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勒-艾米拉陵寝(又称帖木儿陵墓)是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的著名历史遗迹,建于15世纪帖木儿帝国时期,属于中亚建筑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陵墓采用八角形圆顶结构,外层覆盖蓝色琉璃面砖,内部装饰有大理石、彩砖和金饰,整体风格融合伊斯兰艺术与东方建筑特色。其圆顶高达45米,被誉为“中亚建筑瑰宝”。
陵墓最初为帖木儿为其孙子穆罕默德·苏尔坦(“木汗牟德苏丹”)建造的,但该继承人早逝。后帖木儿临终前遗嘱要求将其遗体安葬于此,形成“九棺同穴”的格局(实际墓穴位于地下深处)。陵墓内现存9个象征性石棺,真实墓穴位于地下密室。
陵墓历经地震与战乱(如1740年波斯国王纳迪尔·沙阿曾试图掠夺其玉石装饰),仍保持华丽风貌。内部金饰与彩砖工艺展现了15世纪工艺水平,苏联考古学家米哈伊尔·盖拉西莫夫于1941年开启地下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