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州北镇庙
北镇庙
0
赞数:
北镇庙始建于隋开皇十四年(594年),初称“医巫闾山神祠”,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也是全国五大镇山中保存完整的镇山庙。北镇庙依山而建,占地5万平方米,包括石牌坊、山门、神马殿、钟鼓楼、御香殿、大殿、更衣殿、内香殿、寝宫等建筑,庙内保存有元明清碑刻56通,周边有仙人岩、翠云屏等景致点缀。以北镇庙为核心建成的北镇庙公园总面积30公顷,是集文化展现、生态保育、植被修复、远眺漫步为一体的山体公园。
北镇庙基本信息
  •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第三批(明、清)
  • 所在地/隶属: 辽宁省 锦州市 北镇市

景区介绍

北镇庙是道教庙宇,位于辽宁省锦州市北镇市城西二公里处。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四年(公元五九四年),当时称医巫闾山神祠,于金代、元、明、清历次重修和扩建。北镇庙是北方镇山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周礼·职方氏》云:东北曰幽州,其山镇为医巫闾。故医巫闾山为中国北方之镇山。历代王朝不断尊崇、加封,医巫闾山隋代时期被封为“广宁公”,辽、金封为“广宁王”,元代加封“贞德广宁王”,明初改封“北镇医巫闾山之神”。据历史文献记载,从隋代开始,各镇山“就山立祠”,建庙设主,春秋祭祀。北镇庙是供奉祭拜医巫闾山神灵之所。自古游闾山者都要先到北镇庙祭拜,故有先祭庙,后游山之说。现存建筑保持着明清两代的风格。

北镇庙是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山下立有祠庙,始建于金代。根据碑刻记载,现在的北镇庙基本上是明永乐十九年(1421年)和弘治八年(1495年)重修扩建的。

北镇庙规模宏大,东西宽109米,南北长240米,庙内建筑从山下到山顶依山势层层向上,排列而成。庙中的主要建筑有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寝殿五重大殿,建于一个工字形的高台上。五重大殿之前又有石牌坊、山门、神马门、钟鼓楼等建筑,之后又有仙人岩、翠云屏等景致点缀。

御香殿共有厅堂五间,是陈放朝廷御书和皇家祭祀用香蜡供品的地方。御香殿的后面是大殿,大殿是庙内整体建筑的对称中心,也是庙内较大的建筑,殿宽23.4米,面阔七间、进深五间,是举行祭扫大典的场所;大殿为歇山式大木架结构,殿墙以青砖围砌而成,绿琉璃瓦顶,雕梁画栋,柱、檩均为红色;墙壁上绘有汉代至明代各朝著名的文臣武将画像32人,各具神态,惟妙惟肖,至今仍色彩鲜艳。殿内有一尊“北镇山神”的泥塑。殿的正中悬挂着清乾隆帝书的“乾始神区”铜制御匾。

大殿的后面有三间更衣殿,是祭祖者入大殿朝拜前更换衣服的地方。再后有三间内香殿,是存放地方官员祭品和香火的地方。后面的寝宫,是山神的内宅,所以规模仅次于大殿。清康熙帝敬献的御匾“郁葱佳气”悬挂于殿眉的正中,大殿的周围以白色的石栏围绕。

庙内还保存有元、明、清三代的石碑56通,其中有元代大德、皇庆、延祐、至顺、至正等年间的祭山、封山碑12通,明代永乐、成化、弘治、正德、隆庆和万历年间的修庙碑16通,清代康熙、雍正、乾隆、道光和光绪年间的祭山修庙、游山诗等碑28通,这些石碑在考古学研究和书法艺术上,都有着很高的的价值。

建筑特色

北镇庙的建筑依山势排列,由南向北层层升起,主要建筑均位于中轴线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庙前正中是一座六柱五楼式牌坊,两旁各立有一石兽。拾级而上,便是歇山式三券洞山门,门额下中刻“北镇庙”三字。进入山门登上二十级台阶为神马殿,殿内塑有两匹马和两个马童,为山神行走时的坐骑及随从。过神马殿,往北是一个高大的月台,绕以雕工精细的石栏杆,主要建筑都在月台之上。从南向北依次为御香殿、正殿、更衣殿、内香殿、后殿。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歇山式大木架结构,上盖绿瓦,雕梁画栋,古朴典雅,是举行祭祀大典的场所。殿内北部中央的神坛上供有一尊“北镇山神”,东西两侧的墙壁上绘有明代开国元勋32人的画像。后殿是山神夫妇的内宅,规模仅次于正殿,殿内有山神夫妇及童男童女塑像。北镇庙的西北角有一块状如屏风的天然巨

石,名为“翠石屏”,石下有一小孔,据说从此孔钻过,可以终生不腰疼。清乾隆皇帝封其为闾山八景之一,并为其题诗作赋。北镇自建成庙以来,历年帝王都在此举行设祭祀活动,祈求神灵保佑。庙内留下自元代以来的告祭碑、修庙碑记、题咏刻石共计有56通。其中元碑12通,明碑16通,清碑28通,这些石碑都是研究元、明、清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史料。

所获荣誉

北镇庙是全国五大镇山中保存完好的镇山庙,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88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北镇庙屡逢战乱几经损毁,让我们从浩繁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寻觅一下它的踪迹吧。

涉及北镇庙的最早记载是舜封医巫闾山为幽州镇山。《隋书·礼仪》载:随开皇14年(公元594年)闰十月,诏封全国四镇,并就山立祠。是为医巫闯山建祠的早期记载,祠址待考。到了唐玄宗天宝10年(公元751年)诏封医巫闾山为广宁公,于当年正月派毕炕祭祀。史载,辽代有王六位先后40余次到医巫闾山上巡游、谒陵敬山。如此频繁是因为辽代在医巫闾山建有显陵、乾陵,并在附近设显州、乾州为奉陵邑。显州在今北镇城内,乾州在北镇庙前平川上。金大定 4年(公元1164年)朝廷颁祭祀医巫闾山事宜,在今北镇庙的位址建广宁王祠。金代中都路转运使王寂在《广宁庙》诗中有“千古广宁庙、云楣榜旧题”之句,可证有庙已久。元代大德二年加封医巫闾山为“贞德广宁王”设广宁神祠,扩大了金代广宁庙的规模。元末社会动荡,战火兵燹,仅存正殿三间。对此明代诗人程瑜在《谒北镇庙》诗中有“庙貌余兵燹,台垣穴鼬鼠生热情。仙亭无鹤驾,蟒洞尚蛇行”的描述。

大规模修建北镇庙在明代。洪武年下诏称医巫闾山为北镇医巫闾山之神,从公、王,登上了神位,洪武23年建庙,每年祭享。于大殿东侧建宰牲亭、神库、神橱等附属建筑。永乐19年,拆旧重建三大殿:前殿五间、中殿三间、后殿七间。还在前面增建御香殿、神马门。庙四周修上砖墙,历时四年半:弘治7年再次修葺。

满清朝对家乡的医巫闾山格外看重,几次下诏派官员修缮。增建石坊、御碑亭。还在庙的东侧建广宁行宫、万寿寺、观音堂等。民国年间战乱,北镇庙遭受损坏。“文革”期间红卫兵“破四旧”将所有石碑推倒在地,毁损惨重。

综观北镇庙的历史,似乎可以得到“战乱毁损,安定再建,屡毁屡建”这样一个规律。北镇庙带着岁月洗礼的沧桑,走入现代人的视野。

地理环境

明韵清风

北镇庙是祭祀医巫闾山神的场所,经明清两朝修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

这座依山而建,自南向北沿中轴线铺陈开来的建筑群,规模恢宏结士与严谨,谱写出一曲华美的乐章。石狮、石坊、仪门奏响序曲。红墙绿瓦的仪门建在由花岗岩条石堆砌的高台上,上去得走20级石台阶。

又一个20级石阶,走上第二个平台,神马殿居其上。经两侧角门进入第二个“四合院”。东有钟楼西有鼓楼,其间有四座清代御碑亭及一排乾隆皇帝的游山诗碑。经两段石阶走上第三个平台,平台上建有御香殿。在殿前一个略低的平台上列有一排乾隆皇帝游山诗碑。西侧有日晷石座一个,东侧有焚香亭模样的石嘉量一个,它是古代的量具。这是一组承前启后的乐章。御香殿、正殿、更衣厅、内香殿、寝宫建筑在一个巨大的用条石堆砌的亚字形的平台上,周围有石栏杆,雕栏玉砌。稳重而华丽的基座,是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一大特征。

正殿内供奉医巫闾山的神塑像,传说为丹朱,唐尧之子。正殿是寺内主体建筑,是整曲乐章的高潮。正殿面阔五间,歇山式大木作结构,绿琉璃瓦的大屋顶,飞檐斗拱,红柱画枋,上画和玺彩画、旋子彩画图,充满东方神秘色彩,明显地保留着明清时期宫廷建筑的特征。大殿内东北西三面墙壁上绘有32位人物画像,有身材魁梧、披甲执杖的武将,也有须鬓飘拂、风度潇洒的文臣,有白面书生,也有黑脸大汉,极富动态,栩栩如生,无一雷同。从衣冠服饰判断,应是明代人物。据此有人揣度他们是朱元璋的开国元勋文臣武将。设色艳丽,沥粉描金,线条流畅,显然出自清代画家之手,尚存明代遗风。高大寝宫作为整体组群的终结,乐章戛然而止,令人回味无穷。

祭山吉地

医巫闾山东麓,北镇市城西2公里处的山丘上有片红墙绿瓦的古建筑群。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北镇医巫闾山的山神庙——北镇庙。气势恢宏庄严,已有近千年的建庙史。它是历代帝王祭祀医巫闾山山神的地方。历经沧桑巨变至今保存完好。1988年经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一规模恢弘的占建筑群,从南向北,在一条中轴线上依次排列着:石坊、仪门、神马殿、御香殿、大殿、更衣厅、内香殿及寝宫。四周由红墙围成一个东西宽178米,南北长280米的矩形院落。整体建筑布局严谨,依山就势,步步高升,层层深入。

综观医巫闾山四周不乏风光优美之地。古有“地之美者,则神灵安”之说。在阴阳学家于宫廷占主流、阴阳五行风水学说盛行的古代,朝廷选择庙址,遴选处士能人“相度风水”是必不可少的。北镇庙在医巫闾山之阳,坐落在主峰望海峰山脚状如龟趺的小山丘上,海拔112米,具备“青龙双拥,旗鼓园峰”的态势,土丘左右各有一条溪水环绕。奇妙的西侧溪水上游竟有个天然的大石锁。这一切,暗合“龙好有盖有座,水好有关有锁”之说,站在庙内可瞻望神山主峰一览医巫闾山奇异景色。表明这里曾是古人生活遗址,早在新石器时期,已经有人在这里生活繁衍。这里地处辽西走廊,东面有广宁古城,有古驿道在前面通过。为方便过往官民祭拜,在庙门南1.2公里古道旁原有一座青砖券砌的香亭。

整座庙宇处于医巫闾山脚下,高居士丘之上,神殿雄伟瑰丽,时有祥云缭绕。不正是传说中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吗?在岁月的流转间展示恒久的魅力。

主要景点

石牌楼

北镇庙山门前是一块平整的台地,台地上明代弘治间曾建木牌楼一座,清初改建为石坊。石坊正前方1200米处,即由郎家碑去观音洞的路北不远处,曾有一座底座1米、高2.5米的香亭一座,因过去入庙祭拜前可先在此拈香遥拜,故称“遥参亭”。1960年尚完好无损,后在“文革”期间被毁。今遗址无存。清代石坊建成后,经雍正、光绪间的多次维修,但因石质较差,部分风化,1973年3月,被一场龙卷风刮倒。仅存东稍间一楼。1992年国家拨款20万元,本着“修旧如旧,修旧如古”的原则.尽可能采用原构件再以灰色沉积砂岩雕补破损构件。雕成后建竖在用花岗条石铺砌的平台基座之上。石坊高9.7米,宽14.2米。为六柱五楼单檐庑殿顶式仿木构牌楼建造。明间宽3.3米,次间宽2.67米,稍间宽1.78米,各柱径为面宽57厘米的方柱。各柱前后和边柱外侧均有夹柱抱鼓石。每间柱上均置平板枋、龙门枋、华板及额枋。平板枋上承庑顶楼盖。楼盖椽望、瓦垅、吻兽、剑把一如大木作。明间龙门枋上两面均有二龙戏珠浮雕。各间龙门枋下置华板。华板为三花如意透雕。华板下置额枋,枋下置浮雕雀替一对。石坊中楼高举,错落得体、造型雄伟、雕刻精细,为石雕艺术杰作。石坊前后置圆雕石狮两对,雕刻精美,神态各异,分别雕成喜怒哀惧四种神情,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山门

山门又称仪门,位于石坊北25米的月台之上。为砖瓦式结构歇山顶。面阔三间为17.45米,进深5.58米。绿琉璃瓦盖顶,正脊两端饰吻兽,垂脊和戗脊上置走兽。檐下无斗拱,椽以琉璃砖代替。角梁为花岗岩雕造。底裙由四层条石砌筑。墙体由青砖砌筑。正面辟三券洞门,门高3.4米,宽2.8米。明间门额上嵌石匾额一方,横书双钩楷书“北镇庙”三个大字,传为明嘉靖时严嵩所书。山门两侧围墙亦如其色,墙顶砌两坡灰瓦。山门东西两侧各辟一角门。门前左右置花岗岩台阶,月台边缘有白石栏杆围绕。给人以明洁之感。

神马殿

神马殿又称神马门,位于山门后25米处的第二层月台之上。神马殿是古代向马神祈祷马政事业槽头兴旺

之所,故又称马神殿。又一说是祭典时喂养御马之地。该殿为歇山式建筑,面阔五间,18.5米,进深三间,9.25米。顶覆灰瓦及吻兽,南侧置格扇式门窗。殿内梁架施以彩绘。东次间立有光绪十八年(1892)之敕修北镇庙碑一甬,西次间立无字碑一甬,今碑首、碑趺尚存,碑身于1968年修建万紫山烈士塔时移走,改作题写碑铭之用,现已恢复。殿内原塑有神马及马童二像,现已恢复。殿前月台有台阶上下相通,周围有石栏护绕。神马殿阶下两侧,原建有东西相对的硬山式朝房各五间,现基址可辨。神马殿东西两侧有东西横墙一道,墙体东西各辟一角门。行人通过角门可进入北面院落。

钟鼓楼

钟鼓楼位于神马殿东西两侧,进入角门北侧,即走近楼基之下。钟楼坐东朝西,为歇山重檐楼阁式建筑,楼基为方形石砌平台。楼体分上下两层,各呈方形。下层面阔、进深各三间,为7米,中辟一高2.2米,宽0.9米的券门,楼内置一胡梯,上通二楼。上层各面5.6米,四周环有回廊,每面置有格扇式望窗,前檐柱下装有木制栏板。顶覆灰瓦,吻兽及走兽俱全。檐檩、柱施以彩绘,整体建筑结构合理,形制美观大方。登斯楼上,北镇庙北部的所有建筑和行宫可一览无遗。钟楼脊檩上悬光绪十六年所铸大铁钟一口,钟高1.8米,口径1.5米,重二吨。钟面刻铸“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声垂千古,夜镇八方,累代威灵”及“奉重修北镇庙旨,大清光绪十六年岁次庚寅四月谷旦;副都统衔左翼协领程世荣监修,副将衔直隶升用参将马占鳌监修,遇缺题奏提督广东高州镇总兵鉴色巴图鲁奉左宝贵监修,钦加二品衔行巡抚事奉天府尹裕长,钦命盛京将军奉天总督庆裕,钦命盛京将军奉天总督裕禄,钦差大臣署盛京将军奉天总督安定,金火匠李明广”等字样。

鼓楼位于神马殿西侧,坐西朝东,建筑形制与钟楼相同。原二层楼上置大鼓一面,晨钟暮鼓之音远近徐闻,象征神奠一方,世间永远安宁。

钟鼓二楼始建于明代弘治间,后于万历、清康熙、乾隆、光绪各朝多次重修或维修。1947年底钟楼一枋木被人卸走,其余保存完好。

碑亭

碑亭位于神马殿北甬路东西两侧,横列四座碑亭,除东边的一座为六角亭外,余者皆为四角攒尖式,亭已毁。东边两甬古碑在1971年省地震队的司机试验汽车拉力和人戏耍打赌,将其拉倒摔断,1980年重新黏合立起。碑面的一些字迹受损难辨,四甬碑由东向西分别为清康熙五十年(1711)的万寿碑、康熙四十七年(1708)的《北镇庙碑文》、雍正五年(1727)的《御制碑文》、乾隆十九年(1754)《御制并书·七言律诗》石碑。

御香殿

御香殿位于神马殿北24.5米的第三层月台上,古时用于贮藏朝廷祭典所用香火和供品、陈放朝廷诏书的庙宇,故又称龙亭。该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大式大木歇山式建筑,顶覆灰瓦及吻兽,檐下置斗拱作三踩。殿堂木架结构作五架梁,分别施以彩绘。殿前月台下东侧上层平台上建一石造歇山顶焚香亭一座,西侧对应的位置处原置石造日晷一座(基座犹存),同时,此层月台的东西两侧和石阶之下还立有清代皇帝的御祭、游山诗文碑14甬。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

交通信息

沟帮子至北镇公交专线,市内公交专线。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8241 】编辑上传提供,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北京10大寺庙排行 北京寺庙哪里香火旺 京城十大庙宇排行
北京是元明清三代大一统王朝的首都,由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有着全国独一无二的佛教资源,不仅有汉传佛教的寺庙,也有很多西藏和蒙古寺庙,还有很多的道教名观。那么你知道北京香火旺的寺庙在哪里吗?北京著名的寺庙又有哪些呢?下面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北京10大寺庙,包括潭柘寺、雍和宫、红螺寺、八大处·灵光寺、白云观、接太死、孔庙、法源寺、云居寺、妙峰山娘娘庙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南京十大著名寺庙 南京香火旺的10大佛寺道观 南京祈福好去处
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拥有2480余年的建城史和1780多年的佛教文化发展史。它既是古代中国出现佛教活动的最早城市之一,也是近代中国佛教文化的传播、研究中心。下面本文Maigoo网小编收集整理了南京十大寺庙,包括南京栖霞寺、南京鸡鸣寺、牛首山佛顶寺·佛首宫、南京灵谷寺、南京大报恩寺、南京宏觉寺、南京市天后宫、南京毗卢寺、方山洞玄观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西藏十大著名寺庙排行 西藏香火旺盛的寺院大全
自7世纪佛教传入西藏并与本土苯教交融后,藏传佛教形成了宁玛、萨迦、噶举、格鲁等主要教派,现存1700多座寺庙,成为一种地域特色文化,很多藏迷们去西藏都一定会去看寺庙转转,放空、听经、转转经桶、大跪拜等,那么去西藏旅行一定要参观哪些寺庙呢?下面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西藏十大著名寺庙,包括布达拉宫、大昭寺、扎什伦布寺、桑耶寺、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萨迦寺、楚布寺、小昭寺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杭州十大寺庙排行榜 杭州香火旺的10个寺庙宫观
杭州,素有“东南佛国”之称,杭州佛教,始于东晋,兴于五代,盛于南宋,杭州城的山山水水早已沉浸在香火、钟声之中。除了著名的灵隐寺外杭州还有哪些寺庙呢?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杭州十大著名寺庙,分别是灵隐寺、抱朴道院、净慈寺、法喜寺、径山寺、玉皇山福星观·老玉皇宫、法净寺、永福寺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西安十大寺庙 西安十大名寺古刹 西安10座香火旺的寺庙宫观
西安,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境内人文积淀丰厚,历史古迹众多,佛教、道教文化更是举世闻名,拥有着丰富的宗教文化底蕴,留存下了众多在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千年古寺和道教名观。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西安十大著名寺庙,包括了大兴善寺、广仁寺、大慈恩寺、华严寺、青龙寺、香积寺等,一起来看看吧!
广州十大著名寺庙 广州香火旺的十大佛寺和道观排行榜
广州是海上丝绸的发祥地,也是佛教从海道传入中国的初地。三国孙亮五凤二年(255),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广州从事佛经翻译,是目前所知佛教传入广州的最早记载,从此佛教在广州流传千载。本文MAIGOO网小编整理了广州十大寺庙,包括光孝寺、六榕寺、广州大佛寺、纯阳观、三元宫、南沙天后宫、圆玄道观、广州华严寺、海幢寺等,一起去看看详细内容吧!
宁波十大寺庙排行榜 宁波香火旺的十大寺院 宁波佛寺道观哪些值得去
自古以来,宁波就有“四明三佛地”之誉,而后汉刘纲就在大岚山修炼成仙,晋时葛洪采药、炼丹于灵峰,可谓是佛道历史悠久,千年的宗教文化也让宁波留下了许多著名的寺庙宫观。那么你知道宁波有哪些香火鼎盛历史悠久的寺庙吗?下面MAIGOO编辑盘点了宁波十大寺庙,包括宁波天童寺、宁波鄞州阿育王寺、保国寺、奉化雪窦山寺庙、七塔禅寺、北仑灵峰寺、宁波府城隍庙等,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成都十大著名寺庙 成都香火旺的十大寺庙
成都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五大宗教,宗教传播历史悠久,宗教文化源远流长、底蕴厚重。那么你知道成都有哪些著名的寺庙吗?下面maigoo小编整理了成都十大寺庙,包括文殊院、青羊宫、大慈寺、昭觉寺、宝光寺、慈云寺、石经寺、普照寺、新津区观音寺等。接下来就跟小编一起来看看成都哪些寺庙香火旺吧!
广东十大寺庙排行榜 广东寺庙哪个香火旺 广东十大著名庙宇
广东佛教文化从被尊为中国禅宗初祖的达摩自南天竺渡海在广州登陆开始算起,至少也有一千五百年了,而道教则是起源于魏晋时期江苏道士葛洪因避战乱到广州炼丹传道,已有1600多年历史,岭南最古文庙也有1000多年历史,上千年的佛、道、儒融合让广东宗教文化非常鼎盛。那么你知道广东有哪些著名的寺庙吗?下面maigoo小编将为您盘点广东十大庙宇,包括南华寺、光孝寺、开元寺、罗浮山冲虚观·黄龙观·华首台、西樵山宝峰寺·云泉仙馆等,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浙江十大著名寺庙 浙江香火旺的十大佛寺道观 浙江寺院排行榜
浙江省寺庙资源丰富,拥有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刹名寺、道观等。其中,灵隐寺作为千年禅宗圣地,历史悠久,香火旺盛,最为出名。那你知道浙江寺庙有哪些值得去?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浙江十大著名寺庙,分别是普陀山寺庙群、灵隐寺、天台山寺庙群、杭州抱朴道院、天童寺、杭州净慈寺、绍兴新昌重阳宫、宁波鄞州阿育王寺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深圳十大著名寺庙 深圳香火旺的十大寺庙 深圳10大寺院宫观
广东省信宗教的人所占比例算是全国前例了,那么,你知道深圳有哪些寺庙吗?深圳著名的有哪些佛寺和道观?本文maigoo编辑盘点了深圳十大香火旺的寺庙,包括深圳弘法寺、凤岩古庙、大华兴寺、平湖玄武观、弘源寺、般若禅寺,龙岗龙兴寺等,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佛山有名的10大寺庙 佛山香火旺的十大寺庙 佛山祈福圣地
佛山曾以庙宇众多驰名于世,庙宇在明末至民国年代有祖庙、观音、关帝、天后、玄坛等168间,佛山的佛教始于唐代贞观二年(628年),而在清光绪年间佛教场所高达160余处,可惜由于历史原因现存的寺庙道观并不是很多,但却拥有着悠久的历史。那么佛山有哪些著名的寺庙呢?佛山香火旺的寺庙又有哪些?下面maigoo编辑将为您盘点一下佛山十大寺庙,包括西樵山宝峰寺·云泉仙馆、佛山祖庙、南海观音寺等等,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上海十大著名寺庙排行榜 上海香火旺的寺庙道观有哪些
大约在三国时期(238~280年)佛教就已经在上海这片土地上传播了,龙华寺和静安寺就是在这一时期建立的。现在的上海寺庙众多,有哪些寺庙香火比较旺呢?上海著名的寺庙有哪些?下面maigoo小编盘点了上海十大寺庙,包括静安寺、上海城隍庙、东林寺、龙华古寺、白云观、上海玉佛禅寺、上海太清宫、上海真如寺等,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天津十大著名寺庙 天津香火旺盛的寺院 天津佛寺道观大全
旧时,天津民间信仰多种神灵,反映出天津地域文化兼容并包、异彩纷呈的特色。那么你知道天津有哪些寺庙吗?天津有名的佛寺、道观有哪些?本文盘点了天津十大寺庙,包括大悲禅院、独乐寺、天后宫、清真大寺、天津文庙、荐福观音寺、挂甲禅寺、潮音寺、莲宗寺、津门药王庙等,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东莞十大著名寺庙 东莞香火旺盛的10座寺庙 东莞祈福胜地
寺庙不仅是人们皈依宗教信仰的地方,也是历史文化交汇的地方。它是我国的艺术宝库,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象征。那么你知道东莞有哪些寺庙吗?下面本文magioo编辑盘点了东莞十大寺庙,包括东莞观音山观音寺·天台寺、大岭山观音寺、黄旗观音古寺·黄旗道院、黄江芙蓉寺等,这些寺庙历史悠久且香火旺盛,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四川十大著名寺庙 四川香火旺盛的寺院 四川佛寺道观大全
四川是中国佛教传播的重要地区,历来有“言禅者不可不知蜀”之说,此外四川还有道教名山青城山,有着深厚的道教文化底蕴。那么,你知道四川有哪些寺庙吗?四川著名的佛寺、道观有哪些?本文盘点了四川十大寺庙,包括万年寺、青羊宫、昭觉寺、青城山天师洞、文殊院、大慈寺、报国寺、广德寺、慈云寺、华藏寺等,一起去看下详细内容吧!
江苏十大著名寺庙 江苏寺庙哪里香火旺 江苏省庙宇盘点
江苏佛教,始于东汉,先在苏北,后在苏南传播。汉以后,佛教逐渐遍布江苏各地。南北朝时,江苏寺庙林立,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说。那你知道江苏有哪些寺庙吗?江苏值得一去的寺庙群在哪里?下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一下江苏10大寺庙,分别是南京栖霞古寺、苏州市寒山寺、南京鸡鸣寺、牛首山佛顶寺·佛首宫、茅山道院、常州天宁禅寺、苏州玄妙观、无锡市南禅寺、扬州市大明寺等等,一起来看看吧!
河南十大著名寺庙 河南香火旺的十大寺庙 河南朝拜好去处
河南是中国宗教的主要孕育地,可以说中国佛教文化始于河南,同时还是道家学派和道教的发源地之一,所以遍地古寺庙,你知道河南寺庙有哪些值得去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河南十大寺庙,如嵩山的少林寺、法王寺、中岳庙,老君山的金顶道观群,以及白马寺、太清宫、太昊陵庙、大相国寺、圆融无碍禅寺等,一起来看看吧。
重庆十大著名寺庙 重庆香火旺的十大寺院 重庆祈福好去处
历史上的重庆地区佛教和道教都比较兴盛,如今重庆诸多寺院依旧香火旺盛。那么大家知道重庆有哪些佛寺道观香火旺吗?本文magoo网编辑盘点了重庆十大寺庙,包括宝顶山宝顶圣寿寺·佛祖寺、潼南大佛寺、重庆华岩旅游区·华岩寺、重庆老君洞、缙云山·缙云寺等庙群等,一起来看看详细介绍。
青海十大著名寺庙 青海香火旺的十大寺院 青海朝拜10大好去处
青海省是我国宗教信仰最多元的地区之一,尤其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对当地信众具有深远的影响,寺庙也非常多,你知道青海有哪些值得去的寺庙吗?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甘肃十大著名寺庙,如:塔尔寺、东关清真大寺、结古寺、瞿昙寺、佑宁寺、北禅寺、文成公主庙等,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