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子厚墓志铭

#诗词曲赋# 0 0
《柳子厚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已故好友柳宗元所创作的的墓志铭。这篇墓志铭讲述了柳宗元的家世、为人、政绩等,包括了世系、卒葬、子嗣等墓志铭应该有的内容。通过对柳宗元的生平事迹的综合概述,作者高度赞扬了柳宗元的文章学问、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行,对柳宗元受排挤、长期遭贬、穷困潦倒的经历给予深切的同情,对柳宗元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 中文名: 柳子厚墓志铭
  • 类型: 墓志铭
  • 作者: 韩愈
详细介绍 PROFILE +

基本介绍

《柳子厚墓志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为已故好友柳宗元所创作的的墓志铭。这篇墓志铭讲述了柳宗元的家世、为人、政绩等,包括了世系、卒葬、子嗣等墓志铭应该有的内容。通过对柳宗元的生平事迹的综合概述,作者高度赞扬了柳宗元的文章学问、政治才能和道德品行,对柳宗元受排挤、长期遭贬、穷困潦倒的经历给予深切的同情,对柳宗元的一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文章打破了传统碑志文的形式,形成了夹叙夹议、议论横生、深沉蕴藉、诚挚委婉的特殊风格韵味。全文酣畅淋漓,顿挫沉郁,抑扬隐显不失实,饱含朋友交游无限爱惜之情。

内容介绍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子厚:柳宗元的字。作墓志铭例当称死者官衔,因韩愈和柳宗元是笃交,故称字。

墓志铭:古代文体的一种,刻石纳入墓内或墓旁,表示对死者的纪念,以便后人稽考。

讳:名。生者称名,死者称讳。

七世祖庆:即柳庆,他在北魏(拓跋魏)时,封平齐公。其子柳旦,为北周中书侍郎,封济阴公。文章是韩愈误记。

拓(tuò)跋(bá)魏侍中:北魏国君门下省的长官。

曾伯祖奭(shì):即柳奭,他是唐高宗李治王皇后的外祖,曾任中书令。

褚(chǔ)遂良:字登善,曾做过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尚书右仆射等官。唐太宗临终时命他与长孙无忌一同辅助高宗。后因劝阻高宗改立武后,遭贬忧病而死。

韩瑗(yuàn):字伯玉,官至侍中,为救褚遂良,也被贬黜。

皇考:古时在位皇帝对先皇的尊称,后引申为对先祖的尊称,在文章中指先父。

太常博士:太常寺掌宗庙礼仪的属官。

权贵:文章指窦参。

侍御史:御史台的属官,职掌纠察百僚,审讯案件。

号为刚直:刚毅正直。郭子仪曾表柳镇为晋州录事参军,晋州太守骄悍好杀戮,官吏不敢与他相争,而柳镇独能抗之以理,所以这样说。

逮(dài)其父时:在他父亲在世的时候。逮:等到。

已自成人:已经成才。

取进士第: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柳宗元进士及第。

崭然见(xiàn)头角:比喻青年人才华初显。崭:突出。然:......的样子;见:同“现”,显现。

有子:有光耀楣门之子。

博学宏词:博学宏词科的考试。在唐制中,进士及第者可应博学宏词考选,取中后即授予官职。

集贤殿正字:官名。集贤殿:集贤殿书院,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正字:集贤殿置学士、正字等官,正字掌管编校典籍、刊正文字的工作。

廉悍(hàn):方正廉洁,有骨气。

证据今古:引据今古事例作证。

出入:融会贯通,深入浅出。

踔(chuō)厉风发:议论纵横,言辞奋发,见识高远。踔:远;厉:高。

率常:总是。

屈:使之屈服。

令出我门下:都想叫他做自己的门生以沾光彩。

交口:异口同声。

蓝田尉:蓝田县的县尉。蓝田:地名,今属陕西省;尉:县府管理治安,缉捕盗贼的官吏。

监察御史:御史台的属官,掌分察百僚,巡按郡县,纠视刑狱,整肃朝仪诸事。

礼部员外郎:官名,掌管辨别和拟定礼制之事及学校贡举之法。

用事者:掌权者,指王叔文。

例出:按规定遣出。

例贬:依照“条例”贬官。

永州司马:官名。永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本是州刺史属下掌管军事的副职,唐时已成为有职无权的冗员。

居闲:指公事清闲。

记览:记诵阅览,此喻刻苦为学。

泛滥:文笔汪洋恣肆。

停蓄:文笔雄厚凝炼。

无涯涘(sì):无边际。涯涘:水的边际。

肆:放情。

偕出:一同出任。

柳州:唐置,属岭南道,即今广西柳州市。

是岂不足为政邪:意谓这里难道就不值得实施政教吗?是:这,这里;岂:难道;足:值得。

因:顺着,按照。

土俗:当地的风俗。

教禁:教谕和禁令。

顺赖:顺从信赖。

质:典当,抵押。

不时赎:不按时赎取。

子本相侔(móu):利息和本钱相等。

与设方计:替债务人想方设法。

足相当:佣工所值足以抵消借款本息。

质:人质。

观察使下其法:观察处置使推行赎回人质的办法。观察使:中央派往地方掌管监察的官;下其法:推行赎回人质的办法。

比:及,等到。

衡湘:衡山、湘水,泛指岭南地区。

为:应试。

法度:规范。

中山刘梦得禹锡: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今属河北正定)人,文学家,曾任监察御史,因参与王叔文的改革而被贬职。

诣(yì)播州:前往播州。播州:今贵州省绥阳县。

亲在堂:母亲健在。

大人:父母。文章指刘禹锡之母。

拜疏(shū):上呈奏章。

以柳易播:指柳宗元自愿到播州去,让刘禹锡去柳州。

重(chóng)得罪:再加一重罪。

连州:地名,唐属岭南道,州治在今广东省连县。

徵(zhǐ)逐:往来频繁。

诩(xǔ)诩强(qiǎng)笑:讨好取媚。诩诩:夸大的样子。

取下:指采取谦下的态度。

出肺肝相示:比喻做出非常诚恳和坦白的样子。

背负:背叛,变心。

如毛发比:比喻事情之细微。比:类似。

陷穽(jǐng):圈套,祸难。

为人:助人。

顾籍:顾惜。

立就:即刻获得。

坐:因他人获罪而受牵连。

废退:指远谪边地,不用于朝廷。

有气力:有权势和力量的人。

推挽:推举提携。

穷裔(yì):穷困的边远地方。

台省:御史台和尚书省。

自力:自我努力。

为将相于一时:在被贬“八司马”中,只有程异后来得到李巽推荐,位至宰相,但不久便死,也没有什么政绩。文章暗借程异作比。

万年:地名,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

先人墓:在万年县之栖凤原。

周七:即柳告,字用益,柳宗元遗腹子。

河东裴(péi)君行立:即裴行立,绛州稷山(今山西省稷山县)人,时任桂管观察使,是柳宗元的上司。河东:郡名,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蒲州镇。

节概:节操度量。

重然诺:看重许下的诺言。

卢遵:柳宗元舅父之子。

涿(zhuō):今河北省涿县。

从而家:跟从柳宗元以为己家。

经纪:经营、料理。

庶几:近似,差不多。

室:幽室,即墓穴。

嗣(sì)人:子孙后代。

白话译文

子厚,名叫宗元。七世祖柳庆,做过北魏的侍中,被封为济阴公。高伯祖柳奭,做过唐朝的宰相,同褚遂良、韩瑗都得罪了武后,在高宗时被处死。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后来因为他不肯向权贵献媚,丢了御史的官职。直到那位权贵死了,才又被任命为侍御史。人们都说他刚毅正直,与他交往的都是当时名人。

子厚少年时就很精明聪敏,没有不明白通晓的事。赶上他父亲在世时,他虽然很年轻,但已经成才,能够考取为进士,突出地显露出才华,大家都说柳家有能扬名显姓的后人了。后来又通过博学宏词科的考试,被授为集贤殿的官职。他才能出众,方正勇敢,发表议论时能引证今古事例为依据,精通经史诸子典籍,议论时才华横溢,滔滔不绝,常常使在座的人折服。因此名声轰动,一时之间人们都敬慕而希望与他交往。那些公卿贵人争着想让他成为自己的门生,异口同声地推荐赞誉他。

贞元十九年,子厚由蓝田县尉调任监察御史。顺宗即位,又升为礼部员外郎。逢遇当权人获罪,他也被按例贬出京城当刺史,还未到任,又被依例贬为永州司马。身处清闲之地,自己更加刻苦为学,专心诵读,写作诗文,文笔汪洋恣肆,雄厚凝练,像无边的海水那样精深博大。而他自己则纵情于山水之间。

元和年间,他曾经与同案人一起奉召回到京师,又一起被遣出做刺史,子厚分在柳州。到任之后,他慨叹道:“这里难道不值得做出政绩吗?”于是按照当地的风俗,为柳州制订了教谕和禁令,全州百姓都顺从并信赖他。当地习惯于用儿女做抵押向人借钱,约定如果不能按时赎回,等到利息与本金相等时,债主就把人质没收做奴婢。子厚为此替借债人想方设法,都让他们把子女赎了回来;那些特别穷困没有能力赎回的,就让债主记下子女当佣工的工钱,到应得的工钱足够抵消债务时,就让债主归还被抵押的人质。观察使把这个办法推广到别的州县,到一年后,免除奴婢身份回家的将近一千人。衡山、湘水以南准备考进士的人,就把子厚当做老师,那些经过子厚亲自讲授和指点的人所写的文章,全都可以看得出是合乎规范的。

他被召回京师又再次被遣出做刺史时,中山人刘禹锡也在被遣之列,应当去播州。子厚流着泪说:“播州不是一般人能住的地方,况且梦得有老母在堂,我不忍心看到梦得处境困窘,他没有办法把这事告诉他的老母;况且绝没有母子一同前往的道理。”向朝廷请求,并准备呈递奏章,情愿拿柳州换播州,表示即使因此再度获罪,死也无憾。正遇上有人把梦得的情况告知了皇上,梦得因此改任连州刺史。呜呼!士人到了穷境时,才看得出他的节操和义气!一些人,平日街坊居处互相仰慕讨好,一些吃喝玩乐来往频繁,夸夸其谈,强作笑脸,互相表示愿居对方之下,手握手作出掏肝挖肺之状给对方看,指着天日流泪,发誓不论生死谁都不背弃朋友,简直像真的一样可信。一旦遇到小小的利害冲突,仅仅像头发丝般细小,便翻脸不认人,朋友落入陷阱,也不伸一下手去救,反而借机推挤他,再往下扔石头,到处都是这样的人啊!这应该是连那些禽兽和野蛮人都不忍心干的,而那些人却自以为得计。他们听到子厚的高尚风节,也应该觉得有点惭愧了!

子厚从前年轻时,勇于帮助别人,不看重和爱惜自己,认为功名事业可以一蹴而就,所以受到牵连而被贬斥。贬谪后,又没有熟识而有力量有地位的人推荐与引进,所以最后死在荒僻的边远之地,才干不能为世间所用,抱负不能在当时施展。如果子厚当时在御史台、尚书省做官时,能谨慎约束自己,已像在司马时、刺史时那样,也自然不会被贬官了;贬官后,如果有人能够推举他,将一定会再次被任用,不至穷困潦倒。然而若是子厚被贬斥的时间不久,穷困的处境未达到极点,虽然能够在官场中出人投地,但他的文学辞章一定不能这样地下功夫,以致于像今天这样一定流传后世,这是毫无疑问的。即使让子厚实现他的愿望,一度官至将相,拿那个换这个,何者为得,何者为失?一定有能辨别它的人。

子厚在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初八去世,终年四十七岁;在十五年七月初十安葬在万年县他祖先墓地的旁边。子厚有两个儿子:大的叫周六,才四岁;小的叫周七,是子厚去世后才出生的。两个女儿,都还小。他的灵柩能够回乡安葬,费用都是观察使河东人裴行立先生付出的。行立先生为人有气节,重信用,与子厚是朋友,子厚对他也很尽心尽力,最后竟仰赖他的力量办理了后事。把子厚安葬到万年县墓地的,是他的表弟卢遵。卢遵是涿州人,性情谨慎,做学问永不满足;自从子厚被贬斥之后,卢遵就跟随他和他家住在一起,直到他去世也没有离开;既送子厚归葬,又准备安排料理子厚的家属,可以称得上是有始有终的人了。

铭文说:“这是子厚的幽室,既牢固又安适,对子厚的子孙会有好处。”

背景介绍

《柳子厚墓志铭》为韩愈于唐宪宗元和十五年(820年)在袁州任刺史时所作。韩愈和柳宗元两人私交甚深,友情笃厚,是古文运动当中的同志。柳宗元卒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韩愈就此写了这篇墓志铭以表彰亡友的人品学问。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河阳(今河南晋孟县)人,唐代文学家、哲学家。自谓郡望昌黎,世称“韩昌黎”。贞元年间进士。任刑部侍郎时,曾因上疏谏迎佛骨触怒宪宗,被贬为潮州刺史。后官至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卒谥文,又有“韩文公”之称。

韩愈大力提倡儒学,以继承儒家道统自任,开宋明理学家之先声。在文学上,韩愈反对骈文,倡导散文,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主要领导人,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其文雄奇奔放又曲折变化,其诗常“以文为诗”,追求奇险。于山水旅游诗,则另创一派,扩大了创作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有《韩昌黎集》。

鉴赏评价

文学赏析

这篇文章韩愈就以朋友风义为主线来称赞柳宗元,文章、政事作为旁及的材料。柳宗元在中央是“礼部员外郎”,在地方是“柳州刺史”,按照惯例,墓志铭应写官衔,而这篇文章却根据“朋友相呼以字”的规矩,称《柳子厚墓志铭》,定下朋友的基调。全文可分为七段。

第一段写家世,这是墓志文必须写的。唐朝很重门阀牒谱,必须举上代的达官贵人。一开头只称“子厚”,不提姓柳,因为在第二段里有“众谓柳氏有子矣”的话,这里就可省去“柳”字。在举上世勋业中,提到柳奭,强调“与褚遂良、韩瑗,俱得罪武后,死高宗朝”,表明风节。对其父强调两点:一是孝道。唐朝以京官为贵,认为到地方去就是倒楣,而柳镇却“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这种孝行很值得称道,这又和后面对刘禹锡母亲的关切相呼应。二是说他“号为刚直”,表明品格。这是暗为柳宗元参与二王集团辩白。最后“所与游皆当世名人”一句是为下文服务。

第二段写柳宗元年少得志及遭贬,可分三层。从“子厚少精敏”到“众谓柳氏有子矣”,是写柳宗元少年意气之盛。柳宗元二十一岁中进士,这年五月父亲去世。“众谓柳氏有子矣”补足第一段的“姓”,而且用他父亲“所与游皆当世名人”的口说出柳氏门中出了人才。这是对柳宗元中进士阶段的充分肯定。自“其后以博学鸿词”至“交口荐誉之”为第二层。韩愈先极力强调柳宗元的才能,说明名不虚得。“名声大振,一时皆慕与之交”,表明不是柳宗元去求别人而是别人仰慕他,这和交友已经挂了钩。“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这句话尤其重要,为柳宗元参加二王集团辩解,说明不是柳宗元巴结权贵,而是权贵们想拉拢柳宗元。这样既未抹掉参加二王集团的事实,又为写柳宗元的品格留下余地,同时也伏下第五段“子厚前时少年,不自贵重”的根,为总结他的一生得失做准备。“贞元十九年”至“又例贬永州司马”为第三层,写其骤升和远贬。因为骤升和远贬对柳宗元一生是大事,所以先写年份,以示郑重。“由蓝田尉拜监察御史”表明特殊恩遇。这下面有的本子是这样的:“王叔文、韦执谊用事。拜尚书礼部员外郎,且将大用。遇叔文等败,例出为刺史。”这是柳宗元升沉的关键,不能回避。在韩愈心目中,王叔文等是小人,不愿让他们的名字玷辱了柳的清白,所以最后定稿改成“顺宗即位,拜礼部员外郎,遇用事者得罪,例出为刺史”。因为当时人或后世读史的人都知道唐顺宗是听二王和韦执谊的,唐宪宗掌权把他们引用的人都一例远贬,所以这样写也就够了。应该说明的是,王叔文集团的功过,宋代范仲淹就不同意韩愈及唐史的看法,而韩愈是把他们看成小人的,又为柳宗元惋惜,所以采用这样的写法,前人称为得体。这一层着重说明升官不是柳宗元自己钻营的,遭贬也不是柳宗元本身的罪过,是受人连累。这又和上一层“诸公要人争欲令出我门下,交口荐誉之”挂钩。

第三段写在永州的刻苦为词章和在柳州的政绩,分为两部分。“贞元十九年”至“而自肆于山水间”为第一部分,表明柳宗元的文学成就主要在永州,这为第五段总结一生的得失安下伏线。自“元和中”起写在柳州的政绩。这里不可不写,因为柳州四年表现出柳宗元为政的才能,但如果写得过多就冲淡了风义和文学的内容,所以着重选一件最重大的政绩来详写,那就是解决男女质钱而被没为奴婢的陋俗。这件事韩愈在袁州也这样办的。“衡湘以南”以下,是写柳宗元传播文化的功劳,这和第三段开头“刻苦”为文又是相呼应。

第四段是这篇墓志中最富有感情、激昂慷慨的段落。一开头特别用重笔提上段的事:“其召至京师而复为刺史也,中山刘梦得禹锡亦在遣中,当诣播州。”为了突出柳宗元对朋友的风义,这件事叙在到柳州上任之后。这次是因为刘禹锡写玄都观看花诗恼怒了执政,柳宗元也跟着倒霉,但他不但不怨刘禹锡,而且为他着想,要冒死上请。主要理由是他有老母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第一段叙柳镇时就强调了孝道,这是柳宗元继承父亲的孝道的具体表现,推己以及人。“呜呼”以下是就这件事发的感慨。在祭文中韩愈已发出“凡今之交,观势厚薄”的感叹。这段议论以“士穷乃见节义”为纲,把小人的嘴脸刻露殆尽。用“平居里巷”时的信誓旦旦,来和“一旦临小利害”时的落井下石做对比,“利害”前着一“小”字,又加上“仅如毛发比”来和平居“握手出肺肝相示”那些话对照,感情强烈。结语“闻子厚之风亦可以少愧矣”,韩愈用“少愧”二字,表明这些人全无心肝,也该有点惭愧。这段全用对比:柳宗元的行为和现在一般人是一大对比,这批人的“平居”和“一旦临小利害”又是一大对比。而结句仍然回到柳宗元的风义上。

第五段是对柳宗元一生得失的总评,分为四层。“子厚前时少年”至“道不行于时也”是对柳子厚遭遇的惋惜。“顾藉”当“顾惜”讲,但“贵重”应该包括“顾惜”之意,不如当“只是”意属下句,写子厚少年时把功业看得太简单,和第二段呼应。再进一步,废退之后,又没有得力的朋友援引,因此不得志而死。“才不为世用,道不行于时”,这是为当世惋惜。“使子厚在台省时”至“且必复用不穷”,是从反面设想,柳宗元有可能不被贬斥,贬斥后也有可能复用,这和第一层正相对应。这些话都充满惋惜与同情。“然”字一转,把前面两层意思反过来了。这和第三段“居闲益自刻苦”那些话呼应,前面是为柳宗元惋惜,这里变成为他庆幸,因为文章无疑必传于后。这是第三层。“虽使”以下,比较得失,把前三层意思总起来作比较:一是生前富贵,死后无名,一是生前困顿,文章必传。“孰得孰失,必有能辨之者”,耐人寻味。因为“太上有三不朽”,立言是“不朽”之一,而“为将相于一时”,死与草木同腐者多矣,结论不言自明。这段文章是对柳宗元一生得失的总结,先为之惋惜,后为之庆慰,波澜起伏,充满友情。

第六段写柳宗元之死及归葬。写出死日及年岁,生年即可推知;归葬在古人看作大事,所以要写;然后写子嗣。柳宗元的子女很小,不可能营葬,所以从费用和人力两方面点出裴行立和卢遵。“行立有节概,重然诺。与子厚结交,子厚亦为之尽,竟赖其力。”这几句话仍然扣紧朋友之义这根主线。对卢遵,韩愈不但写了他对柳宗元的亲密关系,特别是患难中相从,而且叮咛嘱咐:“既往葬子厚,又将经纪其家,庶几有始终者。”是表扬,也带有勉励口吻。这段文章既表现柳宗元终于获朋友之助,归葬故土,也表现韩愈对柳宗元家室子女未来的关切,同样是深厚友情的流露。

第七段是铭辞。铭辞特别短,只有三句话。但如果了解柳宗元生前在永州就以无后为忧,死后小孩特别小,临死“遍告诸友,以寄厥子”,那么这三句话是对死者最大的安慰。同样表现出韩愈对柳宗元的一往情深。

一般墓铭多以纪事为主,容易板滞,韩愈此篇却神采飞动,原因在抓住朋友之义为主线,结合文章成就,极写柳子厚的高风亮节,而又痛斥世俗酒肉之交,处处表现深厚的朋友之情。在叙事上力求简净生动,多用逆笔,正反夹说,将实事化虚,显得空灵。

名家点评

清·沈德潜《古文辞类纂》文评:噫郁苍凉,墓志中千秋绝唱。

清·储欣《唐宋八大家类选》卷十三:昌黎墓志第一,亦占今墓志第一。

本百科词条由网站注册用户【 CN102838 】编辑上传提供,词条属于开放词条,当前页面所展示的词条介绍涉及宣传内容属于注册用户个人编辑行为,与【柳子厚墓志铭】的所属企业/所有人/主体无关,网站不完全保证内容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也不代表本站立场。内容仅为介绍词条基本情况,本站不提供观看和下载,请支持正版!想要了解更多请到官方平台。 版权声明 反馈 我要认领
词条所在榜单
最新评论
相关知识文章
世界十大情诗 最动人的经典情诗 感人肺腑的爱情诗歌
爱情是古往今来人类永恒的主题,以爱情为主题的各类文学作品更是层出不穷,爱情诗歌则是永不过时的一种,一些动人的经典情诗更是超越时间、空间让每一个为爱揪心的人感同身受,你听过最感人肺腑的爱情诗歌是哪首?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十大情诗,看看你一个是你的最爱吧。
世界十大经典诗歌 古今中外最有名的诗 流传最广的诗歌
诗是文学题材中最受欢迎之一,尤其是现代诗,可能谁都可以来上两句,你知道的流传最广的诗歌是哪个呢?如果不论大家从小接触的古诗词,你能脱口而出的诗句又有哪些?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世界十大经典诗歌,这些古今中外最有名的诗中就有很多你能说出名句却说不上名字的。
中国古代十大名诗 流传最广的古诗 历史上最著名的古诗
古诗顾名思义,就是古代中国人的诗歌作品,对于现在的人来讲,从学前教育到课本更是离不开数之不尽的古诗,那觉得流传最广的古诗是哪首呢?历史上最著名的古诗该有哪些才对?本文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古代十大名诗,如李白的静夜思、孟郊的游子吟等等,相信大家都能脱口背出。
中国十大宋词排名 中国最出名的十首宋词 宋词十大名篇你知多少?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至珍瑰宝,苏轼、辛弃疾等伟大词人更是家喻户晓,相信不少人都能将他们的作品熟背如流。那么你知道中国十大宋词是哪些嘛?下面maigoo编辑将为大家盘点著名的宋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声声慢·寻寻觅觅、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青玉案·元夕、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满江红·怒发冲冠、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鹊桥仙·纤云弄巧,一起来看看宋词十大名篇吧!
十大红色经典诗歌 红色革命诗歌 红色诗词十首
从古至今,抒发爱国情怀的诗歌一直都很受欢迎,而近代一些经典的红色革命诗歌更是在特殊时期感染了无数国人,你知道的红色经典诗歌有哪些呢?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十大红色经典诗歌,如:沁园春·雪、我的“自白”书、囚歌、把牢底坐穿、梅岭三章、忆秦娥·娄山关、回延安、七律·长征等,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十大散文名篇 中国经典散文精选 中国最优秀的散文100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由文学形式,它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散文的题材广泛,写作风格和表现手法灵活多样。那么,你知道中国最优秀的散文有哪些吗?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中国十大散文名篇,上榜的有少年中国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济南的冬天、我的母亲、芭蕉花、雅舍等,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千古绝句最美句子100句 千古绝句最美古诗文 意境美到极致的句子
我国有着非常珍贵又庞大的文化宝藏,其中各种风格、题材古诗词一直是我们文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唯美的千古名句即使在现在也能带给人震撼,MAIGOO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千古绝句最美句子100句,如《鹊桥仙·纤云弄巧》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中“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等等,你最喜欢哪句呢?
辞赋十大名篇 中国古代名赋排名 最有名的古代辞赋
纵观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其中不乏许多优质的诗词歌赋。而赋是我国独有的一种传统古文体,始于三代,盛于汉唐,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极其辉煌的无可替代的地位。如《阿房宫赋》《子虚赋》《洛神赋》《前赤壁赋》《哀江南赋》《上林赋》等,这些都是流传千古的经典名赋。下面就随MaiGoo小编一起来品读下中国古代十大名赋吧。
诗经最有名的十首诗 诗经必背经典篇目 诗经十大名篇赏析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11篇,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诗经》中的诗优美绝伦,它奠定了中国文学的审美典范,其中有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如《周南·关雎》《邶风·击鼓》《郑风·子衿》《秦风·无衣》《小雅·蓼莪》《秦风·蒹葭》等,这些都是诗经名篇。下面就跟maigoo小编一起来领略这些最优美的诗篇吧。
中国十大著名现代诗 优美的现代诗歌 现代诗100首精选
我国的现代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产物,形式上采用白话,打破了旧体诗的格律束缚,从二十世纪初发展至今诞生了许多经典作品,Maigoo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中国十大著名现代诗,如:再别康桥、雨巷、乡愁、断章、一代人、相信未来、致橡树等,这些有名的现代诗歌你最喜欢哪首呢?
世界十大散文名篇 世界著名散文精选 世界上最美的散文100篇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的自由文学形式,通常以第一人称叙述为主,它能够深入人心,引起读者的共鸣和思考。那么,你知道世界著名散文有哪些吗?世界优美散文有哪些?下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世界十大散文名篇,上榜的有热爱生命、论读书、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春天等,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古文 文言文经典名篇赏析 必背古文名篇大全
文言文是传统文化的一大精髓,许多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都是从文言文里走出来的。本文中maigoo小编筛选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古文,包括鱼我所欲也、劝学、岳阳楼记,以及马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醉翁亭记、师说、逍遥游等。这些经典古文名篇已被全国人民所熟知,大家经常听到的一些经典句子就是出自于此。
十首关于青春的诗歌 以青春为主题的诗 赞美歌颂青春的诗词
“青春”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美的词,每每令人回味的就是那青春的记忆,历来以青春为主题的诗作有不少。本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青春的现代诗歌,有席慕蓉的《青春》、汪国真的《山高路远》、徐志摩的《再别康桥》、闻一多的《青春》、戴望舒的《寻梦者》、舒婷的《这也是一切》等。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青春的诗歌呢?欢迎大家下讨论区补充探讨。
中国最有名的十首唐诗 唐诗排行榜前十名 十大著名唐诗赏析
唐诗主言情、多含蓄,诗味较浓,总用感性形象来把握现实。作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颗明珠,唐诗同时也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本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盘点了下中国最有名的十首唐诗,有《黄鹤楼》《登高》《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登鹳雀楼》《出塞二首·其一》《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曲》等。你心目中的最著名的唐诗有哪些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探讨。
十大最美古文赏析 古代最美的10篇文言文 绝美古文名篇精选
文言文之美,美在文字,也美在意境。maigoo小编从众多传诵千古的名篇里,筛选了十大高雅有意境的文言文,包括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醉翁亭记,以及小石潭记、观潮、登泰山记、与朱元思书、桃花源记、爱莲说等。这些被誉为中国古代最美的文言文均已入选教科书,有着很高的知名度,你都读过哪些?
十大汉赋名篇赏析 汉赋有哪些代表作 著名汉赋十首精选
汉赋是汉代文学的代表,为汉朝儒客文人热衷的文体,流传下来了许多经典的名赋佳篇,诸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二京赋》、扬雄四赋等等,都是汉赋的代表作。下面,买购小编就为大家分享十大汉赋名篇赏析,看看这些著名汉赋你都了解吗?
清代诗词十大巅峰之作 清朝有哪些著名的诗 清代经典诗词100首
清代文坛也有不少诗词佳作,如:《竹石》《己亥杂诗·浩荡离愁白日斜》《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论诗·其二》《村居》《蝶恋花·阅尽天涯离别苦》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清代诗词。下文MAIgoo小编就为大家盘点下清代诗词十大巅峰之作,一起来详细了解下清朝文人笔下的世界吧。
楚辞最有名的十首诗 楚辞必背经典篇目 楚辞十大名篇赏析
《楚辞》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近现代更成为中国古典文化殿堂之显学。在国际汉学界,楚辞也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maigoo小编就跟大家分享下楚辞最有名的十首诗,上榜的有《离骚》《九辩》《九歌·湘夫人》《天问》《渔父》《九章·涉江》等,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10首生僻却惊艳的古诗词 有意境的冷门诗句 绝美冷门诗词大全
在历史的长河中,即生僻又惊艳的古诗词有很多,如赵嘏的《江楼旧感》、邵雍的《清夜吟》、的白朴《天净沙·秋》、曾巩的《咏柳》等,这些都是很有意境的冷门诗词。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绝美的冷门诗词呢?本文就为大家盘点下10首生僻却惊艳的古诗词,快随maigoo小编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最有名的十首咏史诗 怀古咏史诗代表作 咏史怀古诗词大全
怀古咏史诗词,多是以历史题材作为咏写对象,内容很广。在中国古代诗歌中现存最早的咏史诗,其源头可追溯到东汉班固的《咏史》,此后这一题材便被不断拓展书写,最有名的有《咏史》《念奴娇·赤壁怀古》《蜀相》《登幽州台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乌衣巷》《赤壁》等,这些都是咏怀诗名篇。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怀古咏史诗代表作呢?下面maigoo小编就跟大家盘点下最有名的10首咏史诗,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