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二人历时3个月写出了《罗马帽子之谜》。
1930年,创作了《法国粉末之谜》,获得了更大的成功,为他们以后坚持创作埋下伏笔。
1931年,二人正式放弃工作,改为专心写作,预示了一个时代的来临。
1932年,二人发表四部长篇侦探小说,两部以“埃勒里·奎因”名义发表的《希腊棺材之谜》和《埃及十字之谜》,两部以“巴纳比·罗斯”名义发表的《X的悲剧》和《Y的悲剧》。四部堪称解谜推理的经典作品。
1932年至1935年,二人一共创作了6部奎因系列小说,另有四部署名为巴纳比·罗斯,即后来闻名于世的悲剧系列。
1934年6月,发表《中国橘子之谜》《疯狂下午茶》。
1937年至1938年,奎因创作了《恶魔的报酬》和《红桃四》,作为他们进军电影界的号角。
1938年,主编了侦探小说选集《挑战读者》。
1939年4月7日,二人首次合作播出系列广播剧“Author! Author!”。
1939年6月18日,播出“埃勒里·奎因悬疑广播剧”第一篇“The Adventure of The Gum-Chewing Millionaire”,使用了“挑战听众”的独特手法,此后二人将工作重点转移到广播剧上,取得了很大成功。
1939年,《龙牙》成为奎因最后一部为了迎合电影及光面杂志而写的小说。
1941年,选编了《101年的娱乐:伟大的侦探小说1841-1941》,这是史上重要的文选集。
1941年,侦探推理的顶尖杂志《埃勒里·奎因神秘杂志》(EQMM)诞生。
1942年,《凶镇》发表,开创了新纪元,形成了自己的模式。同年,出版《The Detective Short Story: A Bibliography》,一本研究短篇小说书目的专著,在当时很了不起。
1946年,编辑出版《The Queen’s Award, 1946》,收录EQMM年度最佳短篇小说,此后几乎年年出版。
1948年,编辑的选集和杂志获得埃德加奖最佳短篇奖。
1950年10月14日,首部埃勒里系列电视片“The Adventures of Ellery Queen”在Dumont电视台播出。
1950年,获得埃德加最佳短篇奖。
1951年,《Queen's Quorum, A History of the Detective/Crime Story》获得埃德加特别奖。
1951年,推出了“HQ书单”(THE HAYCRAFT-QUEEN DEFINITIVE LIBRARY OF DETECTIVE-CRIME-MYSTERY FICTION),在推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53年,出版《金色的夏天》。
1957年,出版《In the Queens' Parlor, And Other Leaves From Editors' Notebook》。
1958年,写完《最后一击》,一个时代渐渐的画上了句号。
1961年,获得爱德加“大师奖”。
1968年,以研究、介绍奎因为主的杂志《The Queen Canon Bibliofile》出版。
1971年4月3日,曼弗雷德·本宁顿·李在新米尔福德去世。
1982年9月3日,丹奈在纽约白原市去世。
《罗马帽子之谜》《X的悲剧》《Y的悲剧》《哲瑞·雷恩的最后一案》《暹罗连体人之谜》《中国橘子之谜》《恶魔的报酬》《龙牙》《从前有个老女人》《王者已逝》《最后一击》等
奎因侦探推理小说开创了美国侦探推理小说的黄金时代,埃勒里·奎因曾先后六度获得美国推理小说的最高奖项埃德加·爱伦·坡奖,在历次“历史上最伟大的10位侦探推理小说家”的评选活动中,埃勒里·奎因均榜榜有名。
身为一个成功的系列推理小说作家,埃勒里·奎因不只是一个笔名,他已然成为推理小说中的英雄。埃勒里·奎因的作品衍生出一系列的电影、广播节目、电视节目。奎因也是卓越的推理小说历史学者,并编辑数本短篇故事选集,如《福尔摩斯的恶运》。他们在《现代图书馆丛书》里994页的选集里所作的《101年的娱乐,优秀的推理故事,1841-1941》,被认为是一项重要的里程碑,许多年来被不断重复印制。这对表兄弟因为对推理小说的巨大贡献,在1961年得到美国推理小说作家协会颁发的大师奖殊荣。
运用逻辑推理,对犯罪现象作科学分析,尤其注重犯罪目的与现场察看,并安排了引人入胜、错综复杂的情节,在寻常人不为注意的细节中演绎出动人的故事。凶杀现场气氛神秘,作品有很强的可读性,结局则有出人意料的安排。埃勒里·奎因的推理小说注重逻辑,崇尚公平性和解释的唯一性。小说设局精巧,推理严密。不看到最后,读者很难猜到罪犯是谁;看到谜底后,对作者无懈可击的严密推理只能赞叹。这对表兄弟对自己的作品中的谜题设置有着强烈的自信,他们从不屑于误导读者,从不向读者提供无用的信息。每当故事进行到高潮,埃勒里·奎因总会以“挑战读者”的方式与读者一决高下,而挑战通常以读者心悦诚服的失利告终。“挑战读者”的设置,也因此成为了奎因作品的商标和世界推理小说历史中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桥段。另外,奎因的作品丝毫没有对暴力、色情的渲染,这在侦探小说中是难能可贵的。
故事的文学性很强,尤其是埃勒里·奎因这一形象令人难忘。埃勒里是纽约警长奎因的儿子,这对父子搭档各有特点。父亲奎因性格朴实,行事坚决,有很丰富的破案经验;儿子埃勒里则是一个想象丰富的推理家。他们在破案时,各执一词,但最后又互相配合,最终擒获凶手。埃勒里·奎因这一文学形象也给读者以充分的信任感,并赢得广大读者的喜爱。
通过神秘的谋杀案,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中上层人物惟利是图、尔虞我诈的卑鄙本质。他们为了金钱,采用移货栽赃、陷害无辜的手法,可以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在他们眼里,骨肉之情、手足之情都可以拿来换金钱。利之所在,趋之若鹜,人与人的关系纯粹是金钱利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