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源与照明专业大学前十名 NO.4
山西十大最美大学 NO.4
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5
采矿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7
二本学生适合考研的10个大学 NO.9
工艺美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能源经济专业大学前十名 NO.9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0
服装设计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飞行技术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2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大学前十名 NO.14
山西十大名校 NO.1
太原市十大名校 NO.1
晋中市十大名校 NO.2
华北地区十大名校 NO.7
中国中部十大名校 NO.9
北方十大名校 NO.15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太原。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为中国创办最早的三所国立大学堂之一。1953年,学校独立建校,定名太原工学院,直属国家高教部;1962年划归山西省管理;1984年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与直属于国家煤炭工业部的山西矿业学院(始建于1958年)合并,组建太原理工大学,同年跻身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行列,开启了改革发展的新篇章。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
学校现有明向、迎西、虎峪、柏林等四个校区,学科以工为主、理工结合、多学科协调发展,涵盖理学、工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多个门类。学校入选全国“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和创新创业50强高校,获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科研实力雄厚,成就卓著,曾连续两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累计承担“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各类项目上千项。近年来,学校努力打造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才智引擎,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等累计为地方和行业企业创造经济效益逾百亿元。
1902年6月7日(光绪二十八年五月初二日),由山西司道及绅士等与李提摩太及拟聘之西学专斋总教习敦崇礼签字,巡抚盖章立案,呈报光绪皇帝朱批。由此山西大学堂就成为了中西共为一体的一所新式学堂,山西大学堂与稍早开办的北洋大学堂、京师大学堂一起成为中国较早开办的三所近代国立大学。
1912年,山西大学堂改名为山西大学校,中学专斋与西学专斋的建制也同时取消。
1931年,国立山西大学改名为山西大学。
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山西大学建制,其工学院(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土木工程、化工工程4个系)独立建院定名为太原工学院。
1984年,太原工学院更名为太原工业大学。
1997年,太原工业大学合并山西矿业学院,更名为太原理工大学,同时步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
2000年,山西省纺织工业学校并入太原理工大学,后发展成为太原理工大学轻纺工程学院和太原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201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同年,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
2016年9月,学校入选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院校。12月,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2017年6月,学校首次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9月,学校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名单。11月,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2019年8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20年1月,学校成为2020年度“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简称“111计划”)地方高校新建基地。3月18日,太原理工大学成为教育部应急管理学院建设首批试点高校。10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确定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10月16日,太原理工大学被教育部选为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
2022年2月,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12月15日下午,学校在明向校区鹏飞会堂召开学部启动会,理学部、信息与电气学部、材料与化工学部、机械与航空学部、矿业与安全工程学部、土木与环境学部、人文社科学部、医药与生命科学学部正式成立。
2023年5月6日,太原理工大学化学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物理学院、太原理工大学生态学学院正式揭牌成立。9月,9月24日,发起的山西省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大型仪器共享联盟正式成立。
2025年3月,太原理工大学教学委员会成立。3月,太原理工大学与娄烦县签订合作协议。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5年4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