右边普贤菩萨,手执经卷,左边观音菩萨,手拿净瓶,为“三大士”像。三位菩萨下面,左侧善财童子,右侧龙女。旁边分别是韦陀和多罗天王。这组佛像是山西省文物商店高级工艺师胡银玉彩塑的。该院的南面为五百罗汉殿,殿内两壁的墙上安装250块汉白玉石板,每块雕刻着2尊罗汉,共计500尊。

文革期间寺院被毁,仅剩该院内的清凉石。《清凉山志》卷二载:“清凉石,在清凉谷岭南畔,厚六尺五寸,围四丈七尺,面方平正,自然文藻。或能容多人不隘。古者有头陀趺坐其上,为众说法,梵音琅琅,异状围绕,望之悚怖,近之即失。后人目其所坐之石,曰曼殊床。”曼殊床就是文殊菩萨在五台山时,为其徒众讲经说法的坐具。

三大士殿背后,计划建五方文殊殿。殿内供6尊文殊菩萨,中为大智文殊,左边是西台狮子吼文殊,右边是东台的聪明文殊,前面是南台智慧文殊、中台孺童文殊和北台无垢文殊。6尊文殊像也是用汉白玉雕刻。五方文殊殿后是观音殿,殿内供奉的是汉白玉雕刻的观音菩萨及善财、龙女。

从清凉寺背后弯弯曲曲的小路缓步而下,经溪流,再沿着陡峭的山路向上攀登,至山腰,有一处宽平的山窝,上建一处寺宇,叫古清凉寺。

古清凉寺坐北向南,占地约300平方米,仅有一处院落,东、西及北面有殿堂、房屋11间,南面为山门。北面窑洞五间,洞内佛坛塑“华严三圣”——莲花藏世界的教主毗卢遮那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东面有房三间,一堂两屋,堂屋内供奉地藏菩萨。西面三间供奉给孤独长者。

古清凉寺内有明万历四十四年碑一块,是古清凉寺住持智清所立,字迹已漫漶不清,这块碑是寺庙最古文物。

古清凉寺西侧200余米处有一天然洞窟,洞口高宽各约1米,深约10米,叫罗汉洞。罗汉洞避风向阳,背靠悬崖,面临深壑,《清凉山志》说它是文殊菩萨带领圣徒说法之处。

历史沿革

清凉寺见于最早的文献是《古清凉传》,载:“石堂之东南,相去数里,别有小峰,上有清凉寺,孝文所立,其佛堂尊像,于今在焉。”清凉寺是五台山建寺最早的寺庙之一,建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孝文帝敕建。

因为佛经中说文殊菩萨的道场是清凉山,不晚于唐朝时佛教界已经把五台山看成是佛经中的文殊菩萨道场清凉山了,五台山就是清凉山,所以以清凉命名的清凉寺,得到历朝皇帝的青睐。自北魏孝文帝兴建以来,受到武则天、唐玄宗、唐代宗、宋仁宗、金帝完颜亮、元世祖忽必烈和明神宗、清圣祖康熙、高宗乾隆等的扶持。

唐代,清凉寺备受隆崇。武则天更是对清凉寺青睐有加。在龙朔年间(661-663),武则天还是皇后之时,唐高宗和武后“敕西京会昌寺沙门会赜共内侍掌扇张行弘等往清凉山检寻圣迹”。会赜一行就曾来过清凉寺。《清凉山志》卷五记载:武则天长安二年(702),武则天“神游五顶”且令“并州刺史重建清凉寺”。三年(703),又敕德感法师率百余僧朝拜五台山,后封德感为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住清凉寺,主管全国僧尼事。昌平县开国公,食邑一千户,享受唐代第五等爵位、二品待遇。令他住锡五台山清凉寺,主管全国的佛教事务。这一职务,是武则天时代的祠部长官,五台山清凉寺住持德感法师是五台山佛教史上的第一位僧统。同时,又“敕琢玉文殊像,遣大夫魏元忠送诣清凉寺。”

唐玄宗时期,开元二十一年(733),玄宗敕大禅师慧感于灵丘县曲回山造曲回禅寺为五台山清凉寺的下寺。开元二十八年(740),唐玄宗之女永穆公主对清凉寺舍钱、造像、铸钟。天宝七年(748),杨贵妃兄银青光禄大夫、弘农县开国男、上柱国、鸿胪卿杨奉为圣主写一切经五千四十八卷,般若四教、天台疏论二千卷”,又供于五台山清凉寺,并重修清凉寺。(见唐代李邕《五台山清凉寺碑》)

安史之乱之后,玄宗之孙李豫于宝应元年(762)即位,是为唐代宗,在位期间,因受宰相元载、王缙、杜鸿渐和不空三藏的影响,十分崇佛,尤尊五台山的佛教。永泰元年(765),他和上述三位宰相共同支持不空三藏于五台山创建了印度那烂陀寺式样的金阁寺,塑了文殊五尊像,并重修了清凉寺,在清凉寺内建造了大圣文殊阁,同时还修建了其余五座寺院和六处普通供养舍。把金阁寺和清凉寺等寺院作为了大唐帝国的镇国道场,并把文殊信仰由五台山推向了全国各地。从此,清凉寺又由禅宗丛林和净土道场变成了密宗道场。

入宋之后,宋太宗、真宗、仁宗都非常重视五台山,这时期清凉寺置僧正司,管理着五台山乃至代州的佛寺。到仁宗时,以闻善住院有一位“道望赫然”的和希法师,仁宗遂授其“僧统,加号慈懿大师,住清凉寺。”僧统是统监全国僧尼事务的僧官。五台山自唐代德感国师和清凉国师担任僧统以来,这是五台山僧人第三次荣任此职。于是,清凉寺又成了北宋佛教的重要寺院。

金代诸帝都护持五台山佛教。天会年间(1123-1138),清凉寺“遭兵火,残其寺”,成觉大师又领导徒众予以修复。成觉大师的弟子善慧深受金帝完颜亮赏识,在天德年间(1149-1153),赐号“宣秘大师”,并“铸印令掌教门”,金代清凉寺继续辉煌。

元代将藏传佛教传入五台山,所以元代帝王对五台山也格外重视,而清凉寺又培养了一位僧统——信明,信明被元世祖忽必烈召入京城“赐号兴国大师,授僧统之秩”。信明让清凉寺又一次声名远扬。

明朝早在洪武年间(1368-1398),就在清凉寺“置僧会司”,掌管本县僧教事务。整个明朝,清凉寺在五台山名声显赫,是著名的大寺。

清朝帝王尤崇喇嘛教。顺治十六年(1659),世祖诏蒙古大喇嘛阿王老藏到五台山,居菩萨顶,总理番汉经典。次年,又着老藏丹贝卓锡五台山清凉寺,管理汉藏佛教事宜。康熙十年(1671),老藏丹贝“受钵莅众”正式住持管理五台山。老藏丹贝是清朝初期五台山重要的人物,因为他曾住锡清凉寺,所以清凉寺受到清朝帝王的尊崇。圣祖于康熙二十八年(1689)八月还为清凉寺题写了“水晶域”和“心会真如”匾额。康熙四十一年(1702)二月,圣祖带着四子胤禛(zhēn)等第四次巡游五台山时,于十日至清凉寺,参观寺容,礼拜菩萨,瞻谒清凉石。当时随同圣祖参观,后来为雍正皇帝的胤禛有感于怀,曾作 《清凉石》诗二首。乾隆皇帝六次朝台,曾五次前往清凉寺,作诗五首,题匾两块——“菩提不染”和“清凉法荫”。清凉寺是康乾巡幸五台山的17处座落之一。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五台山虽在内地山区,但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但在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五台山还有130座寺院、2200余名僧人,其中喇嘛有800余人。五台山佛教在驻台国民政府委员、国大代表和蒙旗宣化使七世章嘉活佛的庇护下,还修复扩建了清凉寺等一些寺庙。(参考:尘空《民国佛教纪年》)

1939年春日寇侵入五台山,抢劫文物,抓捕僧众,强迫僧人服役,还“将各寺庙金属佛像、香炉等运走”,五台山遭到严重破坏。清凉寺住持灵众主动接近共产党的区县干部,积极参与抗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保卫五台山做出了巨大贡献。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热情关怀和照顾下,五台山佛教逐步得到了恢复发展,清凉寺也逐渐恢复佛事活动,可惜的是在“文革”以来,佛寺尽毁。

荣誉及其他

清凉石的故事传说

借石

传说在老早以前,五台山并非现在这般模样,也不叫五台山,而是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冬天滴水成冰,春天飞砂走石,夏天暑热难当,农民们开法种庄稼。在此传教的文殊菩萨,决心要改变这里的气候,他变成一个化缘的和尚到龙王那里去借歇龙石。

被拒

文殊菩萨来到东海,见龙宫外面果然有一块大石。未到跟前,已感到一股凉气扑来。文殊菩萨被巡海夜叉领进龙宫见龙王,说明来意。龙王很抱歉地说:“大法师借什么都行唯独这块歇龙石不能借。因为他是花了几百年工夫从海底打捞上来的,清凉异常,青龙每天工作回来,汗水淋漓,燥热难耐,便在上面歇息养神。你若借去,青龙就没的歇息的地方了。”文殊菩萨无奈,这才说明了自己是五峰山的老和尚前来化缘,为了造福人间,他是来求援的。

巧取

龙王估量歇龙石重达万斤,一个老和尚无法运走,才放心地答应他。文殊菩萨谢过龙王,来到歇龙石跟前,口念咒语,立即使巨石变成了弹丸。将弹丸塞进袖筒,便施告别礼,飘然而去了。

文殊菩萨回到五峰山时,正是烈日当空,久旱不雨,寸草难生的炎夏。当文殊菩萨把歇龙石安放在台南边瓦厂村东北的一条山谷后,五峰山立刻变志一个清凉无比的地方。于是,这条山谷命名为清凉谷,在此又建了一座寺院,取名叫清凉寺,五峰山也就叫做清凉山。

就在文殊菩萨取走歇龙石的当天,那些外出的小龙王回来时,发现歇龙石不在了,怨气冲天,便追到五峰山,四处对找。气急败坏的小龙王,用龙尾把五个峰扫成了平台;用利爪把岩石刨得乱七八糟,至今这些石块还遍布满山,人称“龙翻石”。当然文殊菩萨自有对付他们的办法。

文殊菩萨告诉他们歇龙石在秘魔岩的两座巨大的山岩之中。众龙刚钻进岩窟之中文殊菩萨一声咒语,两岩合并,仅留得内宽外窄的一道照明裂缝。文殊菩萨命众龙在此好好修行,并说要派弟子来朝拜和供养他们,因此这个秘魔岩窟又叫朝龙洞。传说朝拜者各见境界不一,善良人见佛、菩萨;邪恶人见不到欢乐境界。真可谓万人万境。而且有“朝五台山,若不朝拜朝龙洞只算朝拜了半个五台山”的说法。

奇石介绍

清凉石在清凉寺第二进院落中,厚6尺5寸,围长4丈7尺,面方平正,自然文藻。《清凉山志》说它“能容多人不隘古者,常有头陀趺坐其上,为众说法,梵音琅琅,异状围绕,望之悚怖,近之则失,后任目其所坐之石,曰曼殊床”。

此石灵异,一是有自然文藻;二是石面有限,但能容多人不隘;三是文殊讲经说法的法座;四是石重数吨,只要虔诚,即可扛动;五是趺坐其上,即可消除热恼,清凉身心,乃避暑圣石;六是有一则歇龙石的优美传说。

所以,清朝的雍正、乾隆二帝及众多文人学士都曾瞻仰吟诗,赞叹这一青石。

相关诗词

赞其环境、景观、形势

五峰慕灵鹫,四岳羡神鹤。(天飞灵鹫,地栖神鹤)(引用 董斌 原文)

【注】:佛教传说中,五台山像灵鹫飞翔、神鹤栖息,本句意思是【文殊五峰都羡慕天飞灵鹫,佛教四岳都羡慕地栖神鹤】。见《五台山传说故事》。

赞其环境、景观、人文

玄武护文殊,朱鹊尊弥陀。

龙虎佑国乍,佛脉保朝歌。(引用 董斌 原文)

五台山为北京之京畿后花园,距离北京最大面积和最近距离的国家森林公园,全山严谨按照中国古代营造法式设计,威武庄严,把中华民族的尊严与自豪融会在佛教精深严谨的佛法哲理中,把中华民族的宗教建筑文化融合在慈悲为怀的佛陀教育中,这个宏大的自然人文产物为保护京畿地区的环境、生态、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玄武,乃北方之太极至尊,文殊,乃无限甚深大智慧,朱鹊,乃南方吉祥之象征,“玄武护文殊,朱鹊尊弥陀”,乃以佛法之庄严激发民族与世界之大爱,护持我华夏全国顺境中和平发展,逆境中平安顺利。“龙虎佑国乍,佛脉保朝歌”,北京,乃中华民族之心脏,朝歌,乃中华名族的象征,龙虎,乃中华民族之精神;国乍,乃中华民族之生命;非五台山,何山可享此号?何岳可适此荣?何景可配此语?何境可得此誉?于是赞之云上。(引用董斌 语)

赞其环境、景观、胜景

东台望海去,(望海峰),

北台观斗柄,(叶斗峰)。

西台挂月钩,(挂月峰),

南台披绣锦,(锦绣峰)。 中有文殊台,(五台山乃文殊菩萨道场)

名唤翠岩峰。(翠岩峰)。(引用 董斌 原文)

赞云

帝王将相朝拜地,宗宿神仙修炼天。

灵鹫和谐白鹤腾,华夏儿女兴家邦!(引用 董斌 原文)

五台山御碑注解:传说中五台山形象为灵鹫峰,又有风水大师说像白鹤腾飞。五台山菩萨顶又名大孚灵鹫寺,据民间传说,全山五爷庙最为通灵,五台山全山严格按照风水学原则设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之古代建造建设规矩,遍布全山佛庙随处可见。乌鹊在佛教和民间传说中属于吉祥鸟,龙虎又为勇猛精进吉祥护法的象征,历代帝王将相、元帅将军、宗教领袖都曾朝拜五台山,故有“帝王将相朝拜地,宗宿神仙修炼天(引用 董斌 原文)”一说。

武侠记载

金庸名著《天龙八部》中的门派,位于五台山,方丈为神山上人。神山上人十七岁时曾到少林求师,但当时的少林方丈灵门大师与其交谈之下,觉其锋芒太露、极为傲慢且器量狭小,并非传法之人,若让其在寺中做个寻常僧侣,必不能甘居人下,日后定生事端,故以婉言相拒,神山这才投到清凉寺中,三十岁时便已技盖全寺,成为全寺最年轻的方丈。清凉寺规模较小,武学渊源又远逊少林,寺中所藏的拳经剑谱、内功秘要等等,不但为数有限,而且大部分粗疏简陋,所以五台山清凉寺在武林中的名声并不响亮。门派武学有伏虎拳、五十一招伏魔剑、普门杖法、二十四路伏魔杖、心意气混元功等。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3207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五台山十大寺庙排行榜 五台山必去的10大寺院 哪个寺庙香火旺
五台山风景区与四川峨嵋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中国佛教及旅游胜地,列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首,也是文殊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中国青庙黄庙交相辉映的佛教道场,现存宗教活动场所共86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下面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五台山景区最著名的十大寺庙,包括万佛阁(五爷庙)、黛螺顶、显通寺、塔院寺、菩萨顶、殊像寺、南山寺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河南十大著名寺庙 河南香火旺的十大寺庙 河南朝拜好去处
河南是中国宗教的主要孕育地,可以说中国佛教文化始于河南,同时还是道家学派和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所以遍地古寺庙,你知道河南寺庙有哪些值得去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河南十大寺庙,如嵩山的少林寺、法王寺、中岳庙,老君山的金顶道观群,以及白马寺、太清宫、太昊陵庙、大相国寺、圆融无碍禅寺等,一起来看看吧。
北京10大寺庙排行 北京寺庙哪里香火旺 京城十大庙宇排行
北京是元明清三代大一统王朝的首都,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有着全国独一无二的佛教资源,不仅有汉传佛教的寺庙,也有很多西藏和蒙古寺庙,还有很多的道教名观。那么你知道北京香火旺的寺庙在哪里吗?北京著名的寺庙又有哪些呢?下面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北京10大寺庙,包括潭柘寺、雍和宫、红螺寺、八大处·灵光寺、白云观、接太死、孔庙、法源寺、云居寺、妙峰山娘娘庙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西安十大寺庙 西安十大名寺古刹 西安10座香火旺的寺庙宫观
西安,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境内人文积淀丰厚,历史古迹众多,佛教、道教文化更是举世闻名,拥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底蕴,留存下了众多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千年古寺和道教名观。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西安十大著名寺庙,包括了大兴善寺、广仁寺、大慈恩寺、华严寺、青龙寺、香积寺等,一起来看看吧!
南京十大寺庙道观 南京寺庙有哪些值得去香火旺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2480余年的建城史和1780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它既是古代中国出现佛教活动的最早城市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研究中心。下面本文Maigoo网小编收集整理了南京十大寺庙,包括南京栖霞寺、南京鸡鸣寺、牛首山佛顶寺·佛首宫、南京灵谷寺、南京大报恩寺、南京宏觉寺、南京市天后宫、南京毗卢寺、方山洞玄观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杭州十大寺庙排行榜 杭州香火旺的10个寺庙宫观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杭州佛教,始于东晋,兴于五代,盛于南宋,杭州城的山山水水早已沉浸在香火、钟声之中,同时道教亦在此地生根发芽,两者交相辉映,共同铸就了杭州丰富的宗教文化底蕴。除了著名的灵隐寺外杭州还有哪些寺庙呢?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杭州十大著名寺庙,分别是灵隐寺、北高峰灵顺寺、径山寺、上天竺法喜讲寺、净慈寺、永福寺、香积寺、抱朴道院等,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十大著名寺庙 重庆香火旺的十大寺院 重庆祈福好去处
历史上的重庆地区佛教和道教都比较兴盛,如今重庆诸多寺院依旧香火旺盛。那么大家知道重庆有哪些佛寺道观香火旺吗?本文Magoo网编辑盘点了重庆十大著名寺庙,包括宝顶山宝顶圣寿寺·佛祖寺、潼南大佛寺、重庆华岩旅游区·华岩寺、重庆老君洞道观·老君庙、重庆罗汉寺、张飞庙等香火旺盛的寺庙,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
西藏十大著名寺庙排行 西藏香火旺盛的寺院大全
自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并与本土苯教交融后,藏传佛教形成了宁玛、萨迦、噶举、格鲁等主要教派,现存1700多座寺庙,成为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很多藏迷们去西藏都一定会去看寺庙转转,放空、听经、转转经桶、大跪拜等,那么去西藏旅行一定要参观哪些寺庙呢?下面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西藏十大著名寺庙,包括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桑耶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萨迦寺、楚布寺、小昭寺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浙江十大著名寺庙 浙江香火旺的十大佛寺道观 浙江寺院排行榜
浙江省寺庙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刹名寺、道观等。其中,灵隐寺作为千年禅宗圣地,历史悠久,香火旺盛,最为出名。那你知道浙江寺庙有哪些值得去?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浙江十大著名寺庙,分别是普陀山寺庙群、灵隐寺、天台山寺庙群、杭州抱朴道院、天童寺、杭州净慈寺、绍兴新昌重阳宫、宁波鄞州阿育王寺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成都十大著名寺庙 成都香火旺的十大寺庙
成都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宗教传播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厚重。那么你知道成都有哪些著名的寺庙吗?下面maigoo小编整理了成都十大寺庙,包括文殊院、青羊宫、大慈寺、昭觉寺、宝光寺、慈云寺、石经寺、青城山寺庙、普照寺、新津区观音寺等。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成都哪些寺庙香火旺吧!
深圳十大著名寺庙 深圳香火旺的十大寺庙 深圳10大寺院宫观
广东省信宗教的人所占比例算是全国前例了,那么,你知道深圳有哪些寺庙吗?深圳著名的有哪些佛寺和道观?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深圳十大香火旺的寺庙,包括深圳弘法寺、凤岩古庙、大华兴寺、平湖玄武观、弘源寺、般若禅寺,龙岗龙兴寺等,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上海十大著名寺庙排行榜 上海香火旺的寺庙道观有哪些
大约在三国时期(238~280年)佛教就已经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传播了,龙华寺和静安寺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在这一时间段,丹鼎派传人葛玄也将道教传入上海地区。现在的上海寺庙众多,有哪些寺庙香火比较旺呢?上海著名的寺庙有哪些?下面maigoo小编盘点了上海十大寺庙,包括静安寺、城隍庙、东林寺、龙华古寺、白云观、上海玉佛禅寺、上海真如寺、三元宫坤道院等等,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广州十大著名寺庙 广州香火旺的十大寺院道观和教堂
广州是海上丝绸的发祥地,也是佛教从海道传入中国的初地。三国孙亮五凤二年(255),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从事佛经翻译,是目前所知佛教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从此佛教在广州流传千载。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广州十大寺庙,包括光孝寺、六榕寺、广州大佛寺、纯阳观、三元宫、南沙天后宫、圆玄道观、广州华严寺、海幢寺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山西十大著名寺庙排行榜 山西香火旺盛的佛寺道观盘点
寺庙是一个培福修慧的地方,烧香拜神不仅是表达对佛陀和神仙的敬意,同时也是寄托人们的愿望之地。作为著名的文物大省,山西可谓是遍地文物,其中就包括了许多著名的寺庙宫观,你知道山西有哪些著名的佛寺吗?山西著名的庙宇又有哪些?本文盘点了山西十大寺庙,包括五台山寺庙、恒山寺庙群、平遥双林寺·镇国寺·文庙、大同华严寺等。下面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广东十大寺庙排行榜 广东寺庙哪个香火旺 广东十大著名庙宇
广东佛教文化从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的达摩自南天竺渡海在广州登陆开始算起,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年了,而道教则是起源于魏晋时期江苏道士葛洪因避战乱到广州炼丹传道,已有1600多年历史,岭南最古文庙也有1000多年历史,上千年的佛、道、儒融合让广东宗教文化非常鼎盛。那么你知道广东有哪些著名的寺庙吗?下面maigoo小编将为您盘点广东十大庙宇,包括南华寺、光孝寺、开元寺、罗浮山冲虚观·黄龙观·华首台、西樵山宝峰寺·云泉仙馆等,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宁波十大寺庙排行榜 宁波香火旺的十大寺院道观
自古以来,宁波就有“四明三佛地”之誉,而千年的宗教文化也让宁波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庙宫观。那么你知道宁波有哪些知名的寺庙吗?下面MAIGOO编辑盘点了宁波十大寺庙道观,包括宁波天童寺、阿育王寺、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清道观、雪窦山寺院等,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武汉都市圈十大著名寺庙排行榜 武汉及周边香火旺的十大寺院道观
武汉有着浓厚的宗教文化底蕴,对武汉的宗教文化发展和城市文明的进步有着巨大的影响,不仅有着长春观这种道教名观,作为汉传佛教禅宗、净土宗的发源地,更是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那么武汉及其周边城市有哪些著名的寺庙呢?下面本文盘点了武汉都市圈十大寺庙,包括汉口古德寺、归元禅寺、宝通禅寺、武汉长春观、莲溪寺、嵩阳寺等,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九华山十大著名寺院 九华山香火旺的礼佛寺院排行榜
九华山是著名全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从山脚至山顶遍布名刹古寺,堪称一处佛教王国,吸引了国内外不少信徒及香客慕名而来,那九华山必去佛寺是哪些呢?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九华山十大著名寺院,如:化城寺、月身宝殿、百岁宫、天台寺、旃檀禅林、祇园禅寺、甘露古寺等,一起来看看吧。
辽宁十大著名寺庙 辽宁香火旺的10大寺庙宫观
寺院是一个培福修慧的地方,烧香拜佛的意思在于可以表达对佛陀的敬意、感激和怀念,可以达到去染成净,奉献人生,觉悟人生的境界。那么你知道辽宁省内寺庙有哪些值得去?下面Maigoo小编整理了辽宁十大著名寺庙,包括千山的“五大禅林”和无量观、义县的奉国寺、闾山的北镇庙、观音阁,以及慈恩寺、青岩寺等,一起来看看吧。
苏州十大寺庙排行榜 苏州香火旺的10个寺庙宫观
苏州是个美丽的城市,很多景点人们都耳熟能详,比如寒山寺,一首《枫桥夜泊》让其闻名天下。那么,你知道苏州还有哪些寺庙道观吗?下面本文MAIGOO小编旧为您盘点了苏州十大寺庙,包括苏州重元寺、寒山寺·枫桥风景名胜区·寒山别院、苏州玄妙观、西园戒幢律寺、苏州市灵岩山寺等,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