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金鸡奖、金马奖由数十位专业评审组成的评审团,集中看片投票决定获奖者的评审制度不同,香港电影金像奖采取的是与奥斯卡金像奖类似的多轮、多人、多层面的电影评审制度,由香港电影导演会、香港电影编剧家协会等13个金像奖属会会员组成的“金像奖选民”,和评选事务组推荐及邀请的电影业内人士和专业媒体工作者组成的“专业评审团”,经过两轮投票选出最终得奖者,是由电影人全面主导和参与的电影奖项。
历史由来
1979年,一份日后成为香港电影界权威杂志的《电影双周刊》诞生,从事电影界报道、评论的创作。当时香港电影已经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在亚洲乃至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却没有自己的电影节,甚至没有电影人自己的官方组织。《电影双周刊》以其对电影事业的关注和责任感,组织了一群电影人进行年度优秀电影和优秀电影人的评选,并从1982年开始,与香港电台合作举办正式的颁奖典礼。此后每年一度,目的是通过评选与颁奖形式,对表现优异的电影工作者加以表扬,同时检讨过去一年电影的成绩,希望藉此促进香港电影的繁荣,提高电影人的制作水平和观众的欣赏水平。这就是在华语影坛具有极高影响力和权威地位的香港电影金像奖。
1983年,金像奖颁奖典礼开始在电视台转播,影响力不断扩大,并于1993年十二月正式注册成为“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有限公司”,作为一个非牟利团体,靠每年的电视台、电台广播版权费及海外发行收入来维持日常基本开支。
从1989年的第8届开始,出现了电影人协会、导演协会、编剧协会等等香港电影人自己的组织,香港电影金像奖也开始和政府有了合作,规模越来越大。虽然随着电影业颓势渐成,金像奖的凝聚力和权威性已经大不如前,但是仍然是整个亚洲电影界关注的盛事,它曾经有过的盛极风光更是印证着香港电影发展中不可磨灭的辉煌。
金像奖座
早期的金像奖并没有固定的奖座设计。
第一届颁奖礼的奖座是一个简单的金属人型;
第二届颁奖礼的奖座是一个高举星球的男性;
第三届颁奖礼的奖座则是一个蓝色水晶方块;
从第四届开始,奖座改为一个挥着手向前飞奔的肌肉男性,为了表现人物的动态,人物有一前一后两个脑袋,以流云般的线条联接。因此被港人戏称为“双头怪”。“双头怪”奖座一度作为金像奖的固定形象,连续颁发多届,但随着金像奖的规模越来越大,层次越来越高,影人对虽有艺术感但略嫌怪异的奖座不甚满意,决定来一个脱胎换骨。
1990年,金像奖筹委会邀请香港艺术家联盟参与设计,艺术家花费了大量心血,先后十易其稿,最后决定采用梁铨大师设计的手持星球,身围胶片,姿态积极充满向往感的女神造型。这个新奖座的造型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临摹自香港小姐郑文雅,并为奖座命名为《星光荣耀》。新奖座于第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正式启用,“双头怪”自此退出金像奖的舞台。
区域限制
相较于台湾电影金马奖,香港电影金像奖在入围标准上设置了区域性障碍的奖项,使得一些口碑和票房很好的华语片都没有资格报名竞选,引起了一些对于金像奖过于本土化的质疑。对此,香港电影金像奖主席陈嘉上表示,评选所有的华语片并不是金像奖负责的范围,他坦言:“因为合拍片的关系,我们也开放了不少。从前拍一部电影,香港人必须占工作人员里的8个岗位才算是港片,才可以参选。现在香港人只用占6个岗位,就可以。等于说,香港人占小于一半的岗位,我们也算是港片。这一部分,我们也很为难,但‘香港电影工作者看港片’这个定位,我想我们暂时不会改变。”这些条件被外界认为是为了保护香港本土电影发展设立的门槛。
舆论认为金像奖如果一味地区域保护化,会失去华语片竞选的公允和影响力。对此,陈嘉上立场鲜明,他宣称:“如果因为香港电影越来越不受重视,这个奖就越来越不受重视的话,我们就认命吧。因为金像奖是为香港电影打拼的,如果没有香港电影,金像奖也就没有意义了。如果说香港电影在走下坡,那金像奖就是如实反应香港电影现状,并继续为香港电影打拼”。香港电影金像奖主要是为鼓励香港电影人所主办,并非包括所有华语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