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远天后宫,又名“福建会馆”,曾是祭祀海神妈祖和福建商人聚会之所,是海洋文化深入苗岭深山规模最大的妈祖庙。天后宫由码头、山门、正殿、厢房、戏台、前廊、耳房及膳房等组成,现存建筑前殿及正殿分别为清同治十二年与光绪二年,由福建籍人捐资重修,其东面至紫皇阁巷为原福建会馆所在地。
镇远天后宫山门为石板牌楼式,屋顶为歇山顶,面阔三间,中间设门扇,两边砌砖墙,中间门扇面阔约3.6米,通高9米。
镇远天后宫的正殿位于庭院9级台阶之上,高11米,面阔三间,进深七间,位于戏台后方。建筑包含前殿、后殿及前厅东西别院,墙体和前殿抱厦两侧墙相连,从而将整栋建筑围合起来。正殿内供奉海神“妈祖",是会馆祭祀的场所。正殿屋脊饰镂空灰塑二龙戏珠,具有典型闽南风格,抱厦屋面舒展,线条流畅,木雕精美。前殿重檐凤上龙下、凤大龙小堆塑布局,具有强烈的时代背景。
两间厢房通高8.6米,进深3.5米,分为上下两层。东厢房主要以木结构为主,屋顶采用穿斗式屋架,正面开四间,二层的围栏和扶手采用双排木料相互交错架设。西厢房为清式砖木结构,圆顶窗,修建在高1.5米的石基之上。
耳房位于天后宫西侧靠后的位置,依山而建,用一条廊道与西厢房相连,分为上下二层,一层为过道和储物间,二层采用抬梁式框架结构结合苗族吊脚风格,主要用于堆放杂物和储存物件。
戏台高8米,宽13.5米,出挑屋檐15米,为穿斗式结构,重檐顶,苗族吊脚楼形式,外部柱基落在了高约5米的府城墙石基上。戏台共有两层,一层作为餐饮使用,二层为表演空间,二层两侧有独立的化妆室和休息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