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村,是珠海市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古村落,开村于南宋时期,形成于明清,距今已有780余年历史。现存历史建筑90栋,包含11座古祠堂和80栋传统广府民居,其中杨氏大宗祠为珠海现存规模较大祠堂,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该村红色文化资源突出,是中共早期革命家杨匏安的故乡,建有杨匏安陈列馆等红色教育基地。自2007年起,通过古建筑活化利用形成文商旅融合生态圈,截至2024年已吸引220余家网红商户入驻,日均客流量超2万人次,2024年入选广东省文旅促消费优秀案例。
杨氏大宗祠:建于清同治年间,占地面积8838平方米,采用硬山顶青砖木结构,正殿悬挂"大宗本支"牌匾。
传统民居:保留80栋广府风格民居,以三间两廊式布局为主,装饰木雕、石雕、砖雕工艺。
玉堂春古树:植于清光绪年间,树龄逾130年,每年春季开花形成独特景观。
杨匏安陈列馆:2018年建成开放,系统展示华南地区马克思主义传播先驱杨匏安生平事迹。
红色教育基地:杨氏大宗祠内设有家风家训展示区,2023年开展红色教育活动40余场,覆盖超4000人次。
革命历史遗存:保留杨匏安故居遗址、抗战时期中共地下交通站等红色遗迹。
始建于南宋淳祐年间(约1240年),杨氏先祖自广东南雄迁居至此。
明清时期形成完整村落格局,现存建筑群多为清代至民国时期遗存。
古建活化:2007年启动古建筑改造,停云书房(原私塾旧址)、北山大院(清代杨氏私宅)等历史建筑转型为文化空间。
商业生态:形成国际美食、文创手作等多元业态,引进港澳商户20余家,网红店铺月营业额最高达100万元。
文化活动:年均举办北山国际音乐节、艺术市集等活动,2024年客流量突破500万人次,港澳游客占比30%。
计划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开发,强化与华发商都等周边商圈联动。
依托"秀毓北山"文化传承计划,培育非遗手工艺、传统美食等特色项目。
目标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文-旅-城-人-产"融合发展示范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