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资福庙主建筑三开间,带厢房、木结构框架。修复后的大资福庙总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其中主殿360平方米,其余近690平方米。
步入前殿,可见“义凛千秋”四个大字,两侧辅以六个片段展现英雄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大殿正中设张宪戎装彩金木雕坐像,左右配制《张宪征战图》,细数英雄的丰功伟绩;东厢房展示张宪随岳家军征战的场景及南宋将士作战时所穿的盔甲、战袍等;西厢房则主要陈列与张宪故里四川省阆中市的风土人情及当地百姓对英雄的怀念。
前殿:步入大资福庙前殿,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义凛千秋”四个大字,两侧辅以“靖康之难”“南宋之建”“朱仙之捷”“风波之狱”“沉冤之雪”“百代之思”六个片段,展现英雄所处的历史文化背景。
大殿:大殿正中设烈文侯张宪戎装彩金木雕坐像,像高3.8米,重1吨,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叶萌春精心制作。左右配制由宋史专家傅伯星先生绘制的《张宪征战图》,围绕张宪一生经历的数次重大战役,细数英雄的丰功伟绩。
东厢房:东厢房的《岳家军将佐图》展示了当年张宪随岳家军征战的场景,同时还陈列了南宋将士作战时所穿的盔甲、战袍、战靴,一组栩栩如生的征战场面模型让人仿佛看到了当年马蹄声声和征战厮杀的情景。
西厢房:西厢房主要陈列了与张宪故里四川省阆中市的风土人情,以及当地百姓对英雄的怀念。西厢房正中供奉着福神及明朝孙靖书写的现如今又重新镌刻的百福图。
始建时间:大资福庙始建于南宋时期,是百姓为祭祀岳飞部将烈文侯张宪与继忠侯岳云而建的。
传说背景:据传,岳飞爱将张宪遇害后,尸体被秦桧切成72块,分别丢在杭州72个不同的地方。百姓为纪念他,自发筹资在这些地方建起了72座庙宇,因不敢公开纪念张宪,故称为资福庙。
历史变迁:以前在众安桥、祖庙巷、东山弄等地方,都曾有过资福庙,但时至今日,杭州留存下来的资福庙只剩下玉皇山南这一座了。历史上,大资福庙最近的一次重修是在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庙东侧厢房至今还保留着一块当年的《重修聚魁桥碑记》。2010年,在南宋皇城大遗址综合保护工程实施的大背景下,大资福庙得以全面整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