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尔喀大瀑布位于西藏自治区加查县拉绥乡藏木村境内,是雅鲁藏布江因地形断层形成的天然多级瀑布。瀑布从大石崖间飞泻而下,落差近30米,水花飞溅形成银光闪烁的视觉效果,阳光照射下可见彩虹景观。
瀑布旁存在一块油光黑亮的特殊岩石,当地传说放置鸡蛋于岩石表面可快速煮熟。该区域因地质板块挤压形成破碎地貌,瀑布水流落差形成的天然屏障使下游聚集大量鱼类,当地居民长期沿用在瀑布上方布网捕鱼的传统方式。2021年拉林铁路开通后,该瀑布周边区域被纳入藏东南三小时旅游圈。
瀑布主体由三级跌水构成,最大单级落差达12米。丰水期(6-9月)水流每秒流量超过2000立方米,水花撞击岩壁产生的雾气可上升至50米高空,在特定光照角度下形成直径约15米的圆形彩虹。冬季枯水期时,冰瀑景观覆盖面积可达800平方米。
1.鱼类聚集区:瀑布下游200米江段因水流落差形成天然屏障,聚集裂腹鱼、裸鲤等高原特有鱼种,密度达到每立方米3-5尾
2.特殊地质构造:瀑布周边岩石主要为黑云母片麻岩,经流水长期冲刷形成蜂窝状侵蚀地貌,部分区域岩石孔隙率达到30%
2021年6月拉林铁路正式运营后,从拉萨至加查站的车程缩短至2.5小时。加查火车站在设计中融入'百湖纳城'理念,站前广场设置涅尔喀大瀑布景观微缩模型作为导览标识。旅游部门在瀑布观景台配置了海拔标识碑(标注海拔3680米)和地质解说牌,形成长约1.2公里的环形游览步道。
雅鲁藏布江流经加查县拉绥乡藏木村时,因地壳运动形成的断裂带导致江面出现多级断崖,形成落差近30米的阶梯状瀑布群。此处江面宽度骤缩至40米,水流从高耸的片麻岩崖壁间倾泻而下,地质特征显示该区域处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交界带。
1.捕鱼传统:当地藏族民众利用竹木制成三角形捕鱼装置,架设于瀑布顶端岩缝处,历史上群众常在此捕鱼晒干
2.黑石传说:瀑布东侧的黑曜岩表面温度常年保持60℃以上,实际测量显示将鸡蛋置于岩石表面约8分钟可达到半熟状态
3.名称由来:"涅尔喀"藏语意为"鱼被卡住的地方",生动反映瀑布对鱼类洄游的阻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