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羌大峡谷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雁门乡境内,距成都150公里,是中国西部第一大峡谷。峡谷呈东西走向,全长30余公里,最狭窄处峭壁垂直落差达400米,形成"峡峭壁耸,瀑布层迭"的奇特景观。景区内雪山、奇峰、怪石、幽谷、森林、秀水等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其中长约1.8米的挂壁小道和白龙瀑布是标志性景观。峡谷全年免费开放,适宜开展徒步观光、生态探险等户外活动。
峡谷主体由古冰川侵蚀形成,呈现"两山夹一谷"的典型地貌特征。主要景观包括:
挂壁小道:沿峡谷北侧崖壁开凿的徒步路径,最窄处仅1米,部分路段设有简易护栏。
白龙瀑布:位于峡谷西端终点的三级瀑布群,落差总计约80米。
垂直崖壁:峡谷中段笔直段发育出400米高的完整石灰岩断面,崖面可见冰川擦痕。
季节性景观:不同季节可采摘车厘子、红脆李等水果。
主要徒步线路以月里村村委会为起点,沿挂壁小道向西北延伸至白龙瀑布,往返全程约10公里。线路特点包括:
海拔爬升约400米,平均坡度15-20度
路面以碎石路和土路为主,部分崖壁路段需手脚并用攀爬
全程无补给点,需自备饮水和食物
建议游览时长4-6小时,最佳季节为4-10月
峡谷所在区域基础设施包括:
月里村设有简易停车场和农家厕所
索桥村保留有明代羌族碉楼遗址
国道213线从峡谷南侧经过,设有观景平台
西羌大峡谷位于汶川县原雁门乡境内(2020年行政区划调整后属雁门镇辖区),地处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地带。峡谷北接海拔2000余米的老鹰山,南临岷江支流,形成于喜马拉雅造山运动时期。作为阿坝藏羌自治州内规模较大的峡谷地貌,其核心景观集中分布在月里村至索桥村之间的10公里范围。
作为羌族聚居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峡谷内留存有月里羌寨等传统聚落。2010年后陆续开发以下旅游项目:
观光栈道:2015年完成挂壁小道安全护栏安装
漂流项目:在峡谷东段开发3公里长的激流漂流线路
生态保护:2020年起实施游客限流措施,单日最大承载量300人
交通改善:2022年完成月里村至白龙瀑布的步道硬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