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尾海蚀地质公园在湄洲岛的最南端,也是岛上最远的一个景点,客栈门口有公交车直达。与客栈的直线距离8公里,按照电单车的车速,骑车过去导航提示需要35分钟。电单车本身就有限速,加上我是新手还要导航,就骑得更慢了,40分钟后到达鹅尾海蚀地质公园。
海拔仅65米的鹅尾山三面临海,因其形似鹅尾而得名。鹅尾海蚀地质距今一亿三千万多年时间,接受风蚀、海蚀的双重作用形成的独特奇景,被称为罕见和典型的海蚀地貌。
大量的海蚀岩经过岁月的洗礼,形状千姿百态,这里众多的奇石神形俱佳、形象生动、引人入胜,蕴含美丽动人的妈祖传说和丰富的地质科普知识。
海蚀地貌,这一由海水对沿岸陆地长期侵蚀破坏所形成的独特景观,彰显着大自然的无尽威力与神奇魅力。在湄洲岛的最南端,这样一处绝美的海蚀地貌公园便展现在游客面前,让人不禁感叹海洋的壮阔与生命的活力。
地质公园的美丽与独特,地质公园内,一片片黄金沙滩铺展眼前,细腻的沙砾在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仿佛是海洋赐予大地的一抹璀璨瑰宝。
这片地质公园的海蚀地貌,展现出三级的不同景观,每一级都独具特色,令人叹为观止。热爱自然风光的人们,定会在此流连忘返。
鹅尾海蚀地质公园有“海龟朝圣”“飞戟洞”“海门”“龙洞听潮”和“金山寺”等十多个景点。
那些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象形石欣赏起来还是要有点想象力,不然达不到神形俱佳的效果。石头本就在那里,是人们的想象赋予石头灵气。
“海龟朝圣”是进入景区的第一块象形石,这块状如海龟的石头永远朝着妈祖的方向眺望。
“雾海寻灯”是一个四角卷棚亭,眺望海面隐约可见妈祖神灯出现,为来往的船只引航,大白天的,我们看不见神灯。
“飞戟洞”因形如古代兵器“戟”而得名,这是海蚀岩崩塌滚落形成的堆叠洞,透过对穿的洞口可以看到洞另外一头的海面。嶙峋的岩壁和对穿洞的光线美感,使这里成了网红打卡点,洞口排队拍照的队伍一直没断过。
过了“飞戟洞”顺着石阶往上,这一段崖壁陡峭,是观赏海蚀地貌的好位置。大风卷起巨浪拍打岩壁十分壮观,假如你是诗人肯定会诗兴大发,不会写诗的必然会想起曾经背过的诗句“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金山寺始建于明嘉靖年间(1816年),重新翻修过,在不大的鹅尾山,金山寺护佑着来往船只和一方民众平安。
金山寺大雄宝殿右边有一条石阶路可以就近登上鹅尾山上的灯塔,我们去的时候小路上挂了个禁止由此上灯塔的牌子,需要绕道寺前的石阶路上登塔。
灯塔并不高,十几分钟就上了山,山上风大到几乎站立不稳,在这个小制高点可以俯瞰整个海湾,拍到“X”型沙滩,是岛上看海景的好位置。
地址:莆田市秀屿区湄洲岛东南端
交通:湄洲岛1路、2路、旅游专线公交鹅尾神化石(鹅尾海蚀地质公园)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