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师从物理学界巨擘欧内斯特·劳伦斯、塞格瑞、奥本海默等物理学“巨头”。
1939年,由塞格瑞指导她研究铀原子核分裂的产物,它的一项结果为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6年,与合作者用极化60Co的β衰变实验首次证明了李政道和杨振宁的理论推测,推翻了宇称守恒定律。
1958年,被评为哥伦比亚大学首位物理系女教授。同年获得普林斯顿大学百余年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荣誉博士。
1963年,完成12B和12N的β谱形状的实验,有力地证明了费恩曼与盖尔曼关于矢量流守恒的理论预言。
1975年,被聘美国物理学会会长,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女性会长。
1994年6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7年,在纽约病逝,享年85岁。
《宇称不守恒的发现》《治学经验及成材之道)《物理学家和物理学史》《普顿散射的湮没光子的角关联以及隐变量》《散射酒没辐射的角关联》等
1958年,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58年,当选为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9年,当选为美国史密斯女子学院荣誉博士。
1960年,当选为美国高契学院荣誉博士。
1963年,当选为美国罗格斯大学荣誉博士。
1967年,当选为美国耶鲁大学荣誉博士。
1969年,当选为英国爱丁堡皇家学会荣誉会员。
1969年,当选为香港中文大学荣誉博士。
1972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1974年,当选为美国哈佛大学荣誉博士。
1974年,当选为美国巴德学院荣誉博士。
1974年,当选为美国阿德菲学院荣誉博士。
1980年,当选为美国宾州大学荣誉博士。
1986年,当选为南京大学荣誉博士。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以色列人设立了沃尔芙奖,专为那些应得而未得到的诺贝尔奖落选者而设。吴健雄是该奖第一位得主,奖金甚至超过诺贝尔奖。复旦大学出版社新近推出的江才健著《吴健雄》一书。
1986年,在南京大学设立“吴健雄、袁家骝”奖学金,以表彰在物理实验方面有突出表现的学生。
1988年,吴健雄以她父亲的名义设立了"纽约吴仲裔奖学金基金会"。
1990年,国际编号为2752号的小行星被命名为“吴健雄星”。
1992年,南京大学物理系建立“吴健雄图书馆”,东南大学建立“东南大学吴健雄实验室”。1992年,四位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丁肇中、李远哲,在台北发起成立“吴健雄学术基金会”。
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设立“吴健雄物理奖”、“吴健雄袁家骝自然科学基金会”。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明德中学先后设立“吴健雄奖学金”。
1959年,获得美国研究法人奖。
1959年,获得美国大学妇女协会年度成就奖。
1962年,获得美国富兰克林学社魏德瑞尔奖章。
1964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院康士托克奖。
1974年,获得美国《工业研究》杂志年度科学家奖。
1974年,获得美国纽约科学院普杰奖。
1975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78年,获得沃尔夫物理奖。
1986年,获得美国埃利斯岛荣誉奖。
健雄先生不但以自己在物理学领域的辉煌成就闻名中外,而且以自己的爱国精神和崇高的品性享誉当代,堪称世人(尤其是女士)的楷模、华人的翘楚和后学的典范。(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李政道 评)
不矜夸,尚自然,端庄优雅,机敏睿智,谦虚和蔼,平易近人,这是最本真的吴健雄,也是最有魅力的吴健雄。(东南大学吴健雄学院 评)
吴健雄先生不仅是太仓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国物理学界、中国科学界的骄傲。吴健雄奋进不息的科学生涯,勇于创新的大师风范,情系桑梓的爱国情怀,给当代的中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时任中国科学院副秘书长曹效业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